摘 要:国内外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虚无主义诘难主要形式有割裂论、怀疑论、修正论、西化论四种。诘难漠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改革开放的实践场域、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内在统一性,旨在揳入各种反叛性解构力量,编制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虚无主义的思想基础、复杂的社会心理根源、隐蔽的网络空间、教条化的史学研究成为诘难产生的主要推手。培育和引导健康的社会心理、建构完善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促进学理研究规范化、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不断提高国家治理成效等优化路径的正向更替,是有力驳斥和澄清诘难的恰当进路。
关键词:改革开放;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2-0095-08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建构研究”(21VSZ08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晓鹏(1991-),男,石家庄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规律与经验。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深刻洞察历史潮流、体悟人民需求、总结革命与建设经验、提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而作出的伟大抉择。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引擎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世界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合理性、价值性、优越性。然而,国内外否定、歪曲改革开放的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诘难甚嚣尘上、不绝于耳。总体来看,各种诘难不是持有意识形态偏见、不良政治意图就是秉持错误的方法论原则。在建党100周年和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历史节点,深度解构历史虚无主义对改革开放的诘难,坚决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作斗争,必须从学理角度正视与解构各种诘难的表现形态及其政治谋略、实质危害,进而把握诘难的根本指向与核心要旨,提出有效的纾解策略,对于推进“四个伟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诘难的主要形式
国内外对于改革开放的诘难主要有以下四种:“割裂论”试图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步伐。“怀疑论”旨在打击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决心、勇气与毅力,进而剥夺其执政的合法性。“修正论”幻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终结。“西化论”妄图使中国改弦易帜,走資本主义道路。以上四种谬论均是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典型的表现样态和真实面目。深度解构历史虚无主义对改革开放的诘难,总结和归纳其表现形态及旨归是从学理维度对其纾解的基础和前提。
1.割裂论。割裂论也称对立论、断层论,是指遮蔽历史发展的统一性逻辑,以静态化、碎片化视域审视改革开放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跃升。国内外某些居心叵测的个人、团体、势力企图消解改革开放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合理性,鼓吹改革开放背离社会主义的立场、原则与方向,与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社会的路线、方向大相径庭。如割裂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市场经济体制、新型分配制度等是对改革开放前“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改弦更张;无论怎样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性、切合性均是“非法增补”,这种无效演绎和机械比附最终只能是理论泡沫。割裂论非此即彼的线性思维,企图肢解历史的内在融通性,楔入解构性与反叛性力量,制造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谬论。这种缺乏辩证逻辑、欠缺历史整体视域的不当言论看似是否定改革开放,实质上是通过谬论制造思想混乱局面,进而否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遏制中国崛起,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1]。那种非理性诠释改革开放前后差异、主观臆造历史内在疏离、阉割理性价值的巧妙策略等错误观点,其逻辑理路是经不起推敲的。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是政治路线的精髓和灵魂。正是坚持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实践场域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辩证统一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普遍性才释放出“溢出示范效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习近平的这一重要论断诠释了改革开放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践同步、时代同行的理性升级。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坚定的继承者、阐释者、实践者、创新者。改革开放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牢牢把握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新时期实践场域相统一的政治立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思熟虑的理性设计推动了改革开放,完善了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自我生成之域,高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一元多维的新样态,印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2.怀疑论。怀疑论也称作破产论、失败论、失效论。国内外“存在着有人质疑改革开放的一些看法”[2]。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将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与问题无限放大,进而怀疑改革开放的科学性、有效性。这种论调是一种逻辑错位,是囿于事物表象忽略问题本质的非理性观点。一个国家进入转型期,也意味着进入了社会矛盾频发的高危期。怀疑论者秉持以蠡测海、以管窥天的思维方式与存在方式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他们认为过分强调“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导致社会风气不古、精神道德滑坡、理想信念淡化、生态环境恶化、腐败问题突出;着力“坚持改革开放”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就业难、医疗贵、房价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社会矛盾凸显。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使怀疑论者误认为国家和社会支持系统孱弱,增加了人民群众的无力感、无助感、失落感。基于以上观点,怀疑论者认为改革开放不能居于时代先导的地位,无法引领时代前进的方向,无力承担起以“五位一体”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怀疑论持有的批判性理论表达、反叛性解构力量具有鲜明的颠覆性功能。它无限放大改革开放进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旨在打击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勇气和决心,消磨其治国理政的毅力,否定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最终使我们党丧失人民政权。怀疑论的逻辑理路背离改革开放的实践性与开放性特征,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站不住脚。实际上,改革开放的执行力、影响力、辐射力成效显著。40多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这两项“驱动力”实现了双向塑造、相互促进的合力效应,引领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伟大成就。社会矛盾和问题并非改革开放失效无力的历史必然产物,且矛盾和问题的驱动力与抑制力均在党和国家的可控范围内。各种矛盾、问题的产生和存在与改革开放的力度、精准度有关,只有在坚持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坚决完善、贯彻执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举措才能更好地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追求、社保需求、政治诉求以及尊重感、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等精神追求”[3]得到了极大提升。事实证明,怀疑论者以偏概全,只看表象忽视本质的思维逻辑与推演过程纯属愚见。
3.修正论。修正论也被称作变质论、变异论。“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4]秉持这种观点的人不是在肢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任意拼接,就是坚守马克思主义某些固定的经典论述抑或以苏联社会主义的传统样态为蓝本主观臆断社会主义的本真面目。在这种教条化、僵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发展规律的理论视域下,修正论者认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和执行的以“改革开放”为精髓的政治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修正、变质、变异”。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5]52列宁也曾指出,工人阶级获得解放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把它们变为公有制”[6],“要废除任何生产资料私有制。”[7]苏联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别论断中描绘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样版。修正论者以上述观点为批判武器,公开诋毁改革开放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离经叛道,认为单一的公有制以及收入差别甚微的平均主义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真精神,而中国复合型的经济所有制、分配制度是迷失自我沦为他者的“修正者、变质者、变异者”。
修正论者以脱离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实践哲学思维捕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别论断揭示社会表象的教条式惯用伎俩来诋毁改革开放的行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根本目的是消解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企图使党和人民放弃马克思主义,改变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走势,将其推向自我埋葬的万丈深渊。事实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谓的“公有制、废除私有制”是有条件的。“强大的、容易增长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私有制和资产者远远不能驾驭的程度,以致经常引起社会制度极其剧烈的震荡”[8]684时才有可能消除私有制,实现公有制。苏联作为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并非完美无缺,毛泽东曾提出苏联暴露的缺陷“现在我们当然更要引以为戒”[9]。以改革开放为逻辑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在新的时空场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宏大的革命性叙事理念、绝对确定性的理想信念、纯粹客观性的远大理想,总结和归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规律,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根据特定的政治需求和社会变革确立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毋庸置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得出的新理论、作出的新探索是终结和反驳修正论的坚强后盾。
4.西化论。西化论又称“全盘西化论”,这种论调一直鼓吹改革开放是循序渐进接受“普世价值”的过程。实现现代化始终是中國共产党的美好愿景。现代化起源于欧美,西化论者认为以改革开放为主要实践建设现代化强国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遵循这种悖反性逻辑思维和价值导向,西化论认为当前改革开放的实践指向不够明朗、彻底,应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态、模式为标准进行“全面彻底改革”。西化论摒弃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顾实践、文化、历史的内在融通性,盲目推崇西方政治体制,将西方资本主义模式奉为圭臬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直观。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一种从隐性渗透代替原本硬性攻击的论调,其向世人宣称西方的自由民主政体是人类政体的最终形式。布热津斯基也妄言,“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10]。苏东剧变似乎给人一种直观感受,“发达国家拥有最完善的制度体系,因此这种体系同样可以灌输到其他国家,而不考虑每个国家不同的文化特征和历史条件”[11]。基于上述理论来源和现实观感,西化论者提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实行的政治、经济等系列政策与西方模式逐步趋同,这就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与其变相消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不如大刀阔斧按照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全面彻底改革。
西化论是无视一个民族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独立性,具有潜隐化和平演变渗透力的理论陷阱。它企图使中国改弦易帜,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本土性、地方性操作,使我国完全变为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动摇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精神霸权,并指出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痼疾的原则与方法。所谓的“历史终结论”不过是西方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及其合法性而作出的自圆其说的自觉反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并非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制优越性所折射出的强大辐射力、吸引力、感召力导致的,而是其深陷和平演变的西化论泥潭,主动放弃马克思主义精神遗产,“突然采取西化方针,用西方经济模式代替苏联模式”[12]的上层建筑阵地失守造成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目标、总任务、战略步骤、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发展方式、基本方略等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和思维体系,立足本国文化、历史、时代际遇,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等基础上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由此看来,改革开放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僵化的老路,也不是资本主义的邪路,而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原则、方法论原则、制度原则、方向原则等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样板”。
二、诘难产生的思想根源与社会推手
对于改革开放的各种诘难无论变异为多么隐晦含蓄的新样态,都难以逃脱其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特征。西方哲学为诘难提供理论根基,复杂的社会心理、网络虚拟社会、史学研究范式微观化成为其扩散的社会推手。深刻揭示诘难生成的思想根源,理性解构其扩散传播的社会推手,是探索有效回击各种诘难匡正路径的必然要求。
1.诘难生成的思想根源。深刻分析对于改革开放诘难的各种表现形态可发现这均是历史虚无主义作祟的结果。诘难产生的思想根源与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追本溯源,虚无主义的思想根源来自西方哲学。率先在哲学领域使用“虚无主义”概念的是雅可比,他在《给费希特的信》中用虚无主义批判康德哲学。尼采促使“虚无主义”上升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将否定历史意义和历史道德的现象称之为“虚无主义”,这是对崇高价值的否定。尼采的崇高价值退场彰显了虚无主义是现代性的根本特征。如今,虚无主义已经摆脱西方文学笔下的艺术场域癍迹,从尼采、海德格尔等指责传统哲学,到后世学人的解构理论,虚无主义已延伸到多个学科,尤其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可以说,虚无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按照尼采的哲学理论,一旦道德性阐释范式日渐式微,会让人质疑事物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那么无意义感也就不请自来。尼采用虚无主义代替既成的历史运动,“超感性事物的统治崩溃和废除了,使得存在者本身也丧失了其价值和意义”[13]。海德格尔认为,虚无主义者断定如其所是地存在世界不应当存在[14]。海德格尔将这种哲学逻辑视为西方现代化的“命运”,“虚无主义乃是被拉入现代之权力范围中的全球诸民族的世界历史性的运动”[15]。马克思认为这是恒定的资本逻辑导致的结果,“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5]34。虚无主义是资本逻辑的价值取向,是资本逻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具体形态,是西方现代性的根本特质。虚无主义为非理性主义打开了一扇窗,进而为否定历史价值提供了理论基础。虚无主义作为精神文化思潮,在资本的驱动下已经渗透到我国多个领域,历史虚无主义就是其典型代表。改革开放以来虚无主义导致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已渗透到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后现代主义动摇了历史研究的理性根基,其围绕“现代性”颠覆历史宏大的叙事结构,排斥整体和中心,注重多元化和差异化,遮蔽主流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具体而言就是抹黑和矮化历史伟人,重构历史,蚕食和消解党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
2.复杂的社会心理为诘难生存发展提供空间。对于改革开放的诘难实质上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政治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发酵机制、扩散机制均离不开社会心理这一逻辑起点。怨恨心理、不信任心理、文化自卑心理等负面心理以及好奇心理是各种诘难生成与传播的“助产士”。社会矛盾和问题是负面心理生成的现实场域。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出现了可控性失衡失序的社会矛盾与问题。以消解政治认同为主要政治目的的诘难制造者对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进行负面解读、意义重构、认知加工,引起了部分民众不良的情绪体验。由怨恨情绪产生的怨恨心理就是典型代表,它并非由个人资质、禀赋差异导致。在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时空变迁中,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劣势的人群极易产生怨恨心理。改革开放引领中国探索出社会转型的成功之路。然而,由于时间尚短,没有可供遵循的参照模式,导致结构性要素失衡、利益调整失衡、改革红利不均等、城乡二元对立等问题凸显。部分群众在既定社会秩序中进行社会性生存比较时极易对改革开放产生怨恨心理,从而为“怀疑论”等诘难的蔓延提供可乘之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国共产党内滋生了腐败问题,加之部分群众的住房、医疗、生态等个人利益受损,多重因素彼此耦合、相互交织致使部分群众产生不信任的心理,这些都为以“怀疑论”为代表的诘难提供了生存空间。追求“文明”的现代化国家是改革开放目的性的价值意蕴。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已经出场,并取得长足发展。然而,近代以降,在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融合与嬗变过程中,部分群众似乎生成一种西方文明中心论的集体文化记忆。这种深沉的文化自卑心理特质不仅崇尚西方的普世价值文明,还盲目崇拜其政治制度。以“西化论”为代表的诘难与文化自卑心理不谋而合,有着雷同的逻辑理路,为诘难扩散起到助推作用。改革开放不仅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理性升级,还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超越苏联模式的理论与实践自觉。然而,以“割裂论”“修正论”为代表的诘难运用任意篡改与割裂历史、肆意拼接与僵化理论、因果倒置等多重手法,试图另辟蹊径颠覆历史记忆的叙事方式恰好迎合了大众的好奇与猎奇心理。
3.网络空间成为诘难传播的“助推器”。互联网技术已经由具有技术理性的概念范畴衍生为具有价值理性的实践场域,它催生的网络虚拟空间改写了人类对时空印象的认知。互联网技术建构的媒体生态和舆论场景为传播和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巩固其公信力、凝聚力、引领力提供了全天候、全时空、全领域的舆论场域。当前,网络空间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被视为一个国家新的主权空间,网络意识形态已演变为意识形态新样态。但网络空间的隐匿性、虚拟性、开放性为抹黑改革开放诘难的生成、扩散提供了便捷化渠道。身处网络构筑的时空,网络信息无处不在、无人不用,全媒体时代,微信、微博、QQ、抖音、快手等成为网络信息传播的载体,这为以污蔑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供了便利。无论是国外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还是国内极个别非理性政治诉求与利益追求受损的群众在网络空间制造或者散布对改革开放的各种诘难,很可能会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波。一方面,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即時性,某些非主流观念或思想在广大群众的猎奇心理、娱乐心理驱动下,极易形成群体行为。因为一些网民缺乏甄别信息与舆论本质的能力,在意见领袖舆论导向的引领下,广大网民在情绪化、极端化心理的催动下,会听从一切暗示,错将信息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隐蔽性、匿名性对错误信息的追根溯源带来挑战。不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在网络空间所用的个人身份信息是非真实的。即使封杀错误言论发布者的账号,其可在短时间内又注册使用新的账号。这不仅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增加难度,而且间接地为错误信息的传播提供生存空间。此外,网络信息空间毕竟是新型文化信息传播方式,它与传统媒体和文化生产机构不同,缺乏专业化的“守门人”。一些蹩脚的评论员与制作人、非专业的网红主播、别有用心的意见领袖必然会消解信息真实性、客观性,削弱本真的社会与文化价值。网络信息传播的即时性、隐匿性以及缺乏网络文化的“把关人”成为诘难生成与扩散的“助推器。”
4.史学研究的微观化为诘难提供“史实与方法论”支撑。与建构宏观研究范式的传统史学理念相比,微观史学秉承微观视域,注重阐释历史的细节,试图在具体、细微的深层研究基础上对历史形成整体性、高层次的把握。它从细微的人和事出发,显微阐幽,浓描重叙,具有个体性、事件性、区域性、叙事性特征。从微观史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来看,其存在和发展有着鲜明的价值和意义。微观史学研究某一历史人物抑或事件的具体史实,能够挖掘细化的史实和史料,产出更加专业的知识,促进某一史实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进而拓展本领域的研究空间。然而,如果教条化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会导致史学研究的静态化、碎片化,容易产生以偏概全、断章取义、臆测曲解史料的主观主义学风,进而遮蔽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割裂历史的整体性。割裂论、怀疑论、修正论、西化论等歪曲和污蔑改革开放的虚无主义诘难正是利用了微观史学研究的方法论,只关注历史细节或教条化马克思主义个别论断,导致了历史虚无主义的学理化形态。虽然诘难的具体样态各有不同,但均是对改革开放真实性、客观性的消解,对宏大历史逻辑的割裂。割裂论利用改革开放前后经济制度差异的史实,来否定改革开放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怀疑论紧盯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事实,无限放大缺点,试图达到否定改革开放正确性的目的。修正论不是利用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方式曲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著作,就是用篡改苏联解体的史实来制作个案研究以美化资本主义,企图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西化论制造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具体举措与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政策雷同的舆论,来诋毁中国前进的方向是资本主义。对改革开放的各种诘难正是利用微观史学提供的方法论和“细节真实”的研究成果来重构历史、消解崇高,颠覆历史结论和党的决议,企图最终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
三、诘难的纾解之道
有效纾解以对改革开放诘难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需多维路径共同发力产生联合效应。要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及时疏导与管理社会负面情绪,切断诘难生成的社会心理根源;积极构建完善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是消除诘难“助推器”的重要环节;要促进史学研究更加规范化,不给诘难制造者提供“史实”;要自觉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占领诘难生存的空间;要坚持以政治路线为主线,提高社会矛盾治理的成效,斩断诘难的“事实”支撑。
1.阻断诘难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复杂的社会心理为对改革开放诘难的产生提供了空间。因此,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心理,斩断不良心理的作用机制是消除和遏制以对改革开放诘难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培育和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的心态。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营造健康的大众心理。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6]。培育人民群众自尊自信的心态要以国家和民族的优秀精神文化基因、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人民群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营造理性平和的心态就是要防止因生活节奏加快、焦虑情绪倍增、心理压力增大产生急躁情绪和非理性行为。这需要培养人民群众从容不迫、临变不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定力。培育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要引导其勇敢地与生活中的压力、挫折斗争。面对不公正待遇要正确看待得与失,切莫产生反社会、反人民的错误思想情绪。另一方面,积极疏导和管理负面情绪。及时化解社会负面情绪需要根源性的消除、过程性的阻止、技术性的疏导等多重举措。社会负面情绪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与阶段性,无须回避、隐藏和害怕。负面情绪的产生必定有其现实根源,要主动找差距、补短板、抓落实,积极探索从上到下单向度、垂直的治理模式转向多元主体自治、共治、法治的社区治理模式,不断根除负面情绪产生的源头。社会负面情绪的过程性阻止需要不断推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以及反腐等民主政治制度创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各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会情绪具有预警性,如果社会情绪过度紧张会导致“社会断裂”,党和国家的公信力式微。社会情绪作为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需要技术性疏导。一是要完善社会情绪的风险评估机制。这需要出台法规规制社会情绪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对象、范围、程序等。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情绪的监测系统,可以以信访部门为主体,以民间各种民意调查和社会舆情调查机构为辅,征集社情民意建立舆情监测数据库。此外,要运用主流价值观对社会大众心理进行引导。主流价值观代表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价值取向,具有超强的舆论引导力、塑造力。因此,创新和完善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可以激发群众的政治、文化认同感,进而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政治信任。
2.优化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治理体系。网络空间是对改革开放诘难生成与传播的“助推器”。因此,抵制和消除包括污蔑改革开放的各种谬论需要优化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治理体系。首先,要培养一大批既有网络技术又懂意识形态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控制了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这需要打造一支能够灵活运用网络技术,具备动态分析能力、开放思维与整体思维来分析数据、加工数据、预测数据的人才队伍。同时,网络技术人员必须加强政治意识,学好意識形态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筛选、甄别和批判错误思想、观点的能力,才能主动运用主流意识形态抵制错误思想。其次,要建构网络意识形态的数据系统。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战略工程,网络空间与意识形态工作相交融离不开一系列的数据加工工作,如数据的获取、整合与推送。因此,打造科学有效的网络意识形态数据库十分必要。建设完整规范的网络意识形态数据库是深化网络意识形态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态势,分析错误观点关联性进而为铲除网络谬论提供可靠数据支撑的关键。通过网络意识形态数据库可以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及时发现与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的信息,还能够为不同用户精准推送相关信息,进而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最后,优化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体系需要完备长效的体制机制。一是完善安全监管机制。有效治理以诘难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谬论需要从“源头”着手。这就需要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筛查、监控与审核。二是完善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如果以诘难改革开放为代表的错误网络信息引起巨大的舆论波,必定影响主流意识形态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完善舆论引导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公开透明澄清事实,化解舆情危机。三是完善网络信息的预警机制,它可将错误思潮扼杀在摇篮中。这需要依靠大数据全天候实时监控网络信息,智能化分析获取的信息,为网络信息的预警提供数据支撑。
3.促进史学研究健康发展。史学研究方式转向微观化为诘难改革开放的产生提供了可乘之机。引导微观史学学理研究更加规范化,不给诘难制造者利用的机会,是抵制和防止以诘难改革开放为代表的历史虚无主义学理化形态走向深入的关键环节。首先,需要史学和理论工作者,尤其是“四史”方面的工作者扎实挖掘原始史料,提高应对诘难的科学性、真实性、精准性。改革开放诘难的制造者运用的非理性实证史学方法纯属 “伪微观方法论”。诘难制造者不是虚构篡改、教条化原理,就是以偏概全、主观臆造。这既不符合史学研究的道德操守,又背离唯物史观的立场与方法。“史家第一件道德,莫过于忠实”[17],即端正的职业道德。微观化已成为“四史”研究的基本形态,但不能割裂历史的内在统一性。因此,史学工作者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挖掘真实有效的史料来澄清诘难制造者使用的“伪史实”。其次,史学研究工作者要有政治意识,必须遵守政治底线。对改革开放的诘难旨在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伟大事业。无论是宏观史学研究还是微观研究,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界限,绝对不能跨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共产党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8]的红线。最后,提高史学研究的预见性。无论是对改革开放的诘难还是其它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根治其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正在利用历史细节翻案抑或以“揭秘”“真相”的幌子进行“毒变”。如一些人以学术研究的旗号捏造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关于国家未来路线和方向的争论,来动摇邓小平的历史地位和卓越贡献。这需要史学研究者具有学术研究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洞察力,及时回应和抨击历史虚无主义最新观点。
4.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国内外对改革开放诘难的最终目的是消解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这充分彰显了意识形态的“外生型扩张”与“内生性挑战”,表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既尖锐激烈又暗流涌动。在多元意识形态交融碰撞的过程中,主流意识形态与异质意识形态的斗争就像压弹簧,你弱它就强。“现在极其重要的是使我们的党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占领阵地,哪怕暂时只是为了不让别人占领地盘”[19],意识形态“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20]。因此,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抵制和驳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重要举措。一方面,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8]550要保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指导地位,必须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权。“话语遵循着、生产着权力,它强化权力。”[21]同时,拥有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绝对优势是增强其话语凝聚力、权威力、影响力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推动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主体,建构意识形态话语的实践者、阐释者和传播者必须在坚持和完善发展社会主義文化先进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四项基本原则,守正创新,敢于同一切违背、歪曲、否定改革开放的言行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实践导向,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夯实其科学性、合法性、合理性的理论根基。从意识形态的认知阐释层面而言,主流意识形态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观照社会现实才能保持强大的号召力、公信力、引领力。当前,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背景下,要以高度的意识形态话语自觉,将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资源、革命文化话语资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话语资源等与马克思主义话语相衔接、相融合,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注入鲜活的话语生命力。同时,要在社会重大问题、群众关切的利益问题的化解过程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和先进性。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出现某种程度的失语、失声甚至失踪的窘境。将解决以上现实问题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是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实效性、充实其话语资源的有效路径。
5.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提高国家治理效能。从诘难的各种表现形态来看,其产生、存在和发展与改革开放过程中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密不可分。改革开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在短暂的几十年内,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引擎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某些领域的矛盾与问题也在常理之中。改革开放是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四条基本方略、战略步骤等内容。化解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不给诘难提供捏造、误用事实的机会,必须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决贯彻执行好党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是化解社会矛盾、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总依据。只有贯彻执行好党的政治路线,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不断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国家治理的整体效能。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2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是政治路线的精髓,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态结构的最关键因素。当前,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为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其次,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推进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创新,这是建成“民主”的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政治基础。制度具有管根本、管长久、管全局的优势,保证制度的先进性是建设廉洁、亲民、高效的政府,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再次,要时刻遵循建设“文明”的现代化强国的价值导向。要防止整个社会道德滑坡、思想信念淡化,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政治前提,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基础,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最后,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实现“和谐”的现代化强国目标。这亟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如优先发展教育这一基础工程,提高就业的数量、质量以及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战的成果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此外,还要坚持“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目标,解决一系列环境问题。这需要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生态修复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
[2]季正聚.改革开放与“四个自信”:兼驳质疑改革开放的错误观点[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7(7):1-6.
[3]刘晓鹏.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与分步走发展战略动态演进的内在逻辑[J].理论导刊,2020(1):80-87.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0.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413.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
[10]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238.
[11]卡瓦基特·辛格.不纯洁的全球化[M].吴敏,刘寅龙,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47.
[12]阿列克谢·马库林.中国改革开放并未放弃自身遗产[N].参考消息,2018-07-19(14).
[13]周国平.尼采与形而上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9.
[14]海德格尔.尼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912.
[15]海德格尔选集:下 [M].孙周兴,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772.
[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9.
[1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2010:17.
[18]曲青山.新时代在党史新中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40.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9.
[2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5.
[21]福柯.性史[M].张延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9.
[22]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8.
【责任编辑:张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