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失衡及成因研究

2022-02-25 07:48田永坡郭旭林朱丹雨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区域间劳动力供给

田永坡 郭旭林 朱丹雨

《“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提出,在“十四五”时期,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将成为就业领域的主要矛盾。观察结构性矛盾的维度有多个,既包括不同群体之间供求矛盾的差异,也包括不同职业、区域之间供求矛盾的差异,而且,这些矛盾呈现交织发展之势,成为未来就业领域需要加强关注的重要问题。从现实的劳动力市场看,经济发展差异是影响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王军超等,2016),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就对区域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产生了一定影响,从而造成区域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失衡。当然,经济发展可以看作需求侧的影响,而劳动力供给量、区域发展政策等也会对区域间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因此,分析区域间的供求差异,就需要从多个角度展开。本文以不同经济区域的供求状况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区域供求矛盾的差异,并从需求侧、供给侧等方面,分析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分区域人力资源市场供求规模变化

需求和供给是构成人力资源市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二者力量对比形成了市场过剩、紧缺抑或均衡等状况。本部分使用人社部对全国100多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进行统计的数据,对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需求和供给规模进行分析,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均来源于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人社部公布的数据中,区域是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划分,这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有所不同。除特别说明外,本文关于区域的划分使用的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区域的划分方法。

(一)分区域人力资源需求规模变化

在需求规模变化上,2020年第一、第二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规模分别下降至522.3万人、441.2万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降幅进一步扩大,分别减少了7.30%、13.00%;而在第三、第四季度,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复工复产的加速,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快速上升,需求人数分别上升至425.3万人、481.8 万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0.90%、24.90%(见图1)。

图1 2019~2020年市场总体需求人数的同比增速变化

分季度看,与2019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在2020年四个季度的变化分别为减少16.2万人、减少42.6万人、增加7.1万人、增加11.6万人,同比增速分别为-6.00%、-17.20%、4.20%、8.20%。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在2020年四个季度的变化分别为减少26.7万人、减少24.7万人、减少3.1万人、增加36.8万人,同比增速分别为-17.30%、-19.80%、-2.80%、36.20%。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在2020年四个季度的变化分别为增加3.9万人、增加5.6万人、减少0.6万人、增加31.1万人,同比增速分别为3.40%、5.40%、-6.60%、40.80%。总体来看,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增长最快。2019~2020年分区域市场需求人数的同比增速变化如图2所示。

图2 2019~2020年分区域市场需求人数的同比增速变化

(二)分区域人力资源供给规模变化

在求职规模变化上,2020年第一、第二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人力资源供给规模分别下降至323.2万人、333.7万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降幅更大,分别减少了24.00%、17.90%;第三、第四季度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和复工复产的加速,人力资源市场供给规模的下降幅度有所缩窄,但第三季度仍下降至304.8万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减少了6.4%,直到第四季度上升至317.9万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9%。2019~2020年市场总体求职同比增速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2019~2020年市场总体求职同比增速变化

分季度看,与2019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在2020年四个季度的变化分别为减少41.2万人、44.4万人、3.1万人、11.7万人,同比增速分别为-19.20%、-21.20%、-2.20%、-10.00%。中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在2020年四个季度的变化分别为减少42.2万人、减少27.3万人、减少0.6万人、增加16.3万人,同比增速分别为-37.00%、-28.40%、-13.00%、20.00%。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在2020年四个季度的供给变化分别为减少13.9万人、增加2.8万人、减少4.1万人、增加15.2万人,同比增速分别为-17.90%、3.60%、-6.60%、28.30%。这说明,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市场供给的同比增速整体上也是最高的。2019~2020年分区域市场求职人数同比增速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2019~2020年分区域市场求职人数的同比增速变化

二、分区域人力资源供求匹配状况

(一)分区域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比例变化情况

在供求变化上,2020年四个季度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的求人倍率(1)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表明市场中每个求职者所对应的岗位空缺数。如0.8表示10个求职者竞争8个岗位。分别为1.62、1.32、1.40和1.52,比2019年同期相比增减变化分别为 0.34、0.1、0.16和0.25,延续了人力资源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特点,即求人倍率在近五年均大于1。

202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供求比例分别为1.41、1.51和1.55。四个季度的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呈现出同样的变化趋势,即求人倍率在第一季度最高,在第二季度出现回落,随后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出现上升的特点;而中部地区求人倍率在第一季度最高,随后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则持续出现回落。

在不同区域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比例的季度变化上,2020年三个区域之间求人倍率差异最大的时候出现在第一季度,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二者相差0.38;而第三季度的差异最小,出现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二者相差0.03。

图5 2019~2020年东部、中部、西部岗位求人倍率

(二)分区域职业层面的供求比例

我们可以从更为具体的职业层面来观测区域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状况,这里使用人社部发布的分季度的求职招聘紧缺职业的数据来加以分析。(2)考虑到供求变化的季节性,本部分选取了2020年四个季度均进入前十的紧缺职业数据进行分析,以集中体现市场供求变化的特点。这些数据由人社部自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公布,考虑到年度的完整性和四个季度之间波动的规律,这里选取2020年一年的完整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东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的职业短缺程度发生频次要大于中部和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在2020年前三季度成为发生职业短缺城市数量最多的区域,累计出现频次132次、146次和145次(见表1)。东部地区在2020年第四季度成为职业短缺城市数量最多的区域,累计出现频次为137次。分季度看,由2020年第一季度职业短缺名单中排名前十位城市的出现频次可知,西部地区有5个职业的紧缺程度超过了其他地区,东部地区有4个,中部地区有1个。第二季度,除去并列的包装工职业以外,东、西部地区职业紧缺的地级市数量排名领先于其他地区的依旧分别为4个和5个。第三季度,西部地区有7个职业短缺城市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地区,增加了2个,东部地区减少1个,变为3个。在本年度最后一季度中,除去东、西部两个并列紧缺的职位商品营业员和客户服务管理员,两地区分别有3个和5个高于其他的地区(见图6)。

表1 2020年度不同区域职业短缺前十城市出现频次 单位: 次

图6 2020年榜单前十职业出现频次(按地区划分)

根据人社部的统计数据,(3)2020年第四季度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R].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站,2021-01-14.在2020年的第一、第二、第三季度,西部地区的求人倍率超越了东部地区(见图7)。

图7 2020年三大区域市场求人倍率

东部地区一直是四大经济分区中发展较好的区域,因此劳动力需求量也比较大,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缺工是其近十几年来一直面临的严重问题。2020年劳动力市场用工缺口明显,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比2019年减少568万人,降幅为3.6%。其中,在京津冀、江浙沪、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分别比上年减少132万人、212万人、195万人(卓贤和杨修娜,2021)。据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供求信息平台大数据分析显示,疫情之下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需求量超过80万人。(4)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局长何启谋: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需求量超80万[EB/OL].南方网,2020-06-23.原因可能是区域间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等多重因素叠加以及供求结构性错位。在供求匹配上,一些劳动强度大、技术提升空间小的企业,对注重生活品质和发展机会的二代外来工很难有吸引力。同时,随着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多,与现有技工供给不足的矛盾也比较突出。

三、区域间供求比例失衡的因素

(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侧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间劳动力需求差异的重要因素(李海绒,2016;李泽浩,2021)。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东部地区的缺工现象总体上可以从经济发展速度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这两个维度来分析。从经济发展的速度看,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GDP数值处于正增长状态。增速基本与全国增速走势相同(除天津市外),且大多数省(市)的增速高于或等于全国增速(见图8)。

图8 2016~2020年全国及东部地区GDP增速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浙江、福建、江苏、广东等省的GDP增速数值可观,2020年,东部地区有7个省(市)增速超过或等于全国GDP增速,其中河北(3.9%)、江苏(3.7%)、浙江(3.6%)、山东(3.6%)、海南(3.5%)等地增速远高于全国年度平均GDP增速(2.3%)(见表2)。

表2 2016~2020年全国及东部地区GDP增速 单位: %

2016~2020年,东部地区10个省(市)中,有2个省份(浙江、福建)的GDP增速五年均超过了同期全国的GDP增速;有2个省份(广东、江苏)的GDP增速四年超过了同期全国的GDP增速;有3个城市的GDP增速三年均超过了同期全国的GDP增速(见表3)。此外,东部地区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东部地区一直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优等生”。据商务部数据显示,(5)2020年我国利用外资增长6.2%规模创历史新高[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2021-01-20.2020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近万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吸收外资占比88.4%,增长8.9%,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等主要引资省份吸引外资金额分别增长5.1%、6.5%、6.6%、20.3%、18.3%,发挥了强劲带动作用。

除了经济总量增速较快,东部地区富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也是对人力资源需求旺盛的原因之一。东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较高,长三角、珠三角长期以来作为制造业、高新技术率先发展地区以及工业城市群,其第二产业发展速度依旧维持较高水平,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庞大。

从东部地区各省(市)工业增加值来看,2020年江苏(40132.66亿元)、广东(39910.64亿元)、山东(23111.00亿元)、浙江(22787.00亿元)和福建(15745.55亿元)位居前五,均超过万亿元(见表3)。从“十三五”时期的工业增加值来看,广东、江苏、河北依旧维持着增长趋势,工业受疫情影响不大;浙江、上海、北京、福建工业略受影响,但降幅很小;山东、天津工业增加值在“十三五”时期存在较大波动;海南省因为产业发展定位有差异,工业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限(见图9)。

表3 2016~2020年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 单位: 亿元

图9 2016~2020年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相应省(市)统计年鉴。

如果以缺工最为典型的长三角地区为例加以观测,则东部地区产业特点更加明显。上海20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了34830.97亿元;江苏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最为惊人,2020年同比增长6.1%;2020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6%。此外,长三角地区的外贸产业也在蓬勃发展。以上海为例,截至202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34828.47亿元。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和新兴产业方面都独具优势。自2019年以来,深圳持续蝉联大中型城市工业增加值首位。大湾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已成规模,并形成了从深圳到东莞的产业带,在全球产业链中也拥有了明确的分工和定位。从2016年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由25229.60亿元增长为27973.15亿元。(6)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相应省(市)统计年鉴。

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慢,但是,西部地区在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战略的带动以及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外溢的影响下,一些重点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获得了较大的动力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数据显示,一些西部地区省(区、市)中的重点城市,其经济增速超过了同期全国GDP的增速,四川、重庆、陕西、云南等地的GDP数值也较可观,且2016~2020年均属于增长趋势(见图10)。2020年,西部地区一半以上省份的GDP增长趋势与我国GDP增速走势相近,贵州(4.5%)、云南(4%)、宁夏(3.9%)、甘肃(3.9%)、重庆(3.9%)等地增速远高于我国年度平均的GDP增速(2.3%)(见图11)。

图10 2016~2020年西部地区GDP规模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图11 2016~2020年全国及西部地区GDP增速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城市层面的数据可以发现,经济发展和劳动力需求变动的这种关系更加明显。2016~2020年,在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的27个地级市中,有9个城市的GDP增速五年均超过了同期全国的GDP增速;有7个城市的GDP增速四年超过了同期全国的GDP增速;有6个城市的GDP增速三年均超过了同期全国的GDP增速(见表4)。短缺职业在这些城市中出现的频次较高,如成都、西安、绵阳、昆明、南宁等市。

表4 2016~2020年全国及西部地区部分城市GDP增速 单位:%

续表

(二)人力资源市场供给侧

从供给的角度看,西部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变得越来越紧张,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失衡的一个推动因素。西部地区作为长期以来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劳动力外流规模大,这种流动趋势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叠加在一起,导致一些人口大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普遍降低。如表5所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比最低的10个省份中,西部地区有4个,分别是广西(59.69%)、贵州(60.65%)、四川(62.19%)和重庆(62.22%),部分地区(如四川、重庆等地)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远超全国均值;东部地区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比平均为64.37%,比西部地区平均值(64.38%)低约0.01个百分点,但是,东部地区人口占比高、规模大(39.93%),远高于人口规模位居第二的中部地区(25.83%),而西部地区则只占27.12%,东北地区最低,为6.98%。一组关于劳动力流动的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人口净流出近千万,四川、广西人口净流出均超过700万,重庆人口净流出在300万左右。(7)每6个人就有1个流动人口:河南贵州四川人口流失居前三[EB/OL].凤凰网,2020-02-25.

表5 2020年全国及31个省(区、市)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 %

续表

排名前十的短缺职业中,多数从业者为普工或农民工,近年来,西部地区的这个群体也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从分区域的农民工输出量看,2020年,西部地区输出8034万人,比上年减少17万人,下降0.2%;东部地区输出10124万人,比上年减少292万人,下降2.8%;中部地区输出9447万人,比上年减少172万人,下降1.8%;东北地区输出955万人,比上年减少36万人,下降3.6%(见表6)。综合这四个地区劳动力输出的情况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下降比例最低,这意味着,西部地区依然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劳动力输出状态,而这种状态可能也成为导致当地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短缺的一个原因。例如,徐建华和廖海燕(2021)通过对广西工业强县平南县的调研发现,平南农村选择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实际占比高达50%~60%,表明农村劳动力人口已成为平南县外流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农村劳动力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外流将会使农村地区的生产活力、生活吸引力持续降低,从而进一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表6 2019~2020年农民工地区分布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使用人社部对全国100多个城市的人力资源市场监测数据,对2020年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在区域间呈现不均衡的特点,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需求旺盛,供求比例较高,对招聘求职短缺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也呈现出这一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得益于发展基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产业转移等因素,近年来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部分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旺盛;二是人口结构转变造成劳动力供给总规模下降,加之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区域间劳动供给变化,部分地区劳动力供不应求,因此,我们所观测到的区域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失衡的状态,可能是人口老龄化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一种表现。

区域间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存在一定差异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长期存在甚至扩大,则可能会对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要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这种供求失衡的状况加以改善:一是落实好已经出台的三孩生育政策及相关配套支持措施,持续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从根本上削减劳动力供给下降的冲击,这是一个长久之计,需要基础教育、生育休假等多项政策协同发力;二是加大劳动力技能教育和培训力度,落实好“十四五”期间国家关于技能教育和职业发展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实施大规模技能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工程,优化各类技能大赛和人才素质提升项目的结构;三是切实提高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立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学生结构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改善教育培养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变化的协调性,增强技能人才供给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四是加强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在进行区域发展战略、产业规划设计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及其潜在人力资源、人才需求,对可能的劳动力和人才供给进行摸底,同步推进产业规划和人力规划的拟定与实施,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事业协同发展。

本文使用100多个城市观测的数据对我国区域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失衡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其中,以国家职业大典中的职业分类为基础进行的供求分析,在区域人力资源市场的相关研究中尚属鲜见。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数据多数来自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这一服务体系在21世纪初建立起来时,对人力资源市场的覆盖程度是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的;但是,劳动者求职的方式在近十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已经开始通过市场化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特别是网络招聘服务来实现供需匹配(田永坡,2020),因此,我们的研究可能会遗漏掉一部分数据并对结论产生一定影响。为此,我们将持续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并完善研究方法,以期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猜你喜欢
区域间劳动力供给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试说幼儿园区域间各个区角学具制作与环境布置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