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楠
摘 要:新媒体为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提供了新机遇,也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新媒体视域下,加深校史文化研究,创新校史文化传播途径,构建多管齐下的校史文化新媒体传播格局,具有现实且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现状的不足,提出新媒体在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方面发挥的有效作用,结合燕山大学校史馆实例,探讨新媒体视域下加快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新媒体;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实践探析;校史馆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各领域跨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已经逐渐发展为主流媒体,给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交往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在给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提供了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深入挖掘和凝练校史文化,将校史文化与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让学习者能够更便捷、更立体、更生动、更深刻地认知认同校史,让校史文化传播实现信息化、时代化、通俗化、大众化,是校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必然趋势,是创新校史传播途径的现实选择,是摆在校史研究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现有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模式的不足
陈列在校史馆里的档案不能称之为校史文化,鲜为人知、未经提炼、未加宣扬、缺乏认同的校史也不能称之为校史文化。在信息快速更迭、思维高度活跃的今天,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传统媒体在传播内容和方式上显现出局限性,现有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的模式存在不足,削弱了校史文化的渗透功能,影响了校史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首先,关于校史文化的研究多停留在“重藏轻用”“重编轻研”层面,没有深层次、多角度地对校史文化进行提炼与升华。多是按照时间顺序,将学校的大事记、重大成果、人物事迹等进行编录和整理,没有挖掘校史背后的故事,没有凝练出校史中蕴藏的精神内涵。同时,缺乏围绕某一专题或时下热点,对校史文化进行再加工、再包装。
其次,关于校史文化的传播方式,多是依赖于新闻、电视、报纸、书籍等传统媒介。同时,参观实体场馆仍发挥着主要作用,受到时间、地域的限制,很多校友或社会人士无法亲身到访校史馆。“一对多”的讲解形式、“介绍式”的口吻,或受到场馆面积大、展陈内容多、参观人数多、无法适时提问和表达想法等因素影响,参观者会觉得感召力不强、记忆力不深、互动性不够、学习效果不好。
最后,对于校史文化的传播内容,多是静态的文本或“文字+图片”,信息承载能力有限、呈现形式单一、技术手段不强、应用性不强;传播内容缺乏系统性、专题性、个性化、时效性,信息更新速度较慢,无法满足追随热点、自主选择的阅读偏好,无法满足碎片化阅读、快速浏览的便捷需求,无法满足表达交流、点赞转发的互动要求。
二、新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关于新媒体的概念,由于“新”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宽泛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定义是“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國内学者熊澄宇认为“新传媒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一般而言,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刊、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终端载体,向用户传输信息、提供娱乐服务,并引发传播者与用户互动的媒介总和。
关于新媒体的特征,国内学者匡文波认为“新媒体具有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信息海量性、低成本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特征,其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传播上的互动性” 。综合而言,相比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即时性与交互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
关于新媒体的分类,主要包括门户网站、电子信箱、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播客、维客、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网络视频、网络电视、网络杂志、数字电视等不同类型。从根本上可以将它们划分为网络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和数字电视新媒体三个方面。其中,手机新媒体则是目前所有新媒体形式中最普及、最快捷、发展空间最大的平台。笔者认为目前社会公众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媒体平台主要包括图文类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知乎、小红书等;视频类的抖音、快手、优酷视频、爱奇艺、土豆等;声音类的喜马拉雅等;直播类的虎牙直播等。
三、新媒体在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方面发挥的有效作用
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浏览者能够实现深度学习和最佳沟通,在图文并茂中深刻理解校史文化的精神实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共享校史文化资源,提高校史研究成果的利用率,促进校史文化广泛且有效地传播。
第一,新媒体所载的资源丰富且形式多样,能够增加校史信息的传输数量与方式。通过多种媒体平台传播校史文化,以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能够满足浏览者多元化的个性需求。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多个数据库之间的联通,实现校史资源共享。
第二,新媒体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将校史文化宣扬出去,促使校史育人功能快速凸显。同时,新媒体传播的受众多、传播广,能够辐射到更多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拓宽校史文化的宣传途径,扩大宣传力度。
第三,借助新媒体便于浏览与查阅,打开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可以了解校史,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吸引“在线一族”,使校史教育不再局限于封闭的校史馆内,而是打造延伸的、开放的、动态的校史教育平台。
第四,新媒体改变了“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讲解模式,浏览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发布者。双向交流增加了互动性,有利于追踪把握浏览者的思维与关注点,有助于引导浏览者由被动接受灌输转变为主动参与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校史文化的感染与熏陶。
四、新媒体视域下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的实践探索
燕山大学作为一所为重型机械工业奠基而生的百年老校,校史悠久且底蕴深厚,校史馆作为展现办学历程和精神文化的窗口名片,作为维系师生校友情感的精神纽带,在校史文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我校校史馆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凝练校史精神内核,更新对新媒体的认知,探索运用新媒体技术,在校史文化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校史文化传播开辟出新视野。
1.打好基础——广泛收集校史素材
校史资源立足于档案资源,更超出于档案资源。它可能由学校的多个部门或个人收集并管理,也可能分散在校园中的某个角落,还可能蕴藏在师生校友的心中。开发校史文化资源的前提是丰富校史资料素材,因此需要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部门、不同群体中对校史素材进行广泛收集和整合。燕山大学校史馆深入到学校档案馆、宣传部、校友会、离退休办、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多个部门,从馆藏档案、燕山大学年鉴、《燕山大学报》校史版块、校友会会刊、校庆系列图书、《不能忘却的回忆》图书以及“薪火访谈”纪录片等方面入手收集校史资料,为校史文化研究与传播提供了丰厚素材。
2.抓住重点——充分挖掘校史资源
在拥有大量校史资料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校史资源,积极开展校史文化研究,加工提炼出校史中的精神文化谱系,充分发挥出校史文化“留史、资政、育人”的重大功能。可以深入探寻校史事件、人物、照片、实物和建筑等背后的故事,也可以围绕某一主题、某一交叉领域来制作专题栏目或系列汇编。燕山大学档案馆(校史馆)深入发掘实物档案资源,于2021年6月9日举办“档案话百年,印记见初心”印章展。从馆藏的400余枚印章中,精心挑选了160余枚印章用于本次展览。透过一枚枚印章再现了学校百年间的历史变迁及奋斗轨迹,印证了学校在党领导下“匠心为国铸重器,矢志不渝育英才”的初心和使命。此次专题展览以小见大、立意新颖、角度独特,引发了师生的热烈反响,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同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探寻燕山大学校史陈列馆中的实物档案”系列推文,通过挖掘一件件实物档案背后的故事,栩栩如生地诠释出校史文化的精神内涵。
3.把握关键——优选精编传播内容
新媒体对传播内容的要求是“新”而“短”,因此在校史的编研上要做到优选精编。首先,要兼顾史料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实时性与实用性,紧扣社会时事或校园热点来推送内容,增强校史文化的传播热度和时效。其次,要舍弃“长篇大论”或“流水账”,内容删繁就简、篇幅短小精悍、结构新颖独特、表现形式喜闻乐见。在2020年学校百年校庆期间,燕山大学校史馆与相关部门配合,共同建成“校史上的今天——新媒体下的档案宣教基平台”,引起了师生和校友的共同追忆和广泛共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年初提出要发扬“三牛精神”,燕山大学校史馆深刻领会、积极响应,从照片档案中搜集了21张珍贵照片,并挖掘整合照片的寓意,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回望百年路、燕大牛精神”主题推文,文章既切中热点,又高度浓缩了学校的精神品格。在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燕山大学校史馆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献礼建党百年”系列推文共7篇,全面梳理了学校的红色校史,回顾了学校在党建与思政工作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4.筑牢主体——加快校史网站建设
校史网站是实体场馆的补充和延伸,是展示校史研究成果的重要窗口。校史网站建设需要做到:(1)优化完善栏目设置,栏目层级清晰明了、主题突出,方便浏览与检索;(2)配以文字和图片外,多增加视频、音频,實现动静结合,增加感官体验;(3)以服务师生、服务校友为主要目的,增强用户体验,最大限度满足多角度、全方位需求;(4)设置互动留言专栏,方便收集浏览者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燕山大学校史馆近几年非常重视校史网站建设,网站下设“百年燕大”“校史春秋”“燕园人物”“影像燕大”“互动与服务”等多个栏目。其中“百年燕大”栏目中建立了网上虚拟校史馆,通过三维及多媒体技术对校史馆场景进行了720°全景展示,浏览者可以随时随地、身临其境、边听边看地参观校史馆;“校史春秋”为专题类校史栏目,其中包括党建思政类专题、教学类或科研类专题、特色学科类专题等;“影像燕大”栏目中有采访多位老领导、老先生的口述校史,以亲历者的口吻,从鲜活的小故事切入,更具带入性和感染力,生动还原了学校“两次搬迁、三次创业”的艰辛与不易。
5.拓宽渠道——创新校史传播载体
新媒体环境下,浏览者习惯于接受碎片化、快餐式的信息推送,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进行留言互动或转载转发,这无形中提升了信息传播的口碑效应。因此,高校应积极拓宽宣传渠道,创新传播载体,构建多管齐下的校史文化新媒体传播格局。利用互联网、手机等媒介,通过微信、微博、论坛、抖音、APP等渠道,实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增强感染力,提高参与度,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随时随地开展校史文化传播工作。目前,燕山大学校史馆运用较多的宣传媒介是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和“学习强国”号。校史馆在“燕山大学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校史内容,其点击率与访问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其排名多次进入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排行榜Top10。在开学季,校史馆开展了“同框校史馆、分享朋友圈”集赞活动和“抖出最炫校史馆”短视频创作大赛,提升师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扩大校史馆的知名度。校史馆还利用抖音账号,将校史知识、讲解片段、互动瞬间等制作成创意短视频,分享转发率极高,拥有众多学生粉丝。同时,在学校的“学习强国”号上设立了校史专栏,专门推送校史文化研究成果,得到全校师生广泛订阅和浏览。
五、结语
在新媒体视域下,如何让校史资源“活”起来,如何让高大上、囿于一隅的校史吸引浏览者的眼球,更加“亲民”,如何将校史文化更加广泛、高效地传播出去,需要在加深校史文化研究和创新传播手段两个方面下功夫。现阶段,多数高校在校史文化与新媒体融合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仍然面临平台不够多样、技术手段缺乏、信息更新维护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高校应当积极顺应新媒体发展形势,努力释放校史文化价值,推陈出新校史传播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把刚性传播转为“刚柔并济”,把静态校史资源变成动态育人资源,真正发挥校史文化感召人、引领人、启发人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论(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2]崔啸晨.新媒体时代校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西南交通大学《走进交大历史文化》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
[3]李舍梅.融媒体视域下校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实践探析——以河海大学校史馆为例[J].档案与建设,2020
[4]杨舒丹,尹艺璇.“互联网+”视域下校史文化传播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J].档案天地,2018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档案馆(校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