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应对策略

2022-02-24 07:04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幼儿园苏子婕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冷处理小班同伴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幼儿园 苏子婕 许 粤

幼儿一日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师幼互动行为,而告状行为是较为常见的互动行为,发生频率较高。3~6岁幼儿正处于社会化的初始阶段,在与同伴、教师的互动行为中逐渐内化社会行为规范,而告状行为也是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常见行为。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不论是哪个年龄班的幼儿都存在告状行为,从晨间活动到过渡环节,甚至是教学活动过程中幼儿告状行为也一直存在,而教师的处理方式恰当与否对幼儿性格品质的形成甚至心理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资料统计:每天有近60%的幼儿会向教师告状,少部分幼儿告状次数高达5次。作为幼儿教师,我对此十分感兴趣——幼儿出现告状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类型?教师又该如何处理?我以幼儿告状行为作为切入点展开深入的研究,以增加对幼儿世界的认识,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同时为同行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本文将从幼儿告状的起因、动机以及教师的反馈方式这三个维度展开论述,分别通过总体特征以及对不同年龄班(大、中、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分布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目的在于总结幼儿告状行为的基本特征,发现不同年龄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差异所在。

表1.幼儿告状行为的基本研究框架

如表2所示,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从高到低依次为受到同伴侵犯、违反规则、争夺物品、与同伴发生争议、同伴遭遇麻烦。其中,受到同伴侵犯和违反规则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7.2%和30.6%。可以看出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以受到同伴侵犯和违反规则为主。

表2.不同年龄段幼儿告状起因分布情况(N=183 单位:例)

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起因中最多的是违反规则,共19次;在中班和大班告状行为的起因最多的则为受到同伴侵犯,分别为30次和25次。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所以当同伴违反老师提出的规则时,总会及时地向老师说明,以求确认对方的行为是否正确,或者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到中大班时,幼儿行为规范基本形成,受到同伴侵犯而向教师寻求帮助的告状行为则逐渐增多。

二、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

想要了解幼儿告状行为,就需要了解整个告状行为产生的过程,了解幼儿与同伴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过程。笔者对一个月中观察收集到的183个告状案例从告状动机和使用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动机是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根源,也是促使幼儿向老师告状的主要原因。如表1所示,笔者将幼儿告状动机总结为7种,又结合幼儿告状行为意图,进一步归纳为求罚型、求助型、求赏型、试探型、其他型五种告状动机。

由表3可以看出,幼儿告状动机出现频次最多的是求助型告状行为,占34.5%;其次为求罚型告状行为,占28.4%;居第三位的是求赏型告状行为,占21.3%。相比之下,试探型告状行为所占比重较小,为12%,其他类型的告状行为出现最少,占3.8%。由此可以看出,幼儿告状动机多为寻求帮助的求助型行为和检举同伴、嫉妒同伴等求罚型告状行为。笔者挑选出求助型和求罚型告状行为的案例,通过分析来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情境、内容、方式以及教师的应对策略。

表3.告状动机频次表(N=183 单位:例)

案例1

周一上午的区域活动时间,初一小朋友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跑向了主班老师,哭哭啼啼地跟老师说:“石头不让我们玩小娃娃,他把所有的娃娃都堆到了墙角,不让别人动,他说这是他家的玩具。可是我跟娃娃家的小朋友都想玩,石头怎么也不给,怎么办呀,老师?”杨老师把石头叫了过来,跟他解释道:“虽然以前是家里的玩具,但是既然带到了学校就应该跟老师和小朋友分享,这样快乐才会传递。”石头好像明白了杨老师的话,回到娃娃家后把玩具一一分给了其他小朋友。

在幼儿园活动中类似的求助行为层出不穷,不仅出现在区域活动中,还有用餐环节有的小朋友被抢走了勺子,过渡环节有的小朋友被不小心撞洒了水弄湿了衣服,户外活动时有小朋友被抢走了器械等纠纷、争抢或互相冲撞。幼儿的这类告状行为更多的是希望能够借助教师的权威力量解决纠纷或问题,得到老师的帮助、关心和爱护,维护“原告”的利益,而不是希望教师处罚同伴。在放学后的访谈环节中我就娃娃家的问题对教师进行了询问,原来娃娃家的多数娃娃都是石头妈妈把家里用不上的娃娃分享给本班幼儿的,这才有了石头说“娃娃都是他家的”这样的言论。张老师也借助这次告状行为对石头小朋友进行了分享教育。

三、幼儿对告状行为的应对方式

整个告状行为的过程参与者分别是“原告”(向教师告状的幼儿)、“被告”(因为侵犯了原告利益或是违反了规则而被原告“谴责”的幼儿)和“仲裁人”(教师)。本节对“被告”幼儿的反应进行讨论,即被告幼儿在遭遇告状之后会有什么反应呢?笔者对收集到的183个案例进行概括分析后将“被告”的反应分为以下6类。

如表4所示,“被告”幼儿主要采取的应对方式有6种,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反应情况是不知所措,占比为28.4%;其次为默不作声,占比为21.8%;剩下的应对方式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排列为主动改正、委曲求全、争辩、威胁。

表4.“被告”幼儿的应对方式频次(N=183 单位:例)

遇到同伴跟老师告自己的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主动改正的应对方式占比相近,不同年龄段的变化较小。不知所措和默不作声的应对方式则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默不作声从小班的17例减少到大班的11例,不知所措的应对方式从小班的20例减少到大班的15例。笔者分析,随着对幼儿园环境的熟悉和同伴关系的发展,幼儿已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同伴告状时的慌乱有所减少。威胁和争辩的应对方式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增加,从中班的2例增加到大班的8例。笔者分析,这与幼儿自身意识的不断形成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自身的判断能力有所提高,独立自主的意识逐渐形成。

四、教师对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

教师作为告状行为的“裁决人”,也是告状行为过程的参与者,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方式尤为重要,会对幼儿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幼儿个性的发展产生影响。对收集到的183个案例进行分析,笔者将教师的应对策略分为积极解决、冷处理、简单应付、呵斥。

现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中期引产者62例,所有产妇均由于社会、医学原因自愿终止妊娠,孕周范围在16~24周之间,31例孕妇引产用药方案为乳酸依沙吖啶、米非司酮联合结合雌激素片,产妇引产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如表5所示,教师冷处理所占百分比最高,为35.5%;排第二的是积极解决问题,占27.9%。冷处理和积极解决问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问题方式,为什么所占比例几乎相当?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给本来就工作繁忙的老师又添加了不少麻烦,所以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会判断此次告状行为有无教育意义,如果是幼儿能够自行解决的,便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是有教育意义的告状行为则会抓住教育契机,适时施教,积极解决幼儿遭遇的麻烦,提供适当的帮助。

表5.各年龄班教师在幼儿告状行为中应对策略频次表(N=183 单位:例)

积极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少(从小班的20例降到大班的14例),而冷处理和简单应付则逐渐增多(分别从18例增加到27例、14例增加到20例)。小班幼儿年龄多在3~4岁之间,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养成,基本不具备自行解决冲突的能力。教师在遇到小班幼儿告状时,多会及时解决,并适当施教,有的教师甚至“包办”,为幼儿提供宽松愉悦的在园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幼儿园环境逐渐熟悉,行为规范基本养成,教师则会选择“放手”,让幼儿自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或冲突。在遇到幼儿告状时,教师多会简单应付,比如回答幼儿“嗯,好的,老师知道了,你跟小朋友一起商量去解决吧”,或者干脆进行冷处理。

结论

1.幼儿告状行为基本情况

在告状起因方面,主要以幼儿受到同伴侵犯和违反规则为主,其中小班以违反规则为主,中大班以受到同伴侵犯为主。

在告状动机方面,主要以幼儿寻求帮助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由寻求帮助逐渐趋向于嫉妒和取笑同伴,表现形式从直接化逐渐转向间接化。

2.幼儿告状的类型

幼儿告状主要以求助型告状为主,这与幼儿生理和心理水平的不断发展有一定关系,多数幼儿能够将教师提出的规则内化,并监督同伴遵守规则。

“被告”幼儿主要以不知所措的应对方式为主,但随着年龄是增长不知所措的应对方式有所降低,而争辩和威胁的应对方式有所增加。

4.教师对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

对于幼儿的告状行为,教师主要以冷处理的策略进行应对。但是对于年龄小的幼儿,教师多会帮助其积极解决问题,促使其安全感、信任感不断形成。

建议

幼儿告状行为广泛存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展开有重要影响,而教师的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师幼关系以及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对于幼儿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笔者将从教师和家长的角度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学会倾听,对症下药

不同告状行为有着不同的告状背景和告状的幼儿,教师应认真、耐心地倾听幼儿告状,对幼儿告状类型进行准确分析,对具体问题采用具体对策,切忌采用“一刀切”的教育方法。

1.对于求助型告状

求助型告状多出现在小班幼儿或者是班上能力较弱的幼儿身上。当小班幼儿出现求助行为时教师要判断该行为是否在其能力范围内,幼儿能处理的教师便对其鼓励,幼儿做不到的教师则要给予适当帮助。对于班上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培养其自信心,在日常活动中多给予鼓励和肯定,逐步树立其自信心。

2.对于求罚型告状

求罚型告状多是幼儿希望借助教师的权威力量“惩罚”同伴的不恰当行为,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教师在处理求罚型告状时一定注意好分寸,尽量不要让“原告”直接得到满意的回应,否则在后续活动中教师将会遇到更多的此类行为。教师对于“原告”的行为要立即表明自己不喜欢这类做法,并引导幼儿学会调节自身情绪,同时私下沟通“被告”,让其意识到问题所在,培养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

3.对于求赏型告状

求赏型告状行为的实质目的是幼儿想要获取教师的关注。对于求赏型告状,教师首先需要判断是否为有意义告状行为——如果是有意义告状,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肯定,鼓励其保持良好习惯;如果告状行为属于无意义告状,教师则需采用冷处理的方式,使幼儿的这种告状行为逐渐消退。

4.对于试探型告状

试探型告状行为主要是幼儿为了得知教师对某件事或者某种行为的态度。对此,教师应立即给出积极的回应,告诉幼儿该不该做,促进幼儿正确规则、道德意识的形成,为幼儿判断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开展活动,积极引导

1.组织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迁移经验

通过谈话的方式抛出具体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以开放式讨论让幼儿说出解决方法,然后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幼儿运用讨论的方法并迁移经验来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谈话过程也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专题训练活动,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能力,开展“我是小小审判官”“我是法官”等活动,让爱告状的幼儿担任审判官,站在老师的角度体验“裁决人”的感觉,自行解决告状问题。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礼貌教育,教会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同时学会谦让、原谅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

3.培养分享意识,增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

皮亚杰认为2~7岁的幼儿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加之现在幼儿多以独生子女为主,缺乏分享意识,不会换位思考,由此而引发的告状行为也不在少数。教师要给幼儿创造自由、愉悦的交往空间,启发幼儿与同伴交流、探索,引导幼儿在遇到问题时采用相互商量的方式解决,在遇到具体告状行为时抓住教育契机培养幼儿分享意识,增强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

三、家园合作,共同应对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作用。首先,家长不能用传统的思想教育幼儿,“在幼儿园遇到困难时你就找老师帮你解决,小朋友如果欺负你,你就告诉老师”,这会增加一定数量的无意义告状,对教师的日常工作造成困扰;其次,家长可以作为“倾听者”“协助者”“同理者”的角色帮助幼儿解决与同伴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对幼儿描述的情况作出正确判断后,引导幼儿换位思考,暗示幼儿正确的解决方法,促进幼儿自行解决问题。家长在家和教师在园的通力合作有利于幼儿社会性良好发展以及同伴交往能力的增强,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幼儿无意义告状行为的发生。

猜你喜欢
冷处理小班同伴
深冷处理对20CrNiMo渗碳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第一、二、三代轴承钢及其热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十九)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寻找失散的同伴
“冷”处理带来的“热”效应
落地
提高火炮零件耐磨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