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幼儿自主游戏的隐形翅膀

2022-02-24 07:04福建省厦门市松柏第二幼儿园赖俐琴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期
关键词:菲菲围墙小球

福建省厦门市松柏第二幼儿园 赖俐琴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自发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幼儿内在的需求和自发的活动就是幼儿自主游戏的本质。但是在实际活动中,幼儿游戏的主题总是一天一个样,教师可能无法有效跟进。尤其对于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常规问题,教师更是困扰不已——是放任自流,还是完全以教师预设为主?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该如何自处?其实,教师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代替,而应通过仔细的观察和策略的引导,有的放矢地支持和不露声色地指导幼儿游戏,做幼儿隐形的翅膀,推动幼儿自主游戏的深入。

维护游戏兴趣,巧立游戏常规

自主游戏中,洋洋意外发现一大框乐高底部藏着许多不同大小的球,忍不住拿起来滚动着玩。过了一会,明明来了,芃芃、菲菲也来了,一个接一个争先恐后地来抢球、玩球。他们玩得很专注、很开心,各种玩法层出不穷,持续的时间很长。这情境不正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要求的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品质吗?于是我决定尊重孩子的兴趣,支持孩子的游戏,放手让他们玩一玩。孩子们在和球的碰撞中,不断擦出神奇的火花,但也常常陷入“常规混乱”的困境。孩子们时而大声争吵,时而兴奋得尖叫,时而追着球满场跑,严重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游戏。如何能维护孩子们的兴趣同时又建立良好的游戏规则成了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于是我做了以下调整:

1.游戏前将幼儿游戏的材料移动到一个相对独立的角落,并根据他们游戏的需要给予充分的游戏场地。

2.帮助幼儿回忆并分析小球滚动不“听话”的现象,引导幼儿讨论让小球在特定范围游戏的办法。

3.捕捉个别幼儿的性格特征,发挥其维护游戏常规的作用。如菲菲是一个很敏感的孩子,她和弟弟特别喜欢玩球,但担心会因为太吵而被停止游戏,因此她表示想要让小球“听话”,或许她能成为游戏常规的维护者。

游戏常规是顺利有效开展游戏的基本条件。自主游戏中常常会看到幼儿大喊大叫和争吵等现象,因此建立良好的游戏常规能够促进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效推进。该游戏中,教师事先将幼儿游戏的材料调整到一个相对独立的角落,不仅有利于幼儿更好地游戏,而且减少了幼儿游戏时对其他人的干扰;教师抓住菲菲爱玩球的兴趣及其个性特征,及时以一个安静的动作提醒菲菲,既维护了幼儿游戏兴趣,又给予幼儿常规问题暗示,菲菲的敏感使其正好成为了游戏常规的维护者,获得了同组幼儿的支持,促进了其他幼儿良好游戏常规的建立。

游戏推进一:围墙“玩”球,“听话”不乱跑

菲菲、芃芃、洋洋和明明几个人追着球满场跑。明明说:“小球太调皮跑来跑去不‘听话’。”其他幼儿纷纷附和。教师鼓励孩子们想办法让小球“听话”,他们商量后决定先搭建一个围墙。菲菲说:“要建得大一些、宽一些,因为小球爱乱跑。”大围墙建好,洋洋觉得球还是乱七八糟地跑,应该把围墙缩小。明明发现围墙缩小后里面空间小了,滚小球很费劲、没意思,觉得应该有一个坡度才好玩。泽泽过来加入了讨论,他觉得可以从高到低铺个台阶,让小球往下滚。台阶铺好后,孩子们将球一框一框往下倒,小球一片哗啦响,像瀑布一样相互碰撞倾泻下滚,冲掉了围栏跳出了围墙范围。孩子们兴奋得大叫起来,教师急忙做出“嘘!”的手势。菲菲望着老师边做动作边小声说:“嘘嘘嘘!小球这样乱七八糟不‘听话’吵到大家,下次就不能游戏了。我们赶紧把球捡起来,再想想办法吧!”

捕捉游戏契机,助推游戏深入

孩子们发现在笔直的跑道上,推球的力度越大,球就跑得越快,而且不会乱跑,也不会跳出跑道。他们还发现一个球跑得快就能把其它球撞击得逃离“陷阱”。原先独来独往的双胞胎姐弟(芃芃和菲菲)热衷于该游戏并乐意和同伴共同游戏。教师该如何捕捉游戏契机来助推游戏深入呢?

1.预设游戏走向的多种可能,预估幼儿行为兴趣点。

2.引导幼儿提前制定游戏计划,了解幼儿想法,为突发情况做好应对准备。

游戏推进二:铺道“跑”球,“力大”跑得快

游戏中芃芃发现材料不足——跑道两边的栅栏不够,在没有征求别人意见情况下就去拿了其他游戏区的材料做栅栏,差点和其他游戏区的孩子吵起来。教师见状鼓励菲菲试试栅栏不够会不会影响小球的速度,菲菲尝试后发现小球不但没有跑偏,而且飞快冲出正好掉落进陷阱里。菲菲赶紧提醒芃芃不要拿别人的材料了,芃芃才作罢,并插上标志牌暂停游戏。

比划商量了一阵,芃芃觉得陷阱应该小点,于是把横着的陷阱调整成竖的,跟跑道同宽。教师提醒芃芃归还其他游戏区的材料并要跟其他组表示对不起,其他幼儿欣然接受并建议芃芃可以用彩虹积塑建外围墙。东东发现用力推球,球跑出去后会撞击陷阱里的球,陷阱里的球则会冲出陷阱并在围墙内自由滚动。“哇,得救了,得救了!”孩子们惊呼起来。“小球没有跑出围墙,成功了成功了!”菲菲也高兴地叫起来,兴奋之余又做了个“嘘”的手势。芃芃悄悄地朝着给他好建议的小伙伴做了一个“点赞”的手势。

在幼儿自主游戏中,随时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节,教师要分析幼儿游戏行为,了解幼儿的想法,捕捉突如其来的游戏契机,并做到发现不足不着急判断,发现问题不着急解决,发现争执不急于教育,而是把握幼儿个性特征、游戏发展动向,及时引导幼儿之间形成互助、互补、互动的状态,幼儿游戏才会持续深入发展。

问诊游戏行为,提升游戏品质

对于幼儿自主游戏,教师首先要学会观察,同时问诊幼儿对游戏是否感兴趣、幼儿的行为是否专注、幼儿的游戏是否有挑战。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专注的游戏,教师就要对症下药、给予支持。

1.材料支持:不做过多要求,让幼儿自主取材、结伴确定游戏内容,给予幼儿自由空间。

2.行为支持:静心倾听、观察等待,只要幼儿游戏行为能继续下去就不轻易介入,通过竖大拇指、积极认可的眼神等让幼儿找到自信尽情游戏。

3.提问支持:利用开放性问题“接下来打算怎么做”,给予幼儿思维导向,提升他们的计划性;通过具体引导性问题“打算用什么材料”帮助幼儿梳理认知、深入游戏。

4.回放过程:将幼儿的游戏难点用视频记录,帮助幼儿直观地回忆游戏过程,找出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游戏品质。

游戏推进三:架桥“过”球,“轻松”爬上坡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纸和笔,小组便以记录单的形式呈现游戏要求:不能争抢玩具,谁先拿到就是谁来;每个人每次只能发三个球;在原有的跑道上加入一座桥;人数限制6人;玩球的时候要排队,要有礼貌、友好。

搭建跑道的过程中,孩子们各有想法,谁也不让谁,因此桥的一头还建有围墙,另一头有陷阱。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同意把桥挪向围墙那一头,并作为起点。但刚开始小球有时候上不去,有时候上去了却会飞出去,最后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调整桥的高度,成功让球过桥并落入陷阱。

教师给幼儿的支持要多样、灵活变通才有助于幼儿在多次挑战中获得经验与新知,尤其是当他们失败的时候更需要教师的行动支持与鼓励。当幼儿玩多了就会想着变花样,游戏自然而然就走向深入。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始终是幼儿游戏的隐形观察者、有意支持者和策略指导者。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些材料的预先准备、一句话的点醒、一个动作的协助,让这并不新鲜的球类游戏成为中班幼儿百玩不厌的探索游戏。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游戏脉络的隐形支持,把握幼儿的游戏方向,助力幼儿推进游戏的进程,如设关卡、加弯道、设起伏等障碍,增加游戏的挑战难度及趣味性等,让游戏得以继续,让幼儿的游戏品质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菲菲围墙小球
超越围墙
突然之间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菲菲生气了
围墙的信念
不合群的菲菲
夏天的围墙
随菲菲 没有篮球 我将不再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