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伟康
摘 要:当前的教育制度正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改进与更新,因此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采用导学案来展开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逐渐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得到大量应用。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对于导学案这一工具的运用十分广泛,该教学工具的核心为学案的设计与使用,通过展开逐步的导学来形成一种师生共进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提高课堂效率
导学案这一工具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优势,从而更加注重学生位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综合能力。导学案重点突出了学生位于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从而着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设置导学案相关教学模式的具体概念
导学案是教师以课程的规定与教学的实际要求为基础,通过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且教师主导的模式来制定。通过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做到积极的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建立起学生展开合作式学习从而实现积极参与并展开高效合作的课堂学习模式,进而为提升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并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下的教育教学目标逐步提出了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方法的改革,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积极创新意识并且提升学生的动手与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习工具与方法的自主选择与探究来有效的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因此导学案这一教学方式的展开是与实际教学的要求与标准相符合的。
二、设置导学案相关教学模式的具体优势
(一)展开导学案相关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
在以导学案为教学基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据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展开对于导学案的设计这一过程中要做到尽可能的为每一位学生都提供同等的课堂学习机会从而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科的学习激情。
(二)展开导学案相关教学能够充分提高教学问题设置的针对性
教师在对于教学开展过程中数学知识点的细节设计上,需要设计一系列具有一定深入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展开逐步具有有效引导性的实际课堂教学方法来充分的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从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让学生展开一系列深入的探究式学习。
三、设置导学案相关教学模式的具体对策
(一)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进而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
在高中数学的实际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对于采用导学案开展实际教学这一方法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课堂环节设置的时间。对课堂中深入展开的每一项内容都应经过深入的思考并将实际的教学开展内容进行细致的教学分析、实际概括与整体总结,从而能够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的领会教师所传授的数学知识。教师在展开实际数学课堂相关教学之前应当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从而获取学生对于教学开展的实际意见或建议,并且充分了解学生对于当下教学方式的实际看法,从而充分的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与当下成长的心理特点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开展。
比如教师在进行“数列”这一部分内容的实际教学时,应当事先结合学生课前对于数列这一内容基本性质的理解与领会,并且根据实际班内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合理的安排及规划课堂教学环节的细节设计,从而有助于教师对于课堂实际开展进程的科学规划。
(二)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设计一系列情景式高中数学教学
导学案的这种教学方式的展开对于实践教学的设置这一环节是十分重视的。在实际的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思维,要树立起以学生为数学课堂教学作为教学主体的思想,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所起到的引导作用。教师要通过制定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案,通过增设一系列具有情景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及讨论、展开实际演示的方式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主观能动性。通过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学习的感兴趣来创建良好的数学课堂思考氛围。
比如教师在进行“平面向量”这一部分内容的实际课堂教学时,可以在导学过程中设置一些与实际相关联的有关平面向量的教学情景,例如将某同學日常上学的路径与平面坐标系相结合,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平面向量这一知识有细致并且深刻的认识。
例如教师在展开有关“三角函数”这一部分知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设置与三角函数概念有关的数学小故事,通过有关数学故事的实际情境的设置能够有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深入理解与领会。
四、结语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导学案这一方法通过对于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展开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进而对于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产生巨大的帮助。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掌握导学案的设置要点,从而设计出真正符合学生真实学习能力且明确合理的导学案进而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驰.对高中数学课堂引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商榷[J].数学通讯,2013,4(5):318-319.
[2]杨鹏展.高中数学“导学案”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论坛,2011(5):1-2.
[3]赵希斌.魅力课堂——高效与有趣的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