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
摘 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以理性的视角去审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价值。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且归结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针对性的方案,希望可以使得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朝着高质量的方向进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条件;公路运输;经济管理
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是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市场经济整体呈现出繁荣的状态,自然可以给予公路运输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是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继而导致经济管理工作质量不高,这无疑会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有必要从市场经济条件下去审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问题。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物资资源的配置,需要公路运输系统切实的发挥效能,继而确保各行各业的物资诉求得以满足。从这个角度来看,公路运输是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脉络,在一定时间段内公路运输系统的运输能力是有限的,加上公路运输中物理空间的移动性,需要对于公路运输进行经济化管理,以确保在公路运输中的不同行为主体的关系得以梳理,建立良性的公路运輸经济管理秩序,确保可以最大化进入到公路运输资源配置中去,由此确保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质量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以2017年的数据统计为例,中国公路运输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6万亿元,2017年的出发货量达到367亿吨,累计货物周转量超过6.67万亿吨公里。也就是说我国公路运输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其在促进宏观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朝着更加重要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应该以理性的视角去审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以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优化经济管理方式,继而确保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效益得以全面提升。详细来讲述,社会经济发展与公路运输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在:其一,公路运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以国内各个地区发展情况为例,经济落后的地区,多数都是比较偏远并且是交通不完善的区域,而经济发达的地区,多数是各种交通方式不断优化,形成完善交通系统的区域。对于地区而言,要想实现地区经济发展,就需要实现人流物流的充分流动,而流动就需要夯实的公路交通系统,这样才能够确保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在理想的环境下进行。其二,公路运输的不断发展,可以使得周边地区的经济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比如某乡村有着丰富的土特产资源,但是因为交通不便利,这样的特产资源多数都是依靠人力来进行运输,运输的规模比较小,就难以发挥其对于地区农村经济的促进效能。面对这样的问题,地方政府出资积极建设对应的公路,公路工程完工之后,这些特产资源以更加大规模的方式运输到城市,一时之间使得周边地区的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地区农户的收入也在不断提升。其三,公路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节点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公路运输建设项目也积极推动,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将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更加重要的支持。
二、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公路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呈现出来,这关乎到公路运输系统多维效能的全面发挥,关乎到公路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此情况下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开始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进行投入,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效益,但还是在不少节点上存在缺陷和不足。
(一)财务预算意识淡薄
公路运输行业在实现自身财务管理机制改革的过程中,会将财务预算作为焦点,因为这关乎到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如果财务预算难以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可能对于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发挥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当前公路运输财务预算的情况进行归结,发现公路运输经济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表面上形成的规章制度,在实际贯彻执行的时候会遇到各种障碍,对应预算管理方式的效益也难以发挥出来。在经济业务不断拓展的过程中,习惯性的以之前的报表数据为基准,这种做法很死板,准确度不够,稳定性也不是很理想,这样就可能对于后续经济管理工作效益的发挥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预算编制环节、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与实际预算管理行为出现了脱轨的情况,继而使得财务预算制度难以切实的发挥效能。
(二)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效益处于不理想的状态
从本质上来讲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诉求是利用有限的公路运输资源,获得更加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就需要结合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诉求,切实的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当前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效益进行考核,生成对应的评价机制,发现很多地区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效益都不是很理想,无论是从资金筹资渠道的角度来看,还是从资金构成角度来看,都存在很多的漏洞,继而导致有限的资金或者资源处于低效率的使用状态,这样显然是不利于公路运输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
(三)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团队专业素质不高
无论是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制度的架构,还是公路运输日常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对应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来进行,他们懂得此方面的法律法规,知道如何将对应的经济管理制度融入到自身的日常经济管理工作中去,并且在经济管理战略发展中可以提出更加专业化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结合实际调研结果来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团队专业素质不高,是比较普遍的问题。系统内部有不少是通过关系进入的,专业技能和道德素质都不是很理想,有的甚至不是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出身,此时盲目的进入到经济管理工作格局中去,就容易在日常工作中犯错,对于对应规章制度的理解也不是很深刻,这样也会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不良影响。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行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这是自身核心竞争形成的重要版块,要懂得树立正确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价值观,分析在此过程中存在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问题,继而切实的做好改善,以引导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进入到深化改革的状态。在此方面,需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详细来讲述,此时需要做好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一)结合公路运输的特点,建立针对性的预算管理机制
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和模式,是确保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懂得对于当前公路运输的实际情况进行研判,以预算管理理念和模式为基准,切实的实现预算管理机制的生成。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其一,在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架构的过程中,将预算管理机制构建作为重要焦点,树立预算管理意识,确保可以综合考量公路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引入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在此基础上确保实际的公路运输经济预算管理机制能够朝着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其二,确保之前生成的预算管理方案,可以切实的贯彻执行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中去,将其贯穿于整个过程,定期对于实际与预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存在偏差,需要迅速反馈,进行原因分析,继而提出对应的改善方案,这样就可以引导预算管理机制更好的发挥效能。其三,在预算管理机制构建和执行的过程中,最好可以建立对应的岗位责任制度,将预算指标细化到日常工作中去,由此不斷积累,才能够慢慢的实现预算管理格局的改善,预算管理制度的效益也会因此得以不断提升。通过上述的措施,公路运输的特点可以得到很好的呈现,预算管理机制也会慢慢进入到轨道中去,预算管理机制的综合效益也会不断提升。
(二)采取多方面措施,实现公路运输经济效益的提升
在此之前,公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在权衡经济效益的时候可能比较片面,继而使得综合效益难以全面提升。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需要以公路运输经济效益提升为目标,切实的做好多方面的规划:其一,高度重视路车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在管理的历程中,地级市运输市场管理部门,可以切实的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外延合作营销渠道能够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关注基础设施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确保区域二三级公路运输市场规划建设力度得以强化,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诉求;其二,注重公路运输过程中内部管理和收入稽查制度的建立,确保在公路运输业务开展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行为都是合规合法的,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的环境,并且建立对应的稽查部门,确保可以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进行更加深度的管理和控制;其三,建立完善的公路运输经济效益评价机制,除了从财务角度来权衡之外,还可以从非财务指标的角度来界定,这样可以生成更加全面的报告。要求公路运输的行为主体和管理部门可以切实去探讨这样的报告,思考取得的成绩,找到经济效益不高的原因,继而迅速的制定对应的改善方案,以确保能够引导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效益能够得以不断提升。
(三)高度重视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团队建设工作的开展
前面提及到,在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问题改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经济管理团队,这是确保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综合效益得以发挥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此时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其一,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人才的诉求进行考量,结合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长期战略目标,思考其对于特定经济管理岗位的要求,从素质角度、专业角度、经验角度、职业素养角度建立对应的岗位胜任力模型,依照这样的模型去实现招聘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确保对应经济管理人才的准入机制是严格的,这样可以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其二,注重当前在岗经济管理人员的持续教育和培训,引导他们去学习先进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理论,鼓励他们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在不断探讨和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定对应的培训师资,形成稳定科学的培训方案,然后依照实际培训方案来贯彻执行,这样自然可以引导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朝着高质量的方向进展;其三,针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岗位人员,设定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融入进去,确保在岗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人员可以以理性的视角去审视此问题,继而不断的去学习和反思,确保找到自身经济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查缺补漏,由此进入到更加高质量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格局;其四,要注重建立良好的经济管理创新氛围,让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对于当前经济管理制度的意见,还是对于经济管理模式的建议,都可以提出来进行探讨,这样可以强化彼此之间的沟通,确保经济管理工作在更加协作性的状态开展,由此使得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四)注重公路运输经济管理中财务管控工作的开展
对于公路运输企业而言要关注财务管理控制,对应的人员需要切实的依照规范和标准,去进行公路经济管理和控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依照企业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秩序,确保财务管理经验可以不断积累,继而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得以不断优化。再者,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实现融资管理渠道的拓展,使得其展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使得资金供给机制得以生成,并且针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设定专款专用机制,这样可以引导公路运输企业的经济管理素质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五)高度重视公路工程管理成本的控制
公路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消耗诸多的资源和人力,此时就需要能够依照实际情况,高度关注公路工程建设成本的控制,这是确保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处于良好条件下的基础所在。也就是说,在实际公路工程建设的时候,高度关注工程质量的同时,能够锁定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关键性节点,处理好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实际工程施工的环节出现质量隐患,控制公路建设成本,引导公路工程建设的成本管理系统得以生成,公路工程管理成本控制也将成为驱动公路经济管理质量提升的重要驱动力量之一。通过上述的措施,公路经济管理的基础性工程朝着夯实的方向进展,后续的各项工作也能够处于高质量的状态。
(六)巧妙使用现代化科技手段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智能化办公管理机制被融入到各行各业,在实际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巧妙的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进去,关注管理信息化和数据化机制的构建。在此过程中,需要积极对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诉求进行探讨和研判,继而生成基于信息技术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系统,要求对应的工作人员可以切实的实现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保证实现信息技术与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依靠这样的方式,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格局和环境。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于各个岗位人员使用信息系统的程序进行设定,形成健全的标准和规范,继而确保实际信息化处理行为能够朝着合规的方向进展,这对于提升公路运输经济管理质量而言,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环境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方式和方法必须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够引导公路运输经济到更加持续发展的状态。无论是预算管理中的短板,还是人力资源版块的缺陷,再者是公路运输经济效益较低的问题,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要正确审视这样的问题,然后理性的分析原因,继而建立完善的公路運输经济管理体系,确保预算管理制度的效益得以发挥,人力资源的质量得以提升,公路运输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由此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格局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2):80-81.
[2]刘宏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4):195-196.
[3]王立廷.新时期公路运输经济优化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9(23):162-163.
[4]耿鹏勇.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问题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9,26(07):212-213.
[5]邵丽.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25):35-36.
[6]王伟.关于经济新常态下的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重要性分析[J].知识经济,2019(25):41-42.
[7]孙成远.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8):234.
[8]赵贝.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J].中外企业家,2020(06):74.
[9]胡冠红.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下公路运输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J].市场论坛,2020(01):17-20.
[10]范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3):143.
[11]姜素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运输经济管理问题初探[J].农家参谋,2020(0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