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2-23 19:11李晓静
考试周刊 2022年51期
关键词:生物学生活化生物

李晓静

所谓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挖掘与生物知识相关的生活资源、搜集生活中的生物知识,将抽象的生物知识教学与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融合在一起,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法获得更丰富的学科知识,提高其应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是一种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

一、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活化教学丰富了教育教学的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即学生接受基础教育后,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与他人、与世界平等地交流,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一再强调“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因此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法正是促进生物教学与学生生活有机融合的重要手段,通过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体验生活、认识世界,对人生、对生命、对自然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生活化教学是初中生物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生物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利用生物知识指导生产实践、社会生活的能力,在生物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常识,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知,建构自己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初中生物学教学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生活实际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根基,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初中生物学中很多内容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生物与环境、人的生殖与发育等,而生物学中所学到的大豆、玉米、紫菜等植物都是学生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实际上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都会涉及生活实际内容。因此在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激发课堂的活动氛围,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取经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最后,生活化教学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初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与生活的意义,生活化教学强调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意识,使其能够应用知识反思现实生活,鼓励学生有能力、有意愿利用生物学知识创造更好的生活。不仅如此,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需要不断整理、开发更多的生活化教学资源,而在应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

二、 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启发性原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科学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其已有的知识体系、认知进行巩固、深化,再与课堂知识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知识重点及难度。其次,适度性原则。生活化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要遵循适度性原则,将知识与生活的联合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而不能将课堂教学过程变成传授生活经验的过程;反之,如果生活化的素材应用仅仅浮于表面,也无法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也无法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再次,参与性原则。我国的课程改革一直都在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学生才是执行者,因此生活化教学要遵循参与性原则,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结合新的课堂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最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生活化教学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领悟到知识的价值,真正做到知识的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掌握知识的具体应用,并尝试应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及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具体而言,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科学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科学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强化首次认知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设计好科学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引入生活实例或社会热点,比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杂交水稻等,这些科学前沿理论能够拉近生物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比如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沙尘暴等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学生基于宏观的角度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丰富其情感体验;此外,在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时,也可以结合本土的实例分析当地的环境问题,并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尝试提出解决这类环境问题的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拉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教学大纲为指导组织教学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情境中去,随着情境而思考。生活化情境包括自然情境、问题情境、形象情境、故事情境等多种形式,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生活化的素材,将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学素材,设计巧妙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构建自己关于生物知识的经验,主动探索生活知识与生物教材中知识的紧密联系。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过程,学生亲身参与植物的种植与成长过程,可以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这种记忆方法比枯燥的机械记忆更加有效,构建了学生的新知,提高了其科学素养。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生活素材融入课堂

初中生物学课堂中融入生活素材的方法有多种,具体教学中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以传递生物知识为主的讲授法。所谓讲授法即教师向学生直接描述事实、论证原理,这也是最传统、最主流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完成知识的接纳,而教师向学生讲解生活化教学素材,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并能够通过丰富的语调、肢体语言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感受的演示法。针对抽象性更强的生物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法向学生直接展示知识内容,比如实物、教具、多媒体等,学生能够直观看到实物,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演示法通常需要结合讲授法,比如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显微镜,并讲解其组成结构、使用方法,演示具体的使用过程。其三,引导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的作业法。生物作业的形式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辅相成的原则,以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合理检验课堂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其四,以交流体验为主的讨论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探讨,设计实验、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得出结论、交流检验等整个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积极交流。学生通过讨论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丰富其知识体系,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其五,场景模拟法。合理的场景模拟可以将学生代入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场景模拟法包括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等。角色扮演是让学生置身于他人的角色,通过角色的代入以角色的方式、态度行事,以强化其对角色的理解。生物课堂中应用角色扮演,可以为学生营造更丰富的学习场景及情感体验,充分激发其想象力与表演力。比如在学习植物体结构层次时,可以让学生扮演植物体的六大器官,通过角色拟人了解各植物体器官的作用及特点。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也更能感受到生物知识的实用性。除角色扮演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模拟教学情境。在生物学知识体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实验会发生不易觉察的缓慢变化,过长的时间线导致学生无法亲身感受,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可模拟这类场景,通过视频、三维动画等还原缓慢变化的场景,比如可以展示生态系统由绿水青山到高楼大厦的演变过程,多媒体技术效果逼真、感染力强,学生能够直观看到植被减少、空气变差等生态系统的变化,从而进一步强化其环境保护意识。其六,设置班级生物角作为课外资源补充。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一定的经费,在班级开设生物角,生物角可放置生物学相关的书籍、资料,也可以放置一些植物组织结构图、人体组织器官模型等生物模型,或者放置学生制作的小发明、小制作,比如生态瓶等。班级生物角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而且可以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体验,强化其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在自主探究中构建新知,布置生活化作业

学生是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体验学习过程的机会,比如探究活动、角色扮演活动、实验活动等;比如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针对成功的实验分享实验结果与感受体会,针对失败的实验则总结失败经验,避免下次实验再犯同样的错误。整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教师还要有意识的布置生活化作业,真正体会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动手能力。比如让学生调查当地的农田灌溉方法、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污染状况等,并在课堂上展示调查结果,分析环境问题对居民正常的生活产生的影响,并在课堂上讨论如何保护环境、改善人们的生活。还可以鼓励学生调查当地蔬菜的种植方式,如果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则让学生尝试分析光合作用及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指导菜农如何合理利用科学知识提高蔬菜种植的质量,从而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除上述作业形式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模型作业,即通过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来增强对生物知识的理解,生物学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点,比如细胞结构,学生很难直观地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此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各个结构的比例制作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模型,这种具体的模型有助于学生理解细胞的相关知识。再比如细胞通过吸水与失水的过程来控制气孔的开闭,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制作气球模型等。这些模型简单易懂,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

四、 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为更好地阐述生活化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文章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21章《人的生殖和发育》的相关内容为例进行分析。

(一)教学目标确定

2022年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物学教学要以学习主题为框架,内容聚集大概念,基于这一标准理念,设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为概述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能够识别精子与卵细胞的结构特点,能够描述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分析归纳能力,并通过学习生殖系统及胚胎发育过程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体验到生命孕育过程的不易,培养其珍爱生命、感恩父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中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受精过程、胚胎发育过程等是教学重点,其中受精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是教学难点内容。

(二)教学过程

1. 课程导入

教学伊始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入新课程,向学生提出问题: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我们可知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那么我们每个人又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人的生殖和发育》,问题导入法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新知识。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展示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点:被子植物的发育起点是什么?被子植物受精后要经过哪些生命过程?对比人的生殖与被子植物的生殖过程有什么不同?受精卵如何在女性体内发育成胎儿?学生通过回忆以往的知识点能够意识到,人的生殖过程也是一个自然过程,旧知识联系新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羞涩的心理,并通过温故知新帮助学生对自然界的生殖过程建立一个立体的认知。此时教师可做一个课堂导入小结:精子与卵子互相结合生成受精卵,雌雄生殖细胞的互相结合产生了新的人类个体,母体为生殖细胞的成长发育提供环境及条件,胚胎在母体中发育成熟后再生产出来。整个过程中就是人的生殖过程,这一过程均是由生殖系统完成的。

2. 新知识教学

新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男性与女性的生殖系统图,能够通过正面图标注侧面图,学生填写完成侧面图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在男女生殖系统中,产生及输送生殖细胞的器官分别是什么?子宫为什么会称其为子宫?为什么它的名字中体现出了它的功能?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上述问题,并在探究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形成初步认知。接下来利用多媒体播放生殖过程,包括产生生殖细胞,向学生展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照片,学生准确掌握精子与卵细胞的特点;再通过图片展示排卵、受精、开始怀孕的示意图,学生结合教材准确了解怀孕的过程,区分胚胎、胎儿、新生儿等概念;接下来还可以向学生展示胚胎的发育过程、胎儿与母体的物质交换过程、分娩过程等。此时老师可以再做更深入的提问:有人说自然分娩会伴随着剧烈的阵痛,但是剖宫产不是自然分娩,所以剖宫产的痛苦要小于自然分娩,对这种说法,你有什么看法?整个过程中教师加入生活案例,为学生播放剖宫产的视频,还可以向学生展示母体在整个孕期的身体数据变化、生活方式对胎儿的影响等,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母亲的艰辛与伟大。此时还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比如人民网曾总结孕妇怀孕期间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对胎儿产生的影响,比如孕妇节食减肥会减少能量与蛋白质的摄入,导致胎儿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放缓,且会影响婴儿成年后的身体健康,比如会增加其成年后罹患心脏病及糖尿病的风险;不仅如此,母体怀孕期间体内环境的变化还会影响到婴儿的性格特点,比如情绪异常且调节无序,体内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胎儿发育。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沉迷网络、熬夜、挑食偏食等均有可能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3. 教学总结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外阅读材料《试管婴儿——生殖医学的奇迹》,使学生对生殖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该阅读材料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小调查作业:了解生活中是否有亲戚朋友做试管婴儿成功的案例,并对其进行简短的访谈,了解做试管婴儿的基本流程,进一步拓展对生殖过程的理解。最后课堂总结本节知识点,并让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及未理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总结能力。

(三)教学反思

《人的生殖》一节是初中性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但是由于学生对两性知识还比较羞涩,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先用植物的生殖过程引入课程,奠定本节课的基调:人的生殖不过也像植物一样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此学习生殖知识只需要拿出学习普通知识的心态即可,学生接受起来更容易。课堂上学生学习了胎儿如何通过脐带与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使学生体会到母亲的辛苦,使其学会感恩;了解孕妇孕期生活习惯对胎儿的影响,从而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整个教学过程中选择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辅助教学,加强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学总结使得每堂生物课的教育活动、整体规划能够证实教学效果的真实环节,既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又能够提高其逻辑分析能力及实践能力。

五、 结语

总之,生活是知识的发源地,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物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学知识是一门能够指导人们日常生活的自然学科,新课程改革强调生活与知识的积极联系,倡导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及已有的知识结构,加强课程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再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学生的生活中,既提高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进一步巩固了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为其后续的生物学习打牢基础。教师还要在生物课堂上有意识地关注生物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比如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应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使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科学研究,深化其理性的科学思维,激发其社会责任感,更好地感悟生命,真正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生物学生活化生物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