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2022-02-23 19:11黄秋霜
考试周刊 2022年51期
关键词:历史目标素养

黄秋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结合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和整合,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认识历史规律、梳理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在这一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从单一讲解知识点转变为大单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完整的认识,从而实现综合素质发展。

一、 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多是围绕某课或某知识点展开讲解,学生则根据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学习,对知识形成刻板、单一的理解,教师再结合所讲解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进而巩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看似掌握了知识,却更多是浅层化理解,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和整合,学习成绩和核心素养自然也难以得到提升。而若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开展大概念单元教学,以单元为整体教学主线,将单元内的历史知识点重新排列、组合,达到相互联系的目的,则可以助力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如此一来,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顺着单元主线延伸出多个知识点,让学生在无形中完成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总结,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并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以促进思维水平的提升。

二、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特点

(一)结构整体性

整体性是大单元教学的鲜明特点之一,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首先,大单元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以往初中历史教学以课时为主,教学目标多是围绕课时开展,学生吸收的知识呈零碎化,不利于知识系统的构建。而大单元教学背景下,教学目标具有整体性,教师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基础情况,在高度把握单元内容和核心主旨的前提下,将课时教学目标融合为单元教学目标。其次,教学内容具有整体性。教师在确定单元教学内容时,应站在整体角度上探究单元知识间的联系,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设计,以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最后,教学方法具有整体性。教学方法应与教学目标和内容适配,具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环环相扣且完整的系统。因此,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不能随意选择,而是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二)主题明确性

为保证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应重视单元主题的设计,即明确单元内容主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大单元主题,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让学生在掌握具体历史事实的同时,站在更高的视角看待完整的历史发展趋势,以培养完整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视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教材单元划分,探析各课时内容探究主题,以单元内容主旨为核心,将零散知识联系起来,构建环环相扣的学习过程。如此一来,学生既可以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又能与以后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相联系。

(三)设计层次性

大单元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要重视设计的整体性和全局性,还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具有层次性的单元目标,递进式呈现单元内容。首先,层次性是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中尤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学生因成长环境与教育环境不同,导致学习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时应布置不同层次的目标,以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也决定了单元设计目标具有层次性。其次,单元内容层次性还可以体现在问题的设置上,按照难度划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以改变单一、直线的教学模式,转而构建立体化课堂,突出历史知识横向和纵向的联系。最后,作业布置和评价任务也应具有层次性,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层次性应贯穿在教学始终,但要对此种教学形式有全面、客观的认识,不能简单将其理解为对学生资质的划分,更不能在实际教学中出现“歧视”“资源倾斜”等情况,而是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完善知识框架,整合与重组教学内容

1. 抓住主干知识,贯穿历史线索

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是整合大单元内容的关键,只有抓住主干知识,才能构建出完整且具有内在逻辑性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梳理单元主干知识时,要紧扣课程标准及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以凸显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大逻辑”。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借助单元主干连接整个单元的线索和关键,将单元内每一课时的零散知识串联起来,以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让学生知道知识点“是什么”的同时,主动挖掘背后的原因,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为例,教材中的知识点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排,教师在整合内容时,如果随意打乱顺序,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时间或空间上的混乱,不利于知识框架形成。教师可以按照单元内容有序编排,只需突出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及内在联系即可。首先,教师通过分析可以认识到本单元的主干知识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通过教材对内容的整理,可以了解李世民、武则天和唐玄宗在位期间的治国策略和基本史实,并抓住“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这一主线,结合主干知识和收集到的线索,重新构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唐朝国力强盛所带来的影响。其次,教师再按照串联起的历史线索来重整教材内容并开展教学活动,以便让学生对知识产生系统化的认识,如教师在课堂中以唐朝皇帝继位顺序为线索辅助教学,借助电子课件展示时间轴,突出重点历史事件及唐朝政权更迭的关键点。由此,学生可以将零碎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并对“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有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避免知识点混淆。

2. 衔接学科素养,整合教学内容

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在开展教材整合工作时,应以具体素养目标为中心整合教材内容,再指导学生展开分析。传统初中历史教学中,某课时教学内容中可能包含多种核心素养,部分教师为了兼顾落实五大历史核心素养,教学中力求面面俱到,反而使教学过程主次模糊,影响学生知识框架建构。对此,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选择1~2个核心素养作为教材内容整合的重心,并以问题探究为导向或以活动任务为驱动,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教学为例,为培养学生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教师应采取大单元教学模式,将“工业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等知识相结合。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什么影响?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文字或视频资料,通过分析得知:19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干预度较低,资本家为获取最大的利润,肆意剥削工人,导致工人阶层生存环境艰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马克思与恩格斯是两位年轻的学者,十分关注当时的社会问题,并希望为无产阶级谋取一条发展之路,进而在探索中诞生了马克思主义。由此,学生可以认识到正是因为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才让资本主义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愈发明显,工人阶级在长久的压迫中发起了一次次的革命运动。从辩证角度出发分析,说明历史事件中有着一定的联系,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和结果,往往会成为另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或导火索。其次,教师再为学生提供“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巴黎公社”等工人运动相关的资料,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运动的影响,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把握教学方向,制定大单元学习目标

1. 结合学生认知,学习目标分层

历史大单元目标的设计要立足于学生发展,以满足学生的真实学习需求。因此,对学习目标进行分层设计是保证历史大单元学习目标合理的前提之一,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将学习目标分为多个层次。具体来说,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可以将大单元学习目标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基础性单元学习目标、拓展性单元学习目标和挑战性单元学习目标。基础性学习目标要求所有学生都要达成;拓展性目标则涉及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应用,要求班级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要达成;而挑战性学习目标则涉及评价及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要求少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达成。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指导学生在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中达成教学目标。首先,初中生已具备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能力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情境的创设,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此教师可以将单元学习目标划分为基础、拓展和挑战三个层次。其中,基础单元教学目标为学生需要掌握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事件、代表人物和具体现象,找出重要史实之间的关联,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此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能力;拓展单元教学目标为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初步理解英、法、美等国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挑战单元教学目标为结合语文、地理与艺术学科,多角度分析资产阶级革命开展的意义,通过跨学科整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其次,在确定分层教学目标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根据具体教学情况来判断教学目标达成情况,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此一来,可以有效避免“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情况出现。

2. 基于教材划分,确定教学要点

教材作为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文本载体,对制定学习目标、把握教学方向有着积极意义。教师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对教材内容展开分析,可以明确本单元要解决什么问题,期望学生学会哪些知识和技能,进而确定历史大单元教学目标。另外,真实性是大单元教学的一大特点,这决定了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不能脱离实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迹、比较历史事实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为例,以往教学中,教师多是将“两宋”相关内容确定为教学要点,带领学生认识南宋和北宋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助力学生形成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能力,这一教学过程中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的培养缺乏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对两宋相关知识的理解也过于片面和简单。对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要点设置为:对比唐朝和宋朝的中央、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准确描述两宋政治制度上的变化,另外为学生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史料,指导其通过研读,归纳宋朝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发展,进而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才是引起宋朝社会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此外,教师向学生展示辽、西夏和北宋不同政权在政治、农事、文化等方面的举措,突出辽和西夏在管理中采取的汉化改革政策,借助“统治者在南下掠夺过程中积极学习中原先进文化”“崇尚儒家文化”等案例说明,在碰撞中实现了民族融合。由此,学生可以了解到辽、西夏、北宋多个政权并立时代,战争是短暂的,“和”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基于此,借助教材合理整合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能力得到高效地培养,也切实可行地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间接提升了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多元教学手段,优化大单元学习过程

1. 创设教学情境,落实以生为本

优化大单元学习过程不仅需要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还应建立培养核心素养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应积极转变课堂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辅导者,使学生真正有效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为例,教师在单元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创设情境。首先,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距离当前较久远,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假如,当前大家要开办一个工厂,需要做哪些准备?要满足哪些条件?学生会不自觉带入“创业者”的身份,转换角度去思考工业革命开展的前提条件。学生多会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思考,“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需要有足够的员工和资金”“还需要有适合的场地”等,在讨论中总结出工厂开办所需要的条件,对工业革命出现的前提条件有初步的认识。其次,教师向学生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学生阅读后发现,工业革命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国家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而英国当时的社会风气崇尚自由和科学,为技术更迭提供了保障。又如,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垄断法,给技术发明以14年的保护期。结合情境思考和史料分析,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英国能够进行工业革命并顺利开展的原因。基于此,以学生为本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锻炼知识逻辑能力和认知能力,进而促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最终带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2.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深度学习

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还应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方式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历史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当前备受欢迎的一种新教育理念,符合素质教育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主张,合理运用能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并在互帮互助中促进综合发展。因此,针对学生实际学情及教学需求,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小组合作法展开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民族大团结》教学为例,首先,为了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并开展“民族知识小竞赛”活动,由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问题,各小组先依次回答,再积极抢答,以获得相应的积分,积分最高的小组取得竞赛的胜利。其次,教师借助“民族区域自治制”相关知识点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自主学习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是什么?这项制度是由谁提出的?自治区域在哪里?这项制度的提出有什么意义?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次解决问题,完成理论知识的初步掌握。教师再借助有趣的动漫形象,设置“大头儿子一家旅游”的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后展开合作探究:为什么这些地区的县长都是少数民族?今天不是法定假日,为什么他们也放假?民族区域自治是否代表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在合作讨论中学生可以阐述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意见,相互交流中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尊重和理解。基于此,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材料,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通过对知识的迁移和深化来拓展学习视野,提升核心素养,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3. 举办单元活动,增强教学效果

相对传统学科教学模式而言,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采用大单元教学方式,能有效弥补僵硬模块化教学的不足,这是对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历史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而为了充分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与单元主题相符的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通过亲身实践丰富学习体验,以接受更高质量教育。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为例,为增强大单元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涉及的知识内容设计具有探究性价值的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在单元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将学生进行分组,围绕单元教学重难点展开探究。如教师提出以下探究任务:蒙古统一之前,蒙古草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忽必烈有哪些历史功绩?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的?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展开探究和学习。如某小组去图书馆翻阅了《元史解读》《蒙古秘史》等文献资料,结合其中的文字记录,对蒙古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发现蒙古族早期处于部落混战的状态,直到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各部落尊称“成吉思汗”。这一过程中,部分学生产生了疑惑:“为什么铁木真可以统一蒙古?”学生围绕这一衍生问题继续查找资料并展开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第一,部落连年混战,人们渴望得到和平安宁;第二,铁木真有着坚强的意志,机敏勇敢;第三,则是因为蒙古骑兵的强大。通过对衍生问题的讨论和探究,学生对铁木真这一人物有进一步的了解。另外,小组结合不同朝代的地图,还原蒙古灭西夏和金国的过程,以及梳理元朝建立和统一的过程。随后,在交流和反馈阶段,教师组织各小组依次阐述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在提到元朝建立这部分内容时,其他小组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小组认为元朝由铁木真建立,有的小组则认为元朝由忽必烈建立,而这也是本次探究活动中的一大难点。教师可以顺势开展辩论活动,组织持有不同观点的小组展开辩论,在辩论中通过展示相关的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而教师则充当裁判的角色,引导学生在辩论中攻克学习重难点。

(四)教学评一体化,设定大单元评价任务

教学评价任务是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完整教学的有机组成,需要持续性贯穿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分析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以此来了解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并适当调整后续教学方案。可见,历史大单元教学评价是一种具有动态性的评价方式。传统教学模式中多是将教学评价放在学习后,以检测教学成果,但由于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不确定性,仅依靠结果性评价难以准确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历史大单元评价任务时,应将其置于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中间环节,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评价来推动学习目标的实现。

以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新文化运动》教学为例,为了在大单元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的教学设计,教师应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将本课内容与“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内容整合在一起。首先,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以及革命发展的导向作用,教师应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如通过阅读教材阐述新文化运动内容,再通过聆听教师的概念讲解,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由主义思想的不同,以掌握新文化运动的灵魂;结合材料辨析解释,自由主义思想对中国思想解放潮流和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其次,教师围绕“自由主义在中国裂变”这一主题,设计“寻梦—追梦—梦醒”三个篇章,系统地引导学生学习自由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背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对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这一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培养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最后,教师要结合教学流程合理渗透教学评价,如学生受到思维的限制,难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角度来说明自由主义思想在五四运动后的演变原因,也无法明晰马克思主义对精英领袖们思想的影响,教师应为学生补充相应的材料及专家学者观点,让学生通过接触原始资料来了解历史和回顾历史细节,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相,在史料中提炼出相应的观点,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 结语

总的来说,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大单元教学是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中的建构者。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改变教学观念,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应强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以提高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师生实现自主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历史目标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