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仁爱之心的时代意蕴及其养成*
——基于全国优秀教师案例的质性分析

2022-02-23 06:22陈艾睿杜江红
关键词:仁爱之心仁爱编码

陈 翠,陈艾睿,杜江红

(苏州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必不可少的特质之一是“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在强调尊重和独立的当今时代,学校教育中,学生能否向老师敞开心扉,愿意信赖并接受老师的引导,关键在于老师是否具有仁爱之心。仁爱是人类社会品德的总的表现形式,教师的仁爱之心便是社会德性的具体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孔子心目中的道德准则。孟子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所谓仁心就是爱己、爱人、爱物。先爱自己,后爱人,再后爱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仁爱次序。

首先,仁爱始于爱己。爱己即自尊、自爱、自知、自重。爱己是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己,是对自我的生命意义、快乐、成长和自由意志的肯定,也是对自我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认可。真正的爱是人类内在创造力的表现,包括关心、尊敬、责任心和理解等因素。

其次,仁爱是爱人。“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仁爱从来不是单个的自我的状态,在孤独、自我、封闭的环境下何谈仁爱?仁爱只有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爱不仅表现为“亲亲之情”,还应该表现为爱护他人。孔子提出“泛爱众”思想,就是提倡每个人都要拥有宽阔的胸怀,关爱他人,如同爱己一般。

最后,仁爱是爱物。人对于万物都要有爱心,这也是仁义之仁的“仁道”。“仁”是广义的爱,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而言,“仁”就是他们的责任。将仁爱的精髓融入自然界万物,使人类与自然连为一体,从而和谐、统一、协调地发展。[2]《春秋》有言:“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知识分子只有“智”是远远不够的,更应将“仁”作为自己的责任,挑起爱万物的重担。

“仁”的思想存在于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好老师,其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有着与生俱来的道义责任。“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1]与其他行业的从业者相比,教师更应践行“爱己、爱人、爱物”的仁爱之心。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仁爱之心的体现以及如何评价还需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从而深入理解好老师的仁爱之心的时代意蕴,探寻其养成方法。

一、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一种对质性资料进行分析以建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即依据收集到的原始资料归纳出经验,然后上升至寻找反映事物现象本质的核心概念,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相关的理论。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概括出有关“仁爱之心”的理论模型,以期为“仁爱之心”乃至“四有”好老师的内涵构建提供具体可行的路径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经验事实是开展扎根理论研究的第一步。为了探索“仁爱之心”的内涵和具体体现,本研究利用互联网检索到200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的高校教师的报道材料。通过对报道材料进行梳理,剔除不涉及“仁爱”或“仁爱之心”的材料,最终得到有效样本186份。以这186名全国优秀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其所在单位或上级官方组织的报道材料为质性分析内容,积极探究仁爱之心的内部机制。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

优秀教师所在单位及其上级官方组织的报道材料,代表着官方组织对该教师在教学、科研、师德等方面的凝练。与自评问卷调查和其他报道相比,官方报告的客观性较强,报道者个人情感色彩少,且代表着大多数学生、同行以及上级组织对该教师的评价。此类材料不仅包含教师的基本信息,还包括教学、科研、师德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因此,利用上述报道材料可以搜集到教师、学生、高校管理者以及社会大众对于“仁爱之心”的看法。基于这些“看法”构成的描述性文本,可作为扎根理论研究的分析资料。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编码分析,本研究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对搜集到的质性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

二、研究结果

(一)资料的开放编码

对“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特征的质性资料进行开放编码,共获得21个概念(标签),合计参考点422个(见表1)。其中,“关心”“指导引领”“排忧解难”“热爱”“付出时间”“成就他人”“如父母”“受学生欢迎”“无私相助”“学生为本”10个概念分布的参考点数较多,累计占总参考点数的77%。根据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将这10个概念上的特征视为“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最主要的特征。

表1 基于开放编码形成的自由节点及典型参考点

(二)资料的主轴编码与选择编码

基于开放编码的结果,对21个概念进行主轴编码与选择编码,得到“付出”“关爱”“理解”“宽容”和“尊重”5个概念范畴(见表2)。其中,参考点数位居前列的是“付出”和“关爱”,累计324个,占总参考点数的76.8%。具体而言,付出即付出时间和心力,这里包括指导引领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无私相助、热心公益等;关爱即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关怀、贴心,甚至如父母般爱护学生;理解即能够了解学生、融入学生,对学生有耐心并且不断给予鼓励;宽容即宽厚包容,愿意成就他人;尊重即以学生为本,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表2 对“有仁爱之心”的高校教师特征的主轴编码与选择编码

三、高校教师仁爱之心的时代意蕴

从研究结果来看,“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具体表现为付出、关爱、理解、宽容和尊重。这五个方面紧密相连,共同构筑了仁爱之心的内部机制。

(一)关爱是仁爱之心的起点

关爱作为某种联系或际遇是根植于人们生命的基本属性,所有的人都渴望被关爱。[3]在教学场域中,教师应是“关爱者”,要有关心他人的胸怀,用心关爱每个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来自社会的善意,让他们在关爱中学会关怀自己和他人,促进和睦友爱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并非关爱少数学生,而是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关心、呵护、帮扶那些家庭贫困、学业落后或身患疾病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其自身的道德品格和教学智慧一脉相连,是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意识、能力、情绪、情感以及整体性格的关心,是对生命质量的关怀。[4]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关心学生的物质需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及家庭经济条件,对于经济情况不好的学生予以心理引导,并通过校方或慈善机构提供帮助。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就是重视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否良性发展、情绪宣泄能否顺利、人格形成是否健全,欣喜于学生的喜悦和欢乐,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被爱的幸福,从而培植他们的良善之心、仁爱之情。

(二)理解是仁爱之心的基础

理解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孔子言:“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也就是说,实行“仁”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凡事就近以自己做比,推己及人。爱是教育的前提,理解是爱的基础。

教师只有理解学生,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在教育场域中,只有老师和学生各自有目的的活动相衔接和对应,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可以说,教学的成功是教与学共同协作、彼此成就的结果。因此,教学需要符合每个学生的年龄特点,教育需要掌握每个学生的发展规律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老师指导下完成的,是有目的性和规划性的,并且需要教师适时进行调整。

教师只有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理解是对他人处世态度和行为的一种认可。教师的人生经验比较丰富,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用自身的经验解决问题;学生们由于生活经验不足,遇到困难往往依靠本能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能够用学生的视角去观察问题,用自身的智慧来指导他们。“理解就是一种教育对话,对话就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理解的过程。”[5]教育过程究其本质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过程。一方面教师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学生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内心喜好、努力方向、未来理想,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过程。只有相互理解,才能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

(三)宽容是仁爱之心的核心

宽容是指一个人拥有宽和的道德态度和人文态度,是以理解宽谅的态度和友善和平的方式来尊敬、包容与自己的看法或公认的看法不一致的观点。包容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教师而言,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和高尚的个人修养。教师的宽容是一种无私的仁爱,也是一种海纳百川的个人度量。

高校教师要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近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当学生遇到挫折或犯了错误时,教师应以宽广的胸怀给予理解和包容,为他们指出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同时善于用宽容化解不快,用激励的词语和鼓励的眼神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他们从失败与困难中站起来。事实证明,具有宽容心的教师能与学生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理解和鼓励犯错误的学生,引导他们自我反省,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从而使教育能发挥更好的作用。[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只有重视差异,给予学生极大的包容,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其实现自我价值,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只有给予足够的包容,学生才能在学业、职业规划甚至人生旅途上大胆创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

(四)尊重是仁爱之心的保障

尊重可以理解为尊敬、重视,更是个体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生活价值的肯定和认同。尊重蕴藏了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价值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义务关系,通过尊重维护他人的尊严。师生关系是教育场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双方的人格尊严和权利理应都是平等的。[7]

尊重是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应付出的最大诚意。教育活动要祛除“教师中心”,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内心的平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从而逐步实现自主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建立。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对自身的人格尊严比较看重,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要想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教师就应学会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个性差异,以及他们的选择与判断,在教导学生时,注意教育方式方法,做到宽严相济。[8]即使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也要寻找恰当的时机和场合予以指正,要顾全学生的颜面,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人格的尊重,体会到批评中蕴含的善意。唯有如此,学生才愿意敞开心扉,接受老师的教导。

(五)付出是仁爱之心的着力点

“天、地、君、亲、师”,自古以来,社会便给予教师很高的评价。当今,人们将教师比作蜡烛、辛勤的园丁等,这是因为教师不可避免地需要付出。付出,即给他人以好处、让利于他人、施惠于他人。学生是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教师牵挂学生、守护学生,为其尽心付出是职责所在、分内之事。[9]

教师的付出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在学校和学生需要时能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换言之,教师愿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愿意做“问题学生”的朋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转化他们,用高尚师德影响他们。所以,教育学生最好的手段不是说教,而是以身作则。教师无私的付出,学生必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体现在行动中。二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勇于付出。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要从教书育人的过程和结果看待教师的付出程度。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否充足、是否有技巧,学生最终的发展状态和水平如何,都体现了教师付出的程度。

与体力劳动者一旦付出劳动就能获得回报不同,教师是通过知识和言行举止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其教育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教师的付出需要无私的精神方可坚持下去。

四、高校教师仁爱之心的养成

爱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有爱才能亲近学生、包容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然而,教师的仁爱之心并非全都与生俱来,它是一种向善、向美的意识,是一个与教师的成长紧密结合并逐步形成的过程。

第一,以“内外兼修”培育仁爱之心。仁爱之心的养成,一方面可以通过“内修”,如理想信念的培养、先进人物的积极感召,也可以是规章制度的约束,如一票否决制、为师爱规范划出红线、列出负面清单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外修”,如加强高校教师社会情感的培训学习,使他们掌握从事这一职业应具备的情感行为和情感技能,借助现代社会情感理论知识的干预,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感,激发教师思考师爱的真谛,从而审视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做到知行合一。需要强调的是,教师的仁爱之心必须坚持教育性,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随意”的,而是应具备规范学生行为和影响学生的能力。

第二,以科学而适宜的考核评价激励仁爱之心。教师综合考核与评价往往包含对师德的考核,而仁爱之心就是其中一项考核指标。师德考核与评价的诸多因素,如教师的精神境界、思想觉悟、道德良心和责任感等,是很难用数值来衡量的。以量化的形式来考察老师的仁爱之心,往往会掩蔽道德的真实含义。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系统提出“四个评价”,即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高校领导及管理层应贯彻“四个评价”精神,进一步调整、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如用质性评价代替部分量化评价,用过程性评价代替总结性评价,用学生评价代替上级评价等。考核评价制度只有在道德层面找到其存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依据之后,才能获得大多数教师的认可,才能真正评价教师的仁爱之心,从而发挥教师的本质功能。

猜你喜欢
仁爱之心仁爱编码
HEVC对偶编码单元划分优化算法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生活中的编码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仁爱来到我身边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