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秋实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保证知识充分吸收,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愈发重要。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不同分为几个组别,选择适合学生自身的分组。接下来依照阶段性的测验结果和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分组调整,这样学生将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学生将更深入地了解自我,更好地应用好自身的优势与条件,科学安排学习目标和计划,更有利于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因材施教”。
关键词:分层教学;分组并进;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当前的教学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分层教学恰好是适应此目标的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爱好潜力等,分成不同组别,在各组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提高,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差异化明显,分层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是从学生学习现状出发,分为不同层次,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發展。
一、分组并进,优化学习方法
根据学习现状不同,知识和能力水平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按照各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训练考试等。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有效地帮助和指导,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课堂作业过于简单,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无法继续深入学习,或部分学生表示教学进度过快难以跟上的情况,可以使所有学生都能“摘到桃子”——体验到学有所成的感觉。极大地增强学生们对学习的自信,促进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有效利用每一块时间和空间,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
比如,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显示描写圆明园辉煌壮观的艺术建筑,最后精炼的点名圆明园被毁灭的可惜,旨在增强学生们的民族使命感和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知识丰富的学生可以将此篇课文连接至接触过的历史知识,通过史实更好地体会课文中对圆明园艺术优美的描写,和被毁灭之后的悲剧,可以更加深切的体会“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而知识面没那么丰富的学生只能通过此篇课文,和教师的教学了解这个事件,以及那一段被侵略的历史,通过分组学习学生可以在各自组内更深入地学习知识,共同达到“激发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教学目标。
二、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特长
“因材施教”是我国自古就有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并根据这个对他们实施相应地教学方式,这也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理念。现有的教学计划往往有着一刀切、千人一面的弊端,而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教育越来越强调“多元化”与“个性化”。教学计划的首要目标是使所有学生都能够学有所成,教育目标“多元化”、“个性化”恰恰正与分层教学的中心理念相吻合。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学生的自尊自信,就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指导,全面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通过一段时间的保持,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身特长,帮助学生保持和发展各自优势,共同努力进步。
比如,课文《珍珠鸟》中描述了作者尊重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努力为它构建一个舒适自由的生存环境,而珍珠鸟也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对他报以信赖的故事。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跟随作者细腻描绘的笔触,真切体会人与自然之间互相尊重的主旨,也能体会到最后信赖是一切美好所在的真谛。而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例如应用举例子的方式,将课文中的描写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最后理解信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这一中心思想。
三、循序渐进,夯实基础知识
任何学习目标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们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同,有的学生天性乐观向上,有的学生则敏感自卑。实施分层教学,如果不细心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动向,就有可能被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这是拉开成绩差距造成两极分化的根源。我们要在备课时充分做好问题预估,在实际施教时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分组教学的方式与传统填鸭式教育模式不同,要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阶段性测试的反馈不断进行合理调节。这就需要我们循序渐进,切不可心急、揠苗助长,要从根源上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才能使后续教学顺利进行。
比如,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对于作者写出的作品,从小到大父亲和母亲的评价都大相径庭,母亲始终认为他的作品“精彩极了”,而父亲则始终评价“糟糕透了”,最后作者体会到不管是母亲还是父亲,他们的评价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对于我们的学生也是一样,自卑脆弱的学生需要积极地鼓励和赞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乐观的学生则需要适时地警告来平衡他们有时过分的骄傲,避免过分的自信将他们引入歧途,不断进行总结和提高。
综上所述,实施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给学生分层定级之后,根据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结构,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合理、精准、灵活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分组学习,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目标;因材施教,则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能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合理照顾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广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常志丹.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编排特点及教学中须注意的问题——以三年级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8(22):48-52.
[2]陈先云.文体协调: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的语言形式标准[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2):47-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