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2-02-23 02:36:40董惠博
学习与科普 2022年8期
关键词:开展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董惠博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模式日趋完善,但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却越来越多,也更加容易受到各种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容易出现和激化。这就对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实际经验出发,分析班主任工作中关注学生心理的必要性,随后从开展心理普查工作、重视师生关系、班级管理优化、注重家校共育、采用多样方法五个层面出发,分析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国家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者的需求,而且随着社会生活形式的丰富,在重视学生认知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情感教育,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实现高效学习的同时,获得心理上的健康发展与成长。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教学计划,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一、班主任工作中关注学生心理的必要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社会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选择沉默,有的外向的学生则会选择向老师诉说和求助。遇到问题时,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有些事情就会给学生留下阴影,使他们以后都处于痛苦之中。同学们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有的事学生回家后不敢告诉家长。而且现阶段家长大多是双职工,工作忙,很难看到学生有一点小小的变化,特别是在学校里,假如班主任也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就变得非常焦躁。小学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不能正确对待,学生将来可能会性格偏激,长大后可能出现过激行为,甚至犯罪。所以,班主任工作中提高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开导,让学生拥有快乐的童年,也会奠定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1.开展心理普查工作,了解学生心理状况

要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缓解他们的焦虑,除了要制定正确的方法外,还要注意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为更好地认识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小学班主任应定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对学生进行交谈、慰问等,尽量避免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将重点放在一些家庭条件比较特殊或身体有一定缺陷的学生群体,因为这些学生群体更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需要班主任给予积极的心理指导,以耐心、温柔的态度来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处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2.重视师生关系,获取学生信任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学生心理问题,需要班主任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如何认识学生的情感特征,协调其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这需要学生对班主任有一定的信任,也需要学生愿意跟随班主任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小学班主任在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应重视学生情绪的变化,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并良好,以温和的心态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避免过分的责备和责备,严格按课时安排,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信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向班主任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负面情绪,班主任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计划,帮助学生正确排解压力,减轻忧虑情绪。

3.班级管理优化,学生健康成长

优化班级的管理,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打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健康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班级管理中,小学班主任要制定好管理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也可以为学生设置悄悄话邮箱。写下他们心中的烦恼,将学生遇到的烦恼整理出来,可以在班会上以另一种不伤害同学的形式给同学解答。班主任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给学生们讲解自己想要的答案。还可选择选择班级中细心乐于主任的学生作为班主任的助手,开解有心事的同学。学生之间交流方便,有的同学害羞,不好意思跟班主任说,而同学之间没有障碍经过沟通交流也许就能化解内心的小烦恼。

4.注重家校共育,打造健康成长环境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最为直接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使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性格,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家校共育过程中,小学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经常向家长反映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与同学老师的相处情况,学生家长也要及时和班主任就学生家里发生的事进行沟通。班主任可采取开家长会的方式让学生家长来学校交流了解,从而更好地促进家校共育,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5.采用多样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中,班主任主要是叫学生到办公室向学生进行说教。如果班主任一次两次让学生去的次数多了,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小学班主任可在课堂上将心理教育的常识制作成小视频供学生观看。视频形式表现直观,学生喜欢看,在观看过程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班主任也可将学生在学校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班主任会根据学生回答的问题评论学生,并让学生知道如何做。班主任还可将心理卫生知识制作成动画短片,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来观看。学生可搜索自己所需视频来观看他们将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去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管理。小学生还处在观念形成的阶段,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应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并不断革新教育的观念和方法,注重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如此才能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消除学生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獻:

[1]奥会军.让阳光照耀学生心底——浅议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J].文教资料,2019(12):153-154.

[2]陈琰.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87-188.

[3]任丽.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3):23.

猜你喜欢
开展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59:32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22:56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2:08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5:24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24:20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