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日兰
摘要:小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初始阶段,同样也是培养良好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奠基期,并且中高年级,学生的技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应适时提升教学难度,促进其能力不断发展。语文课程以教授基本汉语知识为基础,逐渐深入到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教学,因此重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与此同时,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不可完全分割,二者有效结合可实现教学成效的大幅度提升。为此,教师应积极推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策略探究进程。
关键词:小学阶段;语文;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
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二者均未达到理想效果。为此,经本文作者分析发现,目前存在以下三方面教学问题:首先,阅读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学生无法充分感知阅读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其无法通过阅读活动积累素材,不利于写作水平的提升;其次,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的途径较为单一且局限,教师未充分发挥阅读活动对写作教学途径拓展的重要功能;最后,忽视写作点评环节,学生既无法适时提高写作技巧,也无法针对掌握高效阅读技巧,二者的教学效率迟迟无法提升。为此教师从丰富阅读内容、创设阅读活动以及重视写作点评三个角度阐述阅读与写作的高效结合策略,以求有效实施一体化教学。
一、丰富阅读内容,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内容是展开阅读教学的基础,目前阅读内容多局限在课本以及考试文章中,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影响阅读教学进程。与此同时,阅读内容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阅读内容的丰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为此,教师应丰富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素材积累的渠道,例如:教师结合网络资源,选取适合小学中高年级阅读的文本,并且注重文章质量,为学生积累素材提供保障;其次,教师将课外资源与课内文章合理搭建联系,以此为固有的阅读内容作补充,一方面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提供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可从多篇文章中积累素材;最后,教师引入文章时注重合理融入多种体裁,以此学生可合理积累多维度的写作素材,从而其在后续写作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由此可见,教师将眼光放置在更为广阔的阅读内容中,有助于学生阅读练习频次提高,并且学生还可从多种类的文章形式中有效积累素材,以此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同步提升,进而推进一体化教学进程。
二、创设阅读活动,学习写作方法
阅读活动是为阅读教学增添活力的重要形式,其可推进学生的自主阅读过程,激发其对阅读的热情,同时还可促使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掌握文章的结构,从而学习写作方法,进而推进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教学。为此,教师应创设阅读活动,例如:教师固定时间开展阅读课,首先,固定每周二开展阅读课,教师积极运用手边的教学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寻找多种类型的文章,以此为拓展学生视野奠定良好基础;其次,教师在阅读课上,给予学生二十五分钟时间自主阅读,并且结合文章内容设置问题“文章讲述的内容是什么?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随后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最后,在阅读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在其回答结束后,进行点评与总结,促使学生科学掌握多种文章结构与写作手法。由此可见,教师创设阅读活动,促使学生在感知趣味性的基础上锻炼其阅读能力,并且促使其借鉴高效写作手法,从而推进阅读与写作教学进程。
三、重视写作点评,提高阅读技巧
阅读与写作一体化进程中,不仅阅读可以推进写作水平的提升,写作也可以反向推动阅读教学进程。写作点评是写作教学的最后一环,其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从而针对提升写作技巧,与此同时,在接受点评的过程中,学生可掌握更为高效的文章创作方式,从而可将其转化为阅读技巧,进而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为此,教师应重视写作点评这一环节,例如:教师在开展完写作教学后,首先,将学生的文章统一收上来集中阅读,并且在过程中对文章做批注,以此教师可掌握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问题;其次,教师与学生開展一对一点评活动,教师指出学生文章中可以改进与发展的部分,并且教授学生更为高效的写作方式,以此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多种写作技巧;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修改文章,学生在过程中可以有效感知教授写作方法的优势与价值,从而其在后续阅读活动中可以从其学到的技巧出发,对文章进行分析与品鉴。由此可见,重视写作点评环节,学生在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上锻炼阅读技巧,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高效结合。
综上所述,首先,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现阶段以及未来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其次,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科目中的两大组成部分,其是小学中高年级应重点涉及的内容;最后,阅读写作一体化是近些年发挥较大成效的教学理念,对于二者教学成效的同步提升具有推动作用。为此,教师应摆正小学语文教学位置,重视阅读与写作教学,推进二者的一体化进程,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丁锋.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9):00168-00168.
[2]李文君.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写作一体化培养策略[J].明日,20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