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锋 刘晓爽 刘晓明 康红俊 伍亚丽
关键词: 小组合作;分层教学;信息安全概论;自主学习;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36-0130-03
1 引言
由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所受的基础教育存在差异,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学生,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对于电子信息专业,该学科综合性强,专业课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该专业学生又来自全国各地,其基础教育层次不同,所受基础教育有很大差异,因此,将基于小组合作的分层教学方法应用在该专业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全面性,培养学生资助学习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1]。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信息安全概论》[2]选修课为例,探讨研究基于小组合作的分层教学模式,设计全新的信息安全教学方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最终的教学效果及教学评价上,可以看出将教学模式运用到《信息安全概论》课堂上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2《信息安全概论》
《信息安全概论》作为河北经贸大学的一门选修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知识很多。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关机技术的入门课。它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信息安全基础、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管理以及信息安全应用及新技术发展,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3]。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以及构建信息安全体系架构;掌握加密认证、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等关键技术及原理;了解信息安全应用及新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遇到相关信息安全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3 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4]就是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发挥群体的积极性,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首先要学会倾听同学的意见,一起探讨好的方案。基本过程如下(图1所示)[5]:
1)教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把全班学生按照兴趣倾向、学习水准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
2)组内可以经过组员投票,选出组长。小组人员分工:组长分配组员的工作。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安排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安排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如有纰漏,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组内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交学习、讨论的结果交给组长;组长进行总结归纳。
4)组长将结果提交给教师。
5)教师反馈给组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组内成员在一起进行学习和改进。
小组合作的学习进程如图2所示,处在金字塔底端的就是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处在塔中的是班级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处在塔顶端的就是整个班级师生的合作学习。因此,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该图可以看出,自下而上,也是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到整个团体协作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4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6],即教师按照授课班级学生的特点(包括认知、情感、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能力),将其合理地划分层次,进行差异性教学。这些学生在教师科学的分层策略及相互作用中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贴近其“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方法,进而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4.1 基于小组合作的分层教学设计
基于小组合作的分层教学设计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7]。实施原则包括全面性、主体性、合作性以及动态性;实施方案包括备课、教学、训练、评价以及动态等分层。
实施原则:全面性,是指基于小組合作的分层教学模式是对所有学生准确定位,合理分层,让学生都能够在《信息安全概论》教学过程中都能够最大收获。主体性,表现在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信息安全概论》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原则从图2也有很好的体现;合作性,该教学模式将选修《信息安全概论》的学生分层之后,还将他们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组内同学互相学习、探讨、帮助,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协作和凝聚力;动态性,学生划分层次之后不是固定的,教师应该定期对学生的层次进行动态调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体现出该教学模式的合理、科学性。
实施方案:基于小组合作的分层教学设计的实施方案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课前,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备课。这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需要教师不仅要备课,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备学生。所以,在准备教案的时候,教师按照大小教案的方式进行准备,即在完成适合全体学生大教案的同时,根据学生层次细分出一些小教案,从而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课中,教学分层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分层。在《信息安全概论》教学中,教师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8],合理制定分层教学目标;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将《信息安全概论》教学内容合理分层,构建完整的网状知识体系。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理解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
训练分层原则涉及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训练,该原则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强化,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分层也得符合我们提出的分层教学的理念和原则。评价分层的原则在下一节专门介绍。动态分层原则也是根据《信息安全概论》具有动态性强的特点,熟能生巧。因此,教师应该密切注意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态,定期调整学生层次的划分,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很有帮助。进而提高分层教学的针对性。
4.2 教学效果及评价
高校教育中的工科类课程虽然实践性很强,但是采用所提教学模式后的课程评价也是缺一不可的。在《信息安全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基于小组合作的分层教学模式之后,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按照分层进行。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展开的,故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采用期末考试这一传统标准去衡量。这个教学模式要求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给出综合评价,表2给出了采用本教学方法的评价表可供大家参考。
在《信息安全概论》教学中,采用“自评+组评+教师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同时结合积分制的方案,最终教师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合理的评价。与此同时,学生也会给出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信息安全概论》教学相应的评价。教师根据本次学生的评价及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予以改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5 总结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网络、数学、通信、管理、法律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所需的基础知识比较繁杂,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也是相对比较高。本文在《信息安全概论》教学过程中探讨基于小组合作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有利于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教师的课时压力,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因此,在《信息安全概论》课程中采用这个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
从《信息安全概论》实践应用来看,基于小组合作的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该教学方法适合于中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不仅适合于高校工科教学过程中,还适合于中学化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专业知识的特点,按照该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注意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难点和要点,提高分层教学的规范性和灵活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