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朋建
摘 要:金融创新作为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素,对推动实体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实体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梳理金融服务实体产业的现状,提出通过金融改革创新促进实体产业的对策,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实体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关键词:新常态 金融创新 实体产业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127-02
一、引言
“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等构成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随着中国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一方面,中国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原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些因素正在发生转变,过去高度依赖低劳动力成本和低技术的生产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来自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强势竞争和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的不断升级,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尤其是近期贸易保护主义升级更是显著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等发展战略成为了新时期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事实上,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大国均将制造业发展视为重中之重,试图通过“再工业化”等产业发展战略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新常态下实体产业发展情况
1.实体产业潜在增长率下降。当下来看,实体产业的整体增长率正处于下降的态势。此种状况下企业的杠杆率、负债水平也进一步增加。从2008年金融危机出现之后,世界经济整体开始放缓,外部市场的需求进一步降低。从国内来看,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也在逐步严重,投资方面整体的边际递减效应也越发明显,进而造成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放缓。而实体产业发展和宏观经济二者间的密切程度是很高的,以此作为基础能够发现,中国在日后实体产业发展方面的问题会呈现在:发展速度放缓、企业经营难度增加等。和此相匹配的是金融风险的集中出现,如杠杆率的进一步攀升、负债程度的增加等等。所以,必须关注不良资产的处理,最大程度上“去杠杆”,以此来推动金融工作的稳步推进[1]。
2.实体产业企业债务风险较高。对于实体企业来讲,债务风险高是其十分明显的一个問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国企来讲,其债务风险、隐含风险是很高的。宏观方面分析,之所以会出现金融高杠杆率,是由于宏观金融自身相对脆弱,且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时常出现。对于实体产业,具体的表现便是企业的部门整体负债率偏高,金融领域方面则是金融机构信用的过度扩张。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能够发现,2016年年底的时候,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是247%,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是165%,二者均是高出国际警戒线范围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国企来讲,其整体债务风险很高,加之政府的影响,很多企业无法清偿资产,也就会产生相应的无效资金需求,这也是信用资源的一种变形占用,对于实体产业的需求来讲是一种变相阻碍,出现的状况是资源错配[2],不利于企业利润的提升、转型发展,对于实体产业效益来讲也是无益的。
3.存在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当下来看,中国实体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共有三大方面:首先,实体产业供需关系结构方面的失衡,这不仅体现在世界范围内市场有效需求方面的无力,造成实体企业整体的利润偏低,同时也是对生产投资、制造业投资的一种阻碍,而中低端产能增加时,也不利于企业的转型,变成了企业改革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阻碍。其次,金融与实体产业二者关系的一种失衡。对于金融来讲,其本质上是属于服务业,主要是为实体产业提供相关服务,让其在发展中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但是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来讲,绝大比例的资金均是于体系内部进行来回循环,无法真正地作用于实体产业,此种状况一方面使得资产出现了很多泡沫,同时也提升了实体产业自身的融资难度。最后,导致房地产与实体产业二者的关系走向失衡状态。更多的资金流向房地产行业,推动整个房地产市场走向繁荣,也在短时间内提升了房价,导致实体产业的经营成本进一步加大。
三、金融业服务实体产业存在的问题
1.资金供求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金融服务实体产业整体效率偏低,且供求之间具有结构性矛盾。整个社会融资当中,间接融资所占比重偏高,直接融资占比过低,企业大多是借助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来获取支持。中国金融体系当中,绝大多数的企业在融资方面应选择发行股票、直接发债等方式,但因为当下整体的资本市场发达程度偏低,社会的信用体系完善度也有待提升,这就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不畅通,急需融资时仅可通过成本偏高的间接融资方式来进行,这便是导致企业融资成本过高、金融效率运行偏低的内在缘由。
2.资金的时效性低。以中国的金融体系来看,主体是国有与股份制大银行,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小微金融机构数量是很少的。但是就实际来讲,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的整体需求是较高的,尤其是在时间灵活、短期资金方面更有着很大的需求,不过对于正规化的金融机构来讲,其更倾向于选择中长期贷款。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虽具有大量的资金需求,但是在大型金融机构方面,其选择融资对象的整体门槛是很高的,所涉手续也十分繁杂,由此便导致其会严格地审核贷款企业的资质。除此之外,大型金融企业所希望拥有的融资对象是规模、风险等方面条件均佳的对象,对于小微企业的整体兴趣不高。由此,对于大型金融机构来讲,其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对于其自身来讲即是一类效率偏低的盈利模式。
3.金融行业目前“脱实向虚”的状态依然存在。中国金融和实体产业二者间具有一定的“本末倒置”状况。当下来看,中国金融整体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所获利润也颇丰。制造企业因为国际出口市场环境的变化,导致其产业多是中低端类型,加之人力成本的提升导致其整体的利润率进一步降低[3]。因为利益的驱使,更多的资本开始进入到金融行业当中,且此类资金开始于金融体系当中进行循环,无法进入到实体产业当中;除此之外,金融行业处于发展的蓬勃期,而实体产业则处在低迷阶段。这种状况下,实体产业市场资金被进一步抽离开始进入到金融与房地产等相关行业,进而造成实体产业资金的缺乏,自身的被边缘化等问题的出现。
四、金融创新服务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1.大力发展层次丰富的资本市场。立足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资本市场在实体产业方面的融资效用。逐步简化相应的审批机制,推动其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过程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于社会整体的发展来讲具有很强的调节效用。推动多层次化资本市场体系的构建,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整体的资金配置能力,更好地去把控市场风险。所以,必须在推动中小企业板、主板市场等主体发展的基础上,让场外市场以补充方式出现,最大程度上与其形成补充关系,搭建起层次化、合理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实现针对市场风险的高水平管理。
2.构建健全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具有差异、层次、覆盖面广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此完善社会融资通道。努力推动金融租赁、信托等市场的发展,推动民间资本更多地流入到金融市场当中,让企业的融资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除此之外,还可进一步拓展保险市场,推动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发挥其应有的优势,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构建现代化保险服务业,这是优化保险服务水平、提升风险识别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中国企业尤其是对于实体产业来讲,其可融资的方式一般仅限于银行贷款,此种状况下,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小微企业金融等便是可优化此问题的关键,一方面能够拓宽融资的渠道,同时也是现有金融机构的一种完善和补充[4]。除此之外,关于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等相关机构,也需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优化企业治理水平,让其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拥有更高的经营效率与抗风险能力。
3.创新金融科技,服务实体经济。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加速,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迎来了新机遇,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生产服务所产生的新要求催生了产业数字化的兴起与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可以说金融科技不断走向深水区的过程,就是金融行业与实体产业不断深度融合,并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过程。借助产业数字化,能够更好地让金融、产业这两大方面通过“数据”的方式融合起来,进而得到更多的可应用模式。因此,银行发展金融科技平台,将战略目标锁定在产业数字化之上是现在及未来发展的重点。
4.注入金融“活水”,“解渴”实体经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需要全力做好土地、能源、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其中资金保障尤为迫切。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依靠金融活水的滋养作用,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以昆山市为例,截至2020年底,昆山银行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83639亿元,比年初增加836.5亿元,增长20.91%,贷款规模继续在苏州辖内各县区和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前列。为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大难问题,2016年昆山创新设立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融资基金、机器人产业和智能制造投贷联动基金。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一中心两基金”的设立是昆山构建政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大胆尝试,健全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的创新实践,也是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抓手。
5.调好金融“水温”,银企“如鱼得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简单说就是企业与银行的互动。如果将企业与银行的关系比作“鱼和水”,那么实现“如鱼得水”的关键在于“温度”,也就是投融资环境适宜。文章认为,一方面企业有融资诉求,另一方面银行有投贷需求,融资难点在于资信问题,众多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是轻资产企业,缺乏有效的担保。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加强信用环境建设,因此要逐步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態环境政策,实现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共赢。
五、结语
实体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金融依赖于实体产业,实体产业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金融离开了实体产业,金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实体产业借助于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为实体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因此,金融发展必须面向实体产业,促进金融服务与实体产业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永钦,高鑫,袁志刚,杜巨澜.金融发展资产泡沫与实体产业: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研究,2016(05):191-195.
[2] 黄群慧.论新时期中国实体产业的发展[J].中国工业经济,2017(09):5-23.
[3] 周维富.我国实体产业发展的结构性困境及转型升级对策[J].经济纵横,2018(03):52-58.
[4] 张晓朴,朱太辉.金融体系与实体产业关系反思[J].国际金融研究,2014(03):43-49.
(作者单位:中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46)
(责编: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