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璇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这样才能为小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德育视野;信息技术;小学课程
引言
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性人才。在德育视野的背景下,小学生仅仅具有良好的学习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格外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小学生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长时间维持一种习惯,就会形成人的性格。因此,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基础。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教师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培养,才能使小学生的行为得到规范。
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时,学生最主要的互动场所就是在计算机教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从计算机教室开始入手。例如:小学生在进入计算机教室之后要及时带上自己的鞋套,在计算机教室上课时要保持教室的卫生,不要在计算机教室吃东西,下课后小学生在离开自己的座位之前要将自己的桌椅和电脑摆放整齐等等。教师要将这些行为规范全部贴在教室最显眼的地方,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另外,教师还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例如:教师要将自己讲台上的物品摆放整齐,定期的督促小学生打扫计算机教室的卫生,促使小学生能够养成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及时对小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由于小学生的性格还不够稳定,非常需要外界给予相应的肯定,所以教师在督促小学生的同时,还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才能激发小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1]
二、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规范学生的行为,强化学生的自控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要充分具备网络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浏览网络,自主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要触犯到行业规范,确保自己信息安全的同时也不能将别人的信息进行泄露。虽然信息技术营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教师仍然要在虚拟的世界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为了引导小学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使用网络,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些与网络病毒相关的资料。如“熊猫烧香”就是非常厉害的一种病毒,无论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还是病毒的侵入都很难做好预防,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这种病毒对网络环境带来的危害,帮助学生加深对网络病毒的了解。然后教师还可以向小学生介绍一些网络病毒的主要特征、网络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以及如果做好网络病毒的防护工作等等。最后,教师还要引导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守则,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遵守信息技术规则的网络用户。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小学的信息网络的责任感,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规则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小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善,所以很难将教学内容全部理解透徹,有时虽然教师已经将教学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讲解,但是小学生仍然处于半懂半会的状态。在德育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合作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2]
例如:教师在带领小学生学习表格的教学内容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帮助小学生掌握如何合并单元格和创建新的表格,虽然这些内容从表面上看非常简单,但是有些小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快就能得心应手,有些小学生却很难自主完成。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尝试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鼓励小学生相互之间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彼此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并且还能在分享的过程中相互帮助,促使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小学生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教师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锻炼小学生的合作能力,就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站在德育教育的角度而言,小学生如果遇到了困难,要及时请求别人的帮助,但是如果有机会帮助别人,也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强化小学生的情感意识。
总结
总而言之,在德育教育的视野下,教师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能力,并且还要将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元素进行深入挖掘,这样才能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夏红军.信息技术课中的德育渗透:基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建构[J].江苏教育,2017(18):68-70.
[2]李发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实践与探索:“接收并回复电子邮件”教学设计[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7):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