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峙
摘要:随着我国普通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考查内容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目前从小学课程的总体的教学目标设计来看,不再一味地追求知识目标,也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式的记忆知识,而是整合成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未来的小学课程课程教育目标应该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中,笔者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探究了素质教育下小学如何开展生命品德教育,希望能促进小学课程课程教学的发展及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关键词:学生品德;小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可持续发展
一、 前言
小學时期是学生学习高度紧张和课业较为繁重的时期,对于很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目标就是考试,那么在此意念下学生就会自动屏蔽与考试不太相关的科目、知识和能力,德育自然就被边缘化。在很多的学校,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严重不到位,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降。小学课程,作为学生思想教育、课程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的主要阵地,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课程教师一定要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利用教师魅力,传递正能量,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 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展开德育教育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来说,不能凭空地理念灌输和意识的强加,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生活化的渗透,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获得某种德育教育的体验。小学课程教材中有很多素材是直接可以利用的,也可以经过教师的创造性挖掘,对现有的德育素材进行深加工,进而开展德育教育。小学课程课本中,德育教育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经济学的部分、课程学的部分还是哲学、文化部分都有很多现成的德育素材,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地领悟到其中的德育寓意,教师还可以经过深加工,把复杂、抽象、理论性的德育素材转化为简单、具体、直观性的材料。从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小学生已经有了自身的价值观雏形,在很多问题上都有了自身的意见,往往宏观性、理论性的教育是适得其反的,反而生活化地渗透是潜移默化的,作用也非常的明显。
三、 优化德育教育设计,让德育教育更有质量
小学课程课堂开展德育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资源,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教版的小学课程教材的排版具有一定的整体性,是整齐划一的,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地区、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县市和每一所学校在教情、学情和教学环境上都存在若干大的差异,那么在一线的课堂教师必须立足实际,从学情出发,重新整合教材,优化德育教育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有效的德育教育要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从学情出发,开展体验式授课、小组合作学习、走班教学、分层教学、微课教学、微格教学等,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德育教育的质量。
四、 行为示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成长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经过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家长的说教,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他们在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个人倾向性,在是非问题的判定上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对他们开展德育教育,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寻求共同点,求同存异,或者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自觉纠正自身的不足,往往说教会适得其反。教师,在小学生的眼里,具有一定的权威,也是他们为人处世的参照物,为此有效的德育教育还需要教师给学生树立好榜样,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成长和发展。教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自觉尊重学生,包容学生,愉快的生活等,这些学生会看在眼里,也会受此熏陶。
五、 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信心和兴趣都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他们对某件事充满信心,他们才会大胆地去探究,而探究所获得的成功又会提升他们对这件事的兴趣。总之,信心和兴趣两者对于推动小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都会起到很大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笔者就发现,有许多小学生虽然并不懂得什么叫做自信,但是他们却都很喜欢在集体中、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以获得同学的赏识、老师的赞许。而在这些赞许中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明显的提高。所以针对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作为老师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的学生,发现自己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对他们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向更高的目标前进。特别是对于班上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于提升他们的信心和兴趣更显得重要,如果老师能够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积极发现他们的优点,多给他们一些表扬和关注,不断鼓励他们,这对于唤醒他们的学习信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言是非常有益的。托尔斯泰就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 结语
按照新课改三维教学目标和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在小学课程课堂必须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题中之义。小学课程教师要高度重视,自觉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课本中的德育素材,展开德育教育;优化德育教育设计,让德育教育更有质量;行为示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成长发展。实践证明,在小学课程课堂开展德育教育不但能促进学科的教学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新时期小学课程课的德育教育[J].新课程,2011,(08).
[2]梁富松.小学课程课的德育功能[J].学园,2013,(15).
[3]秦文超.浅议小学课程课的德育教育改革[J].赤子,2013,(10).
[4]赵中强.小学课程课教学中德育渗透浅谈[J].学周刊,2015,(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