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它不仅向我们传递着杠杆原理,同时也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找准问题的核心,把握问题的关键,解决问题才会更轻松,发展效果才会更明显。
做校长的我们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群孩子,我们要办一所怎样的学校?如何找到撬动学校发展的支点?
学校是什么地方?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怎样办好一所学校,背后考量的是我们对教育的本质理解。我们用一枚鸡蛋形象地表达教育的内涵:从外面打破,只是一盘食物;只有由内而外生发力量,才能诞生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就是唤醒,就是激发,就是引导,就是让学生内在的生长力迸发。
在学校办学的历程中,我坚守文化立校的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找准支撑点。
一、文化建设中的第一个支撑点:理念
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有很多事务亟待建设,但学校的第一要务是什么?相比其他因素,文化是更上位、更重要的元素。新建学校要想在一众学校中脱颖而出,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理念指导办学行为。以文化为出发点,找准富有特色的主题,并且一以贯之与学校教育的始终,成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共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翻看名校的案例,其成功的背后都有文化的魂,价值的魄。一个名字,一块牌子,一句口号,一次活动,一个课程体系……都是校园文化的显性传达。这,就是文化立校。校园里的“文化”有多少是属于孩子的?或者说,和孩子有多大关系?学校开学了,我在校园的主墙上醒目地挂上了学校的办学目标:以习惯奠基人生用兴趣引领发展。八月开学,我给老师的就两句话:办学思想——用心做教育;办学目标——以习惯奠基人生用兴趣引领发展。其它,我们一起实践,逐步来构建。要让办学文化成为全体师生理解、接受并为之去奋斗的。两年间,我们逐步确立了三风;确立了办学理念——让孩子的未来美好生活从这里起步。
围绕着学校办学理念,我们全体师生都为之去努力,去奋斗。学校的整个环境建设,也围绕我们的辦学目标、课程实施来建设。我们坚定的关注学生习惯养成,引领学生兴趣发展。
二、文化建设中的第二个支撑点:课程
有幸,我校办学处在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时期:中国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十八大,习总书记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自此,“美好生活”成为中国政治话语中的关键词。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共14次提到了“美好生活”,这是对应然之事的承诺。
一所学校要得到老百姓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誉,关键靠质量,而质量怎么提升?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质量就要向课堂去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要以课程为根本。“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孩子”?基于这个思考,我对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培养目标等进行梳理,为构建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提供支撑。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课程,基于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我们在在办学伊始确定“学校课程重构计划”。我们在思考:学校的课程,不是着眼于某一门精品课程的打造,也不是着眼于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再开发,更不是兴趣班和社团活动,而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目标,从学校办学理念开始,围绕育人目标的调整、课程门类的整合、课程系统的架构、课程实施的变革。构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未来美好生活奠基的课程体系。我们把学校的课程体系称为“美好课程体系”。我们的“美好课程”体系是这样建构的: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设置了与核心素养相对应的开发课程和4M特色课程。
国家课程(G课程群):国家规定的课程,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公民基本素质和体现国家意志的基本保障。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开发课程群(f课程群):教师在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的传统和优势,以及自身的特长和条件,以国家课程为基础,根据学生的教育发展规律,结合自己的理念、经验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使国家课程校本化、班本化实施,满足本学科学生学习的需求。开发主体可以是教研组也可以是个人,还可以是学校行政管理部门,实践主体可以是班级也可以是年级,还可以是全校。
4M课程(特色课程群):围绕4个M开设的美德、妙趣、梦想、民族课程。教师遵循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根据学生需要、对4M课程进行精品打造,可以是学校自主开发,也可以是学校与校外机构合作开发,实践主体是年级或兴趣共同体。4M课程更彰显课程个性化和系列化发展。
“美好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课程内容有增量也有减量,有转化也有递进,有普及也有提高。质与量的变化落实在国家课程体系中,达成育人目标。在整个课程实施中,我们坚持“不是办兴趣班、不是办社团、我们在做课程”。国家课程是我们的主心骨,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核心素养是我们的主旋律。
课程改革为学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促进了学校全面的提升。学生提升、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目前,我们也正在围绕“美好课程”体系的重构改革,积极探索学校“美好教育”内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办有生命力的教育。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第三个支撑点:老师
学校文化建设靠谁来实施——老师;课程靠谁来实施——老师;学校发展靠谁来实施——还是老师。老师这个支撑点不能少。我们是一所新学校,老师都年轻,一切刚刚开始。我们在进行课程改革时确定了老师培养目标——帮助教师“改变”,只有用教师这个支点才能撬动学校的发展。我们确定了改变的目标——“三个改变”:我们改变学习内容(从课本到生活),改变教学方式(从主体到主导),改变学习方式(从被动到能动)。“三个改变”最终落实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实现向课堂要质量。我们要通过努力,打造“美好课程体系”,孕育“美好教师团队”,培育“美好学生队伍”,让老师和孩子们都过上美好的生活。
让美好团队的建设引领美好课程的起航培养新时代美好少年。用文化和教育的力量打造校园文化,沉淀学校文化内涵,树立老师文化自信。只有老师们有了文化自信才会有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