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群文”之水,沏“语文”的茶

2022-02-22 05:03吴凡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群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吴凡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6-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语文阅读始终都是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啃下阅读这块“大蛋糕”对于学生的各学科学习皆具有现实意义。若想切实确保阅读教学的成果,教师应基于学生对当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入群文阅读模式,才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

一、小学语文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使用灌输式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单一的教学模式,再加上阅读课程时间较长,难免会逐渐消磨掉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但在群文阅读教学思想下,教师会为学生提供较多文章,也會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阅读。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也会在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也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

新课改引发了新一轮的教学创新,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以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潮流。阅读量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对于文章的阅读速度来讲,也是一种学生能够自我掌控的能力,可通过后天训练有所提高。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学生对文章拥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师通常会带领学生进行慢读、精读等,但很明显这种阅读方式会限制学生的阅读速度。但在群文阅读视野下,能够使学生在单节阅读课中阅读数篇文章,更加关注阅读成效的进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化,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

(一)勤穿插,激发群文阅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喜爱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乐于学习并进一步掌握阅读方法,势必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谓是“必经之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兴趣呢?

勤于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群文,可以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因此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四季之美》时,教师可以穿插引入日本作家松尾芭蕉的俳句作品“闲寂古池旁,青蛙跳进水中央,扑通一声响。”“陋室无长物,小蚊款嘉宾。”,让学生在多篇有趣的俳句中发现松尾芭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细微之处,以特殊的视角做文章。这样一来,学生在进入文本之时,不仅更易于去发现作者清少纳言独特的写作视角,还在不经意间降低学生阅读的难度,进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此外,勤于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图片、视频,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样是《四季之美》这一课,清少纳言在描写春之美时,运用了动态描写,展现了春天黎明时天空的颜色变换。教师可以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春天黎明时的视频,化抽象文本为具象画面,让学生在画面中直接感受春之美。这样一来,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将更有画面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便不在话下。教师还可以“乘胜追击”,在课堂最后布置学生去阅读更多的描写四季的文章,增加阅读量。

(二)明差异,巧妙设置阅读任务

新课改越发关注学生主体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发挥,并强调只有让学生获得更多成长与能力提升的机会,才能使教学真正发挥育人价值。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更倾向于对知识积累不同、读书爱好有差异的学生提出统一要求。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同,也许一部分学生会觉得问题没有挑战性,也许一部分学生会感觉难度较大,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在当前的新教育形势下,若想让群文阅读更好地助力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教师必须要明晰各个学生的差异,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或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异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适合自6己的任务,建立起坚定的自信心。

例如,在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四篇文章中,可以发现其共同点是科普性较强。教师可以根据四篇文章的特色,分别设置两项不同的任务。任务A为填写表格,横行项目为“已知的知识”、“学到的知识”、“想知道的知识”,竖列项目为四篇文章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文章的阅读,基于自身的知识储备,站在文章内容的角度将知识进行划分。任务B为读后感配图,谈一谈读完四篇文章后都有哪些感受,并配图说明。很明显任务A难度低于任务B,可分别将两项任务安排给后进生和优等生。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围绕个性差异对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都要保证教学公平,以同样信任的态度对待全体学生。两种任务都以文章为起点,在学生自由选择之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培养,符合差异性教学的要求。

(三)巧指导,提高群文阅读效率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方式的传授,而不能只为了增加阅读量而开展群文阅读。教师应在安排阅读内容后,有意识地将阅读方法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自由阅读中可以发挥自身的想象与探索能力,进而引起深度思考。教师是教学中的引领人,但教师并非课堂的中心。每一类文章的阅读都具备对应的规律,教师要以不同的文章形式,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进而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四篇文章中,可以发现其共同点是与爱国主义有关。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因为诗歌在阅读中相对难度较大,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学习第一篇《七律·长征》,之后再将剩余的文章引入到学习中。教师需要关注,在剩余三篇文章的穿插教学中,要避免文章之间产生的联系被隔离的情况,要始终围绕人文要素“爱国主义”开展教学。这种先以一篇课文教学为例,后逐渐联系其他文章的群文阅读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提高阅读效率,在阅读多篇文章时可以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思路,使自身的语文学习效果得到保障,达到群文阅读事半功倍的目标。

(四)善迁移,巩固群文阅读成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单元语文要素,深入挖掘字里行间蕴藏的语文知识,并在学生初步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后引入群文,让学生在相似的文本中得到知识的延伸。倘若此时能够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即刻进行实践,相信群文阅读成效将大大提高。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搭船的鸟》是一篇描写动物外形与动作的状物类课文,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教师在课内指导学生归纳出“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动物的颜色、形状”等观察方法后,可迁移至多篇类似的状物类文本,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进一步总结出状物类文本的基本表达方法。紧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视频,让学生迁移运用刚刚习得的观察方法进行仔细观察,并现场进行习作。这样以一篇课文为例,将课堂上习得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知识等迁移运用至其他课外文本,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得,还可以为接下来的习作水平提升奠定基础。教师应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读写结合,进一步优化群文阅读模式,才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敏桂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实施策略初探[J].新课程,2021(48):76.

[2]高丽霞.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2(01):36-37.

猜你喜欢
群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