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英
摘要:语文是我们的母语,她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是我们最熟悉的语言,也是我们沟通的基本手段。语言的功能就是交流,能够准确地帮助我们表达心中的想法和他人产生连接以让他人能够更加了解自己。但如何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漂亮则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就是写作。写作在学生学习中,无论是从分值还是对之后其他学科的作用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写出一篇好文章并培养学生写好文章的思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学生和教师积极合作、集思广益才能取得心中想要的成果。
关键词:高职;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引言:
写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高占分比,取得一个好的成绩,即使是在高职的教学中写作也占有重要的一席。在高层次的教育阶段中,教育者和学校都更为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具体的思维逻辑能力,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育者们的全新挑战:如何将具体的写作教好并达到高层次教育的目的是一个难题。本文从微写作和群文阅读,并且采用读写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同仁提供一个教学思路,希望能有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利用微写作锻炼写作能力
1.微写作锻炼思维
微写作是更加符合时代標准和现阶段教育的新型写作方式。信息时代下每个人都是阅读者,同时每个人也都是写作者,这样优秀的条件如果不加以很好的运用岂不是浪费?微写作的特点是时间短、规模小,带有一定的即时性,要求写作者在短期内写出短小精悍的文章,毫无疑问,多想多思就会大大促进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荷塘月色》篇目讲解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两篇短小的读后感或是衍生文章或是对文章中某个文段的感悟。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2.微写作锻炼表达能力
前文提到,语言的主要功能就是表达我们心中所想,所以要想写好一篇文章,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有了较强的表达能力我们就可以将原本平淡无奇的文字润色成有亮点、优美的艺术品,具体还是要在课堂中融入这一思想,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水平。
例如,在讲解《沁园春·长沙》这一篇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这篇词的律令格式,逐字逐句分析词中采用的修辞手法并要求学生进行总结,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总结,运用词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词,如果水平不允许则写读后感,也可以有效锻炼表达能力。
3.微写作提升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感觉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的话,他们就会觉得学习过程是一项枯燥乏味的任务,不会积极地配合教学任务。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不配合,那即便是有再好的教学计划也是不可能奏效的。所以,在进行教学时,要尽量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背景提高兴趣。
例如,在讲授《琵琶行》时,教师可以先讲解一下这部作品讲述的故事和当下的时代背景,要求学生们根据时代背景和历史小故事进行简短的写作并在课上进行分享。这样一来,学生会发现写作并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也会相应地提升自己对写作的兴趣。
二、群文阅读方法中以读促写
1.群文阅读积累素材
如果是写好文章是建成一座大山,那么写作素材就是堆砌大山的石头,没有写作素材即便是有再好的文采也不可能做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实践表明,丰富的语言积累是写好文章的源头活水。这个时候仅仅借助微写作是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的,还需要其他方式,群文阅读就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们积累语言素材的更为有效的方式。
在讲解《虞美人》和《雨霖铃》的时候,可以设计一堂比较鉴赏课,将二者放在一起解读,引导学生发现二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对这两首词的作者进行时代背景和作词风格的对比,要求学生积累李煜和柳永的事迹,以便在之后的写作中有料可用。
2.群文阅读获取技巧
俗话说熟能生巧,不能够写出好文章一定是阅读量还不够多。学生们在阅读优秀的文章之后不能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而是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文章为什么能够流传,它们的行文结构、思维逻辑、修辞手法、表达方式都是我们需要平时学习和积累的重点。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将行文脉络和写作逻辑抄好那便是一生受益的事情。
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和《我的母亲》的时候,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这两篇文章在描写具体人物和人物事迹的时候所涉及的写作技巧和方式,并要求学生进行总结,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求学以致用。
【结语】
写好文章并非一日之功,想要真正地掌握如何写好文章的技巧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并不断地学习、锻炼和总结。利用好时代条件,学生可以在微博、知乎和微信平台中进行一些微写作活动,再充分利用课堂中的群文阅读积累写作技巧和写作经验,这样才能够保证在高职的课堂中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国家对高层次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曹红燕.谈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的高职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J].作家天地,2021(18):29-30.
[2] 成卓华.信息化时代下高职写作教学模式探析[J].作家天地,2020(13):57-58.
[3]王飞.创意写作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2020(17):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