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军涛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更加重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体育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随之凸现,体育教学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传统的灌输式、机械性的教学方法显然已不适合,亟待改革和优化。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完全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的束缚,而要紧紧抓住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要求,以体育学科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为切入点,探索创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小学体育高效率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体育;教学发展;战略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小学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探索和完成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观念落后、方法单一、模式封闭等问题和不足,造成体育教学效果不佳,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深入。鉴于此,本文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从设置合理教学目标、改善教学评价机制、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三个维度,分析了新课改下小学体育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具体方法。
一、设置合理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教学阶段进行划分,并在各个教学阶段内合理设定目标,能够将整体教学目标分解为每节体育要设置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当然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实际联系、师生之间的协作来实现,它是一种教学结果,或者一种教学状态。这种现状与结果对体育课堂的发展与走向具有重大影响。教学目的设置,决定教学活动的起始点、决定教学效果,是教师准备体育教学工作的核心和灵魂。确立一种可行、合理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些目标确定体育课程的内容,最后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教学目标的设置也可以起到对学生的调节、引导作用,并根据课堂实际调整内容不断进行。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配合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师积极的指导下,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轻松、有趣、主动的环境中,完成合理的教学目标。
二、改善教学评价机制,提升学生学习自信
新课改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保障。课堂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当中的一项重要构成。教学评价是否恰当、有效,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立足学生实际,建立多元、公平、公正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进而优化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例如,在新课改背景下,笔者会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首先,笔者会坚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个评相结合,这既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之处,还有助于激励学生超越自我、不断进步。其次,除了纸笔测验外,笔者还会将口头评价、趣味性书面评价、建档评价、体育活动课的开展等多种评价形式,全方位地考察并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运动过程及运动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使评价能够深度地去发掘学生的个性与潜能,点燃学生的运动热情,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践行德育理念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课堂节奏的作用,正确认识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主导课堂节奏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学生,使学生更顺利地融入知识学习中,在体育课中,教师扮演着辅助、服务的角色,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主人,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学生到底是被动地参与到教师的课堂中,还是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学习的实际效果。体育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特点,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真知灼见,尊重其思想。
例如,四年级体育加入了许多关于跑、跳类的内容,在三节体育课后,笔者发现学生A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度很低,总是在请假或躲在队伍的后面,希望不被教师或者说不希望被其他同学发现。笔者了解到这一现象后,与A进行了单独的交流,希望能够让她说出对体育课的看法。在感受到笔者的真诚之后,她说不管自己做什么运动,全身都会出很多汗,周围坐着的同学也会顯得不舒服。每一次教师要求的项目中,总有不少男生对自己投来嘲笑的目光,因此渐渐地开始对体育甚至体育项目产生抵制心理,笔者了解这些情况后,第一时间安慰她,并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本着以德育人的教育精神,笔者耐心地询问A,是否愿意在今后尽可能多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放学后抽出一小段时间和教师一起锻炼身体。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A同学体会到了运动带来的魅力,也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实施的背景下,各学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广大的小学体育教师能够树立科学的观念,以先进的教学观念为指导,通过创新教学策略的运用,优化体育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切实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明.新课改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创新研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0(12):67+70.
[2]张娜.探索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现代化,2018,5(39):38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