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颖
【摘要】近年来,教学策略研究已经成为国内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美术教学方面,教学策略又有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本文试图把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些理论成果和具体教学案例进行结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有效、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教学效率;创造力;综合展示评价
“策略”一词的标准解释指的是“计谋策略”(《辞海》),而在较为普遍性的意义上,策略涉及的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方法。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而制订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订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所以,在教学中,制订或选择某种教学策略还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做到省时高效。好的教学策略应是高效低耗,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并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时代要求我们构建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学态度如何,而是指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知识技能。如果学生厌学或者收获甚微,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的教学;同理,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教师的教学能不能做到有效,这和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有直接的联系。对于这个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者进行了研究。张大均及其领导的课题组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进行把教学策略训练运用于课堂学科教学之中的实验研究。这些研究的特点是:既严格控制变量,又在自然教学情境中进行;以具体学科教学为背景,以策略训练为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科学性与应用性并重。该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该课题组数十项专题研究表明,教学策略训练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业能力。
从事教学,就必然会涉及教学的策略思考和实践,首先当然是为了实现更有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这些策略研究也必然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实际教学能力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笔者对近几年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实践做一次系统的梳理。
一、“小老师”的传帮带策略
笔者对这种策略的探究已经历经十余年,并已在训练队的写生专项学习中得到發展并取得了一些效果。笔者所在的深圳市南山区,每两年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学生现场写生比赛,这个比赛由区教育局主办,竞争激烈,要求学生们在课余有数量很大的写生训练。而“‘小老师’的传帮带策略”,最早就起源于我们训练队中进行人物写生活动时的一次偶然。
首先来看一看训练队成员的年龄结构。训练队的学生来自学校各个年级,这些不同年龄的学生们一起学习,这为“小老师”策略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高年级的学生由于训练时间长,对写生已经不陌生,有些甚至已经比较有经验了。而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刚刚介入学习的新鲜期,他们在一起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师生关系”。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愿意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学生玩,其中有着对他们的崇拜心理;相对于教师来说,他们更愿意倾听年龄大的学生的建议,往往会认为“大学生”是在带着小学生玩。
通过一次人物写生活动后的展示评价情况,很能说明“‘小老师’的传帮带”作用:当笔者对学生作业做了简短的小结以后,按惯例要求学生自由互评。这里大多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绘画经历较少。而小温和小熊两位学生是训练班上年龄最大的,而且获奖颇丰,他们是小学生的“偶像”。那次互评中,出现了这样有趣的场面:一群一年级的小学生围着两个“大学生”,听他们煞有介事地讲自己的绘画体会,他们两人互相补充,语言平实,虽然还是孩子气但是讲得很到位,把问题简单化了。那次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处理人物衣纹(学生们处理衣纹普遍都琐碎)。两个“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了答案:就是只画大衣纹,在讲解时,他们还在自己身上比划着。这个答案很简单同时也很智慧。我们在绘画中常常强调大的形体动态,这两个“大学生”的回答恰好和这点吻合。这种讲解和示范明显比教师的更容易接受,也更有效果。果然在之后的训练中,小学生们大部分都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上。至此,笔者更加意识到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善加引导,将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所以,笔者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学生们进行相互学习,让他们共同进步。
更有意思的是,几年下来,学生们都形成了一个共同愿望,都非常期待从“学习者”到“小老师”的转变。这种心理暗示无疑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对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提出更高的要求。总之,“‘小老师’的传帮带策略”在社团和训练队的学习中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学生良性竞争的意识、达到了共同进步的效果。
二、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创造力培养策略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我们在辅导学生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强制训练,甚至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们兴趣爱好的发展与提高。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在绘画想象期(6~9岁)和写实期(9~12岁)阶段。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个时期学生所具有的特点。
首先,在想象期(6~9岁),随着学生生活面的扩大,认识和理解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画画中能逐步掌握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这时,他们注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活环境,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当然,这一阶段学生的画,大多还是平面造型。
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理解,也不能表达出空间和透视现象和比例关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画会向写实发展,会关心透视和比例,而画面的儿童情趣就越来越少了。这一时期,有些家长(或者教师)往往急于求成,让学生追求成人化的东西,单纯临摹画家的笔法和现成的画面,以“肖似”为标准。这种要求是很危险的,很多学生天然珍贵的绘画素养,就毁在了这些“揠苗助长”的教学上。
当然,临摹作为学习绘画技法的一种方法,也是很重要的,但相比之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观察更加重要。就像抄书和写作文是两回事,抄书不能代替作文,作文需要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画画也是一样,单纯临摹只会妨碍他的记忆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也就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展。
接下来,处在写实期(9~12岁)的学生进入了少年,心理上逐渐成熟,对画面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会开始逐步追求怎样在平面上,通过合理的空间透视关系,去描写接近于视觉真实的形象。这些新的愿景,会引导学生继续对绘画保持兴趣。这时期了解一些绘画知识,初步学习一些绘画技法,会巩固学生的兴趣。绘画基本功练习(写生、素描)比较直观,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容易见效果。学生们比较容易陷入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以写实为主,淡化了想象。画面缺乏天真稚气但又无法创作出成熟的画,往往会让他们产生挫败感。所以,这是个比较尴尬的阶段,尤其需要教师认真对待。
当我们了解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后,对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就具有了针对性。为此,笔者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采取了新的策略,这六点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真正进入绘画的六个步骤。
1.注意提炼并详细讲解正确和有针对性的基础知识
所谓正确,就是经过历史检验,对以后长远都能产生正向影响的知识;而有针对性就是指能适合学生的个体身心发展,能被他们顺利接受的知识。如前所述,我们不能给低龄的学生讲解立体、空间、质感等写实期的知识,也不能在写实期还约束他们一定要按平面的方式画画,这两者都是对学习兴趣的打击。
2.引导学生收集大量各类资料,丰富他们的视觉经验
这是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贡布里希在《木马沉思录》出过一个重要结论:“图像来源于图像”。而为什么我们常听成年人抱怨不会画画,其原因不光是没有进行绘画训练,同时也是因为成人的脑海里没有“图像”。我们现在让学生收集各类资料就是帮助他们在脑海里形成各种图像,这些图像将为他们的创作提供养料,图像越多所提供的可能性越多,学生呈现出来的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就会越丰富。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资料不仅仅是绘画资料,也包括了摄影资料、生活资料、书本资料、体验资料,等等。利用资料使抽象的知识变为具象的视觉形象。
3.收集各类信息进行评价整合
这在创作力的培养中不仅是相当重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体现。在《教育大未来》一书中,21世纪的7个关键能力中的第6个关键力就是评价与分析信息的能力。我们知道,只有处理过的信息才能被我们所用,所以有效地处理信息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4.强调体验学习激发创作欲望
收集资料和整合评价信息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部分,而体验学习更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部分。学生年龄尚小,很多事是无法通过讲述或者书本上的知识来获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体验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体验学习经常被笔者用到课堂上。
在《我爱五星红旗》一课中,笔者要求学生认识我国国旗的美丽、神圣,知道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时值五月凤凰花开,学校正在举行以“凤凰花开”为主题的艺术节,要求学生描绘校园美丽的景色。笔者不失时机地带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感受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飘扬着的更加鲜艳庄严的国旗,并决定让学生对景写生。学生走出教室以后,表现出来的是课堂上难得见到的兴奋、好奇、愉悦。虽然学生每天都生活在这里,每天都看到这些景物,但是他们并没有像今天一样好好地观察过。看到自己的学校、学校的升旗台、台上的红旗、四周的凤凰花树等在画中渐渐显露出来时,他们的脸也像凤凰花一般美丽了。这节课的体验是一种观察的体验。在这节课里,学生们体验到了快乐、好奇、发现、交流等内在的情感之美,还体验到了多种不同的外在物象之美。事实证明,学生们通过体验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创作欲望。
5.在学习中讨论、进行思想碰撞、产生相互影响
充分利用学生以往的经验进行知识重构。这是建构主义课程观的重要论点,因此,交流过程中的讨论、碰撞、影响对创作力培养的影响力不容小视,这种方式同时能为创作力的培养提供突变的土壤。时下教育界所提倡的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发挥群体的这种积极功能,从而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我们都知道,在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往往会在学生的答案上延伸出更多的相关答案,这就是一种想象力的表现,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6.独立创作形成作品
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唯一性”。不仅对成熟的艺术家要求如此,对儿童少年也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和引导。如果说团体合作是学习的方法,那么独立创作就是学习的目的。在笔者的课堂中,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对他们的创作,无论是绘画还是手工,提出了一个恒定不变的要求,那就是:要与众不同。学生独立性的要求,就是要从小就认識到:你要画出与众不同的画,首先必须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在思维上养成独立创新的习惯,既是对作品的更高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对珍惜自己作品和负责任的心理惯性,对以后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小组合作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面双刃剑。如果合理科学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将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竞争性,提高学习效率;反之,则会成为学生聊天、拉帮结派的小团体。所以,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教师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在以笔者创编的一课为例,来分析和阐述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课题是“我的地盘我做主”,这是一节集设计、创作和制作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本课的目标是:1.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制作精准度的培养。3.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以及和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4.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作能力。5.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能力。6.发挥想象力,学习尝试利用不同材质表现不同的物体。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笔者为本课设计了八个环节:1.提出问题。2.查找资料、欣赏启发。3.设计思考。4.确定设计方案。5.根据设计选材。6.分工准备。7.讨论制作。8.展示评价。
在上这节课之前,笔者已经在这个年级开展了两次相类似的课程,来研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前几次课的实践,总结出了在美术课中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用以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这些措施是:
1.合理分组
我们有固定的美术小组。因为这几个班都是笔者从一年级一手带上来的,所以对他们的程度了如指掌。而且,笔者一般会根据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及时调整小组成员。
2.选择合适人选作小组长
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往往决定一个小组的合作成效。我们有个小组的组长创作和操作能力很强,平时也能较好地组织组员完成创作任务。但是,这次却让笔者很吃惊,他们组的合作出了问题。课后了解到,由于这个小组长的脾气不好(性格不稳定),和组员闹了矛盾,最后导致这个小组的作品出了问题。可见,组员们的合作信心、合作亲密度、组员努力方向的一致性也都大大地影响了这个组的合作成效。
3.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
这个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大的挑战。他们不但要查找资料还要设计稿子、制作成品,这里面合作的层面很广,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直接的结果是他们将不能创造出高品质的作品,同时也体会不到合作的乐趣。
4.合作也要分工
要使学生在合作中充分理解到合理的分工,资源的共享、自愿的承担是很有必要的,好的合作其实就是合理的分工,学生要在合作中学会承担。(下转第30版)(上接第29版)这一点在评价机制中单列了出来。因为在每个班中都出现个别学生游离于小组之外,更有甚者,不合作还破坏。针对这点,笔者特别设计了小组学生参与度评价标准。
5.设置分层的评价机制
分层的评价机制不但调动了学生合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笔者在最后一个课时里留下大量时间做评价工作。首先通过小组讨论,让小组长作代表呈现他们的制作报告。这不仅是作品介绍、创作心得展示,还是一次自评。其次,由其他学生对小组作品进行评价,评价分成四个等级。然后,由教师对各组进行作品亮点评价和小组合作密切度评价。最后是小组对组内成员的参与度的评价。这四个层面的评价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四、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展示评价的策略
1.展出作品是一种有效的评价策略
展示分为三大类:过程中展示、完成作品展示和展厅展示。三种展示对学生们的影响是不同的。
首先是过程中展示,这是一种“见贤思齐”的激励机制。学生们在课堂上看了及时展示后,会以展示的作品为标准,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及时调整。同时也会产生思想的碰撞,创作出更富特色的作品。
其次是完成作品展示,这是一种肯定价值的体现。我们常常会看到,在课后,学生们流连在展出的作品前。这些作品有他们自己的也有别的学生的,他们的脸上闪烁着被肯定的光芒、洋溢着自信的微笑,他们小声地讨论着,在回味、在分享……这种展示促使学生在下次学习的过程中更认真、更积极,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其三在展厅展出的作品往往很少,而且展出的作品能被全校的师生、家长看到,会被教师、家长时不时地在班级或在其它场合进行表扬,这给学生带来了满足感、骄傲感等一些正面的情绪,进一步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动机。
多种展示,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建立良好的评价系统,让学生及早面临评价,同时也可以评价别人的作品,在可参照的体系中时时校正自己。下面具体谈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组综合评价模式。
2.有效的综合评价模式
评价模式亦有三种: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自我评价。三种评价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穿插,结合运用的。这种模式,在2006年开始尝试。当时在教学《小小建筑师》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五大部分的评价,分别是:集中展示,教师点评;小组学习过程性评价;小组间互评;自评;教师总结评价。
在此,笔者认为,小组学习过程性评价和小组间互评是核心。就《小小建筑师》一课来说,整节课笔者采用的是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作品的学习形式。我们知道,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在合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分工合作进行查找资料、绘制设计图、寻找合适的材料、共同组建来合作完成作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消极怠工、有的学生不认真配合、有的忘记带材料、有的无所事事、有的想帮忙而不会做、有的被其他小组成员排挤,等等。这些问题虽然在课堂中只要发现都会就地解决,但是这些过程都会被《小组表现表》记录在案,这为最后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依据。通过这样的评价策略,学生在每次课后都会自觉地调整自己在学习中的参与程度,不断地缩短与组员之间的差距,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小组间的互评往往是最激烈的也是最公平的,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作品呈现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分辨出了高低。为了避免不公平,在这个阶段,我们往往只对其他组进行评价。在自评的时候,学生展现的是要向其他组推荐自己的优点来提高自己作品的评分,他们往往全力以赴,尽展风采。这些评价的过程是迷人的,是快樂的,是充满着正能量的,是为学生们的进步提供空间的,每次评价的过程是他们不断进步的过程。
教学策略研究,只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旁支、一种方法。上述只是基于小学美术教学的具体实践,根据这个理念,结合自己的经验做一些个人的探索,以此做一个阶段小结,期待同行们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下)[J].福建教育,2003(7A):2.
[2]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陈思行.从儿童心理特征谈儿童绘画兴趣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责任编辑 温铁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