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伟
[摘 要]世间万物都应遵循自然之道,语文教学也概莫能外。教师在引导的同时,要顺应学生的个性使之释放天性,让语文教学返于自然、归于其最真实的状态。本文以朱自清的《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上用能够伸缩自如而又进退有度的语言讲授;处理好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自然、无缝衔接;使用自然的对话叩开学生的心扉而无矫揉造作之感。总之,遵循语文教学的自然之性,才能真正让学生如沐春风。
[关键词]教学语言;现实生活;师生对话;自然之性
朱熹认为:“天之生此物,必有个当然之则。”所谓“当然之则”便是万物存在的原则,如果破坏规则便是逆道而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也是如此,要秉承自然的语文之道,回归语文最真实的状态,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释放他们的天性,排除外在的强迫,追求语文最基本的价值。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教师的状态对学生的听课状态也有直接影响。为了使这种影响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也要以自然的风格展现自己,保证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学生自然地交流,使语文教学返于自然、归于纯净,体现教学语言的自然之性,文本与现实生活衔接的自然之性,师生对话的自然之性。
一、体现教学语言的自然
“回归自然”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自然”既是司空图说的“妙造自然”,也是苏轼所言的“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更是李白描绘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人们都对自然的事物抱有好感,他们将自然看作是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对一节语文课而言,教师渗透自然之道即是对本色语文、本真语文、本体语文的追求。当课堂呈现自然的风格后,学生会感受到一种整体流动的美流淌于课堂,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以一种不加色彩、不加修饰、不刻意雕琢、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自然而然的样态展开。当然,使教学呈现自然之性的基础是教学语言向自然回归。所以,保证语言的自然才能保证教学向自然回归。那么,自然的教学语言是怎样的呢?自然的语言是真诚而不刻意为之的,是无拘无束而不平庸随意的,是能够伸缩自如而又进退有节的。作为教师,要如何把握教学语言的自然性呢?教师的语言要始终围绕文本解读的内容进行,随着文本内容的推进来驾驭教学语言,再以教学语言控制整个教学进程,教学语言的节奏与文本理解及教学进程的节奏是一致的,不节外生枝,浑然天成而又自然有力。
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背影》為例,朱自清这篇散文是初中语文课本必选篇目,除了与其所蕴含的真挚情感有关外,还与文章精妙的构思有关,教师可以按照文章的结构来推进教学进程。如这篇文章中共出现四次背影,教师可让学生找出并逐次品读。有了阅读体验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概括文章出现的第一个背影是哪种背影。有学生回答:“是作者回忆中的背影”,教师抓住机会分析并纠正:“作者这篇文章是在回忆中写成的,如果将第一个背影理解为回忆中的背影,那下文涉及的三个背影便难以与之区别了,我们不妨将第一个背影理解为‘惦念背影’。”此处教师做了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四次出现的背影其意义是不同的,且情感是逐渐加深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次用“刻画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描述剩下的三次背影。为了蕴藉学生对背影的情感,教师可以从自身出发为学生描绘背影给我们的感触:“有时候,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背影就意味着与这个人分别。我们之所以注意到逐渐消失的背影,是因为我们没有立刻走掉,我们无比惜别。”寥寥数语,将朱自清以父亲的背影为题材写父爱和思念的原因娓娓道来,自然又不刻意,为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引起学生的共鸣,帮助他们入情入境。
二、体现文本与现实生活衔接自然
从文本延伸至实际生活并推行生活的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维度。但有时候,由于教师的方法应用不当,文本与实际的衔接会变得生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学生会觉得教师刻意将文本与实际联系起来,勉强以文本为跳板进行说教。所以,教师要体现文本与现实生活衔接的自然之性,避免用繁杂的教学方法、花里胡哨的课件内容博取学生的眼球。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不仅会让学生感到不适,还会喧宾夺主遮盖住文本的光环,破坏文本与现实联系的纽带。
朱自清用饱含情感的笔墨刻画了一位父亲的背影。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重点阅读父亲蹒跚买橘的段落,并通过阅读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再通过文本对学生情感的影响,实现文本与实际的衔接。但鲁迅在《而已集》最后一篇《小杂感》中写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教师这种教学方法有可能造成情感的分流。一部分学生会因为阅读父亲买橘的过程想到自己的父亲,通过感受文本中父爱的呈现理解自己所享有的父爱。有学生谈到自己读了父亲买橘的过程,感受到父亲对作者爱得吃力、爱的伟大。橘并不是多么珍贵,但父亲为买橘做出的努力是伟大的,“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蹒跚”“慢慢探身”“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倾”“努力”,这些词或词组集体表现了父亲吃力买橘的过程,让人读来为之动容,情不自禁联想到自己的父亲。但还有一部分学生读过该段落后,只觉得父亲买橘的场景诙谐幽默,让人忍不住发笑。更有学生受主流意识影响,揪着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举动不放。教师教学目的在这两部分学生身上是不起作用的。因此,教师要换一种更自然的方式。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观察过的背影,学生放下文本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负担,直截了当地陷入对生活某些背影的回忆中。学生在分享回忆的过程中几乎忘记了课本对自己的影响,而能够发自内心地审视回忆中的背影。当学生分享生活中的背影后,教师再做文本与实际衔接的关键性总结 :“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正化身于现实生活,是我们通过精心观察得以看到和感受到的背影。爱和离别的背影,惦记和怀念的背影。”在这里,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基础为起点,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文本与实际衔接,自然而不生硬,直接而又深刻。
三、体现师生对话的自然
于永正认为,不能将师生对话理解为“你说我听”“你问我答”,学生不能永远站在天平“答”的那端,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到天平“问”的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平等交流,适当模糊师生的关系。但是有教师为了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自然性,修饰自己的语气,故意做出一种“俯下身”倾听的姿态,这反而会让学生觉得不自在,认为教师不真诚。因此,教师要自然地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不加修饰的对话,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挚,也会主动与教师之间拉近距离,进而信任教师并与之畅所欲言。
为了解除学生心中的疑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与以往以教师提问为主的教学方式相比更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学生站起来提出问题:“文章标题是‘背影’,那么为什么作者不在开篇就写买橘的事情?前面冗长的文字是不是多余的?”教师肯定学生的提问并反问说:“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知道为什么好吗?”学生摇头。“你的提问让我们想到第一、第二、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有没有同学说说这三个自然段的作用?”有学生举手:“交代‘背影’的背景,用家境的悲凉烘托父亲的爱子之情。”“完全正确。同学们,你们要记住,写背景往往有烘托作用。谁还有其他问题?”当教师看到无人举手后,要缓解学生紧张的情绪:“没有人举手,我可要举手啦。”接着教师举起手说:“我向你们问一个问题,只有父亲买橘的背影能使我们感受到父亲对‘作者’的爱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对于爱的想法也太‘功利’了。”学生哄笑起来,并举手说道:“‘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走了,到那边来信’等句子都表现了父亲含蓄的爱。”整个交流的过程,教师的表现是很自然的,既体现了师生对话的平等,又不妨碍师生对话的有趣。
自然之性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主要以化繁为简,削枝去叶,避免修饰、雕琢和故弄玄虚为方法论。当然,对教学自然的追求也并非这样简单,教师要到教学的实践中去摸索、寻找适合自己的自然之法。
参考文献:
[1]白纯舵.《自然的语文》教学名家系列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陈昌禄.回归本真自然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3).
[3]王文槐.语文教学的自然之美[J].甘肃教育,2016(14).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