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语感的培养策略

2022-02-20 11:28陈树华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文体语感

【摘 要】文体语感的培养,对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不同文体具有不同的语言特征,以及语感培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事实,都证明了文体语感在低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养成核心学习习惯、增加语言积累、打造闭环训练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文体语感,使学生在写作中自然而然地写出更流畅、更富有文学意味的习作。

【关键词】语感;文体;习作教学

【作者简介】陈树华,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读写课程。

王尚文教授提出的“语感论”曾给中小学语文教学吹来一股新风,为学界提供了解析语文教学的新视角。随着时间的流逝,“语感论”一说渐渐为学术界遗忘,但语感教学其实从未离开课堂。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都会发现学生的语感培养非常重要。如果说语感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形式的即时觉察,那么文体语感就是对特定文体的体裁形式与语言表达形式的敏锐感知。也就是说,如果要开展语文学科的文体语感教学,就要让学生长期大量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体裁与语言表达,使之产生经验上的积淀,对文本体裁和语言表达形式产生直接的感知与直觉上的同化。

一、文体语感存在的确证与重要性

学生通常接触的文学体裁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之间的差异很大。正常情况下,即便是低学段学生,也能区别不同的文体。但也存在文体界限不太明晰的情况,比如现代诗和散文。也有人认为,所谓的现代诗就是分行的散文,这是一种典型的对文体特征辨认不清的表现。诗与散文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形式上的分行,而在于语言的表达形式。散文当然可以分行写,甚至今日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文章,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也喜欢采用分行的形式。但是我们从不会将公众号的文章误认为是散文或是现代诗,就是因为语言的表达形式有很大差异。比如,我们摘选一段学生的习作,分行处理后可以得到如下效果。

原文:

但我还是喜欢喝白开水,从小喝到现在。我在外面玩累了,只要跑回家喝上几大口,就像烈日下的小苗苗,有了雨水的滋润,立刻满血复活,真是解渴又健康。

分行处理:

但我还是喜欢喝白开水,

从小喝到现在。

我在外面玩累了,

只要跑回家喝上几大口,

就像烈日下的小苗苗,

有了雨水的滋润,

立刻满血复活,

真是解渴又健康。

我们可以看到,分行后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阅读与理解的效率甚至有所提升。但我们还是可以感到一定的违和感,并且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诗。回到散文与现代诗的问题,为什么散文分行后仍然不是诗呢?我们来看看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虽然这是一首截取自长诗的断章,但它就是一首完整的诗,因为它符合诗的语言表达逻辑,创造了完整的意境,诗的内容完整而余韵悠长。如果我们把分行的形式取消,就可以得到下面的效果: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再次阅读可以发现,取消分行后,这两句充其量只能算散文诗,更像是一篇散文中画龙点睛的那一“笔”,但不能成为完整的散文。应当说的内容、需要传递的情绪、该补充的背景都没有体现,这个作品处于不完整的状态。那么,为什么诗歌取消分行后,仍然不是散文呢?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两个文体之间的本质区别——语言表达的不同。不同文体决定了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表达。大多数情况下,散文的语言贴近生活,而诗歌的语言远离生活。如果说散文是古典油画,强调写生,摹形画象,注重物象造型的严谨与坚实感,那么诗歌就是水墨丹青,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注重表意。比如,顾城《起步》一诗“生命——/溶合在山泉中的一滴露水,/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吐着快乐的泡沫,/唱着希望之歌……”中,“生命”“露水”“吐着”“唱着”几个词语之间跨度很大,联系也很松散,但作为诗却能融合为一体,共同创造出特殊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当时的心境。这样的语言无法以日常生活的语言逻辑理解,也无法出现在散文中。因此,类似的语言表达形式只能出现在诗歌这一文体中。换言之,不同文体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即文体语感确实存在且有助于我们理解或创作某种文体的作品。这种语感还能帮助学生在不明了语言、文学原理的情况下,创作出语句通顺,语义连贯的作品。下面是上文引用的学生习作原文。

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每次家里来客人,妈妈都会给他们倒上一杯白开水。妈妈说这是待客之道,让我也学着点儿。

在我家,爸爸最爱喝菊花茶。每天上学路上,我都会路过好几片菊花地。听妈妈说,那是人家种的小菊花,也是用来泡水喝的。但爸爸喜欢买大菊花泡茶喝,每次只要拿一朵放进玻璃杯中,倒上满满一杯开水,杯里的菊花就会慢慢绽开,仍像开在枝头上那样鲜艳。有时,我也会偷偷喝上几口,菊花的芳香真是沁人心脾。

但我还是喜欢喝白开水,从小喝到现在。我在外面玩累了,只要跑回家喝上几大口,就像烈日下的小苗苗,有了雨水的滋润,立刻满血复活,真是解渴又健康。朋友们,你们喜欢喝什么茶也来聊一聊吧!

笔者将学生的习作放到当地的门户论坛上,很多网友对一个二年级学生能写出这样的习作感到不可思议。有网友评价到,一般而言,二年级的孩子才开始学看图写话,这个学生却能把日记写得文笔流畅,非常好。确实,对于小学生来说,“文笔流畅”已经是相当高的评价。即便是高学段小学生的习作,我们也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虽然文章没有病句,但是读起来就是不够流畅,觉得别扭。笔者认为,文体语感的培养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把文章写流畅。文章由一句句话连缀而成,每一句話间都有内在逻辑,这决定了文章是否流畅。文章的内在逻辑不一定表现为语言表达上的流畅,比如顾城《起步》的语言表达就很松散,但其中的内在逻辑并不会让人产生断裂感。同理,散文有散文的内在逻辑,戏剧有戏剧的内在逻辑,学生只要把握了不同文体的内在逻辑,就能把习作写流畅。而这些内在逻辑很难简单总结为几条规则让学生掌握,学生也难以理解、运用抽象的规则进行创作。如此一来,文体语感的培养就成了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一旦形成了相应的文体语感,写好文章也就顺理成章,不再成为学习语文的“老大难”问题。

二、培养文体语感的主要策略

那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文体语感呢?那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在重复多次的语言训练中让学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文体语感,然后将语感运用于写作中,不断强化,形成文学素养。

(一)立足语言,养成学习的核心习惯

文体语感是经验的积淀,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果。想要养成文体语感,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训练学生发现不同文体的文学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这是学生后续学习与能力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让学生积少成多,从量变引起质变,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让学生养成以下学习习惯。

1.养成说、写完整句子的习惯

虽然词、短语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信息,但在语言学中,句子才是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没有在句子里淬炼过的词语都是惰性词汇,无法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语言系统,也就无法促使学生形成规范的语言表达。当教师教学了一个生词,一定要让学生组句,并在日常生活中反复使用。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意愿,而应要求学生以完整的句子尽可能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最好是能用上新学的生词。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在哪里见过?”学生可能回答:“见过,水里。”这个回答已经清楚地回答了教师的提问,但它不是完整的句子。教师可以逐步改变学生的说话习惯,让学生把话说完整,如“我见过小蝌蚪,水洼里经常能见到它们”。教师也可以适时引入生词,如“水塘”“池塘”“鱼塘”“荷塘”等训练学生说、写完整的话,如“我在水塘里见过小蝌蚪”或“我见过小蝌蚪,就在小区的池塘里”等等。组织完整的语句能强化学生对词与句的熟悉程度,改善学生说话破碎断裂的情况,也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2.养成读、写段落或短篇的习惯

当学生能组织完整的句子,教师就要提高难度,让学生用文字表述更复杂的内容。这时,学生必然要组织多个句子来进行表达,也就形成了段落或短篇。日常交流时谈生活中发生的趣事,教学中询问学生对课文的看法,课余时间组织故事接龙游戏等,都是锻炼学生临时组织语言进行简短发言的好方法。学生要在完整说完一句话的同时,还要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逐渐掌握多语句表达中心思想的说话方式。

3.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是语言表达的综合训练,更是学生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反思能力的综合打磨。为了写日记,学生必须观察、认知世界,对所见所闻有所反思,进而在对生活的记录中逐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思想,向着文学创作靠拢。如果说语言表达是车轮,阅读经验和社会阅历是燃料,那么日记就是汽车的框架。有了载体,语言和经验才能融为一体,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带着学生的语言实践向前奔跑。

4.养成独立识字和随文识字的习惯

字词学习既是语言学习的初级目标,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低学段学生的学习重点之一就是字词的识与记,但我们不能保证教师所教能全部覆盖学生所用,也不适宜在字词教学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学生所学除了教师教授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学生的自学知识。独立识字应该是教师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而随文识字就是低学段学生主要的识字方式。学生在建立了独立识字和随文识字的习惯后,日常生活中任何读、写活动都会蕴含识字学习,阅读与表达能力也能在课堂外获得更大的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语言的表达并不单纯局限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字词。我们一定要突破传统思维,不能以“字词教学是低学段的教学重点”为由禁锢学生的表达潜能。孩童的表达欲望是天性,字词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表达,而非阻碍。只有充分尊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二)立足课堂,打磨敏锐的文体语感

无论是完整的句子、完整的段落,还是完整的短篇,学生的语言训练与学习习惯的培养都要向着“完整”靠拢。整体性是掌握文体语感的必要条件之一,也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在掌握文体整体风格之前就传授文体特点,只能让学生习得支离破碎的写作技法,永远培养不出准确敏锐的文体语感。甚至有专家认为,单纯的写作教学根本不需要,好的阅读教学就是好的写作教学。什么是“好的阅读教学”?大量的视频展示、大量的教师讲解、大量的理解分析、大量的练习……这些都不是“好的阅读教学”的评判标准。教学手段应丰富而多样,但只有“指向表达的阅读教学”才是“好的阅读教学”[1]。

1.语言积累:文体语感培养的基础

语文学习,首要的是积累与内化。没有积累与内化,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记诵与复述是积累与内化的主要手段,对于低学段学生,复述与记诵课文有不小的难度,因此教师要多搭建“支架”,让学生能够缘“架”而上,顺利而高效地实现语言的积累与内化,为文体语感的培养打好基础。

(1)抓住文章脉络,让内化更有序

有序内化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能直接帮助学生记诵与复述课文。低学段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和文章标题来抓住文章脉络,降低阅读难度。

关键词是文本的“纲”,也是读者切入的“点”。比如《日月潭》一文介绍了日月潭湖名的由来,还着重描写了清晨和中午两个时间段的日月潭美景。这两个自然段也是学生背诵的难点。时间段是背诵语段描写的关键角度,只要学生能抓住“清晨”和“中午”这两个关键词,就能在宏观上把握背诵语段的主要内容,也能在微观上有效识记文章内容。

文章标题其实是另一个意义上的“关键”,高度浓缩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比如教学《大禹治水》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标题提问。学生提出的疑问有: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怎么治水、鲧的教訓是什么、治水的结果怎么样等。由于文章标题揭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因此,只要串联起围绕标题提出的问题,文章的脉络自然就出来了。

(2)抓住重点词句,让内化更细腻

清晰的文章脉络,可以帮助学生有序记诵与复述课文,但只有细节的积累才能培养出精细的语言表达力。纯粹的背诵记忆固然能帮助学生记住更多精美的范本,但是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将其有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转化,教师可以提供特定的“点”让学生观察课文,找到文章中值得品味的精彩细节。

比如,朱德是怎么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的?“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朱德的扁担》)这句话用“穿”“戴”“挑”三个动词生动塑造了一个朴素、勤劳,与战士同甘共苦的朱德形象。又如,泼水节上的周总理是怎么出现在人群中的?他“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著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难忘的泼水节》),也如同来到了学生的面前。这是用色彩和服饰表现人物形象。又如“白天挑粮爬山,晚上常常整夜整夜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朱德的扁担》)的时间对比和“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难忘的泼水节》)的动作描写,都是通过强调某一细节塑造人物形象。无论是对动词、形容词的使用,还是使用对比、并列的句式,课文的优秀文段总有值得拿来与学生仔细咀嚼的关键点。抓住这些重点词句,可以让学生的内化更有效,使其习作表现出更细腻的色彩。

2.闭环训练:文体语感的培养范式

文体语感的养成不仅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还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使学习者真正掌握使用方式。语言训练想要低耗高效,其中一个方式就是将每个单项训练都设计为一个完整的闭环,通过一个个闭环的连接,最终形成学习链,并要确保每个闭环都能紧密连结在一起,不会松散脱节。如下面的词语训练教学实录:

师:现在,老师要教大家一个关于天气的写作诀窍。许多有经验的作家都会在文章中用上几句描写天气的语句。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里有吗?是哪句?

生1: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师:(将这八个字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将这句话读两遍,你觉得那天是怎样的天气呢?

生2:那是个晴天,因为“碧空如洗”就是说天好像被洗干净了,所以连云朵都没有。

师:说得真好!衣服脏了,洗一洗就清爽了;手脏了,洗一洗就干净了。同样,假如天也能洗一洗,那一定是瓦蓝瓦蓝的。“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就是形容天空干净透亮,连一朵云彩也没有。那么,假如是“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那又是怎样的天气?

生3:雷雨天。天黑黑的都是乌云,云里传来闪电和雷的轰鸣声。

师:说的好,就是雷雨天!给你一个机会,说一个词,让大家说说那是什么样的天气。

生3:“鹅毛大雪”。

生4:鹅毛大雪是指雪非常大,好像一片片鹅毛一样,一切都像穿上了白色的衣服,所以是大雪的天气。

师:非常好,老师再给出一个词——“微风习习”。

生5:是一个刮风的天气吗?

师:确实起风了,但还不是很准确。

生6:是温暖的春天。

师:对,是春天!“习习”形容风轻轻地、缓缓地吹。春天刮的风可不像冬天那样呼呼地吹,而是柔柔的、暖暖的,所以我们通常用这个词来形容春天的风。正如古诗里说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在这段教学实录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了“发现—探究—尝试—积累”四个阶段的词语闭环训练。教师在教学中类似一位导游,就天气烘托心情的写作技巧和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描写晴天的语句。然后就天气类词语的含义及运用情境进行探究,尝试解答“碧空如洗”和“万里无云”是怎样的晴天。再反过来给出“乌云滚滚”和“电闪雷鸣”让学生尝试自行解释词语含义,甚至由学生给出词语互相探讨。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是相伴相生的,基于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尝试引申出来的知识,教师只需稍加拓展,与

文学常识联系起来教学,学生的知识积累就能得到有效提高。经过天气描写的词语训练,学生对于习作中使用哪些、如何使用描写天气的词语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就可以在实践中尝试迁移,而迁移成果又会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学生就能从他人的习作中学到更多。至此,天气描写方面的词语教学完成了闭环式的训练,也为其他方面的训练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阅读,是汲取写作营养的最佳路径。带领学生在阅读中,去发现、去探究、去尝试、去积累,在实操中提升综合素养,培养文体语感是低学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低学段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和自主使用文学理论进行学科能力的提升,但他们敏锐的语言感受力,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心,能让他们在长期的阅读和实践中对不同文体产生语感,并将之应用在创作中。教师所要做的,是带领学生阅读和发现文学之美,将训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朱晓灿)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文体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另类文体巧谋篇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小小主持人
语言与言语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