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重构

2022-02-19 08:33李小龙
中国农业会计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人员重构信息系统

李小龙

一、引言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发展为会计的变革培厚了沃土,也为构建数字中国,提升我国会计信息化水平,推动会计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会计的预测、决策、监督等职能创造了条件。本文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对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与素养的要求,通过重点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提出重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的设计,从而优化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目标,更好地强化高校在智能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二、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重构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

技术创新与理论创新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瑛、宋康宁等将会计人员的角色重新定位为支持业务决策的“业务合作伙伴”、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价值创造者”等重要角色,将会计职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定位为企业价值的直接创造者。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智能会计人才职业素养构成如下。

(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在数字经济环境下,财务舞弊的手段更加隐蔽,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因素由传统模式下主要对人与计算机的控制逐渐演变为对人、机器、代码、云平台、网络环境等的控制。因此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坚持职业操守,不断学习先进技术,防范财务风险、网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等。

(二)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在“大智移云”环境下,不但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还应该结合时代的变化,引导学生严格按照法律要求,遵守数字环境下数据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严格遵守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排查网络攻击、恶意代码的传播、非授权访问等故意操作,确保财务数据安全。

(三)兼备敏锐的洞察力和驾驭数据能力

在大数据环境下,财务人员每天面对大量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大量的计算机程序和代码,要从这些体量大、结构复杂的数据处理环境中精确查找、提炼分析、汇总加工,最终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就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信心和决心。

(四)适应数字环境下的专业技能

作为智能会计人才,一方面应该围绕会计、财务管理、税务、法律等强化专业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经济业务,做出职业判断;另一方面应该具备金融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等交叉性的专业知识体系。必须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处理技术,规划会计信息化流程,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实现业财融合和提供智能决策服务。

三、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员由核算型转变为财务分析型、战略型、管理型等,数字技能将成为会计人员的必备技能。智能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高校适应数字经济环境的主要举措,但是在专业改革和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实验平台搭建不足、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评价不完善等方面,人才培养已经逐渐落后于企业需要,很难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能力需求,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程体系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

为了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对会计职业的变革及教育部的新目标,部分高校已经尝试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中增加了大数据分析能力和会计管理实践能力、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等方面培养。但是在开设相关课程时,因为考虑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学生学情等诸多因素,仍旧停留在传统的会计信息化基础之上,而缺乏大数据分析、财务共享、智能财务决策等影响会计人员管理思想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课程。

(二)教学模式较为滞后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仍旧是灌输式的、多以限定的教材实验案例为基础,模拟操作为主,缺乏真实的实验场景、开放式的实验环境及适应现代管理思想多元化、不确定性的实验环境。

(三)实验环境落后

良好的实验环境是培养适应数字化需求的会计人才的必要保障。目前由于教学经费及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适应数字经济教学的会计软件良莠不齐,市场不规范、行业标准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导致高校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仍然是以用友、金蝶等ERP传统管理软件为主,缺乏财务决策、财务共享、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的实验平台。

(四)缺乏适应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教学评价体系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培养现代会计信息化人才的有力保证。目前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为主,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财务软件的能力,由于缺乏对学生实践技能测评的专业化软件,因此大部分高校是以理论知识的测评和实验报告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评价手段,往往不能准确地检测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风险应对能力,更不能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基于数字经济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的重构

会计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以往一门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就能覆盖的,必须以系统论思想建设一个系统的课程群。基于数字经济环境下,以学科专业课的跨界融合为基础,以培养智能会计人才为目标重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突出办学定位,也是解决目前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不配比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数字经济环境下智能会计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跨学科智能会计类课程群的设计逻辑基础上,分别从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模块重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见表1)。

表1 基于数字化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人才职业素养重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专业:会计学(智能会计方向)

为了适应数字环境对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在设置会计信息化课程时,一方面按照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另一方面要考虑跨专业、跨学科对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保障课程体系的无缝衔接。在通识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等对会计环境的影响,因此开设了现代技术前沿概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原理等课程;学科基础课的设置重点是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因此开设Python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管理预测与决策等课程。为了培养学生利用“大智移云”技术服务现代会计,因此设置了以智能财务决策、大数据与财务风险管理等重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同时设置中国会计通史、会计职业道德、商业伦理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会计文化、行为规范及职业素养。

五、改革后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一)培养大数据智能化师资团队

建立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突出、能够适应数字环境的会计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基石。目前高校面临重构课程体系,跨专业、跨学科师资力量不足的窘境,影响了学科重构建设。培养大数据智能化会计教师的途径,可以通过院校内部实现专业共建,同时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办法,引入社会和企业力量开展“双师型”教学,或者通过院校协同、校企协同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培训,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二)变革教学方法

数字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会计环境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必然面临变革。教学中应该通过校内合作、高校联盟的方式共同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及案例资源,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实现跨时空、跨地域的教学,线下教学应打破传统方法,通过课堂辩论、案例讨论、微视频、互换角色、翻转课堂等形式不断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搭建配套的实训环境

培养能够胜任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智能会计人才,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训环境是其有效的支撑。针对大数据程序开发设计,可以利用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超星平台搭建有效的实验环境,以降低成本节约资金。针对较为复杂、投入资金大的智能财务共享实验环境搭建,可以通过产学研方式;针对高校培养学生的需求合理设置教学模块,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据挖掘、建立数据驾驶舱、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等能力。

(四)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以会计信息系统为主导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是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保障。为了体现学生的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素养,不能仅仅以单个的课程考核为判断依据,要按照课程难易程度进行加权计算综合成绩;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给出不同类型的企业案例,以及不同的场景需求开发学生的数智思维、流程再造、思辨能力、探索创造能力等,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企业的融资能力、投资收益、风险管控等。

六、结论

数字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战略提出了挑战,面对风险和商机并存的经济环境,对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能力及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商业道德,严守商业秘密,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利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数据分析及决策。本文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职业胜任力的要求,以智能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提出了重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并且从培养大数据智能化师资团队、变革教学方法、搭建配套的实验平台、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方面提供保障措施。

猜你喜欢
会计人员重构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