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莹,宋 青,洪 林
新形势下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之策——以苏北地区Y学院为例
谢 莹a,宋 青b,洪 林b
(盐城工学院 a.学生工作处;b.高教研究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应用型大学的出现,是一个国家现代工业文明发达的标志。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又依靠发展的地方经济来支撑,校地共生,共同繁荣。实践表明:校地深度融合是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的现实路径,也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之道。建设一流学科、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能够体现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的教育质量文化,实现教育对学生科研素养、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目标要求,正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校地融合;应用型科研;质量文化建设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等“四新”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牢记大学的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社会、奉献地方,其科研模式与人才培养如何立足地方、依托行业、面向企业,按其自身发展要求制定相应战略目标和改革举措,继而构建起能体现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教育质量文化,实现教育对学生科研素养、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的既定目标,是地方应用型高校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实现应用型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和办学理念。
要有先进的教育观和教育价值观,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现代的教学观和学习观,科学的发展观和绩效观,以及明确的办学目标定位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如何让应用型高等教育助燃地方产业升级,增强应用型高校的“地方性”“应用型”和人才培养的“适切性”,迫切需要应用型高校有更高站位、更大追求,走向育人育才新境界,搭建跨界协同新框架,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塑造教育实践新体系,进一步彰显应用型高校的时代特征,并将彰显时代特征作为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没有更高的育人境界,就不会有更高的办学质量和育人业绩,也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用人单位的赞誉。育人育才新境界,就是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的境界。应用型高校要站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而非各个学校自身的立场来谋划学校发展。要面向区域高等教育的整体规划和重要发展事项来“谋大事”,要面向应用型高等教育和学校自身关键改革任务来“解难事”,要面向地方广大人民群众和学校师生切身利益来“办实事”。
育人育才新境界,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境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坚持质量、创新、服务、贡献导向,淡化不切实际的论文、奖项等数量指标,把精力放到教育教学改革上来,放到实心实意培养人才上来。应用型高校的高质量发展,首先是培养高质量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增强应用型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作贡献的能力。
育人育才新境界,就是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地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想往为目标追求的境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链中的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在不断上升,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已占到工业品出口总额的30%以上,低端装配环节将逐步退出产业链。所以,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地方应用型高校对地方产业发展给予更大支撑,需要地方应用型高校把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传承等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做到与产业“无缝对接”、与人民群众的需求“无缝对接”,深化育人育才新实践,迎接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新的春天。
应用型高校的价值就在于直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在于将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需求与培育人文精神的教育需求整合到一起,这就迫切需要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致力于搭建跨界融合、协同育人新框架,共同培养高适切性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搭建跨界协同新框架,首先需要在运行机制上动脑筋。地方应用型高校是应用性科学研究的主战场、技术突破的策源地,要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紧贴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脉搏,面向地方产业链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学科交叉集成,为地方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有理想追求、能吃苦耐劳、讲奉献、大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要在地方政府主导下由学校与地方各科技园区共同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比如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专业性创新创业示范区,服务产业技术创新、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企业孵化;学校则主动融入地方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聘请地方研发机构科研人员为学校兼职教授,努力在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的产出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政、校、企、行和大院大所等各方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实现科技创新,这正是应用型高校应有的使命担当。
搭建跨界协同新框架,还需要在平台建设上想办法。好的平台,应当是一端连着学校,一端连着市场,把从技术到产业的通道彻底打通,使学校科研机构成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大平台。[1]这一平台的成功运行,一是要有科学自主的研发组织模式,二是要有灵活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三是要有面向市场的成果转化体系,四是要有持续多元的经费投入机制。它要能够调动各创新主体的活力,激发各创新主体的动力,同时能够契合市场机制配置科技创新资源,[2]重点从打造创新集群、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效率、激发创新活力、释放创新潜能、建设创新环境等多个方面加快形成科研服务社会的路径和对策,增强广大教师科研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方式,是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构建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首先是要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应用型高校就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要使学生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坚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念,明确社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并由此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构建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单靠学校自身是难以完成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为此,对协同培养人才的行业企业等各方权利义务、利益诉求、跨界协调、自我组织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和客观的把握,从而使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模式真正落地落实、行稳致远。不过,高校自身始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主体,通过人才协同培养,能切实改善学生实验实习实训条件,使学生实践能力获得有效提升。行业企业根据其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优势,与学校合作,全方位参与教育教学,可解决人才缺乏和技术技能不足的问题;行业协会参与课程编制、标准开发,以及对教材选择、教学评价等提出意见和建议,能够保障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通过人才协同培养,学生的学习内容能更符合行业企业需要,所学理论能够更好地融入实践,从而有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
构建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还需要政策制度提供保障。一要提供经费保障。高校在承担学生奖学金、师资进修培训等费用的基础上,还要与企业共同承担实习基地建设费用,由企业提供真实环境,高校分担相应投资,通过校企共同出资建立起学生培养成本合理分担机制。二要提供制度保障。要制定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相关竞赛辅导、创新创业指导等各项制度;要制定具有应用型高校自身特色的教师绩效、学生考核、教学评估、人才评价制度和技术革新型、实践教学型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创校企命运共同体。
塑造应用型高校教育实践新体系,高素质师资是关键。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教师大多是博士毕业,毕业后还要接受教师学院培训,同时至少得有10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经验才可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成为一名理论课教师。其企业实训教师的成长路径一般是先接受三年半职业教育,再在企业有一年以上的实践经验,然后经过师傅学校或实训教师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国内也有出台让教师“在校内创新、在园区创业”等灵活政策的高校,其目的一方面是助力教师的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另一方面,也让其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能够从“纸上”进入“眼帘”,使得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有实践指导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挑起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梁”。
塑造应用型高校教育实践新体系,课程体系是基础。课程体系原本是学校的“专利”,但如果缺少企业的参与、企业的管理和企业的文化,这样的课程体系就无法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真正内涵。所以企业产品、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等要素的融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十分重要。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应当是“标准化”课程与“定制化”课程的有机结合。只有沉下心来,扎扎实实打造应用型高校特色课程,建构好“学校理论课程体系”与“企业实践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真实的车间操作设备、加工工件,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以各种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推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一体化”建设,形成应用型高校课程的“一体化”新体系。
塑造应用型高校教育实践新体系,多元联动是保障。在师资、课程基础上,应用型高校还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和学生未来发展新期盼,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升级,形成适应地方需求、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密切合作,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充分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贯通,人才供给、技术革新、社会服务、文化教育等多元联动的服务工作体系。
推进高校与地方深度融合、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行业企业参与地方高校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通过校企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共享科研设施资源,形成产教联合体、利益共同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既是推进产业提挡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应用型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的必由之路。
我们知道,大学自产生以来就与所在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英国高等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Ashby,E.)认为:“大学不仅要满足社会对它提出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的发展指导作用。”[3]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融合是大学发展的最高荣誉,美国硅谷和斯坦福大学就是相互成就的。在《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中,深圳位居创新能力排行榜首位,这离不开其背后众多一流大学的支持,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名校在深圳都设有分校,对深圳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供给。
应用型高校发展需要校地协同产教融合。从我国应用型高校的分布来看,它具有鲜明的属地性,绝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归属省市地方政府管理,服务地方发展是应用型高校的必然选择。[4]应用型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历史和特点,根据所在区域的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经济结构,找准与地方融合发展的契合点,主动加强与地方合作,加快专业设置调整、课程和教学体系改革、科研攻关方向,在专业设置上面向地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其提供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供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联合企业深度参与,使人才培养标准满足产业现实需求;在科学研究上要聚焦地方产业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积极参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推进地方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囊团。
地方高质量发展需要应用型高校支撑引领。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也是保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改变了以往以生产要素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使得创新成为第一动力,人才成为第一资源。随着全球经济秩序的加速重组,地方经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也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关键问题,这对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就更为迫切。应用型高校诞生于地方,着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应用型人才和应用性知识成果的聚集地,在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天然优势。考察世界大学与城市的发展史会发现,中世纪时期的大学与城市既相互依赖,又存在矛盾冲突,但随着大学与城市利益纽带的不断加强,互促共生、互动共赢已成为当今大学与城市关系的主旋律和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认识到,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关系到核心引擎功能的发挥,关系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
如前所述,应用型高校因地方需求而生,也将因地方发展而盛。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要扎根地方,瞄准地方高质量发展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师资队伍、文化营造等方面协调发展。
一是构建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对高校而言,学科建设是龙头,对地方而言,主导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没有强大的学科支撑,专业将无从发展,也无法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因此,构建支撑地方主导产业的学科专业体系在高校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应用型高校要转变传统的以学术为导向的办学模式,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链,推进学科专业集群化发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符合地方产业结构、行业发展要求、专业相互依托的学科体系,服务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与地方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以江苏中部地区的Y学院为例,该校紧密对接地方大力发展新能源、生态建材、环保装备、智能制造、大数据等主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机械、材料工程领域学位点建设,形成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加强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和内涵建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等6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二是培养适应地方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要面向地方,主动适应地方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面向地方和行业需求的专业方向,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形成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突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特色,培养路径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科教融合,校企共建共享科研实训平台,引导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培养复合型人才要跨专业,要打破学科壁垒、专业壁垒,在跨学科、跨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复合型思维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形成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管理制度。Y学院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成立新能源学院、悦达汽车学院、卓越环保学院等一批产业学院,坚持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并重,以科研支撑教学的办学理念,创新“面向产业,对接企业,校地联合,知行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国华能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合作建设的新能源学院,成为所在省(市)首批15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之一,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三是提升服务地方产业转型的科研攻关能力。大学是国家和社会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源泉。回顾美国20世纪发展史,一批美国一流大学在推动美国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创新源泉的关键作用。比如,被称为“航天引擎”的加州理工学院推动了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被视为“极客天堂”的麻省理工学院引领了电子科技的发展潮流;被当作“硅谷基石”的斯坦福大学奠定了软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被誉为“最具创新力的公立大学”华盛顿大学助推了互联网科技的跨越腾飞。应用型高校的科学研究要坚持以服务地方行业需求为导向,围绕行业和产业发展的应用基础、关键共性问题和具体产品开发,搭建科研平台,整合科研力量,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研究,开展协同创新,解决地方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技术支撑和引领。Y学院策应地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围绕地方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搭建校地协同创新平台,学校组建8大产业技术研究院,64个校属研究机构,每个学院对接地方一个产业,每个创新团队对接一个产业的若干龙头企业,每位教授、博士对接相关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产品技术状态和难点关键问题,共同开展科技攻关。学校科研项目、科研到账经费、授权发明专利及转化80%以上围绕地方行业开展。
四是建设共引共用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流应用型高校,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Y学院推进“三大改革”,以激活人才潜力:(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实施岗位管理制度。完善人才遴选、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创设聘岗能高能低、待遇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良好发展环境。(2)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职称评审制度;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鼓励教师潜心研究、长期积累。(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绩效奖励制度。推行“岗位基础+绩效激励”的分配制度。同时坚持分类管理,为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比如,对从海外引进的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或在海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不受职称、资历限制,自引进年度起,3年内可根据实际水平、能力和业绩成果直接申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对于引进的海内外优秀博士,优先推荐申报省市各类人才项目,入选的人才和团队,提供相应创新创业资金资助、岗位津贴和科研经费。对于特别优秀的高端人才,则实施“一人一议”引聘政策。同时,学校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后顾之忧,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子女入学保障,帮助教师潜心教学科研、立德树人。
五是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实践育人文化。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文化。地域性和实践性是应用型高校的基本特征。在大学文化建设中,Y学院一方面借鉴吸收区域文化精髓,将地方的特色文化、人文精神融入到大学文化建设之中,用地域文化涵养、充实大学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又将行业企业文化的精髓、价值观融入到大学文化之中,形成富有行业企业文化的特色大学文化,在熏陶、融入中感受、认可行业企业的发展文化,形成广大师生的文化自觉和行动自觉。近年来,Y学院特别注重将地方“红色铁军文化”“白色海盐文化”“绿色湿地文化”“蓝色海洋文化”与应用型高校建设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旅游、环境、文化、经管、马列等学科专业优势,成立黄海湿地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新四军研究院等特色智库,为政府提供政策参谋和咨询。通过开展与地方文化、企业文化相衔接的系列特色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为行业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各方面均打上了Y学院的文化烙印,将责任担当融入学生血脉之中,将家国情怀埋入学生心灵深处。
[1] 沈佳.“四不像”:科技成果转化“催化剂”(上)[N].山西日报,2021-03-23(002).
[2] 梁也.习近平关于创新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2):11-19.
[3] 潘懋元.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趋势[J].临沂大学学报,2011(1):1-5.
[4] 韩延明.中国高校必须强力推进特色发展——研读潘懋元先生高校特色发展理论之感悟[J].高等教育研究,2010(8):35-41.
A Case Study of the Strategie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XIE Yinga,SONG Qingb,HONG Linb
(a.Department of Student Affairs,b.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cheng 224002,Jiangsu,China)
The emergence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is a symbol of a country’s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pplied universities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and at the same time rely on its development to support themselves. Univers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can coexist and prosper together.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is the realistic way to build and develop a first-class applied university. It is suggested to build a first-class discipline,form a discipline scientific research model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build an education quality culture that can reflect students’growth and future development,and realize the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 on students’scientific research literacy,comprehensive quality,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which is the meaning of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hool-local government integration;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qual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G648
A
2096 – 2045(2022)01 – 0014 – 05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基于新工科背景的地方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20JYA00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质量发展指向的应用型大学评价体系研究”(D/2021/01/30)资助。
谢莹(1979—),女,江苏连云港人,盐城工学院学生工作处副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2018 级博士生,研究方向:大数据与创新创业教育;宋青(1976—),女,江苏常州人,盐城工学院高教研究院院长,扬州大学教科院2019 级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院校发展规划;洪林(1961—),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院校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夏 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