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敏,唐银山
理念、规范、保证:英国大学商学院本科教学体系剖析与启示——以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为例
孟子敏1,唐银山2
(1.北京师范大学 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广东 珠海 519087;2.雷丁大学 亨利商学院,英国 雷丁 RG6 6UD)
英国大学商学院在“自由教育”理念传统的嬗变与坚守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独到、成熟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加强本科教学、探索建设一流商学院(或管理学院)的背景下,其相关经验仍然值得深入发掘与借鉴。本文以商学院本科教学体系为切入点,从中英双方教师合作探讨的视角开展研究。基于教学经验、访学经历和相关文献,在对中英大学本科教学有基本了解的前提上,选取英国第一所商学院——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为调研样本,从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架构、教学形式与方法、考核评价与质量保证等方面,对其本科教学体系进行细致研究,并探讨对于我国商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英国大学;本科;教学体系;亨利商学院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1]我国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强调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2]随着全球商学院教育的日益成熟与发达,在加快“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各高校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在本科生教育和教学上也不断推陈出新、优化改革,向着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培养模式看齐和迈进。英国大学素有“自由教育”理念的传统[3],在这一理念形成、嬗变与坚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4]。商学院在英国兴起于二战之后,在七十余年的发展中建构了较为独到、成熟的教学体系。深入探究其本科教学的特色之处,能够为我国商学院教学改革拓宽思路,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商学院本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得益于中英高等教育交流的发展,我国研究者对于英国大学的教育教学进行过多层面的研究。在宏观层面,研究涉及到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英国大学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管理模式、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及趋势、导师制等;在微观层面,则涉及到某具体学科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保证及评估、教师评价及薪酬管理等。其中,对于经济与管理学学科本科教学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商学院本科教学体系相关。然而,目前尚未出现对于英国一流商学院本科教学体系的专门研究。在现有相关研究中,基于系统和深度观察的调研尚存不足,表现为要么仅作宏观论述、宽泛概括,因缺少确切事实和数据支撑而缺乏严谨性;要么仅作案例研究、细节描述,因缺乏提炼和剖析而显深刻性不足。
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往往具备AMBA、EQUIS和AACSB“三重认证”①,目前全球集这三项认证于一身的商学院尚不足1%。亨利商学院成立于1945年(2008年起归属雷丁大学),是英国第一所商学院,也是同时拥有“三重认证”的国际化商学院,在英国商学院中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5]因此,本文以亨利商学院为例,聚焦于商学院本科教学,从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课程架构、教学形式与方法、考核评价与质量保证方面,对其本科教学体系进行细致分析。采用实地调研和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参与和现场观察、师生个人与小组访谈、政策文件文本分析等方式开展研究,并探讨对于我国商学院(或管理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的启示。
教学体系是在教育理念指导下建构的。英国大学素有“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理念的传统,主张大学目的在于传授知识、训练心智和培养品质优良的社会成员②。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是伴随着“自由教育”理念的形成、巩固、嬗变与坚守而逐步走向成熟[6]。时至今日,大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虽然随着社会变革而不断变化和更新,但“自由教育”的观点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被英国高校特别是以牛津、剑桥为代表的“古典”大学所恪守[7]。各高校的具体理念虽然表述各不相同,但在本质上则共同认为:高等教育是通过自由教育的过程而发展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高等教育无论是发生在哪个学科,都意味着个体交往能力及敏锐的批判意识的发展;高等教育要将重点放在更新知识库的能力的发展上。
同时,英国大学普遍提倡的5C教学理念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交流(Commun- ication)、合作(Cooperation)、创造性(Creativity)和文化融合(Culture),也与“自由教育”思想和观点一脉相承。而且,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都推崇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John Dewey提出的“从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理论,主张当学生想做的时候,让他去做;笃信学生不是从书本中获取答案,而是通过实验、思考、做论文等自己寻找答案。
雷丁大学始建于1892年,其前身是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所创立的分院。作为英国一流研究型大学,雷丁大学延续和秉承了牛津大学的传统、理念和目标。牛津大学一贯以卓越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以精湛严谨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智力提出挑战,通过追求世界一流的教育和卓越的学术成就,服务国家与社会[8]。顺应这一理念和目标,雷丁大学提出了“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承诺和知识”的校训。
亨利商学院尊崇的是理论、研究和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其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尤其注重以实际的项目管理作为教学特色和目标。作为全球精英商学院之一,亨利商学院在教学质量、教师能力和学术产出上声誉卓著,其定位于“where business comes to life”,意为“赋予商科生命之地”,可见其特色在于推崇商业应用于实践的可转化性。这也与英国大学“自由教育”理念的嬗变相一致,即适应社会对大学教育的需要,在强调知识、智力、品格的同时,注重应用性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教学体系的建构首先基于专业设置与课程架构,课程架构又涵盖课程体系安排和课程内容设计。英国大学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在教育教学方面均遵循市场化原则,具有完全的自主权。但即便如此,英国高校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以及课程教学方面仍然保持了高度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亨利商学院作为全英排名前十的商学院,提供本科、硕士、博士所有层次的学位教育。在其本科学位教育中,共设有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房地产与规划四类“学位课程”(Degree Courses),在每类学位课程下再具体设若干“学位项目”(Degree Programmes),即专业。其四类学位课程均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建设,都颇具特色和实力。金融学(Finance)类学位课程由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与亨利商学院合作成立的ICMA中心提供,在全球享有盛誉。国际资本市场协会被称为全球金融界的“精英协会”,凭借其在金融学领域的专业教育、政策制定和研究咨询方面的卓越表现享誉全球③。ICMA中心作为证券行业与大学金融系之间首次合作的产物,被认为是全英最好的金融专业教育机构,也是欧洲最大的证券与投资专业培训基地之一④。这一资源整合优势为亨利商学院的金融学教育奠定了高水平的基础,赋予其鲜明的专业特色。房地产与规划(Real Estate and Planning)类学位课程由专门成立的房地产和规划研究中心开设⑤,其教学科研水平具有全球领先水准,一直在英国排名第一、在全球名列前三。会计学(Accounting)类学位课程与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合作建设,实践性特色非常明显。普华永道不仅提供课程实习,还参与入学面试及课程开发,并吸收约一半毕业生就业,堪称校企联合、定制化人才培养的范例。工商管理(Business and Management)类学位课程则建有各类研究中心、创业中心,与本地企业联络密切,并通过基金投资等参与实际商业运作[9],能帮助学生体验真实的商业管理,突出“商业转化为生活”的教学理念。
在具体的“学位项目”(专业)设置中,既考虑了通用性,也兼顾到学生的特色职业发展。例如,工商管理类学位课程下设有工商管理、国际商业管理、管理和信息技术、国际商务和金融、创业和创业管理六个专业,分别颁发BA(文学学士)和BSc(科学学士)学位。同时,以培养外语技能、服务国际化企业为特色,还另设有国际管理和商务管理专业,并再细分为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四个方向,不仅突出了专业特色,也为服务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好保证。
对于每个“学位项目”(专业)都制定有详细的《项目规范》(Programme Specification),即专业规范,如同一个专业“说明书”,以文字和图表的方式清晰描述各个专业的教学规范和标准,内容包括基本信息(专业名称、代码、授予机构、教学机构、学习年限等)、专业信息及内容(专业目标、特征及各学期主要教学安排)、课程信息(各学年具体课程安排)、额外成本(教科书等学习资源的成本)、实习机会(实践实习和海外学习机会)、教学传授(教学方式、学分要求)和学习效果评估等。
可见,英国商学院本科专业设置既严谨规范,又能结合自身实际及社会需要灵活安排。既能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又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兼顾学生的职业发展。其专业规范相当于我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但描述更加详尽、具体,既反映出教学特色,也有助于保证规范执行。
英国高校的课程教学可以归结为模块化管理,即将每门课程视为一个“模块”(Module),多个“模块”进行组合即构成课程体系。模块即课程也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一般按学年和学期具体安排各个模块的组合。以亨利商学院的工商管理(BA Business and Management)专业为例,第一学年的课程安排围绕市场营销与战略、组织行为与文化、企业三个领域展开,共开设国际财务会计入门、管理会计入门、商业统计学、人与组织、市场营销与战略五门必修课,前三门是工商管理类六个专业的共同课程,可视为学科基础课。选修课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的选修课中自主选择,同时,由亨利创业中心提供商业和创业方面的课程。第二学年的重点在于财务、市场营销管理和商业战略,只有高级管理会计和管理技能两门必修课,特色是引入业界专家进行技能与经验分享。第三学年则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不再设置核心的必修课,而是要求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审视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允许学生按照需要、兴趣和目标,自行选择剩余120学分的选修课。而且,学生可以选择进入第三学年,也可以申请一年的全职带薪实习或海外学习。
英国商学院本科课程设置突出专业化,注重引导学生深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程架构中,开设的科目较少,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时间与精力保障;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甚至同一门课按难易程度拆分成级别不同的课程,并安排在不同学年;在选修课管理上,选修课可选择范围很广,学生选课自主权很大,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环境,有利于实现学生自我“因材施教”;在实践课安排上,为学生提供创业训练、带薪实习或海外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提升实践经验并增强就业能力。
在亨利商学院,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要求均由其《模块描述》(Module specification)明确规定。模块描述由模块负责人(Module conveyor)负责开发和修订,经学术委员会审定通过后执行,授课教师必须遵照执行,不能随意变更。同时,课程教学实行模块负责人制,由模块负责人组织和安排授课及教师人选。《模块描述》作为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相当于教学大纲(Syllabus),全校所有课程的《模块描述》均可在学校官网查询和下载。[10]其文本结构包括基本信息(含教学机构、学分、级别水平、开课学期、负责人及联络邮箱、先修课程等)、模块概要、教学目标、可估价学习效果和额外结果、教学内容纲要、教学方法(含联系小时数)、评价方法(含及格标准和迟交惩罚)和额外成本(教科书购置、实习费用等)等部分。其中,对“可估价学习效、额外结果和联系小时数的认识及规定与我国有较大不同。
与我国仅规定“教学目标”不同,英国不仅对“学习效果”做出规定,还将其又细分为“可估价学习效果”(Assessable learning outcomes)和“额外结果”(Additional outcomes)两类:前者是指与学习某课程直接相关的各种知识、能力和素质,后者则是指在批判性思维、逻辑分析、独立学习、商业意识、团队合作等方面训练的加强,以及学术研究、调研、沟通、写作、演讲等能力的提升。“联系小时数“(Contact hours)是教学总时长或课程总学时,其规定也与我国差别很大。其中不仅包括师生直接接触即面授的课时,也包括学生课下自学的时长,且学生课下自学时间远超过课堂面授的时长,两者比例约为4:1。
可见,英国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具有明确、严格的教学要求和制度保障。不仅注重课堂面授,更注重要求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不仅注重教学目标,而且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始终强调给与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允许并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团队学习。
教学体系的实施最终要落实于课程教学,体现为教学形式与方法。英国大学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丰富多样,其做法与我国存在较大不同。同时,各大学之间在宏观安排上保持共性,但在具体做法上则教育层次及学校风格而不同。根据大量的课堂观察和文件文本比对发现,亨利商学院本科课程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复杂、多样,但又遵循一定规律,且依课程性质不同而差异较大。
对于大多数理论性课程而言,教学形式一般包括“讲座”“辅导”“研讨”和“指导下的独立学习”四大类。其中,“指导下的独立学习”(Guided independent study)占80%左右最大比重的学时,可视为最主要的教学形式,具体又分为阅读(Wider-reading)、小组学习任务(Group study task)、同辈协助学习(Peer assisted learning)、反馈(Reflection)等形式,此外,预习、复习、对论文、报告、研讨、考试等的准备以及过程性评价任务也均被视为独立学习的形式而计入学时。
“讲座”(Lecture)是最基本但却并非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课时一般仅占总学时的十分之一。教师仅讲述核心理论、关键方法和重点难点,其它则交由学生课下自学。但仍会引入学术前沿问题,也会根据需要邀请业界人士讲授行业案例。“辅导”(Tutorial)是小组授课的形式,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或助教对课程知识、作业或任务,如案例研究、项目调研、论文或报告写作等进行具体指导。有时也采用分组讨论、展示演讲等形式,旨在提高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应用能力;“研讨”(Seminar)也是集中上课的形式,是在讲座之后为学生提供相关主题的延伸讲授。研讨主题会提前公布,并要求学生分组讨论,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术探究的热情,发展学生对理论观点的拓展思考。同时,研讨也为学生提供过程性反馈(Formative feedback)的机会,帮助学生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对应于上述三类面授的教学形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研究、课堂游戏、商业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其中,案例研究最为典型,在辅导、研讨中较为多见,有时也被用在讲座中。大量课程“强烈的倾向”在于“使用大量取自于真实世界的商业案例”,“强烈强调”学生要参与课堂案例讨论。而对应于“指导下的独立学习”的教学形式,主要的教学方法是阅读、团队学习(包括小组学习和同辈协助学习)、学习反馈以及完成研讨、演讲、论文/报告、考试等各类准备。其中,最重要的是阅读,一般占总学时的20%~60%最大比例。阅读又分为独立阅读和指导阅读,阅读材料(Reading list)来自教师指定的教科书、参考书、学术论文、网络资料、视频剪辑等。
理论性课程的教学不仅形式与方法灵活多样,而且特别强调学生“学”而非教师“教”。在以“教”为主的传统讲座形式中,讲授内容虽精简但先进,虽发散性明显但学术性和应用性也很高。在“学”与“教”并重的研讨、辅导形式中,强调学生参与、师生互动,频繁使用研讨分析、展示演讲等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以“学”为主的独立学习中,不仅提供了多种具体形式与方法,而且明确规定了课时保证。总体而言,突出学生要完成各项学习准备,强调教学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非教师的灌输讲授;要求学生课外自主安排时间大量阅读,非常注重通过大量阅读实现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和同辈学习,注重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个人协作效率的培养。
实践性课程包括项目类、模拟类以及实践类、实习类的课程,其教学形式与方法与理论性课程有所不同。在项目类、模拟类的课程中,面授形式除讲座、辅导、研讨之外,还有演练课和工作坊、实地调查等教学形式;在专门的实习类课程中,则没有或很少有讲座等授课形式,而直接代之以实践学习、项目指导、项目执行和外部访问等课外实践性教学形式。
“演练课和工作坊”(Practical classes and work- shops)是演练性内容的、团体讨论的课程,聚焦于问题研讨和实际操作。通常要求学生进行商业管理模拟或项目调研,并提交个人或小组报告,同时,要求学生通过书面报告或口头演讲反馈问题及解决办法,并自行总结需拓展学习的方向。“实践学习”(Work-based learning)是安排学生参与一段时间的工作实习,使其获得实习体验和实践经验,并形成学习反馈。由任课教师和实习机构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考核,突出强调“在做中学”。“项目指导”(Project supervision)和“项目执行”(Carry-out research project)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监控下,学生进行自我导向的学习活动,强调高度的互动性、主动性和行动导向。由教师提供相关理论信息和提示资源后,借助朋辈学习、导师指导进行自主学习,再通过讲座、小组互动等形式巩固知识并获得反馈,所有的学习不仅以学生为中心,而且充满独特性和个性化。“实地调查”(Fieldwork)和“外部访问”(External visit)是组织学生到实习机构进行现场参观、访问或考察。前者是在教师指导下选题并分组完成问卷、访谈调查及调查报告写作,后者是在夏季学期组织本地访问或出国考察学习。
实践性课程同样规定和实施了多样化、组合化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并针对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规律,对其进行规范设计的同时兼具灵活性和差异化。尤为强调互动的、体验的学习方法,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各具特色的教学形式,而且组织扎实、实施灵活,学生也无需付出太多额外成本。由于强调高度的互动性和主动性,教学设计丰富、有趣,课堂游戏、实际操作、现场参观、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非常常见。而且,非常重视团队协调工作和同辈相互学习,同时重视行动执行和学习反馈。
教学体系的效果体现为课程教学质量,而课程教学质量取决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和学校对课程教学质量的保证。英国大学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与质量保证措施在整体上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当然也因学科、专业、教育层次以及学校规则制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就商学院本科教学而言,对学生课程学习采取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方式与方法。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由教学文件做出明确规定,具体而翔实,授课教师要严格执行。若要申请调整,则须经规定程序、经由各级学术委员会批准。在亨利商学院《专业规范》《模块描述》等文件中,均使用“评价方法”而不是“考核方法”,可见并非强调课程考核((Exam)而是突出学生评估(Assess)。而且,将评价方法划分为总结性评价方法和过程性评价方法两大类。总结性评价方法(Summative assessment methods)意在说明课程共采用哪些具体评价方式及各种评价方式在期末成绩中的占比,具体评价方式除笔试(Written examinations)之外,最常见的是课程作业(Coursework)、课堂测验(In-class tests)、口试(Oral examinations)和实践测试(Practical examinations)。过程性评价方法(Formative assessment methods)则是通过学术论文或报告、个人反馈(Personal reflections)、工作坊、团队工作、展示演讲、角色模拟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通常利用“研讨”“辅导”类课程形式开展过程性评价,说明过程性评价也同时被作为一种教学形式。
每门课程通常通过两种以上评价方式的组合进行考核,每种方式的具体内容安排及分值比重则由文件规定,并事先向学生公布。通常,笔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小,课程作业比重较大,其次为各项实践环节分值。例如,在《销售管理》课程的总结性评价方法中,个人报告占比65%、口试与演讲占比30%、实践技能评估占比5%,没有笔试。2000字的个人报告是课程作业,意在评估学术应用能力,1次团队演讲和1次分组角色扮演是过程性评价,以考评实际销售技能。
课程作业作为最主要、最为典型的评价方式,被视作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课程作业的类型极为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报告、论文写作、项目任务、咨询业务、展示演讲、角色模拟等各种形式。一般学生需要在完成大量阅读、进行相关调研后,才能完成这些课后作业。其中,尤以写作为最重要、最常见的作业形式,写作题材不仅涉及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实习报告等,还包括个人或团队的学习反馈或反思。这里,学习反馈或反思被认为不仅仅是学习者发展的标准,也能给学生带来发展,所以在写作类作业中受到格外重视。
综上,商学院本科课程评价注重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单纯地进行考试考核和成绩评定。通过多元化、过程性的反馈和评估,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又能促使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多方面的提升。而且,多种评价方式均以独立思考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为导向,有助于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英国高校也非常重视保证课程本身的教学质量,各学校均制定有专门的课程质量保证政策。雷丁大学的质量保证政策包括十个方面,[11]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还包括教学管理以及对学生的支持等。其核心是要创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保障所有学生在所学的专业领域达到可能的最高标准。
为了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各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意见反馈。学生在课程结束后需登陆英国“国家学生在线调查”网站,对课程、教师及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这些评价结果被作为教师晋升、考评的重要参考指标。同时,多数学校建立了学生反馈的长效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雷丁大学在学生事务部下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及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会、学生意见投诉机构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保证课程质量达到应有标准。
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英国高校还对学生提供学习支持。雷丁大学设有学生支持中心,除了解决学生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外,还对学生在选课、查找资料、课外阅读、准备考试等学习方面的问题给予帮助和支持。[12]学生支持中心与院、系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办公室等密切合作,共同支持学生的学习。当然,这些支持和帮助并非代劳,仍是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之上,需要由学生主动寻求,而且也只是咨询性或建议性的。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校还提供充分的教学保障条件。例如,网络教学设施能够为在线教学、作业提交和自主学习提供保障。图书馆全天开放,并设置个人学习、小组讨论等各类学习环境,学生可以自由或预约使用。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很强,不仅设专人负责不同学科、专业的文献检索指导,而且提供数学、统计学等复杂科目的自学指导。亨利商学院甚至建有自己专门的图书馆,提供专业资源对学生学习予以支持。
英国商学院本科教学课程质量保障方面,不仅形成了规范、成熟的规则和制度,而且提供了切实的制度和组织保障。其中,不仅重视学生意见反馈,而且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帮助与支持;不仅创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而且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条件保障。
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的本科教学体系代表了英国一流商学院典型的教学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架构、教学安排及教学管理方面,均具有规范、严谨的制度安排和规则制定,在教学中强调“学”而非“教”,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在遵循传统并历经嬗变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指引下,英国商学院本科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性传授很少,所有教学体系设计及实施均旨在突出学生的“学习成果”,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中领悟知识并提升各种能力。教学的重心在于强调批判性思维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造就习惯和擅长于终身学习的学生。
英国商学院本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倡导“学”与“教”并重,摒弃了教师灌输为主的“教”,强调了教师指导下的“学”。我国商学院本科教学中,首先要在教学理念方面适当转变,大胆给予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要求,并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独立学习创造条件和环境。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仅赋予其通过探究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体验,而且锻炼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且,还能促使学生获得持续学习和深层学习的能力,为其进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此,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及所有的教学安排中,应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导向,给予学生自主权和自由空间,并为其自主学习提供最大的支持与保障。借鉴英国商学院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可尝试将“独立学习”纳入正式的课程教学方式,并对“教师指导下独立学习”的多种方法做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还可根据需要,对其各种教学形式所需时长进行清晰界定并计入课程学时。
英国商学院本科在教学体系设计与安排的所有环节中均特别强调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教师“教”,更在于学生“学”。我国商学院本科教学亦应从注重“教”转变到突出“学”。在课程教学方面,应从注重保证实现“教学目标”转向达成“学习效果”,以突出学生的收获和学习成果;在课程考核方面,应从注重成绩考核转向学习评价,并注重将课程评估、学生反馈与学习支持相结合,以全面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专业和课程管理的教学文件中,可尝试明确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仅是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形式与方法的具体规定上,改变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尝试区分讲授、辅导、研讨等不同教学形式,并对各类具体的教学方法做出明确要求,还可对不同教学形式的学时做出相应具体规定;在考核方式与方法方面,要明确规定实施多样化、过程性、综合性的课程评价方式;在质量保证方面,在重视学生反馈与评价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对学生学习的支持措施和教学条件保证。
注重心智训练、鼓励批判性思维是英国大学“自由教育”理念一以贯之的核心主张,它主张高等教育在于“把学生推进到能够对自身经验进行批判性反思的理性层级”[13]。批判性思考极端地说即质疑一切,是训练寻找证据及相关材料去支持自己的观点。商学院教学的目的和价值也是培养一种高层次的智力水平及深入持久的思考能力,是培养在本学科领域执着地追求真理、探究真相的精神。我国商学院本科教学在教学体系设计及管理中,可通过对课程教学的规范要求,将思维训练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效果与评估标准,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可尝试在教学文件中,将批判性思维训练作为课程直接学习效果之外的“额外结果”予以规定和要求。在教学形式与方法中,避免纯粹教师个人讲授的“一言堂”,不仅要鼓励采用互动、参与的方式,而且可对大量使用研讨分析、展示演讲等方法做出具体要求。在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规范的设计中,应尝试加强对于提升学生阅读、写作素养的指导和训练。要求教师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清单,并通过研讨、辅导、作业布置等形式监督和指导学生进行大量有效阅读。同时,加强对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指导,加大对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和范式的辅导。
注重品格塑造、培养独立人格是自由教育坚持的目标。这种目标设定需要落实在教学体系的所有方面,在课程教学中倡导平等、开放、务实、创新的氛围,并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的规范要求中,可尝试增强体验性和实操性的学习活动,突出沟通、合作及各种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表达自己的想法,理解他人的思想,并能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拥有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在课程教学的相关文件中,倡导和规范合作学习、讨论式学习和同辈学习等教学形式,并尝试将培养团队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和“额外学习结果”。同时,要为学生提供创业、调研、咨询、商业意识、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规范训练,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综上,通过对英国商学院本科专业、课程、教学设计及管理的深入解析,由表及里可发现中英在教育理念、教学体系进而在人才培养观方面的差别。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差异体现了对学生培养的同一性和发散性的不同追求,教学与考核方式与方法的差异则反映了对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和多元化的不同期盼。我国大学秉承了系统、严格的教育传统,具有基础扎实、标准统一的教学优势。而英国大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更注重学生自主意识、独立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诸多方面值得借鉴。我国高校商学院在追求卓越的本科教育观的引领下,首先应挖掘深具内涵的教学理念,继而秉承各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不断探索和完善本科教学体系。
① AMBA、EQUIS和AACSB“三重认证”分别是世界三大权威协会——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欧洲质量改进体系、美国国际商学院联合会颁发给商学院的认证。
② 19世纪,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最早对大学理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曾就读并供职于牛津大学近30年的纽曼认为:大学是为传授知识而设,知识本身即为目的;大学的任务是提供自由教育和从事智力训练;大学的目的是培养充满智慧和思想、富有勇敢、正直、宽容等良好品质的“绅士”。
③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nternational Capital Market Association,ICMA)总部设在苏黎世,会员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知名的金融投资银行和机构。
④ ICMA中心成立于1991年,由ICMA总部投资,坐拥三所由汤森路透赞助的最先进的交易厅,并设有100多个终端机,是欧洲规模最大的仿真交易厅之一,可供学生模拟股票、外汇、期货等交易。
⑤ 房地产和规划研究中心成立于1968年,属于亨利商学院,是全英最大的房地产和规划教学与研究机构。它承接国际公认的房地产、规划和土地相关的领先研究,所提供的课程还受到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认可。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01-08-28)[2021-01- 29].http://www.moe.gov.cn/s78/A08/gjs_left/s5664/moe_1623/201001/t20100129_88633.html.
[2]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EB/OL].(2019-09-29)[2021-10-15].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469721.htm.
[3] 方燕雯,朱镜人.英国城市大学自由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以伯明翰大学为例[J].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0(3):91-95.
[4] 卫建国.英国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教学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10):104-109.
[5] About Henley Business School[EB/OL].[2021-01-15].ht tps://www.henley.ac.uk/about-us#oa.
[6] 王旭东.英国大学理念的传统、嬗变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9(7):62-64.
[7] 易红郡,姜远谋.19世纪英国古典大学自由教育传统的坚守与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9(3):86-94.
[8] 杜智萍.英国古典大学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基石与实践保障——基于牛津、剑桥两校本科教育的考察[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80-87.
[9] 徐洁,阚阅.英国大学本科教育呈现的新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92-95.
[10] Henley Business School-Modules for 2021-22[EB/OL]. [2022-01-15].http://www.reading.ac.uk/module/module.aspx?sacyr=2122&school=HBS.
[11] Reading University-Quality Assurance[EB/OL].[2022-01- 15].https://www.reading.ac.uk/cqsd/QualityAssurance/PoliciesandProcedures/cqsd-PoliciesandProcedures.aspx.
[12] Reading University-Student Services: Support Centers [EB/OL].[2022-01-15].http://www.reading.ac.uk/internal/staffportal/SA Sstaff/SASsupport-centres.aspx.
[13] 罗纳德·巴尼特.高等教育理念[M].蓝劲松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Philosophy,Procedure and Assurance:A Case Study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of the British Business School
MENG Zi-min1,TANG Yin-shan2
(1.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Zhuhai 519087,Guangdong;2.Henley 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Reading,Reading,RG6 6UD,UK)
With the evolution and perseverance of the concept of“liberal education”,British universities have gradually formed a unique and matur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odel,and their relevant experiences are still worth study. Under the context of strengthening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first-class business school(or management school),it focuses o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of the business scho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oint research between academics from China and the UK. Based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visiting experience and related literature,under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ese and British universities,taking Henley Business School of University of Reading as a sample,it reports the result to a detailed study in four aspects: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hilosophy and objectives,specialties and curriculum,teaching design and methodology,studying assessments and assurance,which aims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sig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s for Chinese business schools.
British university;undergraduate;teaching system;Henley Business School
G649.1
A
2096 – 2045(2022)01 – 0041 – 08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际创新教学法对我国高校管理学教学革新的适切性及启示——基于对IPR系列报告的文本分析及对英国亨利商学院的教学考察”(2021GXJK195);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项目“会展经济与管理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2019303)资助。
孟子敏(1971—),女,河北昌黎人,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教育领导与管理;唐银山(1963—),男,河北保定人,英国雷丁大学亨利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商业信息系统管理、教育学。
[责任编辑:夏 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