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明明
过去的40年中,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种类越来越丰富、体系越来越健全,但是制造精度还远远不够,为促进我国制造业向大而精的方向转变,我国需要在制造业发展的根源上,即中职教育方面做出相关研究与改革。中职教育是为国家制造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平台,要想培养出大国工匠则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中去。本文就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工作的必要性和实现路径进行相关分析。
工匠精神即工艺匠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仔细打磨、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这种精神的推动下,工艺匠人可以不断更新实践已知的技术知识,从实践中认识学习到新的知识,积累更丰富的经验,从而循环往复,使工艺匠人的技艺手法达到炉火纯青、难以取代的地步。这种精神是工艺匠人打磨技艺的内在驱动力,是中国制造业由传统制造向创新制造转型的重要动力。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需要完成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为实现这一任务,务必从教育阶段进行工匠精神的教育,以下内容将对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的必要性以及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的有效途径做出相关分析。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神品质的培养目标,属于校园德育的一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目标是在中职毕业之后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在社会上扎稳脚跟,而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做好职业规划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通过在校学习熟练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再通过学校做好校园与社会工作的连接,安排好实习工作,使学生可以顺利对接到社会工作中去。工匠精神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和职业规划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只有在学校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深刻领悟工匠精神,自身建立起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走得越来越远。在校园中通过何种途径培养工匠精神呢?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培养的目标,在学校教育中属于德育内容,因此,将工匠精神有效融入德育工作中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校园教育中获得个人精神方面的成长。
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优秀接班人,中等职业学校是为了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存在的,而当前阶段中职教学又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中职学生一般都是未考上高中的学生,因此,学生素质偏低,这就对中职教育在学生管理和专业技术教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现阶段的中职学校往往更加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这种德育的缺失往往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职业观念不健全,在社会职业岗位上,总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限于个人能力和社会环境,还很难在社会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工作中去,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健全的职业观念,进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自身专业能力的价值,将有利于推动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良好的精神品德,在校园教育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学生在工匠精神的熏陶之下,能够逐渐培养出善于钻研、仔细认真、稳中求进、敢于创新的良好职业素养。中职毕业生在面对社会竞争压力时,在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往往会使自己在工作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德育工作中,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阶段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制造业规模大但实力较弱,产品档次不高,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等,并且随着世界工厂规模的形成,国内制造业的市场越来越广阔,因此,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更倾向于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投入较高、耗时较长的自主研发,这将使企业在市场的快速变化中难以存活。我国目前的制造业存在自主研发水平低下、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不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亟待通过产业转型升级解决,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则需要高精尖的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创新与实践。因此,只有我国的制造业从业者拥有良好的工匠精神,在工作中保持认真细致、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和稳中求进、突破创新的进取精神,制造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中职学校在实现工匠精神与德育的融合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掘中职独特的职业特色,并根据各学校的职业特色建设校园文化,从而营造出符合学校职业特色的工匠精神。以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为主的中职学校为例,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加大德育工作力度,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其中,比如,为加强学生对该专业职业发展的理解,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在校内实施企业案例教学,并将企业的一些简单工作用作学生的实践课题,这样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取该专业职业发展的有效信息,充分了解企业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特色以及技术指标和个人晋升空间等内容,在走廊过道还可以介绍该专业相关的优秀企业及其企业文化、中外知名人物和本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等,以成功企业和成功人士的案例、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成功人士的思想对在校学生做一个思想上的引导。除此之外,机电一体化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在各行业都有巨大的需求,因此,学校可以在校内组织兴趣社团,让学生在学习阶段以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为研究课题,自主创新做一些探究,最后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竞赛活动来检验兴趣社团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中职学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形成的工匠精神,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本专业的职业特色,增强职业认同感,更能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对工匠精神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德育工作往往容易受到忽视,而专业的工艺匠人只有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艺,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进取,积极创新,才能得到高质量的成品。因此,学校需要改革工匠精神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丰富工匠精神德育课程的教学手段,使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渗透到学生的职业思想中。除了建设工匠精神校园文化之外,学校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丰富教学手段,比如:班主任可以召开工匠精神的相关主题班会,邀请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或观看纪录片,或根据身边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感悟工匠精神所能带来的巨大益处,工匠精神就在我们身边。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家在宣传制造业发展方面做了多方面的宣传,像《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宣传纪录片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理解大国工匠精神,让学生感受大国工匠的专一态度与进取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仅依靠校园内的理论知识和精神文化熏陶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逐渐打磨自身的技艺,并感悟到工匠精神在无形中的运用。因此,学校需要深入开展工匠精神实践教育,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的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这种规格较高的实践平台,锻炼学生的职业创新精神。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借此机会使学生深入钻研本专业的专业技能,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与行为,从而在学校实践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更注重技术教学而忽略了德育工作,而新时代制造业的发展对中职学校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工匠精神的出现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德育工作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将工匠精神融入德育工作中,可以使学生在学校中培养出较高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和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