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师生共制学具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2-02-19 01:45广州市番禺区水濂小学陈靖儿
师道(教研) 2022年2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学具环节

文/ 广州市番禺区水濂小学 陈靖儿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制作学具”的过程可以突破抽象,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师生共同“制作学具”的数学活动,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学相长,使数学课堂不再呆板,学生在制作学具这个数学活动中可以发现、巩固数学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理解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

师生共同自制学具作为一项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课堂上的一个动手操作环节,这一动手环节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有趣的,教师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共同收集制作学具需要用到的物料。在收集物料的过程中,学生会思考:我手上的这些物料在数学课上会怎么用到呢?会变成什么呢?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加入师生自制学具的环节,可以通过制作新奇的学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内在动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笔者的课前准备是带领学生举办一个收集废弃吸管的环保主题班会,课堂上利用收集的吸管和铁丝制作“活动角”。学生通过打孔器对吸管进行打孔,两吸管为“活动角”的两条边,吸管重叠小孔为活动角的顶点,用子母扣固定。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对不同颜色、不同长度、不同粗细的吸管进行自由挑选、自由发挥。在制作学具这一数学活动中,一方面,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活动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这一项数学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专注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促进学生思维转换,发现数学原理

数学与生活是相互转换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生活的观察得到的远比枯燥的数学讲解课上收获的知识更精彩、更多样化,但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往往缺少系统性的归纳,思维无法及时转换,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对该知识进行消化,更难于将该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因此,将师生共同自制学具融入数学课堂,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直观模具联系起来,自制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转换思维,发现当中的数学原理。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制“活动角”作为学具,这样可以通过让学生自行制作数学模具来弥补他们空间观念薄弱的不足。在制作学具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通过动手制作提高课堂的参与度,还能通过制作“活动角”强化角的特征。另外,在制作“活动角”的过程中学生会进行小组探讨,部分小组能发现不同长度的吸管做出来的“活动角”的边长不同,教师以此引导出: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是跟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学具,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几何知识,更清晰地明白角的特征。

三、共制学具,师生融合,教学相长

师生共同制作学具作为一项数学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可以促进师生融合、教学相长。学具制作的前期是材料准备,在这阶段教师会和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材料。例如,在“活动角”制作的前期,笔者会在课堂上动员学生用收集到的“条形”物体制作“活动角”。课堂上师生集思广益,最终统一收集用过的吸管洗干净后做角的边。在讨论的过程中,向学生普及:吸管本应是不可回收垃圾,但通过清洗,把它变成帮助我们学习的学具,变废为宝。在完成了“活动角”的制作后,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学具反思”,师生讨论后,学生提出:可以用衣服上的子母扣代替顶点的固定,会更安全、牢固。通过反思,大家将“活动角”不断改善“,活动角”也越来越完美了。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促进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遇到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与学生一同探究、共同提高。在制作学具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准备材料、共同制作、共同反思等环节,大家积极讨论、集思广益、互相启发,进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就是教学相长的体现。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学具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教学相长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多环节发力攻克深层次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