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2022-02-19 01:33陆地成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智慧信息化信息技术

陆地成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工具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革。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于当代教育而言,可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应对信息化对传统教育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双向融合是值得深思的两大课题。《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到,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强调要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基于上述政策可以看出,加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相互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教育发展潮流。课堂教育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也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注重智慧课堂的构建,确保各项有力举措的全面性落实,进而促进教育事业向信息化发展不断迈进,也为学生的课程学习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1]。本文基于智慧课堂概念特征,对智慧课堂中教与学的特点进行分析,重点对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构建策略进行讨论,旨在为后期教学提供参考。

一、智慧课堂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智慧教育是教育创新发展一直追求的一种教育形式,而智慧课堂不仅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核心要素,还是智慧教育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全新教育诉求[2]。智慧教育需要通过智慧课堂的构建来完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双向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智慧能力的目的。虽然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取得了诸多的优异成绩,但教育创新作为现代教育阶段的一项根本问题仍旧长期存在。在信息化推动下,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入并没有彻底地消除课堂中存在的根本问题,课堂形式仍旧是以知识讲授为主,因此如何基于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智慧课堂构建也就显得尤为重要[3]。

(一)智慧课堂的概念

对于智慧课堂的概念界定,目前学术界并未形成统一标准。智慧课堂源于智慧教育。华东师范大学的祝智庭教授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造出一种具有智慧(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环境,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进行智慧学习,促进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4]。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智慧课堂应具备一些内在的规定,比如探究性、多元性、思维性和自主性。基于智慧教育视角,笔者认为,智慧课堂的创建应始终以轻松愉快、积极主动、高质高效和智慧提升为核心目标,同时对学生智慧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通过经历过程、积累经验获得丰富的智慧,达到促进学生成长的目的。

(二)智慧课堂的特征

一是个体协同化特征。智慧课堂教育首先应具备个性化特征,能够遵循学生的学情实际,并能够依据学生在认知、偏好、风格、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化差异为学生量身定制针对性学习策略、学习路径及学习指导,既要保证因材施教,又要能够加强对学生协同合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共同体的打造来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成智慧和思想的完美交融,最终达到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5]。

二是智能跟踪化特征。在信息技术、大数据、学情分析等新兴技术的支撑下,智慧课堂能够准确地记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随后通过对教育数据进行智能化挖掘,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智能化跟踪。

三是工具丰富化特征。基于智慧课堂模式,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和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这些丰富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情境,无论是促进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的认知,还是对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都有着现实的意义[6]。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意愿选择适当的工具对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网络组织,从而帮助自身更好地完成知识内化。

四是活动智能化特征。智慧课堂的创建与智能学习活动的建立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智慧课堂上,学习活动的创建应以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与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为基础。随后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进行实践探索,从情景化、感知化和移动化的学习活动中去巧妙、高效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智慧课堂中教与学的基本特点

在智慧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二者所呈现出的特点与传统课堂有着本质的差别。在智慧课堂中,学生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依据恰当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提升自身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彻底摒弃了传统授课模式中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将数学课堂真正变成一种主动参与的建构型课堂[7]。而对于教师而言,他们也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中“高高在上”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行为的引导者和监督者,其所承担的主要职责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所学知识的内化建构。此外,在教学目标方面,应注重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整合于学生学习活动之中,彰显教学活动的自主智能化特色。在学习评价上也要对学生个性给予充分的尊重,积极贯彻智慧发展的理念,推行多元化评价方法。

二、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使用多媒体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化教育策略之一,也是当前国内初中数学教育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于基层教育的关注度不断加大,初中课堂相继增加了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安装了符合教育现代化需求的投影仪设备,并配备了功能多元的教学电脑等,由此为信息化教学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硬件设备支持。此外,鉴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在革新信息化素养方面相比之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及互联网资源进行授课,由此也为数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基于此,在智慧课堂创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教育技能,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比如在“图形平移”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根据教材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分析,随后再借助多种类型的教具进行演示。这种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但掌握程度比较浅显。为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就可以转变教学思路,利用身边的多媒体设备,先安排学生自学,随后在课堂上借助几何画板就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演示,再通过适时的科学引导,加深学生的感悟。此外,将图形的平移通过多媒体进行动态展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仅靠学生单纯想象的不足。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且还能够培育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的智慧学习和深度学习。

(二)强化情境教学,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从之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来看,其最大的弊端在于教学形式的呆板性和单一性,并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面对枯燥的数学教学,很多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无法进入学习状态,课堂学习过程中也是频频出现开小差、交头接耳等行为表现。信息化教学的开展,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诸多变化,其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而且也促使数学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信息化技术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场景,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让数学课堂更加有趣。

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融入课堂,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偏好,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境促情,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比如关于“轴对称图形”的学习,课堂上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标志性轴对称建筑,如北京天安门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轴对称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搜集身边的轴对称现象,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化思维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如关于“旋转”知识的教学,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比如学生熟知的学校旋转大门。教师可以通过操纵电脑控制图片的旋转方向和角度,借助一系列的演示和对比,针对大门旋转的位置朝向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达成了一种沉浸式的学习效果,而且还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发散,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也更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推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现阶段,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依托互联网进行学习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也就成为学生综合成长道路上一项十分迫切而严峻的课题。对此,基于全新的人才培养需求,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要能够始终秉承“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迎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充分地借助互联网的教育优势进行驱动式教学,在具体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自主学习,赋予数学课堂更多的灵活性和智慧性,最终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明显提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实践探究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比如在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章节中“直方图”这一课的教学时,笔者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直方图的意义及必要性,特意在课前备课环节利用互联网搜索并获取了当地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年降水量分布情况。在数学课堂上,笔者围绕学习内容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即要求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搜索本地区近5年降水量的数据变化资料,对所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并灵活运用所学习的统计知识完成降水量直方图的绘制。任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课堂上,各小组成员之间明确分工,踊跃发言,积极实践,整节课下来,每一个学生都在不停地“做任务”,课堂氛围良好。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了数学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其相互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落实,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也提高了。

(四)巧用微课教学技术,实现课堂翻转

微课是诸多信息技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类教学形式,具有便于观看、重难点鲜明突出、教学时长较短等诸多优势。借助微课开展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自主预习,提前感知课堂即将要学的知识,同时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疑问,并将其带入课堂同师生一起讨论解决。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主体的翻转,即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教师为主体转换为翻转课堂模式中的以学生为主体,不仅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还实现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有利于建设智慧课堂。

比如在进行“勾股定理”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在正式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微课的制作,通过视频的形式,引导学生一同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课前预习。课堂上再结合学生自主预习环节所遇到的疑问进行分析和探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薄弱点,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促使课堂更具生机和活力,进而也更好地保证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总之,进入新时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而且信息技术也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教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发挥了巨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未来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多元化技术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打造智慧课堂,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智慧信息化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