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丽君
(泰州市姜堰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江苏 泰州 225500)
传统的家园共育效果不明显,因为很多家长工作比较繁忙,没有和幼儿教师达成更多的沟通。而且以往的家园共育机制不够成熟,导致很多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就是教师的事情,不能很好地进行家园共育的合作,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足也成为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之路上一个很大的阻碍。而今,网络化时代快速发展,教师可以随时跟家长进行“云沟通”,及时反馈幼儿的心理成长资讯,并且能够跟幼儿家长进行更多交流,家长在新的教育形势之下,也意识到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故而,家园共育能够为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带来很好的帮助。
国际学前教育观念认为,家园合作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教育环境,家园共育能够从两个方面为幼儿提供24小时的教育服务。
家园共育是一种积极的合作模式,是促进幼儿健康和成长的必要之举,由于家长和幼儿教师能够就幼儿每一个阶段的成长进行积极的探讨,所以,在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帮助下,很多家长学习到专业、科学的育儿知识。由于家园合作成为共育的基础,在家园共育的同时,家长将会反馈幼儿的真实心理状态,通过和幼儿教师的探讨,二者将会针对性地构建幼儿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发育的计划体系,家长对幼儿的成长指标更加熟悉,幼儿也能够敢于、愿意和成年人说真话、讲真事。家园共育就是在家长和幼儿教师合作的基础上,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基础。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一种针对幼儿心态变化的教育,是在观察幼儿日常行为准则和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幼儿的内心变化、心理健康程度等进行判断,并且对不良心理状况积极干预的教育方式。由于现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密切监测,所以利用家园共育,达成24小时的跟进观察是有必要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能够帮助幼儿克服原有心理问题,并且促进其心理健康发育的过程,由于幼儿的心态是随时变动的,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可能会有一些心理障碍甚至心理阴影,教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随时发现幼儿心理成长中的不良因素,积极纠正错误心理习惯。
素质教育引导家长和教师进行更多的交流,而在家园共育的情况下,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被人们再次提出,但是目前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容乐观,家园共育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由于我国很多家长针对幼儿心理教育和关注的不够,在以往,完全针对幼儿心理教育的沟通和关注较少,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下,很多关于家长课堂的课程并不系统,幼儿教师也没有针对家长进行幼儿心理问题沟通的经验。导致很多家长都往往是“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形成健全的幼儿心理健康家园共育体系,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家长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不知道应该如从何入手,学习的家园共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相对比较零散,难以真正起到幼儿心理教育实效。
家长与幼儿教师针对儿童心理教育的交流不多,家长工作繁忙,有时还抱着一种将孩子的教育“完全交托给幼儿教师”的想法,这种想法绝大程度上源自家长的依赖心理,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教育全权负责。因此,有时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育手法与家长沟通时,家长却没有办法完全贴合幼儿教师的教育沟通需求,这就导致很多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家园共育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不足。如果幼儿教师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多次得不到回应,教师也会丧失信心,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可能会顾左右而言他,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导致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家园共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园共育相联系的教育尝试,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加以改进。
教师为了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全方位的教育幼儿,首先应该扭转家长的不良心态,要让家长明白家园共育对幼儿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人格发育和心理发育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幼儿的生活卫生健康教育中帮助幼儿获得一系列与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教育素材,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习惯和行为习惯,提升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些都是家长应该和幼儿教师共同协作的内容。幼儿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并且从心理疏导的角度学会如何和幼儿交流,平等的与幼儿接触,学会好好说话,给幼儿带来更好的影响,通过平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让幼儿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格观念,并且在心理问题滋生的同时学会如何解决。另外,幼儿教师还应该和家长给孩子们讲解一些必要的自救自护自我保护机制,从身心健康的角度入手,给幼儿打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并且在安全观念的引导之下,更好的提高了个人的心理知识学习能力,同时家长也可以非常明确的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并且愿意和教师一起就幼儿的成长进行多样化的思考。例如为了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可以定期推送一些与家长课堂相关联的内容,提高幼儿家长对幼儿成长中所面临心理困难和安全问题的辨识能力,更好的利用,科学有效的引导方式,促进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改变家长与幼儿相处过程中的小错误和小问题。
很多家长在平时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不够耐心和细心,虽然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内教给孩子们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道理,但是家长在家里却因为孩子的一些错误举动而大吼大叫,这样的情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过于紧张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要充分的关爱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让孩子信任教师、愿意跟教师讲真话,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烦恼等等,同时又应该借助对这些具体教育现状的了解,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有时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在线沟通方式,让家长知道孩子们最近的心态变化,从而能规避一些幼儿心理教育中的成长问题。幼儿教师细致耐心的引导家长,让家长学会如何做好家长如何和孩子和谐相处,采用专业的育儿观念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孩子度过成长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心理发育期,从而能够实现个人成长与育儿成长双提升,正确的学会如何在家庭环境能引导幼儿健康快乐的生活,这种以幼儿教师为引导家长辅助的科学性教育过程,能够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并使幼儿善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心理问题。例如有的小朋友在一定阶段可能会尿裤子,甚至在午睡的时候尿裤子,需要教师给他换衣服和做清洁,此其他小朋友可能会对尿裤子的小朋友嘲笑不止,教师既要细心耐心地关注这名小朋友的心理变化,不允许其他小朋友当众揭穿或嘲笑其他的短处,同时也应该与家长沟通,看一看孩子是不是近期在晚上喝水太多或者是否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调整。当幼儿家长和孩子细心沟通之后,就会发现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睡得太晚、晚上吃得太饱,或者因为心理上的一些触发机制,在紧张的时候会尿裤子等等,此时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孩子尽量改变这些错误的观念,学会训练自己的正确心理状态,解决尿裤子的问题。
教师在平时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尽量为幼儿营造更加温馨而舒适的教育环境,这种教育氛围不仅体现在幼儿园内,还应该体现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是温暖的港湾,孩子们有时候虽然会犯错,但是家长却不应该非打即骂。即使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把家里的环境弄乱,幼儿教师和家长也应该更多发现幼儿这样做背后的原因,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效的生活化探索,但同时也要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知道在每次游戏之后及时进行收纳、爱护物品,不要随意损坏物品,在游戏的过程中不要和小朋友打架等等。有的时候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行为习惯就是家庭教育环境的映射,因此,幼儿教师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小朋友在刚入园的时候特别愿意摔东西,经常把幼儿园的玩具弄坏,而且还会跟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经过家访之后,幼儿教师发现这名小朋友在家里的时候就像个小霸王一样,玩过的玩具从来不自己收拾,而且有的时候还会恶意的摔坏玩具,家里的大人总是对他非常迁就和娇惯,导致孩子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非常错误的,也不知道自己对小朋友的一些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因此使幼儿难以融入到集体娱乐环境之内。于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就这个问题进行交流。在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正式进入到集体生活环境之中,因此,某些行为规范应该尽可能贴合公共场合的行为标准,幼儿家长应该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心理认知。
综上所述,幼儿园与家长密切配合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为家长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教育意见,实现了家园共育,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效果,同时也能够帮助幼儿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幼儿教师的关爱。利用家园共育有效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体现了家园共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