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 山
(抚州市抚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 抚州 344000)
传统文化包含了很多方面内容,是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遗留下来的产物和人们智慧的结晶,从传统美食、服饰到剪纸艺术、雕塑艺术、书法以及建筑等各方面都包含很多元素,这些元素散发出浓厚艺术的气息,彰显着中国独有的特色。中职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赋予美术作品特色,增强美术教学更多文化内涵。学生在传统文欢熏陶之下,会逐步形成文化传承意识,提升美术思想内涵,对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呈现出各种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直观了解文化,在学习和创作中融入文化元素,赋予作品艺术气息,促进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水平有所提升,办学规模逐年增大,招生数量也较多,教学需求多元化。很多中职院校缺少雄厚的师资力量,在招聘方面缺少专业教师,很多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教育需求。特别是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对文化元素的掌握较少,自身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对文化艺术理解停留在表面,很难将文化与教学有效融合。一些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思想比较老旧,教学中以理论为主,实践较少,导致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不高,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理解也不够透彻,这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影响。部分中职院校缺少对专业教师的培训计划,对人才培养缺少针对性的策略,师资水平有待提升[1]。
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美术教材为核心,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科学设置教学环节,很多拓展活动也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学主题缺少创新。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特点,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缺少实践锻炼,只依靠理论支撑很难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传统文化元素在教学中的融入,无法发挥教学意义,学生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反而会认为美术学习较难,学习压力较大,对美术失去兴趣。单一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对美术学习失去动力,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应用元素时也不够准确,无法表达出元素的真正含义,创作作品缺少赏析性。部分美术教师虽然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也愿意投入精力去分析文化元素的价值和作用,但在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内容时缺少正确的方法,理论内容无法使学生记忆学习重点,美术教学效果不理想,部分学生可能对美术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一些教师无法走出美术课堂,传统文化作品形式过于单一化,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部分中职院校美术教学中,缺少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不够科学、有效,导致教学实用性不强,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将大量精力放在作品模仿中,训练学生模仿创作,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的开发关注较少,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发挥,一些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限制,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一定影响。学生虽然学会了模仿他人作品,但是在自我创作时缺少思路,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这与中职教育发展目标相违背。一些教师虽然引进了科学的教学方式,但课堂教学比较形式化,只是展示美术作品,对于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讲解较少,缺少深层次和全方位的指导。一些教师虽设计实践教学活动,但是在教学任务的驱使下,给予学生探讨和研究的时间较少,学生通过实践获得的体验不多,艺术细胞得不到激发。一些教师认为传统文化元素大同小异,其特点相似,缺少对元素的针对性讲解,学生对于元素理解较少,在创作作品时无法将内涵表达出来,这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有很大影响[2]。
为了有效提升中职美术教学水平,使传统文化元素有效融入教学中,中职院校应制定完整的教师培训计划,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宣传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鼓励教师深入探究传统文化,了解不同文化元素的内涵,深层次研究和探讨文化元素的艺术与思想,使教师对传统文化元素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教学要点,制定更为有效的教学计划,融合成为新型教学理念,深入传统文化内涵。另外,学校还可以定期开展各类文化艺术主题的座谈会和讲座,利用远程视频等方式邀请优秀教育工作者和行业专家,互相沟通和探讨传统文化元素内涵以及融入教学中的方式,互相分享教学经验,使教师可以相互学习,拓展教学模式,使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更好地融合到教学中,互相探讨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攻克教学困难。中职院校在招聘专业教师时,应全面考虑教学需求,制定招聘的方向,从人才专业能力到思想和素养等方面综合性考核教师,做好岗前的专业培训,使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并对学科教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美术教师应结合教学现状适当调整教学模式,开发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向学生讲解每个元素在作品中的作用,确定每个教学阶段的目标,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下扩展时间向学生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教师逐渐提升自我专业能力,综合预估教学情况,结合教学进展,全面开展美术教学活动[3]。
传统文化元素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将各类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剖析美术教学模式,挖掘传统文化内容深层次内涵,整合资源优化教学模式,明确教学重点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讲解更加全面的专业知识,拓展教学范围,做好知识延伸。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历史悠久,教师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应结合现代生活做好文化转化,以便在美术教学中更好的应用文化元素,传承传统文化,深入发展内涵,将文化元素转为现实场景案例中,分析美术作品内涵,深入其本质,使文化元素与教学完美契合,发挥教学作用与价值。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传统文化元素导入教学课件中,将知识直观呈现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查阅传统文化内容,积累丰富的经验,拓展文化内涵和思维模式,访问优秀的美术作品资源库,针对性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通过收集传统文化过程中,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提升知识储备量[4]。
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课堂反馈,遵循学生学习特点和思维发展特点,将资源进行整合之后,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向学生播放传统文化元素的图片以及视频等,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给予学生视觉盛宴,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结合学生未来就业发展倾向,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创建互动课堂,活跃课堂氛围,穿插传统文化元素,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积极探索研究知识,为艺术创作打好基础。
教师可以制作主题PPT课件,向学生展示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学会鉴赏和赏析,使学生了解作品作者创作背景,作品表达的主题以及创作流派和创作意图等,学生对作品有深入地了解之后,可以从多个层次进行赏析。特别是传统文化元素,学生通过赏析之后,可以畅谈自己的想法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综合性分析作品,提升自身鉴赏能力。学生通过赏析作品,可以增强文化底蕴,提升艺术素养,对美术作品提升认同感,不断提升审美能力,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教师可以录制各种课件,制作微视频等,向学生讲解绘画方法,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课件,并揣摩文化元素的融入耐寒,分析经典作品的构图方式和绘画技巧,综合性分析创作模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想法,并向学生演示美术绘画技巧,加强学生绘画联系,锻炼学生创作能力。教师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剪纸艺术、京剧脸谱艺术等传统文化内容带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这些元素创作作品,赋予作品更多创意,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5]。
综上所述,中职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通过适当调整教学方案,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多层次分析和理解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教学实践,引导学生综合性分析元素内涵,了解不同元素的创作手法。美术教师应逐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多学习传统文化内容,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适当延伸拓展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制作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课件,为学生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