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涛
(天水市秦州区安宁小学 甘肃 天水 741000)
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具备该能力后,学生能够将该思维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再过分依赖教师或同学的帮助。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发散程度较高的学科,所以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思考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通过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能从更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提高数学修养。
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独立性方面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教师的思想意识不到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没有意识到培养目标的主要责任者是教师本人。经科学的研究和分析,人们发现,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必须在课程开展开始之前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深入研究和设计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入手能力。但是,教师在实际生活中首先没有意识到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在工作数学思维培养落实不到位。许多老师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标准,注重解题方法,忽略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很少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一些学生即使在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不会跟根据自己心中的思考活动,而是直接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或者只注重课堂教学内容。
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小学教师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要进行完整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目标设计需涉及到整个教学计划的逐个环节和细节。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虽然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但是在怎样进行探究和深度学习方面,却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数学教师往往注重对典型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模仿自己的解题思维,把个人指导放在教育的主导地位,没有把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同样也没能用细致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导致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机会不足。
当前,我国教育中的应试部分还是课程考察的重点,上到高考,下到幼儿园升小学,基本都是通过学生各个学科的成绩,来确定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因此,大部分数学教师都存在重视学生成绩,以考试为主要衡量标准的现象。为了解决心中的焦虑,许多教师只能运用不断练习或发掘解题技巧,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防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简单的知识的讲解,让课堂中的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的丰富与趣味。因此,教师可以把数学课堂知识的学习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法、实例法等方法,使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例如:在《方向与位置》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如果只通过描述教学,会让学生对方向的认识只停留在纸面上,无法真正理解方向。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这节数学课从操场开始上,以便学生在上课后快速集结成队。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学校周边情况,然后告诉学生方位知识,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对方向有一定的认知,这时教师再询问学校周边方道路方向,让学生通过思考快速掌握教学内容。
教师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和教师教学手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讲解数学知识,不仅要通俗易懂,还要从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出发,把所表现知识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结合起来,数学教师要把生活中的事例和课堂教学内容综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内容和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运算律》一课的学习中,课文为学生介绍了一些运算律的例子,教师可以将这些例子延伸,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每个楼层有一个年级,每个年级有5个班级,每个班级有35名学生,让学生分别解释6*5,6*35和5*35代表的意义。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发现,这些数字分别代表学校班级数,每个年级选出一个班的总人数和每个年级的总人数。然后,教师让学生用这些数字求出全校人数,让学生通过思考更深入了解乘法结合率的性质。
在数学方面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引导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方面的教学活动中来,以此营造出良好的集体环境下的独立学习氛围。
例如:在进行小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相关例题:有9个桃子要分别放在3个盘子之中,应该怎么放呢?有几种放的方法呢?此时教师若直白的讲解,学生肯定就会觉得刻板无趣,为了营造好集体环境下的独立学习氛围,教师可以将学生们随机分组,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探究,讨论结束后,小组代表要整理答案,并进行汇报,通过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良好的营造了集体环境下的独立学习氛围,还有效地促进了全体学生在数学方面的独立思考水平。
为了满足所有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的需要,教师就要丰富教学手段,科学全面的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以此带动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的兴趣点,促使学生们都可以全情投入到独立性思考之中。
例如:在进行比例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可以良好的学会比例分配,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使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一个生日派对,准备一个大蛋糕,一共均分成了10块,但是有的同学吃得快,有的同学吃的慢,有的同学吃得少,有的同学吃得多,所以分配不均,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蛋糕分量,画出在总蛋糕中的占比,以此学会比例分配。
独立思考是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中必须要良好掌握的一种能力,学生要想良好掌握独立思考能力,就要学会如何进行独立思考,为此教师就要着重给学生传授独立思考时所用到的技巧。
例如:在进行千克和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电子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数学题,图中有一个3000克的砝码和一个300克的砝码,两个砝码都在一个天平上,教师可以问同学们,应该选择哪个砝码,才能让这个天平变得平衡呢?在教师给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独立思考,思考过后有的同学说3千克300克的砝码,有的同学说3.3千克砝码,还有的同学说3千克300克的砝码等于3.3千克砝码,此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同学讨论,哪个同学的是对的,以此引导学生进入深度独立性思考之中。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主要方式就是将知识原原本本的告诉学生,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逐渐走向简单,不必超过书本的范围就能够获得知识。而想要让数学教学的效果实现提升与增长,教师在未来需要抛弃一部分的传统教学方式,重新定位自身角色,使用启发式教学的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说在人教版小学数学长度单位转换一课中,教师们仅仅告知了学生不同单位的转换方式,随后再要求学生进行转换。可以说教师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独特作用,仅仅作为一个引路人式的存在。再比如说,在讲解小学数学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能够直接讲解题目,而是需要先让学生背诵公式,再通过老师的讲解,来让公式与题目之间的关系得到更加清晰的呈现。可以说正是老师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进行理解,因此也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至关重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方面可以收获自己破解题目的成就感,而另一方面还可以逐渐养成了在未来进行独立思考的相关能力,可以说正是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数学的学习应该是趣味十足的,但受传统式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小学生对数学产生的是刻板无趣的错误印象,严重打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更有甚者,在数学的学习上还出现了厌学、逃学的现象。在当前的小学生成长阶段,小学生对外部的一切反应都是源于兴趣点,要想小学生可以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的学习上。
为此,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当前的发展特点,结合教材知识,让数学教学内容变得有趣,以此来提高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当前,小学生的数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数学知识都可以与实际相结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减小对数学学习的陌生感和畏难心理,让学生明白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还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接受系统性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数学学习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开发智力,发散思维,提高探究能力,但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受传统式数学教学的影响,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还断裂了教育培养与社会人才需要的联系,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创新数学教学内容,提高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方面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