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颖
(白银市会宁县郭城驿镇郭城小学 甘肃 会宁 730700)
作文是小学生面对的一种语言输出任务,更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写作活动无疑是存在一定难度的,部分学生书写的作文缺少情感投入,运用的词汇也不够精确,造成了学生写作出现无话可写的困境。多元化的写作教学模式,主张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体现学生拥有的主动学习权利,目的是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开展写作教学指导活动,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写作需求,学生真正领悟写作韵味,形成自主写作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快乐的成长,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研究。
1.1 多元化写作教学模式和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系。针对小学时期的语文课程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重点内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宗旨。核心素养体现出显著的基础性,然而写作教学便提供了支持媒介,作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前提条件。学生加入写作训练,能够把现有的思想观念,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加强学生对外部事物的理解,促使学生形成了文化意识。作文写作需要遣词造句,无形中训练小学生的思辨能力,利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子传递自己心中的思想,巧妙地让学生的思维得以灵活运转[1]。除此之外学生在写作中可以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赋予作文的创作更多的艺术美和灵感,在多元化的写作模式支撑之下,教师可以更为深入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能力与写作能力。
1.2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问题。首先小学生的阅读量匮乏,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教师应重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以阅读的活动为主,树立学生写作意识,积累大量写作素材。然而现阶段一些学生没有形成显著的阅读意识,阅读量也是比较匮乏的,不能提高自主写作能力。学生无法感受到作者新闻的创作意图,也无法感知作者运用的写作技巧。小学阶段的学生不能自主寻找需求的阅读内容,那么教师要科学指导,具体的情况是教师过多关注学生阅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通过有效的方式拓展学生知识面,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其次是写作中不能融入情感,小学生进行书写创作,大多数情况结合教师提供的故事进行想象和创作,尚未融入自身的情感。教学实践中,教师很容易淡化学生情感的培养,增加了学生写作难度。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应注意到教学形式出现巨大改变,教材是来源于生活的,可是写作教学更要由生活出发进行拓展,学生不能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和指导职能,增强学生写作能力。最后是学生写作技能不够扎实,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听说读写是基本组成要素,然而部分语文教师没能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学生语文写作的能力不够扎实,书写的作文不能全方位凸显阻止影响着作文对阅读者的吸引力,因此教师要夯实学生写作基础技能,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写作中实现有话可写。
2.1 创设写作环境,调动学生写作热情。写作热情是小学生优秀写作的驱动力来源,对学生进行写作热情地激发和培养是比较重要的。有了写作热情,小学生能够更多的感悟世界,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动力[3]。教师运用多元化写作教学模式,需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树立学生写作意识。结合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活动,教师没有及时地给学生搭建写作环境,一般情况下是教师给学生讲解语文知识,接下来要求学生自主创作,此种模式不能全面调动学生写作热情,无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应灵活的运用多元化写作教学模式,从学生写作热情入手,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全面体现学生写作创作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给学生搭建良好的写作环境,利用讲故事或者多媒体技术等方法吸引学生性质,使得学生能够深深沉浸在写作意境中。就是在组织学生写作之前,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书写小故事,勇敢地讲述自己心中的思想,渲染良好的学习氛围。多次的写作和训练中,教师针对性给学生提供指导,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以多媒体的运用来给学生打造写作环境为例,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和写作内容相关的图片,刺激学生眼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带领学生探索春天的世界,教师事先找到写作素材,包含阳光、小鸟和小草等,全方位借助多媒体技术加以呈现,让小学生得到视觉的享受,激发学生写作灵感,使得学生写作的内容存在真实性与感染力。
2.2 结合学生生活,拓展学生写作空间。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自身的成长阅历有限,那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结合学生生活。缺少了生活的知识城进行写作活动,难以保障作文书写的质量[4]。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和生活存在关系的写作素材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拓展了小学生的写作空间。适当鼓励学生加入郊游活动或者夏令营活动,小学生能够更多的和生活接触,领悟祖国的美好景色。在学生遇到趣味的生活现象时,及时记录自身的情感,这样在学生写作时可以及时调动积累的素材,延伸小学生写作的深度和广度。大多数的小学生都存在探索事物的好奇心,教师要哦鼓励学生研究生活的奥秘,树立学生写日记的意识,学生在记录中对生活进一步感悟。带领学生加入比赛,及时表扬积极表现的学生,把优秀的作文公布在宣传栏上,给学生打造优质的写作场景。另外就是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妥善处理阅读以及写作的关系,通过以读促写的模式,加深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感悟,即使融合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写作情感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凸显作文写作教学的效果。
2.3 注重观察引导,积累写作技能。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活动,高效率的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不断积累写作技能。在此阶段教师重视观察和引导,也就是带领学生用心观察事物,尝试着从多个角度研究事物的本质,使得学生写作存在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好地引起读者共鸣[5]。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观察时能够手眼并用,通过触觉和听觉加强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比如观察花朵,在看一看和闻一闻中加深学生对花朵特征的认知,全方位感知与掌握之后,可以书写生动且细腻的文章。换言之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写作的意图,让学生形成观察事物的意识,逐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写作感受。
2.4 多方位想象,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活动,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多方面想象,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可以理解为想象是学生写作的动力来源,大多数的学生想法都是天马行空的,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指导模式,要挖掘学生这一个成长特点,让学生能够自由创作和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写作信心。教师及时融入启发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的思维可以发散,学生积极创新和积极实践,让学生能够书写出更加具备影响力的文章[6]。比如组织学生分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一个文本,教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篇文本讲述的是什么事情?如果你是主人公,可能在三天的时间内做些什么事情?突破学生思维的局限,尝试着想象与创造,培养学生创新写作的能力。另外教师还能够给学生播放动画片,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想象,在作文的书写上融入真情实感,体现多元化教学模式用用的价值。
2.5 认真评价与归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活动,需要保证客观与准确的对学生进行写作效果评价,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目的性改善与优化写作现状。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和学生互评,体现评价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切合实际增强语文写作教学评价的客观性[7]。教师融入口头评价的模式以及书面评价的模式,不要单纯书写结论性的语言,而是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的优点和不足,学生在后续训练中可以及时改进,起到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作用。教师夸赞学生运用的优美词句,还可以也夸赞学生的新闻结构,甚至夸赞学生书写作文的工整字迹,学生在写作中生成自豪感,提高学生对写作的热爱。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这是一项长时间进行的工程。语文教师要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全方位引导学生和点拨学生,增强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在日常的活动引导中,应该及时给学生搭建写作环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让学生善于观察和善于总结,拓展学生知识储备,发挥学生作文创作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要重视写作评价,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写作的不足,全方位把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