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斌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下,客观方面,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就业门槛要求,工科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增大;主观方面,薪资待遇、行业性质等是越来越多工科学生择业首要考虑的因素。以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为例,在实践调研中笔者发现,约70%的大四学生在求职中对行业、企业了解不足,基本是跟风求职,且大多只看薪资待遇等。约30%的毕业生因学校就业指导与企业要求脱节,即使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在进入公司后发展前景也并不乐观。
从定义上讲,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基于共同的目标建立的合作模式。目前,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各类大中专院校以促进自我发展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强调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强调学校教学和商业实践的结合,以及校企资源和信息共享。校企合作带来了适应社会需求、融入市场、实践结合理论等新理念,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还可以协同培养社会和市场所需的人才。对于高校和企业而言,这便是双赢。加强校企合作,使得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相互支持、相互渗透、双向互动、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和利益共享,不仅是实现高等教育和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高校和企业对人才的联合培养,也必将促进教育和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实习是培养合格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技术和科学领域的校外实践是值得称赞的。工厂和企业热情接待并组织实习,工人和技术人员免费监督和管理实践,学生可以在车间或技术部门直接参与机械操作和技术实践。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提高了工作能力,也受到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熏陶,实现了思想和业务的双丰收。而在目前,由于市场经济下竞争压力巨大,不少生产企业担心学生实习会扰乱原有的工作秩序,造成经济效益下降,于是拒绝接待学生实习。因此,校外实习流于表面,专业技能训练逐渐匮乏。
当前就业指导教师从数量上来看严重不足,仅仅可以满足正常工作的需求。而且就业指导教师一般是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系辅导员组成的兼职队伍,这些兼职人员行政事务多,基本没法腾出过多的精力去研究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此外,这些指导人员只凭借经验积累或相近专业背景开展工作,专业化水平不高,对于学生的指导缺乏案例分析,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工科毕业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择业观存在一定偏差。大多数毕业生倾向于寻找更稳定、受人尊敬、福利待遇好的工作,部分学生对当前的就业情况了解不足,对就业市场过于乐观,对第一份工作充满期盼。大部分工科专业毕业生倾心于大型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往往较少关注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其次,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期间不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对自身认识不足,择业定位不明确,不清楚自己未来可以从事哪些工作,也不了解自身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中各个职位所需的技能。同时还有少部分学生在找工作时较为盲目,最终选择了与自身专业不太相关的工作。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新兴产业日益发展,为工科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就业前景。但一些工科院校的人才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导致用人单位出现较大的人才缺口并诱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另外,部分工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毕业生缺乏良好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了节约员工培训成本,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用人单位更倾向于聘用有工作经验的人,在招聘高校应届生时要求更为严格。部分工科毕业生因缺乏实践经验、职业适应期较长,在就业市场上往往处于劣势。
部分工科毕业生不仅职业素质偏低,而且创新能力较差,不够注重职业技能提升,缺乏创新意识,缺少责任心,不擅钻研,从而导致在职场上发展上升空间有限。当学生习惯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时,就不再质疑权威,更不会主动创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课堂授课往往理论性较强,创新性不足,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实践教学更加受到限制,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当前,新工科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成效斐然。新工科教育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校企合作应以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面向产业需求和科技前沿,深化校企合作新模式。工科院校相关学院应当重新梳理课程大纲,聚焦学生基本能力巩固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坚持教学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核心要素与学科前沿、工程实践、科研课题、产业需求同步,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和归属感。
利用校企合作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综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及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将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管理素养、素质拓展等作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突破口。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把社会的人才需求要点贯穿各教育教学环节,强化学生专业思想、职业意愿和爱国奉献情怀。此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工科学生,还可以避免人才与社会的需求脱节,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在新时代工程教育背景下,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内生机制,深化校企战略合作模式,促进产教研深度融合,将岗位技能需求和职业规范素养及时有效地纳入创新人才培养的标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将人才培训与选拔过程前置,不仅可以节约企业招聘和培训成本,提升企业知名度,彰显企业的社会担当,还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协同育人。
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提出,我国在就业指导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实践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而校企合作模式是当下最为适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之一。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通过提前了解企业技术及文化,知晓行业发展态势,亲身体会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细节,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快速完成角色转变,更快地融入工作岗位[1]。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深入挖掘企业(特别是校友创办企业)的优秀文化资源,邀请企业专家深入就业指导课堂,为学生讲解最新就业思路、创业理念,为学生搭建应用专业知识的实践平台,提升其专业认同感、获得感,改革工科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形式、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工科学生就业能力。在就业指导教学活动中,学院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理论教学活动,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充分认识自我,找准定位,使之职业生涯规划日渐清晰,创新思维能力日益提升。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授课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最新就业政策、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认识创新创业等。
岗前培训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企业招聘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岗位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多元化的手段,以促使学生深入了解签约公司。如近年来新奥集团等以开办暑期训练营的形式,对人才进行选拔。在训练营中,以分组的形式全面培养学生,通过专业技能学习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和职场模拟,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推动其专业素养不断提升,增进其对行业发展的认知,实现学生向职场人的转变。
企业相对于高校的最大优势是掌握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判断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进行平台建设和不断协调,让企业参与学校招生、教学、就业规划等环节,能为学生学习提供重要帮助。近年来,中原工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积极与相关企业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院邀请来自郑州麦克维尔集团等企业的导师为学生讲授行业发展认知课程,帮助他们及时提高职业认同感,及早树立职业抱负。此外,聘请企业导师担任学校及学院举办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创新创业相关比赛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竞赛和活动,带领学生组建小组、发现问题、明确任务、量化目标、分析难度、监控进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将研究和创新与行业的实际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根据不同专业需求提供多样化就业指导服务,改变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就业指导服务,从而强化就业指导教育过程,改变重结果、轻指导教育过程的现状。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强化工科专业实践课程方面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工科学生实践方面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协同发展,避免学生在认知上出现偏差;借助专题讲座、课外实践和校外实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所处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的发展现状,还能使之全面细致地了解未来的职业前景,帮助学生精准评估自我,明确职场目标,提高职业技能。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应当与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相匹配,既能促进就业,又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学校和企业联合指导职业发展,可使学生普遍具备良好的就业观,初步拥有工作岗位操作技能。接受过一线企业系统化管理的学生更可以体验到严格的生产纪律、复杂的技术要求、团结合作的喜悦和辛勤工作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形成严明的组织纪律、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勤俭谦虚的生活方式和团结乐观的集体精神。
高校人才培养要符合社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大化,建立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衔接社会需求,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教育方式。在校企合作和个性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必须注重社会需求,确保在完善的培养条件下服务地方经济,使工程专业完成特色建设[2]。高校充分发挥专业特点,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完成人才培养特色体系的建设。此外,高校还可以深化与企业的经济合作,有效改善人才培养环境。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往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正在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高校转型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校企合作。以工科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课程为试点,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并推广至其他学科,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应在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企业需求等要素的基础之上,积极探索并构建校企合作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合作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改进并不断提升,以实现培养新时代人才之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