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析

2022-02-18 11:32赵连芳
今天 2022年1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数学

赵连芳

(靖远县大芦镇大芦中心小学 甘肃 靖远 730618)

引言

笔者从事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的实践中,进一步的探讨了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这一问题。以下将我自己的经验进行阐述,期望所有同专业老师可以参考,同时期望可以取得抛砖引玉之效,以期大家共同为学校的建设与成长,在教学技术方面取得共同进步和提升。

1.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1 构建融洽师生关系

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追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中以“填鸭式”教学给学生和老师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为了适应赶上教师授课进度,对知识不能完全理解消化。尤其是数学知识,很多同学对于不会的问题不敢请教数学老师,对于数学老师产生紧张畏惧的心理,久而久之,这种心理也会僵化了师生关系,反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热情,打击其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开展学科教学。所以,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更加关注小学生的心理成长情况,并帮助小学生以良好的学习心态动去探究数学知识。

1.2 优化学生学习态度

在学生因考试成绩与心理估计值产生偏差而出现自责情绪时,大部分学生会将错误归结于一句简单的“没有认真”而了事,即使有部分较自立的学生通过自我剖析认识到了知识遗漏点和自身不足之处,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或是知识盲区如果没有教师从中进行正确细致的引导,还是很难去除的,任其发展下去会挫伤学生自尊心,使知识盲区变成知识鸿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要求我们数学老师务必及时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增强学习的信心[1]。

2.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及成长意义重大,必须引起我们每名教师的注意,明确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正确合理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其优势与积极作用,进而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1 教师留心自身心理健康,做好学生的榜样

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应注意到自身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变化,但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思想上不成熟,语言表达上不准确,不足以正确担当主体责任,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发挥好自身作用。由于小学阶段孩子们有着较强的模仿力,他们会主动的学习并模仿周围人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心理健康状态,正确合理运用心理健康教学手段于学科教育中,将自己带入到学生的角度和思维中去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用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带动学生规范自身言行举止,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春风化雨,让学生由对教师的好感转化为对学科的好感,增强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探知欲望[2]。

2.2 合理设置游戏,注重学习能力差异

每名学生所具有的先天学习能力不同,思维方式、思考时间长短也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则是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学生更愿意和老师进行配合,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而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则可能成为课堂的旁观者。为了使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性更高,教师一般会使用引入课堂游戏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兴奋度和思维活跃度,大致可以采取和教学内容相符的一些游戏来消除学生对于枯燥知识点的厌倦心理。例如,在进行计算器计算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超市模拟收银游戏,通过商品结算的方式锻炼同学们使用计算器计算大额数据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两组使用不同的结算方式,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看哪个小组算的又快又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计算机的功能含义讲解并举例阐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新知识点有更好的认识,并有兴趣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在游戏中,教师应该对每名学生的表现都予以关注,及时指导鼓励,对于反应较慢,或不能很好掌握计算器用法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包容和引导,在尊重和肯定的前提下帮助学生破除知识障碍,进而使这些学生有收获感,激发积极性,正向引导课堂乃至学科的学习、教学氛围,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快乐学习。通过教学游戏的开展,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也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平等互助理念,让学生尊重不同理解能力的同学,并针对自身情况适时给予帮助[3]。

2.3 给学生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据相关的调查发现在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的主动性都是会有一定的提高,她们会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地探索自我,得到自我提升。所以作为老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建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人公的角色,将正面的力量和鼓励带入课堂中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优秀的地方,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潜能。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才能散发出自己的活力,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比如当学生很好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之后,老师应该用真切的眼神和积极的语言来表扬他们,比如“思考得很到位、回答得真棒”等词汇,但是当一些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应该小心地引导学生,告诉他们“不要紧张、等思考好了再回答”等等,这样老师给予同学以信任的态度,学生也会觉得很有信心,会继续回答下去。在这样民主的氛围下,学生会感觉上课时没有压力,轻松愉快地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所在,因此也会更加的努力[4]。

2.4 相机融合数学教学与心理学知识

受应试教育思维影响,中小学心理课程没有列入到学校规定课程内,使得心理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内存在边缘趋势,这种趋势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的学习氛围,健康的成长环境。因此小学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心理课程缺失的弥补,是将专业教学课程内容与心理健康理论有机结合的过程。与此同时,将教材内容深度解析,并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结合小学生阶段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将心理教育理论贯穿于教学内容之中,在渗透理论知识过程中,用心理学知识引起学生兴趣并有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将百分数理念与遗忘曲线心理学知识相结合,一方面引入百分数概念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另一方面通过遗忘曲线心理学知识丰富学生心理学知识,告诉学生如何更好的处理好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大多数老师在教学时可能都遇到学生将前一天知识点遗忘的时候,此时老师便可顺势而为向学生讲述“遗忘曲线”:“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在学过新知识后的20分钟后会遗忘知识的58%,一个小时后会遗忘44%的新知识,我教会大家100个数字,半节课过去了,大家就会忘记前五十八个数字,所以同学要学会及时复习所学知识才能摆脱遗忘曲线[5]。

2.5 使用合作学习模式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合作教学也是心理健康教学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特点,同时将之应用于小学数学课程中,往往能够很好的提升数学课堂质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介绍知识点后,往往能够引导孩子们开展分组协作的练习。学生们在班级内的互相沟通和合作,能够有效培养获取信息及探究问题敏感性。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创建合作平台,让小学生在小组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他们的探究成果或自己的一点计算结果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扬和肯定时,其成就感会促使小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他们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同学之间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实现有效的交流,在这过程中他们会产生积极互动、相互信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指标。所以老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心理教育点,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其中还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群体意识,提高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对于一些不爱在课堂中表现的学生、很少活动的他们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责任感,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参与性[6]。

2.6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习兴趣

一些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形象化、新奇的内容会让学生造成对学习的乐趣,引起学生的好胜心,而且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都是和学习的内容、材料,还有老师的教授方法是有关系的,并且小学生她们都拥有 十分强的求知欲,喜爱新鲜的事情,非常容易被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吸引住到。所以在数学学科中,要想将小学数学课堂呈现得非常好,就必须要解决数学知识中的抽象性的问题,老师应该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用实践中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这样学生才能激发出更多地思考,学会自主地去解决问题,参与到课堂氛围的活跃之中来。比如在讲授“认识物体”这一内容中,积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工具,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中认识到正方体、长方体,还有圆柱、球体等等,他们也不会觉得学习是枯燥的,在快乐中不断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多样性。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教育和心理教学彼此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教学整体。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是实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眼神、举手发言、和组内的合作情况,相机运用心理教育知识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小学生从小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数学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