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梅
(通渭县文庙街小学 甘肃 通渭 743300)
德育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培养目标之一,贯穿于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而音乐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阵地,更是承载着德育教育的重大责任。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还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基于音乐教育展开“家校共育”模式下的德育教育,可以使德育更好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小学音乐教材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修订,其中音乐学科特征鲜明,包含了众多德育教育素材,符合小学生个体发展特征,如果合理使用能够在音乐教育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产生重要的辅助功效。然而,目前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并不能完全理解教材的教育作用,对其中的德育要素发掘不够彻底,利用程度也有限;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仅仅宣扬意识形态,不能对背后的原因进行展开分析,更缺乏将教材展开讲解的能力,因此造成学生对德育重视不足和对形式化教育方式的抵触。例如,在学习《少年先锋队队歌》时,有些学生并不理解共产主义的含义,对于共产党的成立历史和奋斗历程也缺乏了解,因此在记忆歌词时常常混淆。教师如果片面地认为这是由于学生年纪太小导致的语言理解能力缺乏,而不能认识到背后更深层次的学生爱国主义信仰缺失,那么学习歌曲的意义将会大打折扣。
新课程改革对于义务阶段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要不断强化德育倾向,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少数教师对于自身的定位依然停留在原先的“教书匠”角色中,既没有引领学生进行课堂合作探索,开启探究型课堂转型的觉悟,也没有意识到在音乐中糅合德育教育功能的意义,甚至认为德育并非音乐课程的重点,将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等同为一体。例如,有些教师认为音乐作为小学阶段的“副科”,主要工作职责是带领学生学习歌曲,不需要赋予太多德育教育内涵,“思想教育由道德与法治课老师进行专门培训”。这种想法将德育教育狭隘化,局限了教育的视野,并不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而有的教师即使认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感受到了音乐教育的德育责任,却因为缺少相关的教学培训,不知道如何进行音乐课的德育融合,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有意无意忽视了德育设计,造成德育内容十分零散,缺乏组织体系。
通过音乐学习不但能够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还能教导学生感受音乐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在提高音乐水平的同时也接受了德育教育。首先,音乐是一门艺术的语言,通过演奏产生优美的旋律启迪人的心智,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开发人的音乐潜能,聆听音乐的熏陶下可以丰富人的审美体验,因此学习音乐可以使学生拥有更强的感知能力,能够提高对自身情感的表现力。其次,小学音乐教材中选取的曲目蕴含着不同的情感特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角色定位的不同,引导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尽量体会音乐传达出的情感内涵,帮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最后,教材中的不少曲目都含有教育意义,其中包含的道理对学生道德素质培养起到了指导作用,教师通过贯彻歌曲中的德育意识,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内化学习,从内心深处感受德育对道德品质的培养作用。
例如,五年级上册围绕着“西部风情”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民歌学习,如《依马呀吉松》《新疆舞曲第二号》《三峡的孩子爱三峡》,这些歌曲描绘了当地各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精神面貌,在歌词间流露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师在教授歌曲时,首先要介绍当地的地理特色和人文环境,让学生对于民歌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如新疆地域广阔,聚集着众多少数民族如维族和回族,这些少数民族的同胞热爱舞蹈性格奔放,经常在民族节日聚会中载歌载舞,《新疆舞曲第二号》中的欢快节奏就是为了描绘他们的庆祝场面。学生在学习了这些背景知识后,会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之情,也更加珍惜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形成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音乐教材中的德育教育。
儿童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能独立于文化课授课单独进行,要在各个学科中开展德育渗透,其中音乐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本身就罗列了众多的红色歌曲。《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小学音乐的德育教育目标:除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音乐情感体验外,还要关注学科综合素养的培育,弘扬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因此,教师在课堂开展红色音乐赏析活动时,要结合近现代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通过音乐教育了解革命历史。在接受音乐审美熏陶的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但可以将价值观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还能促进学习的融会贯通,使学生将加深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时,要帮助学生体会歌曲背后的思想感情,通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扫荡的残酷和群众为反扫荡工作作出的牺牲,引起学生对维护祖国安宁的责任意识,通过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自觉承担起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历史使命。在讲解歌词“敌人向一条山沟扫荡”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看过抗日战争电影,是否为其中的伤亡感到悲伤,这样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代入危险的情境中,对二小被抓住后故意牺牲自己带敌人去往埋伏圈产生同理心。在讲解歌词“十三岁的二小英勇的牺牲在山间”时,教师可以让同学对比自己无忧无虑地成长在红旗下,接受来自家庭和社会关爱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正是因为有无数革命前辈牺牲了自己,才换来如今的和平。因此,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能和歌曲中的人物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也能从教师的启发中领悟爱国的重要性,并将这股爱国精神转化为内在动力,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英雄们的付出和牺牲。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不仅给小学课堂带来了更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也在教师和家长之间搭建了更便捷的沟通桥梁,让互动变得更加顺畅。教师可以上通过使用录像设备录制课上的训练过程,让家长也参与到学生的音乐学习中,从以往只能依靠教师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变成家长和学生共同回顾学习进度,通过一起观看录像帮助学生纠正发声的错误;教师可以将重点和难点内容录制成微课提前分享在网上,让学生尝试在家长的指导下完成课前要点预习工作,这样能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同时,随着电子通讯工具使用的普及,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在线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情况,让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围绕学生的薄弱环节展开。
例如,一年级下册儿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节奏简单容易上口,教师可以运用视频剪辑工具录制洋娃娃和小熊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微课并发到微信群中,让家长陪同学生在课前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观看,并尝试跟着视频里的节奏一起唱歌。有了家长的参与,学生在课前预习时会更加认真,家长会帮助他们矫正错拍,使预习的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在开始正式的课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拍手对2/4拍节奏加以掌握,并且进行拓展训练,尝试在唱歌的过程中加入舞蹈动作,通过舞蹈的娱乐形式让学生发现音乐学习的乐趣。在学生掌握了舞蹈动作后,教师可以拍摄成小视频发给家长,让家长也一起欣赏教育的成果,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亲子关系的融洽,促进家庭和谐。
虽然学校是进行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是由于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并且父母作为启蒙老师,一言一行常常为学生所模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家庭的德育作用也不可小觑。如果父母缺乏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心和重视,或者家长自身没有意识到家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过分依赖于学校的教育功效,那么将造成学生德育教育过程家庭环节的缺失,德育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重视家庭的共同参与,通过向家长普及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创设生活情景,让家长也参与到德育渗透过程中,推动他们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起为学生的品格素质而努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五年级下册《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歌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己的妈妈有没有给自己讲过睡前故事,除了讲故事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又做了哪些照顾自己的事情。随后,让每个学生分别拿出两张纸,左边的纸上列出妈妈照顾自己的事例,右边的纸上列出自己为妈妈做的事,写完后让学生进行比对,会发现妈妈对自己的付出远远超过自己对妈妈的付出。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妈妈的辛苦和为了家庭的默默付出,由此进行感恩教育,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为妈妈做十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唱给妈妈听,帮助妈妈缓解工作疲劳等,用行动回报母爱。教师可以在家访的时候和父母谈及学生在课堂上对家庭的感恩情绪,并且让家长在接受了孩子的回馈后及时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通过鼓励和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愿意在今后的生活中将感恩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的行动式教育,比起口头进行感恩宣传和虚构感恩作文等形式化教育更能获得学生的认同感,通过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也培养了学生的感恩心理。
总而言之,随着新时代下德育形式的改变,音乐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也发生了转变。音乐教师作用小学生德育的引导者,要注重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利用音乐资源提升德育教育效果,提高学生家庭的参与程度,和家长共同培养起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