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龙
(海东市民和县第二中学 青海 民和 810800)
在教材中呈现的文本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促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能够灵活应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而灵活运用知识的主要展现形式,便是写。可以说,读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要素,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条件。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一个信息的输入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出过程。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唯有充分的阅读才能有精彩的写作。阅读是知识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开阔了视野、丰富了思想、积累了素材,只有这样,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充分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且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广泛阅读,学生才能积累语言,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述能力和接受能力。并且书籍应该是有筛选的去读,汲取书中的内容,也要有选择。阅读不仅是在吸收知识,更像是新的知识和已有知识储备的一种结合,不断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而写作应该是有感而发,虽然先要有知识的积累,但是写作是思维转化成书面语言的过程,抽象化具象,所思所想不一定完全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其中很可能是因为你对某些知识不够了解才会难以表述,所以只有怀着很多疑问再去阅读的时候,才会有新的收获。本质上说,阅读和写作就像学与用的关系,学以致用,再从实践中不断学习,它们是同样重要的。
目前,高中写作教学基本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或者根据高考试题的模式进行练习。学生普遍反映作文难的问题,面对作文感觉无话可说。这种情况与写作教学方式单一有着直接关系。在应试观念的支配下,部分教师甚至采取传统的命题作文形式,并且由于日常语文教学任务繁重而疏于对作文的细致批改。教师没有对学生作文难的问题进行反思,没有认识到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作文的促进作用。阅读是为学生写作积累的过程。阅读是作文信息的输入,而写作是对阅读信息的输出,二者具有相互促进与相辅相成的关系,不仅在阅读中不善于以写作的视角去学习文本,而且对于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写作词汇贫乏,缺乏情感,敷衍应付的问题等,没有从阅读上找原因,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难以达到同步提高的目标。
阅读和写作是高考分数占比较高的两大板块,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对二者的重视程度仍有所欠缺。“读写结合”作为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依旧呈现出碎片化、零散化的教学特征。我们常常在语文课上看到这样的现象——“读写脱节”。在传统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独立的板块,有着各自独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通常是被分隔开进行的。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课堂方式,协调“读”与“写”的关系,做到读写一体,使阅读和写作教学高度融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已然变成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教师应结合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采用新媒体教学工具,趣味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这便需要教师转变过去的教学想法,明确新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利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和利用新的教学工具,不断学习新媒体运用技巧,以提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针对目前教学现状看,高中语文教师既要明确新媒体教育工具的作用,通过应用新媒体教学工具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还要主动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积极与新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把新媒体资源同语文课堂真正的融合到一起,熟练采用新技巧,不断加强自身信息运用能力。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倡导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余,需要高中语文教师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深入培养学生的学习认知和思想情感,这样才能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教学目标,而教学情境则是一切课堂教学认知活动的了解基础,高中语文学科已经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它在语言表达上相对其他学科更加具有抽象性,而“互联网+”技术可以赋予高中语文课堂的生动教学情境,就显得非常重要。当下流行的互动式白板笔、自导式学习APP等多媒体应用技术,为高中语文课堂搭建直观虚拟教学情境创造了可能。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鸿门宴》这篇文言文时,可以尝试采用新兴的电教多媒体教学,并将电教多媒体渗透到传统启发式教学中,尤其是借助PowerPoint工具的动画模板、色彩、音响制作等功能,可以在教学伊始就让学生理解课文第一段的要领:这是刘项由盟军变为敌对矛盾的转折点,是鸿门宴乃至楚汉战争这个历史事件的导火线。正是借助多媒体为辅,可以把理性的知识传授与声、光、形、色等融为一体,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认知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读写结合”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首先要确定好目标的落点在哪里,是通过阅读促进写作,还是通过写作促进阅读。想要“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就必须弄明白一堂“读写结合”课是“为了读”还是“为了写”,这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写作内容和阅读内容去设置。以高中语文教材《说“木叶”》为例,这篇课文是“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之下的课文,在设置目标时可以参照课标要求,将目标设置为“能够准确理解作者的论证逻辑和论证方法”这种“以写促读”的读写目标。在“读写结合”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也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任何教学目标都需要参考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的学业质量标准的每一层级都指向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设置“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时,不能忽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阅读可以被看作是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阅读储备,学生自然没有写作的灵感。即便有写作的想法,却会由于素材缺少,而不知如何下笔。所以在以读促写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推进以写促读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首先,要通过阅读来丰富学生的素材储备。结合现阶段高中生的作文分析来看,很多学生写出的文章质量仍旧相对偏低。部分学生会写流水账,整篇文章结构不明,词汇较少,整体并不饱满。也有一部分学生虽然所应用的词藻比较华丽,但文章仅仅是词语的胡乱堆砌,毫无深度,毫无思想。所以教师要通过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的有效融合,丰富学生的感知,深化学生的体验,使之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认识,在写作的过程中强化境界。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文章为例,整篇文章的内涵在于体现了对弱者的关怀。所以,在写作训练环节,教师就可立足于此鼓励学生基于人文情怀进行探讨。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通过反思,总结提炼自己在阅读及写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辅助者角色功能,要及时为学生提供辅助。并且,教师要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写作质量不高的原因多种多样,教师要针对性地提供解决建议。例如有的学生词汇量较少,案例储备不足,教师可以引导其多多地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的学生写作逻辑不清晰,谋篇布局存在问题,那么教师就可带领其分析一些作者的构思方法或者一些长篇或短篇文本的结构框架,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这些技巧应用在自己的文本里,逐步突破困难,提高能力。
阅读对学生而言是知识输入的过程,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积累足够的素材,这样在写作时自然“下笔如有神”,写出优秀的文章,并且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够受到书中思想的洗礼,使情感得到陶冶,对学生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并且多读好书,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设置阅读书单,让学生在好书中进行学习,从而为写出好的文章奠基。写作的核心是表达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进行思考,对文章内容进行体会,总结自己的思想,这样才能将书中的精华充分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读书读的多了,自然在思想上会受到启迪,在写作上取得较大的进步。
阅读和写作是高中语文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素养。新课标的颁布,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有了明确要求,“读写结合”教学也面临全新的改革,将二者结合起来的语文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