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创新研究

2022-02-18 23:29
今天 2022年9期
关键词:古诗双减作业

李 静

(庆阳市正宁县西关小学 甘肃 正宁 745300)

前言

“双减”落实与实施后,实现了基础性教育教学整体变革,让整个义务教育焕发勃勃生机。以前校外培训,课后作业只是一味的让学生沉浸在无休止的题海中,而忽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自身特长的发展。“双减”政策的实施构建了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健康的成长,切实减轻了学生学习压力和校外培训负担,将教育主阵地回归校园的同时,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展空间,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这无不对各学科教师工作提出严峻挑战,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课堂时间内提质增效、如何保证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和完善作业系统,减少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成为了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此,我们教师立足“双减”政策展开了创新教学研究与探讨。

1.强化课堂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课堂高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想让一堂语文课上取得圆满成功,收到更好的效果,一定要建立在成功的课堂导入基础上[1]。强化课堂导入手段,重要性不是阐述“双减”政策下教师科学应用课堂导入,而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让学生快速跟上课程内容和进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因此,语文教师在规划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重视课堂导入,应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精心研究设计导入方式,以此加强课堂初始效果,激发学生自身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学习,才能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这节课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特点及修建过程;同时体会蟋蟀踏实肯干,不愿随遇而安的精神;调动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阶段采用谜语的方式:“头插野鸡毛,身穿滚龙袍,遇到敌人来,战斗呱呱叫。”这样的趣味导入法一下子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有意识的联系课文题目想到谜底。教师随后再为学生讲解有关蟋蟀的别名,它又叫蛐蛐、油葫芦、促织、趋织,是一种善吃、好斗的昆虫,在夏末秋初的夜晚,常常躲在角落里不停发出鸣叫声,饲养蟋蟀是人们喜欢的,在它们精彩的决斗表演中感受场面的激烈。这样教师利用谜语形式导入,既为学生介绍了有关蟋蟀的知识,又让学生兴趣倍增,心情愉悦的参与学习主要内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2.创建良好情境,鼓励参与课堂

在当前素质教育和“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尤其是“双减”政策落实后,多元化教学手段不断涌现,但主流都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2]。将学生视为课堂第一重要位置,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打造一个“自主、合作、探究”,向课堂要效率的高质量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下“吃好”,“吃透”学习主要内容,对语文学习中难懂的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同时“双减”背景下是公平公正、和谐向上课堂的塑造,是参与性和趣味性课堂的直接体验。为此,良好情境的创设是学生喜爱的课堂,加上情境教学法是当前教育界公认的有效手段,其能为学生营造出趣味、直观的学习环境,是教学实施多项教学策略的有力支持,可以说通过情境教学能够优化语文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手段和落实“双减”的有效教学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江南春》这首古诗时,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发挥思维的敏捷性,进而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优美春天的视频,让学生在美好的情境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并让学生用学习过的词语来描绘在视频中看到的情景。教师在过渡中可以向学生提问:“文人墨客一直都很喜欢描写和歌颂春天,那么在你们记忆中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诗句呢?”此时学生都绞尽脑汁的思考描述春天的诗句,这样也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朗读古诗时配以悠扬的音乐,在音乐情境的感召下,学生会边读边联想古诗的意境,会很快融入教师所营造的学习氛围中,高效理解古诗内涵及情感表达,这样教师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

3.善于采用设疑,制造探究氛围

提质减负,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强化课堂主阵地,注重启发式、互动式、质疑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疑问精神是人类不断前行的动力,在课堂上如果有了质疑的助力,定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问题教学法在“双减”政策下依旧是提质增效的有效教学方法,其更多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思维敏捷上的启发,以此诱导学生在发散思维基础上将知识进行内化,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教师要善于采用设疑方式,在教学中制造强烈的探究氛围,在课堂上既要顾及问题的数量,又应考虑问题的质量,让问题更符合小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思维水平,同时提问需要具有层递性,这样才能实现精准提问,引导学生对内容深度学习[3 ],提质增效。

例如,教师在讲授《赵州桥》时,主要让学生明白它为什么是世界闻名的一座石拱桥和赵州桥作为我国宝贵的历史遗迹的意义,以及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宏伟的创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这样的提问:“赵州桥特点都有什么呢?在课文圈画出来。这座桥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用简短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来。”在这一系列层层递进问题的提示下,学生会在阅读文章时进入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敢于质疑、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尝试想方设法吃透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探寻答案。在这种问题方式的引导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也使其更了解赵州桥建造的特点和意义,并深刻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铺就的桥梁是多么伟大,让学生在疑问中学会学习,积极动脑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和学习效率的同时,为“双减”政策助力。

4.重视三方联合,打造良好环境

在多种教育理念并行大背景下,教师要关注“双减”政策为学校、教师、家长三方提出的全新要求:“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和家庭经济压力一定要减轻,作业在总量上要减少,教学中必须创建高效课堂,重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学习时间的减少,意味着自我支配的时间更多了。而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远不如玩乐的兴趣,况且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主动完成作业能力较差,在此种情况下,需要学校、教师、家长这三大阵营紧密配合,形成合力构建育人的监督体系。共同督促学生学习要有自觉性、目的性、兴趣性,积极性,想方设法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只要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独立学习与自主完成作业,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切实为“双减”助力。

小学生做作业是最让家长发愁和学生不愿意干的事情,尤其是遇到古诗词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绝句》、《赠刘景文》、《三衢道中》《惠崇春江晚景》等古诗时,教师要创新作业布置形式,不能三番五次重复的教学生抄写古诗内容,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至少会背诵第一首古诗《绝句》,并让家长将背诵其它古诗的视频录制下来,通过学校平台或微信上传视频,视频中不能只录声音,需要录制学生上半身。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背诵情况与家长沟通,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背诵情况。对于部分没有及时完成背诵任务的学生,教师与家长及时交流并跟进学生背诵进度调整作业目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通过线上教学或者交流软件教师会对背诵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利用三方联合教学,可为学生提质减负奠定基础。

结论

总之,出台“双减”政策是教育紧随时代和解决当今教育顽瘴痼疾的一大革新和进步,将教育主阵地拉回了校园,明确了教育主方向,改革了考试评价,提高了作业设置水平和课后服务质量,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过重压力。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在“双减”政策倡导下,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以专业的素养,灵活多样的教法,坚持一手抓减负,一手提质量。在课前可采用科学性的课堂导入策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学会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以及采用设疑方法,将学生视为课堂重要的第一位,让学生深度思考与探究书本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家、校、师三方紧密互动,围绕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创新作业形式和家长主动参与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作业体验,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过重负担,让学生学习之余,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童年。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地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教学策略,一如既往地为学生创建高效课堂,从而保障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祖国培育出一批批更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古诗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拟古诗”之我见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