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贞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精神,并且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理解,从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自身所掌握的内容并不全面,接受新事物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难以在课堂中的几十分钟内吸收全部的知识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是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用单一的方式向学生传输知识内容。依赖考试大纲制定的学习目标,而后使用“粉笔+黑板”这样原始的手段开展教学,将公式列举出来,带领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机械的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久而久之极易使其对数学产生抗拒心理。另外,即使部分学校为教师配备了各类多媒体设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却少之又少,不能发挥出它们的最大价值,使得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得不到保障。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其引入课堂,但与此同时也显露出弊端,即课件的质量问题。课件是用来辅助教师开展教学的有效工具,因此它的整体设计必须符合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需要为难点和易错点的讲授提供帮助。但是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课件的设计水平有待提高。制作的内容过于粗糙,整体排版和格式不够规整,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其中的文字和插图也没有统一的规格,随心所欲的安放使得布局不合理,学生很难分辨出哪些是重点内容,哪些只需了解即可。或是课件色彩搭配存在问题,如为了吸引学生的目光,部分教师会选择很多鲜艳的颜色,极易导致视觉疲劳,反而使得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适得其反。
小学生年龄较小,天性活泼贪玩,很难在课堂中保持长久的专注,很容易出现一些小动作或是与同桌说话等情况。教师多是采用点名批评或者罚站的方式来杜绝以上情况的出现。作为课堂的掌控者,教师往往利用自己的身份严格要求课堂纪律,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即便是沟通,也是教师单方面的提问,由学生来回答,忽略了师生间互动的重要性。长久下去,班级学习氛围低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体会数学的乐趣,缺少学习热情,导致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此外,部分教师认为学生间的交流会占用自身的授课时间,阻碍知识的讲授,且更加无法控制班级的纪律问题,因此大幅度减少生生互动,使得学生之间不能互相帮助,这不利于数学学习。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多是采用统一的方式授课,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在新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布置作业环节也是如此。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经常出现学生由于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而无法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现象。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分层教学,先了解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根据不同的层次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而后有针对性地利用多媒体设置学习关卡,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消化数学知识与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应当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难度较小的关卡;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适当地增加关卡难度,多设置一些拓展练习来提高其综合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和概括能力,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锻炼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并使其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而言,要求他们利用竖式算出正确答案即可。对于成绩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则要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方法,甚至是口算,将其解答出来。在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后,用多媒体的大屏幕展示更多的例题,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加强计算能力。不同小组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任务,以此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教师通过合理设定教学目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充分保证数学课堂的效率[1]。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立足于教材内容,将知识点罗列出来,导致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灌输式”教育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很难做到实质性的把握,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心理。在小学数学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将多媒体丰富的功能与数学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让学生能主动投入数学研究中,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分析综合及灵活运用的能力。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几组图片,都是超市的物品标价,如毛巾每条3.00 元,矿泉水每瓶2.00 元,牙膏每支5.50 元等。而后教师提问这里的3.00 元以及5.50 元如何用整数表示?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写?由此讲解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以此完成新课的导入。接着将课件切换至下一页,在数字1的末尾用Flash 动画的形式依次添加1个0、2 个0……要求学生将等式补充完整,使数字的大小不发生改变且不能出现错误。经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得出最终答案:1元=10 角=100 分,1米=10 分米=100 厘米,1分米=10 厘米=100 毫米。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课件制作得生动有趣,既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有助于知识点的传输,并且改变了学习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研究问题并给出答案,锻炼小学生的探究思维,从而提高数学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学生年龄尚小,生性活泼好动,部分教师对课堂纪律要求较为严格,如要求学生必须保持安静,不能出现交头接耳的情况。长期这样下去会导致在需要互动时学生也不敢发表观点,无法做到积极踊跃地和教师交流沟通。这并不会解决学生走神等问题,即使纪律严明,但是教学效率却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同时调整自身的上课状态,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调动班级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空间,让每个人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得课堂更加活跃轻松,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甚至可以让学生亲手操作多媒体设备,深刻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加深其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愿意主动探究其中的奥秘,让学生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中取得进步[2]。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位置”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并描述物体的位置;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思想,并使其明白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清晰有条理,要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师先用问题的方式导入,问:“班级中谁是你的好朋友,他坐在什么位置?”然后让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方式来描述位置,即用数对表示。接着展示课件内容,将全班学生的座位列举出来,要求两人一组,其中一人随机点出一个学生的名字,另外一人要用最快的速度说出在第几行第几列,并且要会用数学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小明在第五行第六列就是用“(5,6)”表示。最后借助滚动大屏幕,教师随机点击停止,让学生抢答该名同学所在的位置。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不仅能成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更能营造出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与消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推进,教材上的基础内容已无法满足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需求,只能作为基础内容供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挖掘和拓展资料。但是市面上五花八门的教辅材料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书籍中的内容甚至出现明显的错误,对于判断能力相对薄弱的小学生来讲不是很好的选择。因此,教师应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课程的内容加以延伸。尤其是有关图形的课题,使用多媒体能够更加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变化和形成。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画,不仅无法做到精准,也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更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意义[3]。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观察和操作归纳出二者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关系并且学会运用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示意图,并且设置成动画模式,可以将其360 度旋转,便于学生观察。而后提出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通过反复观看动态示意图,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共有6 个面,相对的面大小完全相同;有12 条棱,相对的4 条棱长度相等;共有8 个顶点。经过观看大屏幕可知正方体由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12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同样也有8 个顶点。在学生掌握以上基本知识后,进行拓展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长方体表面展开图,课件中的长方体经过设计后以动画的形式展开,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平面图,并且掌握它每一条棱的翻转轨迹。平面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教师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增加了课堂容量,使得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入的学习,对形状各异的图形特征也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
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最直观的方式便是课件,可见它的重要性。目前学校中部分教师年龄较大,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不是特别熟练,所以在课件的制作上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技术培训小组,让教师在课余时间自行前去学习,先从基本的电脑操作技能入手,优化课件顺序和布局。根据课程的知识内容分清重点、难点、易错点,将其合理地设计成幻灯片,运用超链接控制主次顺序。然后合理搭配色彩,突出课件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最好是加入动画设计,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这样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创新意识的塑造。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圆”一课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它的特征,了解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新性以及空间观念。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加入精心设计的各种有关圆的图片,如硬币、瓶盖、车轮等,将其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形状。而后在幻灯片中的圆上以动画的形式标注上它的圆心、半径、直径,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圆形,以此加深学生对它的认识。教师通过提高课件的质量,带给学生更加生动的课程体验,有利于学生掌握新课内容[4]。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转变学生学习模式、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拓展课程内容以及提高课件质量这五个方面,还有更多行之有效的途径需要教师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合理调节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不断丰富课堂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