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小学数学教材德育渗透点,适时进行德育渗透

2022-02-18 18:37赵梅花
关键词:数学知识德育教材

赵梅花

立德树人环境下,基础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教师要寻找其中的德育内容,重点利用内部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学习观念、科学意识和爱国情感,高效利用教材中的隐性德育资源,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教材中数学文化的价值

从德育角度分析,巧妙利用数学文化能够达到德育目标。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呈现相对简练,然而文化的产生过程较为复杂,简单的公式或者定理都需要数学家经历无数次探索,刻苦钻研才能得出。因此,运用这类数学文化对学生实施德育,有助于培养其刻苦学习、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严谨性。小学生的德育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培养其习惯上,包括耐心听讲、认真观察等,所以,可以用数学家的故事作为德育载体,在讲解对应数学知识的同时,向学生呈现数学家的故事。这样不但能激活课堂还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我国在数学领域的贡献较为突出,适当运用数学家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其民族自信,运用这类数学文化熏陶学生,使其从小形成优良的品格。

从智育角度分析,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智力的启发有重要影响,课堂上,教师应运用文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应用意识等。数学学科逻辑严谨,因此,教学时应为学生展示严谨的计算过程,强化其逻辑思维。无论是数学问题,还是数学语言或是与数学方法有关的文化,都可以和学生的生活相互关联,运用社会生活、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数学文化相互融合,能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此外,数学文化还会生成数字符号,像正负数、分数等都是由多位数学家共同提出,并且经过长期探索总结出来的成果,这样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知识的发展过程,了解数学简洁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促使其智力发展。

从美育价值角度分析,数学文化还具有较强的美育功能,数学中的数字、图形和色彩都能呈现出别样的美。众所周知,0.618是黄金分割比例,也是数学中的最美比例,可以将这个比例应用在建筑、绘画等领域;对称也属于常见的数学美,在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等数学知识中有广泛应用;可以用7个阿拉伯数字表示音符和各种声调,也能体现出数学的简洁美。

二、挖掘教材德育内容,渗透德育的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材编排特点,理清德育渗透的思路

梳理数学教材可以发现,数学文化部分的内容大多以图文信息为主。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导,逻辑思维初步形成,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能达到3500字,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呈逐渐增长趋势。数学知识可以利用公式和符号进行表达,也可以利用文字或图表进行表达,表达方式多样。通过语言文字,不但能将数学概念传达出来,还有助于学生解读数学知识。同时,数学知识涉猎范围较广,可谓包罗万象,图片能以生动简洁的方式帮助学生快速了解所学内容。教材中“你知道吗”这一模块中,在练习题、思考题的设计方面,就是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数学文化。特别是在习题内容方面,利用图片的形式将数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不脱离生活场景,让习题具有高度的可读性,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也更加容易。

教材中数学内容的呈现还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前后内容具有良好的衔接性。数学文化需要依赖特定载体而呈现,不同年级、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因此文化的呈现也受到限制。比如,一年级教材“数与代数”频繁出现在“你知道吗”模块中,这部分数学文化和教材选编内容联系紧密。因此,从纵向角度进行分析,教材知识点安排具有系统性,前后衔接紧密。“你知道吗”模块内“算筹”相关文化内容出现频率较高,低年级是简单的计算问题,到高年级逐渐变为相对复杂的公式,但无论文化知识的难易,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此外,教材中的文化内容与生活实践应用具有紧密关联性。苏教版教材编写运用的图文较为生动,且色彩鲜明,同时,内容大部分源自生活,具有实践性特点。教材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理论、参与实践问题求解的重要媒介。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各方面发展尚未成熟,可能难以从现实事物中获取经验。教材对于此方面的考虑较为周全,选择了学生较为感兴趣并且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培养学生兴趣,如“购物”问题的讲解过程,教材中给出了物品,物品的标价和现实生活较为接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生活中取材,收集和生活物品相关的信息,让数学学习具有生活化特色。

(二)挖掘教材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感知力

在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是德育的重要素材之一,其中“你知道吗”“思考题”等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选择其喜欢的学习内容。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带领学生走进数学世界的“钥匙”。因此,在教材使用方面,教师要重点挖掘其中和数学文化相关的信息。考虑到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有限,以想象思维为主,在“你知道吗”板块内容的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或者数学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兴趣,还可以为其讲解和数学家相关的故事,增添课堂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解读教材中的图片,和学生共同分析,特别是思考题中的图片,只有学生明确图片中表示的数量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题目,形成严谨的思维。

文化是数学知识传承的重要载体,不同年级的数学文化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各不相同。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你知道吗”板块中,“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相关的内容相对较多,教学阶段,需要教师深度挖掘其中的文化知识,为学生讲解,使其形成文化感知力,通过文化感受数学知识的发展。例如,“你知道吗”模块中“筹算”这部分知识涉及的公式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简单介绍“筹算”的由来,让学生明确我国古代将“筹”作为计数工具,也可以作为竖式验算方法。从教材文化内容出发,在课堂上讲解文化故事,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的智慧,深刻体会我国在数学文化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形成文化自豪感。教师应通过上述方式,深度挖掘教材内部文化资源,寻找数学和德育融合的突破点,展现数学课堂的载体作用,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完成德育内容的渗透,提高学生对于文化的感知能力。

(三)丰富知识呈现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课堂中需要通过教学过程完成德育的渗透。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决定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动力。为了更好地利用教材,教师要关注教材文本语言的丰富性,从中寻找德育素材。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宽广,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数学家简介、数学著作等,让学生体会数学文化的同时受到科学家精神的熏陶,自觉学习伟大数学家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数学学科中,数学语言不但包括数字,还包括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因此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或者图形描述问题。例如,在数学教材“你知道吗”中有一部分内容为“食物营养搭配”,其中给出的文字为:“小学生每天吃米饭、馒头375g……”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更改内容呈现方式,利用图表,使用多媒体设备,将各类食物的图片和具体摄入量表示出来,这样的知识内容呈现方式更加直观。

教育领域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逐渐普及,电子课本的应用让教材中图片和文字信息的提取更加容易。教师可以用信息化的形式呈现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思考,形象化、动态化地呈现数学问题。例如,在教材“思考题”中有如下题目:“一只小蚂蚁向东爬5dm,向西爬4dm……”教师可以根据问题,运用Flash软件为学生制作动画,向其展示问题情境,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学生处于生动的环境中,能够通过动态化的图像,更加真实地感知蚂蚁的爬行方向、爬行距离,转化抽象的数学知识,高效学习。这样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还能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四)注意教育素材的完善,培养学生严谨学习态度

数学教材内容的更新时间相对较长,在编写的过程中受篇幅的限制可能选择简要的信息概括相关内容。数学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手资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关注资源挖掘的同时,要根据需求在教材内容上添加注释,引领学生完整学习,使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教师需要明确,注释的添加能够保证教材信息的完整,为学生探索学习提供便利。将教材信息作为出发点,设计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在课下查询感兴趣的数学知识、数学家故事等。

苏教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神舟五号、神舟九号等各类飞行器的实际飞行距离、飞行时间等数据信息,然而,我国航天领域技术快速发展,更多先进的飞行器逐渐被发射到太空,导致教科书内容呈现时效性不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上述信息适当为学生补充“我国神舟系列飞船迄今为止已经发射了11次,除了教材中提到的还有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其作用为和天宫二号对接”的信息拓展,不但能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体现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特点,利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的傲人成绩,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斗志,立志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努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其学习的使命感,有效渗透德育知识。

(五)适当拓展德育素材,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数学文化具有民族色彩,不但属于每个国家,也属于世界。小学生受年龄特点、生活环境等限制,可能难以体会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德育中培养其文化观念和学习观念也十分重要。所以,教师需要注重民族文化的挖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例如,讲解“人口统计”相关数据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的人口增长量或者减少量,引导学生体会民族文化,反思文化多样性。同时,还需要注重国外文化的拓展,让学生形成尊重他国文化的态度。苏教版教材中的内容涉及我国古代建筑领域的文化内容,在讲解阶段,教师可以拓展“巴黎卢浮宫”或者“埃及金字塔”这类世界著名建筑,将其照片呈现给学生,开阔其知识视野,全面呈现教材中的知识、文化。教师应巧妙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利用教材中有限的文化资源抛砖引玉,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为其思维发展提供空间,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多姿多彩,对于民族和国家文化产生崇敬之情,尊重民族文化和他国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数学课堂中,要实现德育目标,需要教师立足实际,寻找德育切入点。数学教材是重要的德育资源,教师需要挖掘德育内容,并通过多种方法,将德育素材与课堂教学活动相融合,让学生受到文化熏陶,逐渐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价值观、学习观,保证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德育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