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与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探究

2022-02-18 16:27石雅彬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6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深度

◎石雅彬

(石家庄日报社,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信息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新闻浏览方式和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报道,尤其是一些具有深度意义的新闻,如何能在海量的信息中脱颖而出,给群众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是当下新闻记者需要思考和变革的问题。在实践中,需要新闻记者能够积极有效地抓住新闻的吸睛点,然后在保证新闻内容客观真实的情况下,挖掘新闻故事背后的可看性和深度价值,使受众以及观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提高深度报道的影响力和关注度。这就要求新闻记者不仅要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应该站在群众的立场上,通过有效的反馈和及时的沟通,了解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然后通过深度挖掘以及输出具有覆盖性和全面性的观点,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一、概念阐述

(一)深度报道的概念

新闻报道指的是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过程中,想要达到或者想要追求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和思想境界。也就是说,深度报道并不是一种新闻的文体,而是一种报道形式。无论是图片报道、通讯报道,还是长篇的消息报道,符合规范的新闻文体都可以进行深度的报道。在深度报道之前,要求新闻记者做好前期的准备和调研工作,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人物采访,剖析新闻背后的价值和内容,起到鼓舞人心、发人深省等重要的社会价值。例如,央视的《新闻调查》和《焦点访谈》栏目,大多为深度报道,时间长、跨度大,而且涉及的人物线和故事线众多。

与普通的新闻报道相比,深度报道除了要具体交代新闻五大要素之外,还需要新闻记者利用预测和解释分析的报道方式,对新闻事件的未来发展趋势、背后深层含义以及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影响,进行一系列的连续跟踪和跨度采访[1]。

(二)新闻记者思维方式的阐述

通常情况下,新闻记者思维方式大体包括两大内容:辩证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开展深度报告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和延续,能够为整个新闻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和想象力空间,并突破地域、时空的局限,让观者和受众能够对新闻中的一些采访对象和理念有更深刻的认知,达到剖析新闻本质的目的。而新闻记者的辩证思维,可以让记者准确且迅速地判断出该新闻是否具有深度报道的价值。即要求新闻记者在搜集线索的时候,能够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视角来看待新闻主题和新闻内容。甚至在一些老牌记者的眼里,只通过新闻线索便能够在脑海中整理出该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后所呈现出的局面,由基础的感性认知直接升级到全盘的理论认识,实现新闻记者思维的跨越式发展。

二、深度报道普及的价值

(一)是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大量涌现,使人们的精神生活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尤其是随着快餐式阅读和快餐式文化的兴起,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发生了相对较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受众对新闻内容和新闻信息的关注度也呈现出了多元的发展态势。例如,精神世界的丰富,使受众在看待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的时候更加客观和理性。传统的、单一的新闻报道形式和简短的篇幅内容,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新闻的了解需要,因此,深度报道的形式开始出现,能够让受众或观者跟随新闻记者的视角,全面剖析和追踪新闻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对该新闻对社会的影响进行探讨和深度剖析[2]。

新闻媒体本身在深度报道的实践中,起着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责任,只有对新闻信息进行高度的、深层次的报道和挖掘,才能帮助社会大众排疑解惑,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除此之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日益多元,信息内容也呈现出丰富变化的特征,导致新闻媒体行业面临的竞争日趋增加。新闻记者想要保持良好的新闻关注度,就必须要对热点新闻事件或群众感兴趣的新闻信息进行多层次的深度加工和报道,通过传递正能量和剖析,还原新闻真相,抓住受众的眼球。综上,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报道,是新闻记者首当其冲的职责,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二)是提升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关键渠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再加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记者必须要转变思维方式,拓宽新闻报道的路径。在实践中,新闻记者除了要保证新闻内容和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客观性和真实性之外,也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使新闻报道工作本身更具有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因此,新闻记者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的追踪和报道,可以用更深层次且客观公正的观点来剖析新闻事件的原委,还受众一个真实的新闻场景,了解新闻真相。

整个过程中并不需要新闻记者利用过于煽情和华丽的词藻对新闻事件中的主人公予以褒奖或批判,而是要站在受众的立场,来探讨整个事件对社会造成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然后用历史数据追踪或相似事件类比的方式,引起受众的共鸣,起到引导正确舆论的作用。整个过程不仅对新闻记者的深度报道形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还要求记者本身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敏感性。由此可见,深度报道的普及是提升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关键渠道[3]。

三、深度报道的叙事、话语策略分析

(一)深度报道的故事化叙事分析

与一般单一且固定的新闻报道模式不同,深度报道并不仅仅停留在对新闻事件五要素的探索上,也突破了新闻事件中新闻对象人数、新闻发生地以及单一事件的限制,是一种非孤立、非平面化的报道。需要记者跨越时空,由内到外、由表及里进行新闻事件的综合反映。也就是说,深度报道要求新闻记者可以尽量通过叙事的方式,用相对引人入胜的故事向受众全面还原整个取证、调查以及采访的过程,尤其突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曲折性。从最开始的一团迷惑到最后疑问和矛盾的消解,使受众能够对该新闻有彻底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引发积极的、正面的思考。

(二)以纸质新闻为例,深度报道的文字语言和图片分析

纸质新闻在报道的过程中,可以依靠文字语言和图片对新闻事实加以证实和强化,甚至能够对个别具有偏激性的采访进行重新的编辑和颠覆,使整个新闻报道更立体且具有说服力。尤其在纸质新闻中,文字作为独具个性且主要的新闻表现手段,可以弥补电视等画面新闻使受众产生偏听偏信的情况。因此,新闻记者在编辑纸质新闻的过程中,需要撰写简洁生动的文案或通讯,使整个报道具有矛盾性、可比性。例如,将意见不同的两段采访设置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让受众辩证思考,并最终得到正向的启发。而将具有错误指向性的采访稿件、现场图篇编辑在一起,受众也会细心甄别真伪,使报道潜在的价值被间接展现。

四、深度报道背景下新闻记者思维方式革新的方向

(一)注重贴近民生,拓展开放性思维

在进行深度报道的过程中,新闻记者最重要的目标是要让新闻内容以及新闻背后引申的含义可以引起大众的共鸣。因此,在搜集新闻线索以及寻找新闻主题的时候,新闻记者尽量要贴近民生,搜集当代人们关注且重视的身边的事物和新闻信息。在积极转变民生观点的同时,让新闻的报道能够更接地气,具有烟火气,使最终呈现出的深度报道,被受众所喜爱。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进行深度报道追踪的过程中,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限制,利用全方位的视角来拓展开放性思维。例如,在撰写采访报道和构思采访路径的时候,新闻记者必须要把思路全面打开,既要回访与该新闻相关的历史数据,又要具有前瞻意识,探寻新闻报道后可能会激起的社会舆论,将新闻线索、新闻背景以及新闻影响性结合起来,深度思考和多样的判断衡量,制作出更具有新意且能引起大众共鸣的新闻报道。

例如,2021年央视《焦点访谈》深度报道了“邯郸永年警方破获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案”。该新闻内容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身便能够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共鸣。新闻记者用系列追踪的方式,先揭开了假客服的真面目,然后追溯退钱变成骗钱的真相。在此基础上,通过还原购物平台消费信息被贩卖的始末,将骗子诈骗的过程真实地还原在观众面前。最后为了能够提高整篇深度报道的真实度和影响力,还探寻了整出大戏幕后的黑手,用开放性的视角提高了新闻内容的可看度。

(二)允许多样化的观点,延续求异思维

普通人在思考问题时,通常会运用顺向思维的方式来探寻某种事物本质的内涵,但是在深度报道中,要求新闻记者能够将顺向思维转换为逆向思维,从求同思维转变为求异思维,允许追踪和报道的时候有多样的观点,甚至反对的声音,然后打破常规,用侧面突破的形式,使新闻报道能更具有影响力和讨论度。尤其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新闻资源具有共享性,无论是专业的新闻记者还是普通的群众,都有发表观点和积极讨论的权力。但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也更趋于同质化,甚至出现了一些标题党,恶意破环了新闻的延展性和影响力。需要新闻记者在进行深度报道的时候,能够打破这些传统的限制,运用求异的思维方式,使原本的新闻共享和资源共用变为独家观点和独家视角,即使面对同样的新闻素材,也可以寻找出不同的立场和视角,阐述全面且独到的见解。

(三)打破传统束缚和习惯,培养创新性思维

新闻记者在做深度报道的时候,需要打破常规,从惯性思维延展到创造性思维,根据个人已有的报道经验以及线索追踪的经验,寻找新的焦点以及突破口,使新闻报道真正能标新立异,给受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时候,要求新闻记者理清思路,先对新闻事实进行背景的阐述以及结果的呈现,然后在输出观点的过程中,揭露新闻现象的本质,以增强该报道的深度、厚度和力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创新性思维,并不要求新闻记者一定要求新求异,甚至走入新奇的怪圈。例如,为了能够让网页新闻有更多的点击量,故意夸大新闻事实,用露骨且夸张的标题吸引点击;或者是新闻内容与实际的报道并不相符,为了转移焦点,扩大矛盾,故意突出一些不同的观点或立场,吸引受众的反馈和讨论。这种创新是错误甚至是偏激的创新,并不能为深度报道还原事实真相提供事实依据,最终依然需要新闻记者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四)探寻新闻本质。运用发散性思维

新闻记者在对新闻进行深度报道的时候,只有全面且深刻地认识新闻事件的本质,探究新闻发生的原因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才能够还原新闻真相,提高受众参与新闻讨论的积极性。在实践中,要求新闻记者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力,在综合学习相关新闻知识的情况下,还需要具有超前的认知和社会前瞻性,能够对潜在的新闻线索加以重点且深刻的把握。

例如,近几年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新生儿的出生数量越来越少,适龄女性步入婚姻的比例持续下降,这些数据能够明显看出女性对婚姻的渴望大不如前。针对这一新闻现象,记者在做追踪报道和深度报道的时候,就要利用发散性思维来探寻女性之所以会产生这一行动趋向的根本原因,并从多方面来探究这一社会本质问题。例如,影响女性步入婚姻想法的因素,包括安全感不足、社会压力大、容易失去工作以及生育和养育子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发散性思维,探寻整个社会对女性婚姻以及女性基本生活的保障是否充分。由个别数据发散到整个社会的焦点和社会现象,可以让受众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新闻讨论当中,甚至汇总出更多元化的观点,影响政策的出台以及后续新闻的走向。

五、结语

深度报道的普及是新媒体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提升新闻记者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的关键渠道。因此,在实践中要求新闻记者能够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提高新闻内容与民生问题之间的关联度,拓展开放性思维。与此同时,也要允许多样化的观点融入到新闻报道中,延续求异思维。在打破传统思想束缚和习惯的情况下,培养新闻记者个体的创新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使深度报道的内容,能够更接近于事件真相和本质,引发受众积极的探讨和思索,提高深度报道的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