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的几点体会

2022-02-18 15:33张文博
今天 2022年10期
关键词:情境教育橘子创设

张文博 马 敏

(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小学 甘肃 兰州 730030)

引言

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生活情境的应用对教学高效开展具有积极影响。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采用生活情境,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思考探究能力也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因此,有效运用生活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选择,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这一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探讨生活情境的优势和具体应用,为开展良好的数学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1.利用游戏,创设生活情境

游戏在课堂导入环节具有十分良好地应用。一般情况下,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以及课间的休息,难以在短时间内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所以在课堂刚开始时,学生状态散漫是非常正常的事情,这时教师可以有效游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趣味性游戏的引导下快速沉浸到数学课堂当中。之后,教师可以基于接下来要开展的数学教学内容,组织相应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从而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开展“位置与方向”教学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组织一个小游戏引导学生参与进来。游戏的名字叫做:寻找。教师为学生创建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带领学生出去玩,在经过一个公园时,因为周围人太多,所以教师和学生走散了。教师以教室现有条件,为学生呈现几个标志性建筑,比如讲台作为最高的大楼,而学生的桌子则是周围的一些建筑,建筑之间的距离均为100米。这样教师将讲台作为标志性建筑,随机报出一个学生所在位置让学生去寻找,在课堂导入阶段,游戏难度不要太高,否则学生难以体会到游戏的乐趣。最开始,教师只是简单指出一个方向,距离讲台建筑几百米,让学生进行寻找。之后教师再引入东南西北,再让学生寻找,明确教师所在位置即为北。最快找到的学生积一分,游戏结束之后积分最高的学生则是今天的学习之星。由此,课堂导入阶段得以良好进行,为之后正式教学奠定充分的基础条件。

2.利用问题,创设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进行,具体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比如预习知识、学习知识和实用知识。基于教师开展良好的教学活动,学生认真听讲,预习知识和学习知识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但是问题在于使用知识这一部分,学生很难确保知识运用的有效性。因为学生在课后练习时,习题是为知识服务的,具有刻板化的缺点,学生很难将其良好地延伸到实际情况中。所以当问题发生变化,前提条件比较复杂时,学生很难去应对。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经常性地向学生提问,适当地调整问题,问题以多样、多变的形式呈现出来时,学生解题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基于问题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下去思考问题,能够确保问题逻辑得到更为清晰的呈现,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思考,解答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开展“百分数”教学时,学生对于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转换仍存在一定的疑惑,当问题将二者结合起来,学生解题就更加困难。由此,教师可以通过将其融入到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二者的转换运算。教师为学生创设这一情境:教师买了两件衣服,第一件衣服打了90%的折扣,花了90元,第二件衣服不打折,是第一件衣服原价的2/3,那么第二件衣服多少钱?这道题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系数比较高,不仅涉及到百分数和分数的知识,还需要运用多种计算方法,同时前提条件比较复杂。这时教师让学生挑战售货员的职位,进行计算。这时有的学生会回答第二件衣服的价格是135元。教师询问学生如何计算,学生:“首先用90除以100得到第一件衣服的原价,之后再用其除以2得到45,再乘以3得到135,即为第二件衣服的价格。”

3.利用实物直观演示,创设生活情境

在教授“加减法简便算法”这个知识点时,教师给出了这个算式“15+8”,并追问孩子怎样简算合适呢?小学生尽管互相讨论了多时,但一脸的茫然,教师知道该是实物演示建功的时候了,于是,教师把准备的23支铅笔分成两把,一把15支,一把8支,并问道,同学们,这两把铅笔共是多少支?怎样算才简便呢?看好了,老师从8支里拿出5支,放到了15支这里,这时,两把铅笔各有什么变化?铅笔的总支数变化了吗(引导学生讨论,写出运算过程)?再引导学生总结出一般的简便方法,结果学生掌握的既快又好。

实践案例一:

2017年3月1日数学课堂教学了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除法的初步认识。

每次上新授课的前一晚,我都会在脑海里构思一下第二天上课的概况以及流程,说白了,就是让我的孩子们怎么能更乐意地接受知识点,并能理解记忆。下班路上,路过一家水果店,其实都走过这家店了,可是,心里一想,明天准备教授《除法的初步认识》其中就要渗透“平均分”的概念,于是乎,我掉头往回走了几步走进了这家水果店,毫不犹豫的买下了一大包小橘子。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明天课上等着瞧好戏吧!

第二天一早,我手里拎着这包橘子,得意洋洋的走进校园。脑海里已有课堂中的氛围:孩子们今天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真心不错,孩子们吃了我奖励给他们的橘子……

正式上课了,我一进教室,有的孩子目光已经在我手里拎着的这一袋子橘子上了,有的孩子已经鼓掌了,好像知道他们今天可以吃到橘子了。新课开始,我说了分橘子的规则后,孩子们纷纷动脑筋积极思考,以分橘子的情境来引出“平均分”,分完之后得告诉全班孩子你是怎么分的。分对的孩子每人奖励一个小橘子,这样既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孩子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果真,如我所愿。这节课的学习氛围很浓烈,孩子们都想吃上小橘子,必须要靠自己动脑筋才能获得。这样,他们在分橘子的情境活动中,体会到了“平均分”的概念,并能理解记忆。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很看好对概念的死记硬背,即使背会了不会使用也是枉然,根本没有起到教学的作用。

过了几天,有位家长打电话告诉我:他的孩子把橘子拿回家之后都没有舍得吃……

因为二年级我带的是双班数学,两个班的孩子对这节课的理解都是不错的。

实践案例二:

2017年5月4日数学课堂教学了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新课以“平均分”的概念引出,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又复习了“平均分”的概念。在分糖果的情境中,在每次增加了被除数的基础上,平均分的过程中,有了剩余的糖果,体会到了不够再分,剩余的数叫余数,并且让孩子们自己说说分的过程。大部分孩子已经初步感知了什么是余数,会读有余数的除法。还有一部分孩子已经体会到了如何在除法中很快的求商,试商的方法!为以后学习除法的竖式做了提前准备!

这次又在分糖果的情境中,孩子们学习了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学得既开心又高兴,因为每人都用自己的智慧获得了奖励!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两个班家长们的好评,在平时和孩子们的聊天中听到,他们也是很喜欢我的这种教学方式,想天天吃到橘子和糖果。

4.利用课堂数学实验,创设生活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概念是需要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才能够理解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来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感受数学。例如,在讲“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图形”时,可能有的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不是很好,这就需要学生动手在课堂上制作具体的模型,观察正方体到底有几条棱,几个顶点,并且沿不同的棱剪开得到什么样的图形,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自己的手中变化,加深印象;在讲“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发给每个学生一些彩色卡纸,让学生对折,并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按照图案剪下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明白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理解概念的时候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增加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使学生乐在其中。

5.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身临其境的生活情境

在当前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走进课堂,而且在小学教学教育当中也是对教师创新教学的一项必然考验。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简单,使得抽象的难以用板书表达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抽象变为形象,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拉近学生和数学抽象概念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当代教学改革下的重要追求,符合小学数学的发展要求,也适应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要求。借助多媒体三维呈现技术,把晦涩的、抽象的概念性问题,以逼真的形式呈现出来,无需过多的讲解,学生自会豁然开朗。如讲授“正方体”的长、宽、高,棱等概念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肩的。只要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儿童的好动,爱玩的天性,经常自编自导科学、合理、有趣的“情境”,就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会成长为高明的数学“导演”,成为数学教学高手、大师!

结语

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情境,对保障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中,生活情境的应用,是小学教育改革的具体表现。因此,应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深入分析生活情境开展情况,有效运用生活情境,基于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思考,为学生创设更符合其兴趣点的生活情境,促使其能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能动性。

猜你喜欢
情境教育橘子创设
橘子分公母,母橘子更甜?
橘子沉浮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漂浮的橘子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橘子的自述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情境教育视野下的幼儿体育活动设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