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凤
(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心小学 甘肃 陇南 746052)
在教学工作中,作者身为语文教师,深切感受到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写作教学体系混乱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这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在。首先,课本上就没有系统的写作教学的课程安排,都是比较零散的知识点,不能串联起来,这样致使学生对写作的学习不够系统,难以记忆。其次,也没有针对写作对教师的单项培训,教师在教授写作更偏重个人经验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对于写作没有明确认识,不知从哪里入手,作文往往结构混乱,意义粗浅。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教的难,学生写的难。针对这一教学难题我们先要了解目前所面临哪些困境,在找到攻克困境的方法。
首先,广大小学生面临的是写作心理问题。自认厌恶写作,由于写作是语文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要写一篇好文章,需要多种知识相结合,很难,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小学初学写作的一两次打击后,学生的认知里就形成了,作文难写的印象,一题要写作文,心理就开始抵触了。还没开始写就已经觉得自己不会写,写不好了,就会开始逃避,有了逃避心理,在无奈的情况下就会东拼西凑,勉强完成写作任务,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词不达意,文章枯燥毫无文采[1]。还有些学生是不耐烦花长时间在写作上,写一篇文章从审题开始,到构思文章结构,到组织语言,到落笔,到修改,到最后完成,每一步都需要认真思考,所花费的时间和完成数学计算题,语文听写的时间不可比的,而小学生正是淘气爱玩的年纪,不耐烦花时间去深入思考写一篇文章。还有一些学生是害怕写的不好,文章写完后老师会评价,老师喜欢让学生当全班同学面前朗诵作文,有写的好,老师会表扬,有写的不好的会被批评,还会被同学笑话,越是害怕,写的越小心,越难写;越难写,越写不好,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我们教学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其次,外部困境就是学生言而无物,行文毫无逻辑,字数不够且在构思一篇文章的时候用时时间长等诸多问题。学生在日常写作中,有的学生在个别的写作能力上存在一定问题。在写作的一般能力中,很多学生的想象力比较匮乏。从写作的专门能力来说,在平日里的作文练习里,学生在写作中主要存在行文中表达能力不够完善和修改能力比较欠缺的问题。表达能力中,有的学生无法正确使用书面语言进行描述,有的学生在表述上不够准确精炼。在修改能力中,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修改符号。不能对文章进行修改,而有的学生每次写作之后,不能发现自己文章的错漏之处。便不对文章进行修改[2]。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发现,学生在想象力、表达能力和修改能力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老师指出,学生在书面语的运用、词句的准确度上存在问题。在修改能力上,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对文章进行修改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难,问题比较大。
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一部分老师,讲作文的时候只把题目布置给学生,不帮也不教学生怎样审题,在写作过程中也不给学生做引导,因此很多学生都不知道怎么写,无从下笔,只是让学生大量的背诵优美范文,固定写作框架,使学生写出的文章类型相似,没有新意。课后作文评价也比较单一,学生也不会通过教师评价获得进步。
教师自身知识能力不够,很少接受继续教育,专业知识素养还仅仅停留在最初的水平;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与学生过多注重分数,不注重写作语感的培养;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等等。当今的作文教学以考试为最终目的,教师的教学一般都是为了学生考试而准备。由于语文考试中写作占有很大一部分的分值,而且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和练习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大多数老师就自然而然的走了“捷径”一一规定写作模版与框架、规定学生背诵各种类型的优秀作文与好词好句、大部分的作文开头和结尾模板化这种作文教学方式,不仅教师的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学生更是压力重重,因而越来越厌倦与逃避写作,以至于会谈文色变。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作文教学,即:教师规定学生的写作题目、学生进行作文的撰写、课后教师阅读评分这种单一模式。然而,这一体系与学生逐渐增长的写作需求无法相配合。学生在写作时,教师采取不管不问的随意态度,由此导致很多学生参考课外作文大全等工具书。作文中全是"套话假话",语句也逐渐有向成人化发展的趋势,很多学生出现不参照课外的作文大全或作文好词好句就写不出作文的现象。有些教师摒弃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很少在课堂借助多媒体等直观现代教学工具进行作文教学,并且很少带学生到室外观察,学生更是难以通过自己亲身的观察体会来完成作文写作[3]。
总的来说,现在我们学校传统的写作课一般都是老师带领大家读懂写作的要求,理解写作题目,然后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独立写作,这样的步骤使学生的“写”与教师的“教”成为两个分开的个体,这也无法提高教学效率,达不到教学目标。现代的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外化自己内在的思想感情,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的很多不同的困难与障碍,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需求,及时且准确的帮助他们,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学习说到底就需要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即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在好,学生自己不思考,自己不能构建作文框架,只怖得照葫芦画瓢,成绩很难得到提高,即使成绩提高了,也达不到新课标提出的素质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生的创造性更不会得到发展。但如果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完成写作的任务,学生也许会因为某一方面考虑不全面,在写作中遇到困难而退缩,从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对写作提不起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不仅能够丰富眼界,还能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名著与课外读本等,发现语言文字的优美,鼓励学生写日记或周记,将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感悟与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学生是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主人翁的地位,是真正主体的个人,提倡学生的发展要呈现全面的态势[4]。而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理念,教师充当的是仅仅只是引导者的角色,他们的任务是尽最大的可能通过提问、情境与交流等,让学生对写作课程产生兴趣,并调动与发展学生主动进行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的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注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等,而教师最终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写作评价是对学生写作成果的肯定,并且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写作自信心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写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观察最真实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促使学生把写作的过程当作一种美好的回忆,当作一种对生活的感悟过程。教育回归生活,写作回归兴趣。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接受教育培训,并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求及时改变理念与方法,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努力做好指引者的角色,并结合多媒体的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除此之外,学校也该组织本校教师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学生发展水平等,互相学习与合作,提高教师的素养。写作素养包括:积极获得生活经验和深刻的生活体验的能力:有正确的理念;有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有健康强烈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教师的写作素养提高了,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写作第一步教学,在小学生的写作中。基本上就是拿到题目,进行审题,然后直接下笔。他们更多的会注意内容要与文章的题目一致,而很少的学生会注意到,我写的这篇文章到底是给谁看的,仅仅是给老师吗?读者意识,是写作教学设计的第一步,让学生确定知道是给谁写的,或者说是给哪些人看的一般说来,我们把读者分为:具体的人或者具有某一特征的群体[5]。具体的人包括:我们自己;同学、伙伴、朋友;老师;笔友;家人;编辑;书上或者其他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具有某一特征的人群包括:特定年龄的人;某一地区的人);有某种经历的人:就是让学生换位思考。这就要让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心里有读者。那学生把读者的信息了解到,考虑到读者的身份、年龄、知识水平、阅读需求、阅读能力等因素;考虑到读者的喜好,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最想知道的信息;考虑到读者阅读这篇文章时所持有的阅读期待,做到心中有数后,那么在他的文章中应该重点介绍哪些内容,议论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或者段落可能会引起读者的共鸣,那他是不是就更容易知道自己应该表达什么给读者了,这样审题是不是对学生来讲更容易。
写作第二步教学,文章大纲的编写,文章大纲就是在写作之前用图表或提要的方式,把文章的题目,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书写所用材料,文章结构和重点都列出来。有事还可以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出来。一般文章大纲包括写作的目的、开头、重点部分、结尾、详略安排等。大部分的文章大纲编写可以分三部分内容,题目、重点内容和结构安排。其中需要注意:题目写好后,要把题目写在第一行。重要内容,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框架构建,这是写作提纲的主要部分。提纲一定要写的简洁、明确、可行。简明写出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就是写的事件所要表达的思想或者说想要说明的问题。要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在确定中心思想之后,要围绕中心选好资料并对这些资料“排序”,确定哪些内容写在哪一段,然后写出简明的段意。重点的内容可以分层来写。确定详写和略写段落。根据中心思想的要求,要想哪些材料是主要的,是最能表现中心的,这部分材料要详写;次要的材料要略写,从而确定出文章的重点段和略写部分。教学过程中要配合案例文章,老师先带领同学一起去写,多练习几次,不同类型文章要区别重点。
写作第三步教学,就是实际落笔了,文章好坏,要看是否符合一下五点:第一点,有内容,有主题,内容清晰明了,作者语言表达到位。从内容和主题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是否是正确的、健康的。第二点,有条理,就是说,文章的内容是经过组织安排的,材料是经过选择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里多说,哪里少说,看的出有计划。第三点,有目的,这一部分和那一部分有联系,有照应。说一件事情,原原本本,脉络分明;说个道理,有原因,有结果,有根据,有论断。第四点,语法正确,修辞精美,造句一般通顺,标点用得正确。第五点,字迹清楚,书写工整。如果写的是处理事务的所谓“应用文”,格式合乎一般习惯。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也知道要加入适当的联想和想象,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为文章增光添彩,小学阶段,学生词语积累有限,真情实感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描写事件要实事求是贴合实际,但联想更能表达作者思想,通过联想内容可以扣题,表达作者的美好愿望。如果一篇文章满足了以上五点,那它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写作第四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作文: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作文,使学生有一定的判断力;让同学、小组间互相评价,帮助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让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使家长了解自己子女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另外,教师在评分时,不仅要写上分数,更要写上评语,指出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哪些地方应该提出表扬与赞赏,无论作文水平的高低,教师都要对学生不断的进行鼓励和支持,这才是正确的作文评价方式。
创设的教学情境方法。教师向学生抛出写作的线索,这体现的是终身受用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式不再是传统作文教学中简单的、普遍的写作方法的讲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探索、最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独立探究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前两个方法中创设的情境以及学生的接受认可程度进行简短的指导,然后让学生独自进行思考探究,独立写作。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所需要的资料不但在书本上可以获得,而且还可以通过与教师或同学间的交流获得多方面的资料与信息,充分的展现他们的主体性。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督导学生的写作情况,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准确的提供额外指导,指引学生顺利的进行写作。
合作学习,互动交流方法。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合作探讨,最后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在每一名学生自主进行独立探究、处理问题的同时,支架式教学理论还提倡学生应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合作和交流,主张在交流、讨论中获得对知识新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工作是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通过教师与学之间的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小组间的合作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适当增加分组讨论,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其他同学的写作思路,发现他人的优点与自己的不足,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应该增加互动,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帮助学生捋清写作思路,学生也可以从互动中学习,增加写作技能。多方面的解决学生在独立思考中遇到的自己难以应对的问题。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一直是最重要的,体现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过程,所以语文写作教学研究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小学阶段的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基础打的牢固,以后才能走得更稳,更高。本文就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存在从心里厌恶写作的问题,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等问题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写作自主性,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小学语文写作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