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教学内容,有效整合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

2022-02-18 11:57:44冯国刚
今天 2022年16期
关键词:群文分析语文

冯国刚

(白银市景泰县草窝滩学区 甘肃 白银 730400)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学习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但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语文知识基础,学生在思考和分析问题时面临障碍,尤其是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学生尚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或者在诵读之后有所感悟等,但是课程改革之后对于学生的阅读量又有了具体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要设计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引入的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又可以满足学生熟读经典作品的需求,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1]。

1.优化教学方式,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学习教材知识,分析教材中安排的知识点,并且为学生捋顺学习语文的逻辑,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解释课文的深意,传统的语文教学,锻炼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应用于解题中。但是,功利性过强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并不相符,教师要明确优化和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明确学生只有课内的阅读摄入是严重不足的,学生的阅读视角很窄,看不到整个阅读世界,不仅很难产生创造性阅读思维,且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也非常片面,导致学生形成惯性的阅读思维。为此,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不仅能开拓学生阅读视野,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完成对文章的理解,对相同知识点的归纳。引入经典诵读,让学生的文学功底得以提升,满足了学生在小学阶段诵读我国经典著作的需求。总之,语文课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可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克服学生的阅读量不足,阅读作品不佳,阅读效率不高等问题。

比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就采取了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前就向学生推荐了《夸父逐日》和《伏羲兄妹》这两篇神话故事。因为阅读材料的属性是神话故事,语言简单易懂,学生在阅读时也不存在障碍。在课上,教师询问学生:“在阅读时这三篇故事时,有没有感觉故事中自带情节,能够推动着故事发展?”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肯定的故事,但要求学生复述故事中的具体情节有些难度,因此,教师采取了迂回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经验。教师:“故事情节不断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老师先提出一个故事情节,你能猜到是哪个故事里的吗?它后续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学生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并且掌握了三篇故事的逻辑。随后,教师以对比的方式,让学习分析三篇故事中的不同点,再从故事中提取出具体的人物,带领学生分析人物身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促进学生从阅读中发展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神话故事的阅读与分析技巧,还能够受到美好品质的熏陶,掌握做人的大道理。在这样的一堂课上,没有为学生的阅读留出太多时间,学生在课前完成了自主阅读,但课堂中的互动、沟通等学习活动又都围绕阅读材料展开,学生不仅掌握了阅读技巧,还能够一次性学习三篇经典的神话作品。

2.拓展课程覆盖面,丰富学生文学底蕴

教材中选入的经典作品不在少数,但其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在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相结合的视角下,教师不仅可以引入其他经典的优秀作品,同时还可以通过阅读面的拓展开拓学生眼界,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不同方面的阅读素材,学会分析同一主题下的阅读材料[2]。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是课文为主、课外为辅的方式,多方面、多角度丰富阅读资源,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经典中传承文化,博览中汲取养分。

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经典故事时,学生分析文言文的字词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好在文章不长,学生在了解了个别字词的古今义之后,能够顺利完成阅读,并且能够用白话文复述该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卧薪尝胆》与《孔融让梨》,但是要注意在阅读材料中标好注释,如《卧薪尝胆》中的赦、反、女等,《孔融让梨》中的辄、故等。同时,教师还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示了这两个古文讲解的故事,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上不存在难度,将重点放在字词的分析上。随后,教师在课上与学生一同分析这三篇经典故事,让学生将自己总结的古人的写作方式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发表自己的个性化看法,并适时做好总结。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文言文的学习脱离了简单的背诵,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言文时更加得心应手,不再惧怕文言文的学习。

3.创造阅读氛围,提升阅读能力

将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结合,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采取举一反三的方式,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促进学生掌握作者在写作时的行文逻辑,并且在诵读中掌握作者想要传递的情感与态度,更容易使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阅读方法,了解学生在阅读时需要的支点,如在诵读古诗词时,教师可在课堂中播放古琴曲、琵琶曲等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如在诵读经典神话作品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发展过程,如在诵读现代爱国主义情怀的诗篇时,教师可通过歌颂祖国的乐曲作为背景,振奋学生内心,激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辅助阅读教学的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中,促进学生学会从不从的视角展开阅读,并且,在学生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渗透自己分析文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阅读问题,如何在群文阅读中找到重点。

例如,在学习《繁星(七一)》时,教师首先简单介绍了作者冰心的创作背景,随后组织学生一同诵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读出节奏,并根据诗中描绘的场景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有充足的感知短诗内容的机会,教师还可以适时组织学生交流彼此的阅读经验,让学生先积累一些阅读诗歌的经验,再引出后续的《繁星(一三一)》与《繁星(一五九)》。在学生诵读时,配合背景音乐《小小》,其他能够引起学生回忆生活的音乐,让学生在《繁星(七一)》《繁星(一五九)》的诵读中都能感受到作者在深情赞颂的母爱,第二首诗歌的诵读可配合大海的相关歌曲。在这样的情境中,降低学生对诗歌情感基调把握方面的难度。在此,教师组织交流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时学生可任选一个对自己情感冲击最大的诗歌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整理是学生在诗歌诵读中学到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表达,教师可了解学生对诗歌的掌握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适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将对诗歌看法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了解学生在沟通时能否包容他人的观点,能否通过他人的视角学会开放性地看待阅读材料。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致力于学生阅读视野的开拓,培养学生阅读思维,提升阅读综合能力。

4.多种激励方法,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在教学中为学生制定阶段性的激励机制,通过不同的途径鼓励并吸引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激发阅读兴趣,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注入动力。因学生个体差异,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可立足于多元化的阅读内容,如学生的阅读量与之前一个月的对比,如学生在总结人物特征时是否能够联系群文的特点,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是否投入情感等等,各种不同的阅读教学内容,都可以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从而致力于通过对学生的激励强化学生的阅读动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积累阅读经验,给学生正面的反馈,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

比如,在学习《芙蓉楼送辛渐》时,教师在课上通过范读,读出了诗句的节奏,让学生在倾听时了解诗句之间的起承转折。随后,教师引入了《送元二使安西》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芙蓉楼送辛渐》一样,这两首古诗也是围绕送别来展开的,但是三者又各种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出示了表格,让学生通过诵读、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总结出三者的相同点与不用点。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做到时刻观察并记录,了解学生在课上的表现与之前相比是否有进步,分析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是否发现了问题的切入点等。在学生阅读经验的分享时刻,教师就及时提出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如学生不主动发言,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表现激励学生,说出学生刚才的亮点,并且鼓励学生下次大胆发言。针对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或在诵读过程中不积极的学生,教师可以课下与学生谈话,也可以在学生作业的评语上给学生提示。照顾到全体学生,了解学生的阅读难点,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给予学生激励,最大限度提高学生阅读技能。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的整合,能够有效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习资源,开拓阅读视野,但是阅读材料之间又有内在规律,在阅读上起到了拓展阅读量又不加大阅读负担的作用。作为教师,不仅要认识到群文阅读与经典诵读相结合的必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更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促进课内与课外阅读的完美结合,指导并丰富学生的阅读方法,并采取激励方法吸引学生完成群文阅读,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群文分析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