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策略

2022-02-18 11:57:44莫淑莲
今天 2022年16期
关键词:考试学科教学方法

莫淑莲

(定西市陇西县南安中学 甘肃 定西 748100)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的实施,学校将成为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科教学要在减轻课内外作业负担,家长不再参与作业检查的情况下,要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必须使学科教学重回课堂,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学生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因此,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是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初中地理学科是文科和理科知识兼备的学科。在课堂上,既要对地理知识概念进行识记,又要对自然地理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初中学生又有其认知的年龄特点,因此,在双减政策下,要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需要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地理学科集体备课的智慧,使地理学科教学质量在减负增效中得到提升。

1.双减政策概说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长,减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主要要求,双减政策对学生作业的管理、作业总量的控制、作业质量的设计和作业完成的评价等方面都有新的要求,所以双减政策对教师的学科教育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减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心理中快乐学习、有效学习,所以有效落实双减政策的各项要求,关键还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使学生在课内就能学好学足,既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又能缓解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焦虑,使学生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学生在考试中获得的高分数,是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为代价,在繁重作业负担和学生参加各种培训班的前提下获得的,高投入、低收效,学生获得的仅仅是一个考试分数,而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培养。教师也要正确认识考试的功能,以分数为目的的教学,总是注重考试的评价功能,因而以考试替代教学,以重复性的考试来督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频繁的考试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又干扰了学生的正常的学习计划,所以教师要转变考试的观念,严格控制考试的次数,要重视每次考试对学情的反馈,以便对教学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要把题海战术式的作业布置改变为对作业的研究和科学设计,以此促进教师对教材作业或者习题进行再次开发和整合,充分发挥作业在巩固课堂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对作业设计的研究。

2.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初中地理学科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学科,但由于初中地理学科一直是副课的原因,地理学科教学被长期忽视,有些学校因地理师资的原因而不能开设地理课程教学,当地理学科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占有一定的分值时,地理学科才逐渐被关注起来,但受传统功利性教学理念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的教学只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在许多边远的农村学校,地理教师由其他学科的教师临时顶岗,由于许多地理知识具有抽象性,需要教师具备空间想象力,才能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成易于学生理解的知识。地理师资的非专业化,教师又只能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到的知识只能应付考试需要。

2.1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不被重视。由于地理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初中学生还是对地理学科的学习有兴趣和需求,但初中地理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应试教育无情地扼杀了。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检测考试的形式单一,试题设计也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当初中地理作为初中升学考试的科目后,虽然课堂教学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仍然难以摆脱副课的被动地位,教师和学生仍然重视数理化等主课的学习,忽视地理学科的教学研究,教师也只重视把地理考试知识点讲给学生,而不重视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

2.2 初中地理师资力量薄弱。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质量,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而在一些农村学校,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师力量较强,而地理学科的师资相对薄弱,主要原因是地理学科专业教师少,其中许多地理教师都是通过培训或进修而获得地理学科教师资格的,缺少地理知识和地理教学方法系统和专业的培训,其中大部分教师对地理课堂教学的设计缺少科学性,因而难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初中地理师资力量薄弱的另一个原因是,地理学科的教学由其他学科教师来兼任,这除了地理教师缺少,学校对地理学科教学的不重视是主要原因,而且兼任教师的不固定性,使他们很难安下心来研究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教学方法,地理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影响着双减政策下,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2.3 教学方法单一。初中地理学科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不仅教学课时安排少,而且也不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其实,地理是文理兼备的学科,而许多学科教师只注重强化对地理知识点的机械性记忆,在课堂上也只是对考试知识的反复讲解,课后要求学生对地理知识点重复性地记忆,学生在教师设定的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不仅没有学习兴趣和动力,而且在繁重的课后作业的负担下,对地理学科失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3.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策略

针对应试教育思想下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如:地理学科教学不被重视,教学方法单一,地理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地理学科教师必须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和总结,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和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要求和规律,建构高效的课堂结构,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作业观,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双减政策下轻松有效地学习。

3.1 结合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景。情景教学法是各个学科常用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初中地理涵盖的内容多,涉及文理学科知识,又和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通过情景教学能进一步增加地理知识的形象性,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把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如在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的教学中,由于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地理知识,他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地球的面貌,这些地理知识单靠机械记忆是难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所以,教师要通过地球仪和多媒体课件对地球七大洲和四大洋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对地球的海陆分布有一个整体认识,然后创设问题情境,如: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同时提出环太平洋的国家有哪些等的相关问题,学生根据地理教师的提问,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对七大洲和四大洋在地球上的地理位置有了明确的印象,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于让学生孤立识记地理名词的教学方法,既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3.2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重视考试的诊断功能。初中地理学科作为中考科目后,虽然在课程教学中有了一定的重视,但依然用频繁的考试来督促学生识记地理知识,注重考试对学科教学的评价功能,使学生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高分数而识记考试知识点,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并不注重研究和分析考试中反映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重复性和无效性的考试使学生既学的吃力,又不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在考试的题型设计上要科学研究,使每一次考试都能有针对性地反映学生的学习实情,教师要根据考试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对教学班的整体学习情况和个别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的学习实际在科学的考试中得到真实的反映。

3.3 优化作业设计。要在减轻学生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长的情况下,提升学生作业的实效,教师要进一步优化作业的设计,使学生在一定量的作业中,地理学科的能力得到提升。首先,要设计复习巩固类的作业,帮助学生对已学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和记忆,这种作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如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气温和降水》“降水类型”的教学,以“对流雨、地形雨和锋面雨”命名学习小组,让学生说出各自小组所代表的降水类型形成的原因,这种作业形式,学生会在兴趣的支持下当堂有效完成。其次,要设计好知识拓展的作业。这种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教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人类活动与气候”,教师设计让学生调查了解当地气候及其影响因素的作业,让学生把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设计好综合性作业。这类作业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度加工,调动学生作业的兴趣。如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世界居民》的教学,教师布置让学生调查当地人口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当地人口数量增减和地理分布的原因,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学科综合能力。

双减政策对初中地理学科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地理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使学生在减负中增加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考试学科教学方法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超学科”来啦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中学科技(2017年5期)2017-06-07 13:01:01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你考试焦虑吗?
中学科技(2015年6期)2015-08-08 05:35:38
准备考试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