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民
(上杭县湖洋中学 福建 龙岩 364207)
对于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强调操作性。而在以往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对预设过于重视,这种方式很难使得初中化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提升。所以,对于初中化学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对教学的流程进行灵活调整,以此来生成新的教学模式,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并且还可以与新课改的要求相符合。因此,本文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预设与知识生成实效性的提高展开深入的研究,以此来使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有效的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就初中化学这门学科而言,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抽象性,所以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应该要将教学预设的准备教学工作做好[1]。具体来说,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前,应该要预设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实验器材、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现象等,这样才可以对初中化学的教学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进而可以使得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更加的具备可开发性以及创新性。然而就现阶段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预知性,所以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独立自主判断实验问题的能力就很难真正的发挥出来,长此以往对于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化学实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知识生成,这样才可以使得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互动效果有效的提高,进而可以有效的促进初中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同步发展。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对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越来越重视,所以在教学方案设计的时候也会有计划性和目的性来进行。不管是哪一个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大纲,而对于教师而言,就应该要在教学开始之前将详细的教案准备好,并且还应该要良性的预设接下来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以此来将良好的教学计划制订好[2]。与此同时,在教学中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创新性,所以教师就应该要具备充分的开放意识,以此来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并且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也应该要充分的掌握,为了可以将学生弹性思维充分的激发出来,那么教师还应该要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开发性、挑战性以及针对性,并且还应该要给学生预留下足够的弹性空间。具体来说,教师应该要将教学内容和目标详细的制订好,并且还应该要有效的结合与三维目标相关的内容,所设计的教学内容不能仅限于重难点和单一的知识点。而且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状况也应该要进行充分的预设,以此来制订多样的应对措施。但是,教师要注意制订教案不要太过的详细,还应该要为实际教学预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通过教学活动来完善教案的内容。除此以外,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一定要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以此来确保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中的动态变化一定要及时抓住,这样才可以使其生成为具有价值的细节、情景以及问题等,进而可以使得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得更加生动[3]。另外,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的生成一定要紧密联系预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并采取延伸、拓展以及深化等方式来使得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以及开发性得到有效的保证,进而可以使得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对初中沪教版九年级上册中基础实验三的《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课题,并且通过实验的方式来分析出物质在燃烧的时候所需要的条件。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将火柴、酒精、小木条、玻璃杯、棉花球以及蒸馏水等实验材料准备好。而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将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学的目标,并且在教学的过程要求学生应该要掌握物质燃烧的条件,而且还应该要通过这个实验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样才可以对学生的探索精神以及化学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培养。具体来说,物质若是可以燃烧,那么首先就应该确定该物质是否是可燃物质,在确定之后可以发现氧气是物质燃烧的关键条件[4]。就生活中的实例而言,人们在生火的时候,往往都会将干柴架空来进行燃烧,之所以这么做就是确保干柴拥有足够的氧气,这样才有助于干柴的燃烧。与此同时,在对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的时候,教师对于课程的实验性一定要充分的考虑。而在导入化学知识概念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要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设备,并且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技能和知识。
对于目前我国初中的化学教学来说,因为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作为主导者,而学生则是出于在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下,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比较少,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因此,为了可以更好的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那么教师就应该要改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及角色,以此来构建新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的参加到实验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进而可以在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和情景对化学奥妙进行更深的探索[5]。但是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是会遇到各样的问题,并且也会提出各种观点,这时学生之间就会产生有意义的问题、建议或者是发生一些争执。当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来说,就需要灵活合理的调整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还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使得课堂教学的空间及时间有效的拓展,这样才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加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进而实现学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例如,在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的基础实验八《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及特征,还应该要通过实验来让学生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探究。就酸碱中和反应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针对酚酞试液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讨论,在讨论的时候有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盐酸和酚酞发生了反应,这个过程中,学生若是提出了疑问,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该疑问来引导学生进行接下来的探究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的疑问[6]。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但学生产生错误的时候,教师不可以一味的去批评学生,而是应该要将学生的错误明确的指出,鼓励学生所有大胆的质疑,当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还应该要适当的给予一定的表扬,这样才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氛围,进而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为学生预留出问题思考的时间,不能过于紧凑的安排教学的任务和时间,这样才可以防止学生的大脑缺少问题的思考,一味的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7]。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将问题提出之后,也应该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要将讲授的时间尽可能的缩短,为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预留更多的时间,而且教师还应该要在等待的时间里学会倾听学生的讨论,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在回答完毕之后教师也应该要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才可以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更好的掌握核心的教学内容,进而可以使得学生的思维发展得到有效的保证。
例如,在对初中化学沪教版教材中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一《氧气的制取与性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氧气而言,这是我们生活的时候必不可少的气体,教师就可以针对氧气的性质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在问题提出之后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讨论和分析,然后在一步一步指导学生来开展氧气制取的实验,掌握制取氧气的方式[8]。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氧气的性质和制取氧气的操作方式,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及团队合作的精神,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可以为学生之后的化学学习奠定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对于化学实验教学课堂来说,具备着多样性的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各种意外情况,所以在这种时候就要求教师应该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产生相应的质疑。而作为教师就应该要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在问题理解方面的偏差进行倾听,对于学生创新性的见解应该要给予重视,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对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进行有效的培养,以此来实现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对初中化学沪教版教材九年级上册基础实验二《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之前氧气制取的实验内容来提出了二氧化碳制取的方式,这时学生就会说使用碳酸钙加盐酸的方式来进行。这个时候,学生就会使用到碳酸钙粉末或者是碳酸钠粉末加稀硫酸或浓盐酸来进行,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发现实验效果不好。这时学生就会提出质疑,为什么使用这些材料开展就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呢?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解答,因为碳酸钠粉末属于粉末类,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就会出现反应速度过快,来不及收集气体的情况。而对于浓盐酸来说,因为其具备挥发性,当氯化氢气体被挥发出来的时候就会与二氧化碳气体混合,这样就会导致提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够纯。通过学生提出质疑,而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给出相应的解答,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并且这些解答的内容也会生成为教学资源,进而可以使得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效的提高。
就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互动的时候,学生所掌握的资源一般都是比较片面、原始以及模糊的[9]。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就应该要对学生所生成资源的实效性进行辨析,在不断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推进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并且还应该要在学生的错误中和迷惑中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深入的探索,这样才可以使得化学实验的教学目标和设计更加的完善。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当天课堂上个别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对互联网学习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此来将详细的解决探索方案讲述给学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资源的质量。进而可以将这些生成的资源都转变成为所有学生共同掌握知识财富。
对于预设来说,这是一个高质量的教案,在这个教案中,不但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而且也是教师积累的经验,教案预设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对于教学目标的生成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作为化学教师而言,其教学专业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为了可以使得化学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水平有效的提高,那么教师就需要在学生大量的建议中找出更加具备创新性和价值性的信息,然后在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提炼,最后让其生成化学教学资源[10]。与此同时,为了将“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好的落实,那么这些生成的资源还应该要在动态化的课堂上进行不断的反思和实践,这样才可以使得化学知识的生成和教学预设实现统一和谐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化学实验课程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强调操作性。而在以往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对预设过于重视,这种方式很难使得初中化学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意外学习中所生成的知识资源内容应该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教师还应该要以此来构建知识生成的教学情境,这样才可以将教学预设和知识生成的统一和谐教学模式实现,进而可以使得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