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应变能力探讨

2022-02-18 06:20盛雪梅盛雪松杨韧洲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适应能力新闻记者

◎盛雪梅 盛雪松 杨韧洲

(1.云南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云南 昆明 650050;2.昆明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营销中心,云南 昆明 650050)

一、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应变能力概述

(一)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中应变能力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广电记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应变能力,主要涉及在外部环境危险或紧急情况下改变采访方式的能力,以及因地制宜的灵活调整处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以便能够使用多媒体设备成功进行采访和向外界发布新闻事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首先要培养适应能力,不受外界影响,在短时间内向观众展示社会新闻的价值。记者对各种情境的适应能力涉及很多方面,例如,灵活捕捉被采访者的内心情绪,分析和识别最有价值的新闻案例,审视看似随机的社会事件背后的必然性,有效控制新闻的流动,在采访过程中通过对平凡小事的深度剖析,提高新闻广播的质量。此外,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也有一定的影响力,群众经常通过官方电视节目了解时事新闻和国家大事,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必须准确,要注意事件的真实性,以免误导群众的思想。现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越来越多,但大多是经过处理的网络信息,涵盖了多种主观参照点,容易误导人们的价值观。在这种环境下,广播电视台需要加强自身建设,普遍提高记者素质,增加电视台的影响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群众看待社会现象[1]。

(二)新闻记者的强化自身应变能力的必要性

在采访中,广电记者面临着动态的时空变化和强烈的不确定性,无形中对记者的职业资格和职业素质提出了严格的监管要求,只有具备灵活的适应能力,记者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至于目前广电记者采访中缺乏应变以及如何提升,这是一项需要一定时间培养的事情,是一项需要通过后天的严格培训才能磨练出来的技能。同时,记者必须拥有保持冷静和警惕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通过逻辑思维来体现,还必须通过语言来实现,所以记者必须正确地感知自己在每个阶段所处的环境和氛围,以及被采访者讲话的语气。正常情况下,记者对着镜头播报时,难免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这时记者应冷静处理,包括巧妙地处理各种可能引发冲突的问题,充分报道新闻内容,并从中发现漏洞和错误。此外,增加记者的个人应变能力也可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及时确定被采访者的性格特征和语言习惯,以上这些信息的确定都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应变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事前计划、平时积累和事后总结。第一,记者在采访前需要考虑到现场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紧急应对方案。第二,平时记者要积极参加各种采访练习,努力丰富采访经验,提高综合素养,使自己无论未来面临何种突发事件,都能从容应对并顺利完成高难度的采访任务。第三,采访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反思,以便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妥善处理,不至于让被采访者心烦意乱,影响采访过程[2]。

(三)采访报道中的应变能力的内涵

所谓应变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应对变化的能力,指某种变化往往是突然的、随机的,没有事先预料到,但这种暂时性的变化需要迅速解决。比如,在采访路人的时候,路人可能会给出一些意料之外或者不符合预期,这个时候就要灵活一些,给出合理的解释。从新闻采访和报道的角度来看,突发性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与受访者合作和采访环境。对被采访者而言,被采访者的话题失控而记者需要能够引导话题是一个常见的采访突发事件。被采访者也会有情绪失控的问题,需要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记者在一旁协助才能恢复,通过人道地照顾被采访者,温暖的传递采访消息。有时,被访者可能会故意使情况复杂化,这就需要记者拥有克服尴尬的能力。关于采访环境,可能会出现设备损坏、环境恶化等不可预见的情况,这些都需要记者有迅捷的应变力,尤其是在公共场合进行[3]。

二、采访报道应变能力的不足分析

(一)自身能力的不足

尽管所有记者都通过专业教育和培训达到了这个职位的要求,但部分记者面临着适应问题。一是平息情绪的能力低下。一些记者在情绪失控时无法有效平息被访者的情绪,导致采访陷入僵局,无法继续进行;二是化解尴尬的能力低。如何解决尴尬问题是考验记者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点,但目前部分记者在这方面不是很擅长,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自然,导致报道效果不佳:三是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较慢。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也是衡量应变能力的关键,有些记者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反应迟缓,影响采访和报道结果[3]。

(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融合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重大影响,给电视新闻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为了保证电视新闻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最重要的是对新事物的认同和接受。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却产生了厌恶、厌恶、抗拒的情绪。当出现某种情况时,往往会出现紧张、语无伦次、节奏紊乱的现象,因此,在与人进行访谈时显得生硬机械,难以融入共同的环境,给后续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4]。

(三)对自身情感把控力度不足

广电记者在进行采访时必须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也是电视记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这也是新闻播出质量的保证。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基础在扩大,服务范围在扩大,受众在扩大,信息的时效性更快实现。有的记者在采访受访者时,很容易受到采访时被采访者的想法影响,违背电视新闻的初衷,无法客观、诚实地为人民提供真实的新闻,从而大大降低节目质量[4]。

(四)未恰当处理与受访者之间的关系

从实际情况看,部分电视记者在采访受访者时,主观情绪比较强烈。面对高地位受访者表现出一定的讨人喜欢的状态,而对普通人则表现出轻蔑、蔑视和拒绝的状态。由于细微的观察和自身的敏感性,被采访者在采访中通常表现出清醒和不自然的状态,这与采访的原始概念相矛盾。另外,有些电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过于关注自己的问题,表达意见过多,或者表达情绪过多,所以被采访者的内容比较少,这样的采访不均衡也会造成伤害。采访普通人却缺乏沟通能力,使得部分记者无法很好地融入受访者的环境,进而与受访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一些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装作成熟,无法与对方发自内心的交流,采访中气氛不活跃,就像一场流于形式,没有内涵的节目,该类采访不能称为优秀[4]。

三、常见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

(一)适当转变采访的方向

注意运用转变采访的方向的方式就是记者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之一。记者在采访被采访者时,难免会问一些涉及对方的隐私问题。为了不让他们产生反感或反抗,也为了让这部分的采访顺利进行,记者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个人适应能力,相应地改变采访的方向。同时注意适当控制问题的规模,尽量考虑和顾及被采访者的心理。此外,还需要根据受访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选择好采访的时间,争取针对不同受访者采取差异化的方法,以获得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2]。

(二)把控判断时机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也必须妥善管理时间。需要注意的是,采访新闻的各种元素是动态变化的,受访者对于合作的情绪和意图不可能在同步状态下保持不变。因此,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是极其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调整采访的内容和方向,获得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特别是,记者有义务提前从所有受访者那里收集各种信息,以便首先了解相关问题的适当性并确定进一步的采访方向。但由于新闻采访非常灵活,不能按设定一步步进行,所以记者需要灵活调整,在对当地环境进行准确评估分析后,及时调整采访内容。只有这样,受访者才能及时敞开心扉,与记者积极、深入互动。当然,这样的过程不是强加的,而是必要的,以便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与受访者会面,随着采访时间的推移,新闻内容在各个阶段都变得真实和完整[2]。

四、提升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变能力的方法

(一)做好准备提前防范

作为一名新记者,要做好必要的准备,保证采访中的判断和行动能力,并且这类能力要能够满足采访的最高要求。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就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和实践上,必须在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提前预料到一些意外情况,要制定采访计划,要更好地了解被采访者,第一次基础采访前,记者必须深入调研,了解被采访者的婚姻状况、生活经历、职业、爱好、性格特征等,然后设置适当深度和重点的话题,以及预期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等。例如,在采访火灾受害者时,他的心理应该是比较脆弱的,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应避免强迫采访者描述细节,以免对采访者造成二次伤害,并给予采访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新闻采访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者与被访者的互动问答,要想问出一个好问题,记者要掌握好提问的技巧和艺术,营造轻松自在的氛围。尤其要在采访前提取相关问题,确保实际采访问题过于抽象笼统或包含暗示性答案,以确保良好的采访效果。此外关于采访环境和设备,需要提前熟悉采访环境,同时保护好采访设备,避免出现意外情况[3]。

(二)加强模拟演练

应变能力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但要想提高应变能力,不能只靠实践慢慢积累经验,还必须通过模拟练习来增强适应能力。首先,可以独立设计一些采访报道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的情况,然后进行应急演练。这就需要记者在业余时间开发多个脚本,并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展现自己的适应能力。其次,可以和同事一起练习。基于情境设计的练习是预设的,单人练习效果不是很好,可以与同事协作练习,选题确定后,一方担任采访者,另一方担任记者,充当被访者的人可以自由发挥,随机创建随机采访,让对方进行应急演练,这样可以达到提高采访应急能力的锻炼。此外也可以向前辈请教学习,如果遇到困难的采访,无论好坏,都可以回部里问问前辈如何应对[3]。

(三)提高现场提问能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新闻采访是在新闻发生的地方进行的。记者往往不得不深入前线,了解事件的全部内容,采访主要新闻方。因此,在现场采访中,新闻发布会占据比较活跃的位置,可以决定采用何种形式进行采访,采访的内容也由记者决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记者现场提问的能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记者的适应能力,而且直接关系到新闻采访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在一般采访条件下,现场采访选择封闭式或开放式。记者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干预,在新闻事件中用连续的提问来引导被采访者,引导他们报道新闻,引导他们说真话,告知他们,要体现新闻的报道价值,让事件充分体现。如果在直播报道中出现紧急情况,这时候对记者的逻辑思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记者在遇到危险时要保持冷静,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持信息的传递,对相关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提问,并引导他们说出新闻信息[5]。此外,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传递正能量,对受访者的人文关怀也是记者专业素养的核心。记者在查明事件真相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受访者的隐私,不能盲目地对受访者进行“揭伤”采访,以“吸睛”“寻找亮点”,对受访者造成伤害。新闻报道必须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尊重采访对象。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是新闻工作的核心特征之一,体现了媒体对被采访者的关怀、爱戴和尊重,体现了新闻报道所追求的关怀、价值取向[6]。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更新迅速的当今社会,广播电视记者要不断提高应变能力,迅速适应新闻现场实际情况,快速调整思路和采访策略,补齐短板,提高新闻敏感度和现场采访技巧。广电记者的适应能力直接决定了整个采访的影响力,所以记者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保持更健康、更稳定的心理状态,在采访中要有洞察力和灵活性来应对采访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摆脱思维和采访计划的局限,让采访过程保持畅通,从而获取更可靠有效的新闻信息,最大化新闻价值,为社会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信息,促进广播电视新闻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适应能力新闻记者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方法与技巧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