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晓蒙,范冬清
终身教育在国际上倡行不过半个世纪。相较于传统教育,终身教育发展并非自然过程,而是各国政府主动推进的结果。终身教育先行国家都通过立法和政策确立终身教育国家战略。我国终身教育发展较晚,但政府抓住后发优势,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出台相关政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终身教育国家战略。“国家战略”概念源自美国,是指“为达到巩固国家安全目标而发展、运用和协调国力的各部分(包括外交、经济、军事和信息等)的艺术和科学”[1],传入我国后,主要用于体现党和国家的总路线、总方针和总政策。我们认为,所谓国家战略是战略体系的最高层次,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性战略概括,其任务是依据国际国内情况,综合运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力量,筹划指导国家建设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达成国家目标。而终身教育国家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在较长时期内对终身教育发展所做的全局性、系统性规划和方略,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主题、战略举措等方面。本文通过回顾我国终身教育国家战略的演进历程,阐释其战略目标、主题与举措,分析其背景和问题,提出终身教育国家战略的实现路径。
我国终身教育国家战略的确立历经近30年,在演进中不断创新,战略目标日益明确和全面,战略主题不断彰显和深化,战略举措逐渐多元和系统。
本阶段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始于1993年首次使用“终生教育”概念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1995年《教育法》“总则”提出了“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目标。[3]此后,全国教育事业“九五”和“十五”计划等文件均将“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作为目标。本阶段我国终身教育国家战略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但各项政策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理解尚处于初级阶段,“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目标更多停留在理念和设想层面。
基于对终身教育(体系)内涵的理解,本阶段的战略主题是“成人教育、继续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其后的相关文件都提出了“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战略主题。本阶段“成人教育”包含“继续教育”范畴,但开始了由“成人教育”单一话语走向“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等多种话语共存的过程。上述概念的陆续出现,体现了国家政策对相关主题的探索和尝试。
围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本阶段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举措主要包括社区教育、岗位培训、广播电视教育、函授教育、业余进修、自学辅导、现代远程网络等形式,其中,社区教育实验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是这一阶段的亮点。总的来看,仍集中在传统的成人教育范畴,重点在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但也开始了对各种教育资源与教育形态整体衔接与融合的思考,比如对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学历和非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等沟通和衔接的尝试。
本阶段的战略目标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首次将“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5]。《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将建设学习型社会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把学习型社会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6]本阶段,“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目标更加明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时代价值,深化和扩展了战略目标内涵。
本阶段战略主题由“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转变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党的十六大提出通过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此后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都将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要途径,《规划纲要》更是直接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放在“继续教育”部分论述,2015年《教育法》也将“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修订为“继续教育”[7]。可见,“继续教育”开始逐渐代替“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一并成为新的主导话语和战略主题,其内涵和外延涵盖成人教育范畴,是一个意义更加广泛的概念。“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8]
基于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的变化,本阶段战略举措呈现出形式更加多样、衔接更加紧密的特征。首先,出现了不同于传统成人教育的新形式:社区教育内涵和形式不断创新;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等形式不断涌现;互联网与传统教育形式深度融合,形成了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新模式,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其次,各项举措间的衔接和沟通更加充分,逐渐趋于体系化。社区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开始交叉融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初步形成,学分银行、国家资格框架等学习成果认证制度开始探索尝试,衔接和沟通不同类型教育的“立交桥”开始形成。
本阶段的战略目标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终身教育国家战略目标的重大变化。2016年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9]。2017年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提出“形成更加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10]。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11]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2]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全民终身学习的多样化教育需求”[13]。可见,国家政策对终身教育体系内涵的界定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往突出强调的“终身教育体系”被“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所取代,并开始与“学习型社会”走向内在统一。上述转变是国家基于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提出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表1 我国终身教育国家战略的发展阶段及其内容
伴随着战略目标的重大变化,本阶段战略主题也由“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转变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成为世界教育发展新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基本理念中强调,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可见,本阶段“终身学习、全民学习、学习型社会”成为政策主导话语,发展重心由注重终身教育机会和条件提供,转向注重激发和调动民众终身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终身教育体系完善和学习型社会逐渐成熟的重要标志。
涵盖所有教育形式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使本阶段战略举措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广泛、衔接更加体系化。首先,终身学习理念在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中逐步普及,尤其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已经开始深度融入终身学习体系。其次,继续教育不断创新和深入发展,广播电视大学转型为开放大学系统,成为新的终身学习阵地。再次,社区教育内涵更加丰富,除了老年教育等传统内容,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协同育人的新模式。从次,学习型社会建设形式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民间读书会等非传统学习型组织不断涌现,成为新的增长点。最后,终身学习“立交桥”已具备规模,国民教育体系内部的沟通与衔接更加顺畅,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开始统筹协调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各级各类教育的融合。总的来看,本阶段战略举措正在形成资源整合、开放共享、协调发展的合力。
“全民终身学习”是所有人基于自身各个生活阶段需求,在任何时间与地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开展学习的行为。“全民”可以理解为一种标明事物影响力的范围概念,“全民终身学习”标志着终身学习的参与广度,也突显出终身学习对象的复杂性。“全民”概念涉及各个年龄阶段、各种生活和工作状态,由此产生生存与健康、升学与就业、工作与社交、自我提升与实现等各种学习需求。全民终身学习给社会教育资源供给提出了极高要求,“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配合和参与。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融合了之前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成为一个涵盖所有教育层次和形式的完整系统。宏观上,这一体系应凸显“服务全民”的特质;微观上,它应致力于满足每个人的“终身学习需求”。[14]这一系统的要素包括教育系统、体制机制系统和技术支持系统。[15]教育系统是指各级各类教育组成的有机体系,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的本体,包括正规教育系统和非正规教育系统。体制机制系统是保障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有机融合、有序运行的体制和机制体系,主要包括教育法规政策系统、国家资历框架系统、学习成果积累与转换系统等。技术支持系统是为教育体系运转和创新提供技术助力的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包括互联网、数字化学习平台等。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要载体和形成的重要标志。“学习型社会”是“以终身教育体系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人人均能终身学习的理想社会”[16]。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社会形态的新型社会发展形态,它本质上是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教育与社会及个人高度统一、以人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学习型社会强调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现代教育体系和社会三者的互相促进、密切融合、协调统一,其目的是使全民愿意学习、全民懂得学习、全民能够学习、全民不断学习。因此,只有建成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才能实现。
终身教育国家战略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具有超越教育的战略意义。《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将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放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进行论述。[11]从政治发展的高度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行政体制,需要通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促使全党和全民加强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提升。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应积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政府,各级干部应带头提高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普通民众通过终身学习增强参政议政、参加社会治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经济发展的高度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人们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特征,通过不断学习推动经济发展,教育体系应满足各阶层和各行业劳动者的终身学习需求。从文化发展的高度看,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教育体系提供更多学习条件和机会,通过全民学习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从社会民生发展的高度看,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及生态文明制度,需要教育体系发挥核心支撑和重要推力的作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民参与和推动,人人共享需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更需要人人有能力尽责。
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突显教育发展新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17],这是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与之前社会主要矛盾中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内容更广泛,不仅包括既有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硬需求,还包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公平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要。“硬需求”需要升级,“软需要”更加迫切。[18]二是深刻认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突出体现为不同群体和阶层、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发展质量、创新能力、民生状况、社会文明等方面的发展不充分。[19]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教育应更有作为。教育是达成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之一,它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是美好生活,鼓励和帮助人们追寻生命的更高意义;可以引导人们如何追求美好生活,教化人们获得追求美好生活的行动能力。[20]为了完成这一伟大使命,我们应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认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要,是新时代给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21]
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教育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赖国际大循环构建内部市场化大循环”外向型发展战略的修正和调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国内大循环不是被动循环,而是主动调整,是主动追求的内部高质量发展;国内大循环已经具有良好基础,但仍需要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治理体系;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自己运行,只不过是由原来的“以外促内”转变为“以内促外”而已。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教育系统变革提出了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要求教育要融入双循环新格局,以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提供知识和人才支撑。面向“十四五”及“2035远景”目标,教育应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社会和谐进程中发挥民生性作用。[23]二是为了融入和服务双循环新格局,教育系统自身也要相应建立“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等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十四五”期间,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完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这就要求教育系统既要对内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支撑国内经济内循环的人才需要,又要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推动形成双循环良性互动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3.社会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提出高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则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表明我国已由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到全面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将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其着眼点、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生活,需要全面长期坚持高质量发展道路。从发展领域看,“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从区域发展看,“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从发展时域看,“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24]
高质量发展理念对教育提出“高”要求。“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表明我国教育也开始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社会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教育的新使命、新期待和新蓝图。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满足高质量需求的发展,是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发展,是全面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优化教育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发展,是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它要求教育要实现公平、均衡、协调、全面、创新、优质、持续和安全发展。[25]
1.尚未形成全民学习的社会风尚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目的是建立学习型社会。在这一社会形态下,民众普遍具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强烈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全社会形成以文化为先、以知识为荣、以学习为傲的良好风尚。但是,目前我国社会尚未形成全民终身学习的社会风尚,青少年学习有强烈的功利化心态,很多民众不具备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庸俗实用主义价值观导致民众精神世界的“空虚”化和生活方式的“无知”化。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和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但收效并不理想。学习终究是个体意识和能力问题,最终取决于民众个人。近年来我国民间读书会的兴起,可以说是民众学习意识觉醒的体现,但参与范围极为有限,还不能促成整个社会学习风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面对我们的知识、能力、素质与时代要求还不相符合的严峻现实,我们一定要强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主动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切实把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让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兴趣、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活方式”[26],这样才能真正建成学习型社会,实现全民学习的目标。
2.各级各类教育亟需实现高质量发展
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体系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前提。近年来,我国虽然高度重视教育质量问题,但均衡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仍未建立。《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目标,但目前我国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没有建立覆盖全学段、符合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特点、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质量标准。因此,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尚有很大提升空间。学前教育阶段需完善保教质量标准和教师质量标准;中小学阶段需要建立健全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职业教育需要建设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高等教育需要建立面向普及化阶段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继续教育需要建立衡量民众终身学习能力和评价终身学习需求满足度的评价标准体系。总之,我国教育尚处于由初步普及向高水平高质量普及过渡的重要阶段,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是当务之急。
3.教育体系统筹协调力度不足
全民终身学习要求政府加强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体系的高度系统化和开放化,以及教育资源的均衡布局。当前我国教育体系统筹协调力度不足,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顶层设计。长期以来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相互分离、壁垒分明,导致教育体系纵向阻隔、横向割裂,[27]这与终身学习所要求的纵向贯穿一生、横向全面发展相矛盾。有效顶层设计欠缺和治理能力不足,导致教育体系内部统筹协调不足,发展很不均衡。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方面,虽然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相对较为充分,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存在短板,各级各类教育沟通衔接尚不通畅。城乡教育之间,城市化进程强化了城市教育的历史优势,导致农村教育规模不断萎缩,质量难以保障,二元对立格局不断加剧。区域教育发展方面,发达地区巨大的经费投入,造成人才和教育资源流动的虹吸效应,加剧了中东西部各大区域之间、省域内不同区域之间乃至城市内部教育之间的不平衡。
1.理念为先:普及终身学习理念,培养全民学习氛围
理念决定战略方向。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是一次巨大的战略转型,转型关键不在于“型”,而在于“神”,这个神就是理念。我国终身教育起步较晚,至今民众尚未了解和掌握终身教育理念,影响到全社会学习氛围的形成。因此,新时代实施终身教育国家战略的首要任务,是继续大力推广和普及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使之广布各界,深入人心,形成自觉。首先,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应在管理者和师生中积极普及终身教育理念,使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从根本上避免学生成年后不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问题。各级各类教育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培养各有侧重: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培养学习和探究兴趣,初步掌握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中学阶段认识职业和人生,强化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高等教育阶段学会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养成自我发展意识,具备探究和创新能力。其次,对于社会成人,应通过多种渠道唤起他们的学习意识,培养终身学习能力。要使民众认识到学习的群体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和需求多样性,培养评价自身学习需求的意识和能力。要使家长认识到学习对于家庭教育的价值,使农民认识到学习对于就业和致富的价值,使工作者认识到学习对于职业提升的价值,使老人认识到学习对于丰富老年生活的价值,使全体民众认识到学习对于提高生活品质和陶冶性情的价值。
2.体系为本: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服务全民学习需求
体系决定战略全局。过去二十多年,我国政府致力于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但受到理念及现实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相关政策更多将重点放在继续教育方面。新时期我国终身教育国家战略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这是里程碑式的转折。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依然任重道远。正如有学者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在健全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构建技能社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构建更高水平高等教育体系等方面取得突破,并重视各子系统间的联系与融通,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整体,长远看就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23]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具备高质量、体系化、开放化和服务均等化的特点。因此,体系构建首先要在终身教育理念下,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充分健康发展,实现各部分和整体的高质量。在此基础上,完善连接各级各类教育的“立交桥”,有机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形成对内衔接通畅、对外开放包容的现代教育体系。其次是保持教育体系与社会间的充分开放与交互。实现开放和交互的前提是各级各类教育都应当建立在“服务”基础上。“服务”不仅是为民众提供更多、更适合的教育机会,还要为每个公民的终身学习需求提供量身定制的精准“服务”,比如应具体支持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求,政府提供的各种教育活动和学习信息便于基层学习者参与和获取,等等。[14]
3.创新为魂:开拓战略举措新思维,寻求教育发展新路径
创新决定战略成败。近些年来,我国终身教育实践开创了诸多独具特色的战略举措,获得了良好效果。但面对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满足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的高要求,现有创新水平是不够的。因此,《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实施路径中指出:充分发挥基层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终身教育战略创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理念创新。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应遵循《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八大基本理念: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二是举措创新。一层含义是已有举措内涵和外延的扩展与创新,比如社区教育内容和范围的拓展、服务的深化,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制度的实质性落地等。如何从国家战略层面制定符合战略目标的制度,需要细致安排和制度创新[28]。另一层含义是新举措的开发和实施,比如重视社会各界的自主学习,发展民间读书会等区别于传统学习型组织的非正式学习型组织,不断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创新成果运用于教育发展,开拓新的教育边界。三是方法创新。即转变工作思路,走出传统观念和路径依赖,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方法创新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四是路径创新。笔者曾提出,中国终身教育发展地方先行、发达地区先行和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先行的三条宏观路径。[29]经过十年发展,地方先行和发达地区先行为国家终身教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地方经验,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先行为普及终身教育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终身教育已具备全面、均衡的发展条件。因此,未来国家终身教育宏观发展将由自下而上的地方先行发展转变为自上而下的整体发展,由发达地区先行发展转变为均衡发展,由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先行发展转变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中国终身教育国家战略是中国政府基于国情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略,既符合国际终身教育发展趋势,又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特征;既吻合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又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我国迈向第二个百年的进程中,终身教育国家战略将会不断创新,以终身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为推进现代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需求,进而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甚至为国际终身教育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当然,我国终身教育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尚处于初步阶段,还存在实现标准和实现时间节点不确定等问题[30],这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