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权 黄 真
(1.珠海市教育研究院 2.珠海高新区金凤小学 广东珠海 519000)
教育科学研究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学质量的促进和提高,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对教育科学研究水平的评价,能够起到支撑、驱动和引领的作用,需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不断推进。
依托珠海市多年的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调查结果,珠海市教育研究院根据幼儿园中小学教育科研水平发展现状,制定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区各校进行教育科研水平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共有4个一级指标,分别对教师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投入、教育科研效益和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同时,指标体系共设有17个二级指标,评价方式主要是教育科研问卷调查和常规科研访谈,并结合每年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审、市级规划课题立项数量、市级专项课题立项数量、教育科研成果奖数量和质量及《珠海教育》录用稿件数量,再根据教育发展与科研管理室及教育科研专家库对各课题在开题、结题及成果鉴定过程中反馈回来的意见,形成对各区和各学段教育科研水平发展的评价结论。
表1 珠海市教育科研水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021年珠海市教育研究院牵头对4068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市中小学教师对于开展教育科研有较高意愿和价值认同,然而受一些主客观原因影响,其科研的意愿不强烈。如缺乏专业引领与指导、教育教学任务较重、教师理论修养不够、教师对自我科研能力有认知偏差等。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市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的状况不容乐观,近八成的教师近5年内未主持过任何课题,近五成的教师近5年内未参与过任何课题研究,六成以上教师近5年内未发表论文或有论文获奖,四成教师未有任何科研成果。此外,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我市普通高中学段教师与其他学段教师差异较大,其他学段教师在“研究选题能力”“文献资料搜集和整理能力”“研究方案设计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成果提炼与研究报告撰写能力”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高中教师,这可能与高中教师受高考压力影响,需要在教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而疏于科研有关;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教师与初中教师的得分相对较高,这可能是当前国家大力扶持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幼儿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科研意识不断强化,初中学段因处于小学与高中的衔接阶段,因此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也较高。
对珠海市教育科研投入的评价,主要源自市级财政支出的数据。根据市教育研究院教育发展与科研管理室赴学校调查与访谈的结果,发现全市对市级及以上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经费支持,自筹经费性质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进展得也不太顺利,出现聘请专家的劳务费无法正常支付等状况。另外,市教育科研的课题经费来源于强师工程,强师工程结束后,课题经费经常得不到保障。2016~2022年珠海市幼儿园中小学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情况见表2所示。2017年、2018年、2019年新一轮强师工程没有按时启动,导致珠海市这三年课题无课题经费支持。2021年开始,珠海教育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基础教育倍增计划,教育科研经费有大幅度提高。
表2 珠海市近五年教育科研经费支出情况
此外,教育科研机构设置不完善,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全市各职业高中(公办)、普通高中均设置教研室,用来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全市初中约35%的学校设置了教研室,小学和学前教育则没有设置专门的科研室,由教导处或者教务处统一管理教育科研工作。
在教育科研效益方面,全市所有学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表现:一是缺乏规范性指导,没有形成一批示范引导的群体,辐射力不强。二是缺少研究过程,更多的原因是课题立项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依然更多地放在教学上,教学与科研截然分开,对开题后的课题研究工作较随意,潦草结题。三是教师普遍缺乏宽广的视野,且未能利用文献分析拓展思路,或搜索文献资料的范围狭窄。四是缺乏理论深度,一线教师不常接触相关理论,在研究中引用教育教学理论时,缺乏对理论的深入理解,对理论的论述仅停留在词义解释上,或引用了多个理论,却未考虑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本研究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等。五是缺乏科研方法指导,受教师知识结构和环境的限制,教师在科研方面没有经过系统训练,没有问题意识,对教育科研的过程不熟悉,不熟悉研究方法有哪些,如何应用等。六是缺乏实践运用,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么聚焦不强,要么提炼不够,成果意识不强,结题时缺乏材料梳理意识,不能形成系统的方法、途径和策略,结题以后成果被束之高阁,没有将经验转化为成果,更没有推广应用,甚至连课题主持人都不能很好地运用成果。在课题立项方面同样表现出不均衡的现象,义务教育的规划课题立项较多,职业高中的偏少。2020~2021年省和市的各级规划课题立项数量如表3所示。
表3 珠海市近三年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立项数量(市和省)
对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而言,教师研究的课题内容多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高考改革下的教学实践、课程开发等方面,探究如何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践行立德树人的理念等。高中阶段的课题在已立项课题中,教育教学成果、论文等质量相对较高,特别是职业学校的课题研究质量较高,研究逻辑性强,基于问题解决的方案有效具体,成果丰硕。但高中阶段教师的研究热情普遍偏低,教师研究团队的合作意识不强,大多高中教师的研究过程不严谨,成果未提炼,结题材料随意,态度不认真。
初中阶段的教师参与课题的积极性高,团队协作意识强,重点落脚在课程开发、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等方面,开展的行动研究较扎实。但初中教师缺乏视野和理论,缺乏方法指导,研究不够深入,对研究成果的提炼不足,研究成果的可推广性总体不强。
小学阶段的课题在立项课题中占比较大(主要原因是教师的基数比较大,实际人均课题参与率不如初中多),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高,团队合作较好,研究范围较广泛,成果丰富。与初中教师相比,小学教师研究偏叙事化,缺乏理论的高度、思考的深度和视野的宽广度,课题论证的条理性和内在逻辑性相对较弱,对成果的分析和解释不足。
学前教育阶段的立项数目最少,但已经立项的课题质量相对较高,研究过程扎实。教师态度积极踊跃,好学谦虚,团队合作好。学前教育与高校联系紧密,如北师大珠海校区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家经常来指导我市学前教育的科研工作,使选题有学前特色,有儿童视角,内容丰富,研究方法翔实。但学前教育立项的课题相对较少,立项的几乎都是园长,普通教师极少参与,课题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够强,教师对科研信心不足。但已有的研究中也存在成果提炼不够、成果推广不足的问题。
在教育科研成果方面,我们统计了近两年的数据,一是《珠海教育》刊物采纳稿件篇目:普通高中32篇,职业高中2篇,学前教育13篇,义务教育阶段47篇。可以看出,职业高中教师的投稿积极性明显不足。二是在2020年和2021年全市优秀论文评审中,我们发现职业高中教师的写作水平也偏弱,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写作水平较高,如表4所示。
表4 2020~2021年珠海市教育科研优秀论文统计
从全市来看,珠海市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还不多,跨学段、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还不够,缺乏整体推进区域教育改革与实验的引领性重大研究课题。自2014年来,两届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奖,我市仅获得二等奖1项。在2019年的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获奖评审中,我市12项获奖(全省共221项),低于广州市(33项)、深圳市(48项)、东莞市(19项)、佛山市(14项),2019年无特等奖,整体表现在珠三角地区偏弱。在2021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励中,珠海只有3项获奖(全省共15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特等奖1项,珠海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数量和质量均下滑严重。
珠海教育科研水平整体呈现三个不均衡现象,一是东西部发展极不均衡,主要是香洲区与斗门区教育科研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义务教育阶段与学前教育阶段差异表现尤为显著;二是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教育科研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民办学校显著低于公办学校,民办学前教育与民办职业高中教育体现得更为突出;三是学段之间发展不均衡,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的科研表现整体较弱,但职高和普高中高级别的科研成果较多。
若要高质量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倍增目标,不仅需要递增年度课题立项数量,更需要打造专家库和教研员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库的示范、指导和引领作用。同时也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研讨,让一线教师掌握教育科研理念、理论、方法、逻辑体系、支持系统、思维模式和成果表达等。还要引导教师掌握“问题聚焦与目标达成”“科研方法和实施操作”“成果提炼及转化应用”“解释现象及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等最基本的科研规范,并在实际研究中围绕主题梳理逻辑、建立内在联系。更要开展成果的运用推介和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活动等。
建议在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阶段倡导高中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教学中研究,将研究结果运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突破教学与研究两条轨道分离的情况,解决教师将科研当成负担的问题。在初中阶段需要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增强其文献研究的能力。在研究整体设计、研究方法、研究规范等方面进行指导,在课题申报、开题和结题过程中,进行充分的研讨。在小学阶段要发挥团队合作、研究积极性高的优势,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规范的培训等。在学前教育阶段充分发挥园长的专业引领和二次培训的作用,让园长团队带领幼儿教师提高科研能力。